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维酮碘溶液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郎轶咏 王强 +2 位作者 刘兰娣 高燕 姜同英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1523-1525,共3页
目的:对聚维酮碘(PVP-I)溶液稳定性进行研究。方法:分别考察溶液浓度及pH、储存温度、光照及稳定剂对PVP-I溶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稳定剂的加入可增加PVP-I溶液的稳定性,但溶液的稳定性与稳定剂的加入量无直接关系;浓PVP-I溶液稳定性... 目的:对聚维酮碘(PVP-I)溶液稳定性进行研究。方法:分别考察溶液浓度及pH、储存温度、光照及稳定剂对PVP-I溶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稳定剂的加入可增加PVP-I溶液的稳定性,但溶液的稳定性与稳定剂的加入量无直接关系;浓PVP-I溶液稳定性较低浓度溶液稳定性高;储存温度及光照对制剂的稳定性有明显影响;调节溶液pH为4时PVP-I溶液稳定性最佳。结论:聚维酮碘溶液不稳定,应在阴凉处储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维酮碘溶液 稳定性 贮藏条件 有效期
下载PDF
温敏/pH敏共聚物瓜耳胶-异丙基丙烯酰氨的制备及其水凝胶性质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郎轶咏 刘华 +2 位作者 李三鸣 潘卫三 郑梁元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68-572,共5页
目的:合成了新型温敏/pH敏感型高分子材料异丙基丙烯酰氨-g-瓜耳胶(PNIAAm-g-GG),并对其性质进行研究。方法:采用链引发法制备了异丙基丙烯酰氨-g-瓜耳胶共聚物,以戊二醛为交联剂制备了聚合物凝胶及其温敏游离膜,并用红外光谱与热重分... 目的:合成了新型温敏/pH敏感型高分子材料异丙基丙烯酰氨-g-瓜耳胶(PNIAAm-g-GG),并对其性质进行研究。方法:采用链引发法制备了异丙基丙烯酰氨-g-瓜耳胶共聚物,以戊二醛为交联剂制备了聚合物凝胶及其温敏游离膜,并用红外光谱与热重分析对聚合物结构进行确证;采用黏度法测定了聚合物的低温溶解温度(lower critical solution temperature,LCST);考察了离子强度对聚合物LCST的影响,温度对温敏膜药物透过性的影响,同时考察了温度、离子强度及pH值对聚合物凝胶释药的影响。结果:聚合物的LCST为37.5℃,且随溶液中离子强度的增高而线性降低;当温度高于聚合物LCST时,凝胶中药物释放速率减慢,药物经膜的透过性增加;凝胶释药速率随溶出介质中离子强度的增高而降低,随介质pH值降低而加快。结论:异丙基丙烯酰氨-g-瓜耳胶凝胶骨架片具有明显的温度敏感性及pH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异丙基丙烯酰氨 瓜耳胶 最低溶解温度 温度敏感 PH敏感
下载PDF
尼莫地平渗透泵型控释片的研制及释药影响因素考察 被引量:11
3
作者 郎轶咏 李三鸣 +1 位作者 徐璐 向孝成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68-172,共5页
目的制备中剂量难溶性药物尼莫地平单室渗透泵型控释片 ,并考察其释药机理及影响释药因素 ,探讨药物释药规律。方法单因素考察影响释药的因素。结果制备了中剂量难溶性药物尼莫地平单室渗透泵型控释片 ;氯化钠、阿拉伯树脂胶、衣膜厚度... 目的制备中剂量难溶性药物尼莫地平单室渗透泵型控释片 ,并考察其释药机理及影响释药因素 ,探讨药物释药规律。方法单因素考察影响释药的因素。结果制备了中剂量难溶性药物尼莫地平单室渗透泵型控释片 ;氯化钠、阿拉伯树脂胶、衣膜厚度及增塑剂的用量是影响释药的主要因素。结论尼莫地平单室渗透泵型控释片工艺稳定 ,能够达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莫地平 渗透泵片 恒速释药
下载PDF
4种中药固体制剂吸湿性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郎轶咏 王强 +2 位作者 梅丽娜 李宗林 姜同英 《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10期1275-1276,共2页
目的探讨4种中药固体制剂的吸湿特性。方法将胶囊内容物置于恒温变湿环境中,不同时间称定质量,并计算吸湿增重,对吸湿数据进行数学处理。结果采用过饱和溶液法,测定胶囊内容物吸湿时间曲线、吸湿等温曲线,并求算出吸湿方程、吸湿初始速... 目的探讨4种中药固体制剂的吸湿特性。方法将胶囊内容物置于恒温变湿环境中,不同时间称定质量,并计算吸湿增重,对吸湿数据进行数学处理。结果采用过饱和溶液法,测定胶囊内容物吸湿时间曲线、吸湿等温曲线,并求算出吸湿方程、吸湿初始速度。结论吸湿特性参数可直接表征中药提取物的吸湿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固体制剂 相对湿度 临界 吸湿性
下载PDF
微乳薄层色谱分离鉴别百叶消炎洗剂主要成分 被引量:3
5
作者 郎轶咏 王强 +2 位作者 朱晓红 刘兰娣 姜同英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996-1998,共3页
目的:采用微乳薄层色谱法分离鉴别百叶消炎洗剂中多种有效成分。方法:以微乳液为展开剂,聚酰胺薄膜为固定相,分离和鉴别百叶消炎洗剂中的多种有效成分。结果:以含水量75%的微乳液(SDS-正丁醇-正庚烷-水=6.7∶15.8∶2.5∶75.0,g/g)-甲酸... 目的:采用微乳薄层色谱法分离鉴别百叶消炎洗剂中多种有效成分。方法:以微乳液为展开剂,聚酰胺薄膜为固定相,分离和鉴别百叶消炎洗剂中的多种有效成分。结果:以含水量75%的微乳液(SDS-正丁醇-正庚烷-水=6.7∶15.8∶2.5∶75.0,g/g)-甲酸-丙酮(4∶1∶1)为展开剂,可同时分离鉴别出百叶消炎洗剂中的夏枯草、败酱草、蛇床子,分离效果理想。结论:微乳薄层色谱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同时分离鉴别中成药中多种有效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液 溥层色谱 百叶消炎洗剂
下载PDF
海藻酸钠-壳聚糖固定化凝血酶微球的制备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郎轶咏 李峥 +1 位作者 张晓莉 王强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311-314,共4页
目的固定化凝血酶,以增加制剂的稳定性。方法以海藻酸钠和壳聚糖为载体,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了空白微球;采用物理吸附法以海藻酸钠-壳聚糖微球为载体对凝血酶固定化。考察固定化条件对固定化酶活性的影响,确定了固定化的条件。结果与凝... 目的固定化凝血酶,以增加制剂的稳定性。方法以海藻酸钠和壳聚糖为载体,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了空白微球;采用物理吸附法以海藻酸钠-壳聚糖微球为载体对凝血酶固定化。考察固定化条件对固定化酶活性的影响,确定了固定化的条件。结果与凝血酶自由酶相比固定化凝血酶的稳定性显著提高,室温贮存时间显著延长。结论固化凝血酶微球稳定性好,方便贮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酶 固定化 海藻酸钠-壳聚糖微球
下载PDF
pH敏感型接枝共聚物瓜耳胶-g-丙烯酰胺-丙烯酸溶胀性质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郎轶咏 李三鸣 郑梁元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62-766,共5页
目的考察了碱敏感型聚合物瓜耳胶-g-丙烯酰胺-丙烯酸(GPAA)的平衡溶胀及动力学溶胀性质。方法用吸水量衡量GPAA的溶胀能力。结果溶胀介质的pH、离子强度及聚合物的单体组成均影响聚合物的溶胀性质;GPAA骨架片的平衡溶胀率随pH的增加而增... 目的考察了碱敏感型聚合物瓜耳胶-g-丙烯酰胺-丙烯酸(GPAA)的平衡溶胀及动力学溶胀性质。方法用吸水量衡量GPAA的溶胀能力。结果溶胀介质的pH、离子强度及聚合物的单体组成均影响聚合物的溶胀性质;GPAA骨架片的平衡溶胀率随pH的增加而增加,并且存在2个突跃点,即pH3·0与pH6·8;随着聚合物中AAc含量的增加,凝胶达到溶胀平衡的时间从4·5h增加至10·5h,并且吸水溶胀能力大大增强;随着离子强度从0·1增加到1·0,凝胶达到溶胀平衡的时间从9·5h缩短至7·5h。平衡溶胀率从6·8819减小至3·0962。结论GPAA溶胀性质结果表明,GPAA溶胀具有明显的pH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溶胀率 pH敏感型 丙烯酰胺 丙烯酸 接枝共聚物 性质 离子强度
下载PDF
乙酸纤维素游离膜的吸湿性 被引量:5
8
作者 郎轶咏 李三鸣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3-25,共3页
研究了以乙酸纤维素为原料,丙酮为溶煤,用平面铸膜法制备的乙酸纤维素游离膜的吸湿性的特点.结果表明,游离膜的吸湿量和表观膜厚没有关系,仅与致密层厚度相关;增塑剂可增加膜的吸湿性,不同增塑剂对改善膜的吸湿性影响程度不同.
关键词 乙酸纤维素 游离膜 吸湿性 膜材料 透湿量 水蒸气 丙二醇
下载PDF
壳聚糖-海藻酸钠微球载体的制备 被引量:4
9
作者 郎轶咏 李峥 +1 位作者 张晓莉 王强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12年第5期432-435,共4页
目的制备壳聚糖-海藻酸钠微球。方法以海藻酸钠、壳聚糖为基质,液体石蜡为油相,span80为乳化剂,CaCl2为交联剂,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海藻酸钠-壳聚糖微球。结果最优处方为油水相体积比为8∶1;乳化剂比例为3.0%;交联剂用量为1.0%;交联时间... 目的制备壳聚糖-海藻酸钠微球。方法以海藻酸钠、壳聚糖为基质,液体石蜡为油相,span80为乳化剂,CaCl2为交联剂,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海藻酸钠-壳聚糖微球。结果最优处方为油水相体积比为8∶1;乳化剂比例为3.0%;交联剂用量为1.0%;交联时间为15 min;搅拌速度为500 r.min-1。结论壳聚糖-海藻酸钠微球吸水速率快,吸水能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海藻酸钠 微球
下载PDF
喜树碱/聚天冬氨酸衍生物-接枝-聚乙二醇共聚物胶束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郎轶咏 姜同英 +1 位作者 王思玲 莫凤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年第18期150-152,共3页
目的制备喜树碱/聚天冬氨酸衍生物-接枝-聚乙二醇的聚合物胶束,并对其化学结构进行表征。方法采用透析法制备喜树碱/聚合物胶束,采用动态激光散射法、透射电镜和核磁共振法测定胶束的粒径、形态及药物分布,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喜树... 目的制备喜树碱/聚天冬氨酸衍生物-接枝-聚乙二醇的聚合物胶束,并对其化学结构进行表征。方法采用透析法制备喜树碱/聚合物胶束,采用动态激光散射法、透射电镜和核磁共振法测定胶束的粒径、形态及药物分布,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喜树碱含量。结果喜树碱/聚合物胶束近似球形,粒径小于50nm,分布较窄,喜树碱被包裹在胶束内,在pH7.4的缓冲液中孵育12h,溶液组喜树碱70%被破坏,而被胶束组喜树碱仅有20%被破坏;在小鼠血浆中孵育12h,溶液组喜树碱90%多被破坏,而胶束组喜树碱约23%被破坏,喜树碱/聚合物胶束在pH7.4的介质中释药接近Higuchi模型。结论聚天冬氨酸衍生物-接枝-聚乙二醇聚合物胶束对喜树碱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天冬氨酸 喜树碱 聚乙二醇 聚合物胶束
下载PDF
玫瑰胶囊的微乳薄层鉴别及吸湿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郎轶咏 王强 +2 位作者 梅丽娜 朱晓红 姜同英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52-456,共5页
目的:探讨玫瑰胶囊(当归、夏枯草、杜仲、天麻、红花等)有效成分微乳薄层色谱鉴别及胶囊内容物的吸湿特性。方法:以微乳液为展开剂,分离和鉴别玫瑰胶囊中的多种有效成分;胶囊内容物置恒温变湿环境中,不同时间称重并计算吸湿增重,并对吸... 目的:探讨玫瑰胶囊(当归、夏枯草、杜仲、天麻、红花等)有效成分微乳薄层色谱鉴别及胶囊内容物的吸湿特性。方法:以微乳液为展开剂,分离和鉴别玫瑰胶囊中的多种有效成分;胶囊内容物置恒温变湿环境中,不同时间称重并计算吸湿增重,并对吸湿数据进行数学处理。结果:以含水量77%的微乳液-甲酸-丙酮-氨水(9:2:1:0.5,v/v)为展开剂,可同时分离鉴别出玫瑰胶囊中的夏枯草、杜仲和红花同对照药材作对照,分离效果理想。采用过饱和溶液法,测定玫瑰胶囊吸湿时间曲线、吸湿等温曲线,并求算出以及吸湿方程、吸湿初始速度和吸湿特性参数。结论:微乳薄层色谱可同时分离鉴别玫瑰胶囊中多种有效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瑰胶囊 微乳液 薄层色谱 吸湿特性
下载PDF
瓜耳胶-g-异丙基丙烯酰胺水凝胶中盐酸青藤碱释放性质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郎轶咏 王强 +2 位作者 张哓莉 李三鸣 郑梁元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385-388,共4页
目的研究接枝共聚物瓜耳胶-g-异丙基丙烯酰胺(GPNA)水凝胶中盐酸青藤碱释放特征。方法采用Franz-Chien扩散池进行凝胶中药物扩散实验。分别考察释放介质温度、离子强度、pH及交联剂含量对凝胶中药物释放的影响。结果温度、pH、交联剂含... 目的研究接枝共聚物瓜耳胶-g-异丙基丙烯酰胺(GPNA)水凝胶中盐酸青藤碱释放特征。方法采用Franz-Chien扩散池进行凝胶中药物扩散实验。分别考察释放介质温度、离子强度、pH及交联剂含量对凝胶中药物释放的影响。结果温度、pH、交联剂含量、离子强度对药物的释放均有影响;凝胶中药物在0.1mol·L-1HCl中释放速度明显快于在0.1mol·L-1pH6.8 PBS中释放速率。温度低于聚合物LCST值时,药物释放没有显著性差异;温度高于聚合物的LCST值时,随着水凝聚的收缩,表面"皮层"逐渐形成,凝胶释药减慢。凝胶中药物药物释放随离子强度及交联剂含量的增加而减慢。结论GPNA水凝胶具有明显的温度及pH敏感性,可用作智能给药的药物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敏感 PH敏感 水凝胶 GPNA接枝共聚物 盐酸青藤碱
下载PDF
双氯芬酸钠壳聚糖-海藻酸钠微球的制备和性质 被引量:2
13
作者 郎轶咏 王强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48-51,共4页
目的制备双氯芬酸钠微球,获得理想的释药行为。方法以微球的载药量、包封率及体外释药行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考察确立了最佳处方;结果最佳处方为:壳聚糖分子量为150 kD,海藻酸钠∶壳聚糖=3∶1,药物∶空白微球=1∶4,吸附时间为12 h,吸... 目的制备双氯芬酸钠微球,获得理想的释药行为。方法以微球的载药量、包封率及体外释药行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考察确立了最佳处方;结果最佳处方为:壳聚糖分子量为150 kD,海藻酸钠∶壳聚糖=3∶1,药物∶空白微球=1∶4,吸附时间为12 h,吸附温度为37℃,得到药物浓度为5.0 mg·ml-1。结论以该最佳处方制备的微球,具有均匀的粒径和理想的释药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氯芬酸钠 海藻酸钠 壳聚糖 微球
下载PDF
新型磺胺嘧啶银海藻酸钠-壳聚糖微球性质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郎轶咏 王强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CSCD 2016年第3期222-225,共4页
目的考察磺胺嘧啶银壳聚糖-海藻酸钠微球的性质。方法通过对磺胺嘧啶银微球进行电镜扫描、差示扫描、红外光谱分析、体外释药行为及抑菌作用研究,考察其性质。结果药物和辅料之间并非简单的物理吸附;微球的平均粒径为18.87μm,微球中磺... 目的考察磺胺嘧啶银壳聚糖-海藻酸钠微球的性质。方法通过对磺胺嘧啶银微球进行电镜扫描、差示扫描、红外光谱分析、体外释药行为及抑菌作用研究,考察其性质。结果药物和辅料之间并非简单的物理吸附;微球的平均粒径为18.87μm,微球中磺胺嘧啶银微球释药行为随释放介质的pH及离子强度的不同而不同;磺胺嘧啶银微球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最低抑菌浓度为0.625 mg·ml^(-1),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3125 mg·ml^(-1)。结论壳聚糖-海藻酸钠与磺胺嘧啶银发生反应生成了磺胺嘧啶银海藻酸钠-壳聚糖微球,该微球具有明显的抑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胺嘧啶银 壳聚糖 海藻酸钠 微球
下载PDF
接枝共聚物瓜耳胶-g-丙烯酰胺-丙烯酸的制备及pH敏感性研究
15
作者 郎轶咏 王强 +2 位作者 姜同英 李三鸣 郑梁元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67-770,共4页
目的制备pH敏感型聚合物瓜耳胶-g-丙烯酰胺-丙烯酸(GG-g-PAAm-AAc,GPAA),并对其结构进行表征。方法采用链引发聚合法制备GPAA;用IR及NMR对GPAA结构进行表征;由元素分析结果计算丙烯酰胺接入率;端基滴定法测定丙烯酸的接入率。以酮洛芬... 目的制备pH敏感型聚合物瓜耳胶-g-丙烯酰胺-丙烯酸(GG-g-PAAm-AAc,GPAA),并对其结构进行表征。方法采用链引发聚合法制备GPAA;用IR及NMR对GPAA结构进行表征;由元素分析结果计算丙烯酰胺接入率;端基滴定法测定丙烯酸的接入率。以酮洛芬为模型药物,GPAA为骨架材料制备酮洛芬脉冲控释片,采用γ闪烁示踪技术对其体内释药情况进行研究。结果GPAA中丙烯酰胺的接入率为36.4%,丙烯酸的接入率为24.7%;酮洛芬脉冲控释片在胃内基本不释药,进入小肠后,药物逐渐释放,亮点逐渐扩散,7 h药物已释放大部分。结论作者合成的GPAA具有明显的pH敏感性,是一种碱敏感型聚合物,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耳胶 丙烯酰氨 丙烯酸 PH敏感 共聚物
下载PDF
异丙基丙烯酰氨-g-瓜耳胶温敏膜透湿性研究
16
作者 郎轶咏 李三鸣 郑梁元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5-87,共3页
用链引发聚合法制备了GG-g-PNIAAm聚合物,并用浇铸蒸发法制备了含有不同戊二醛的温敏膜,通过凝胶增重法考察含不同戊二醛量的温敏膜在RH75%,40℃与25℃温度时的透湿特点.实验结果显示,聚合物的LCST约为37.5℃.当温度高于共聚物的LCST时... 用链引发聚合法制备了GG-g-PNIAAm聚合物,并用浇铸蒸发法制备了含有不同戊二醛的温敏膜,通过凝胶增重法考察含不同戊二醛量的温敏膜在RH75%,40℃与25℃温度时的透湿特点.实验结果显示,聚合物的LCST约为37.5℃.当温度高于共聚物的LCST时,温敏膜收缩,膜的透湿性增强;交联剂的加入使得温敏膜的透湿性降低.证明了异丙基丙烯酰氨-g-瓜耳胶(PNIAAm-g-GG)温敏膜透湿性具有明显的温度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基丙烯酰氨 瓜耳胶 温敏膜 透湿性
下载PDF
温度/pH敏感型接枝共聚物瓜耳胶-g-异丙基丙烯酰胺水凝胶性质研究
17
作者 郎轶咏 王强 +2 位作者 戴华 朱晓红 李三鸣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08年第6期515-518,共4页
目的研究自制接枝共聚物瓜耳胶-g-异丙基丙烯酰胺(GPNA)水凝胶的性质。方法分别考察了温度、离子强度、交联剂对凝胶的弹性、平衡溶胀度、收缩性及流变性影响。结果凝胶的弹性随交联剂含量增加减弱,随着离子强度增加增强;凝胶平衡溶胀... 目的研究自制接枝共聚物瓜耳胶-g-异丙基丙烯酰胺(GPNA)水凝胶的性质。方法分别考察了温度、离子强度、交联剂对凝胶的弹性、平衡溶胀度、收缩性及流变性影响。结果凝胶的弹性随交联剂含量增加减弱,随着离子强度增加增强;凝胶平衡溶胀率随着交联剂含量及离子强度增加均减小。凝胶收缩行为在相变温度上下有很大不同,当温度低于GPNA的临界溶解温度(LCST)时,凝胶内释放的水量与时间的1/2次方成正比增加;当温度高于GPNA的LCST时,开始阶段,水凝胶失水速率很慢;随着水凝胶失水过程向前推进,GPNA构象转变完成,水凝胶失水速率加快,凝胶收缩变化变成不可逆过程。氯化钠的加入使得水凝胶失水速率增加;温度低于聚合物LCST时,水凝胶流变曲线呈假塑型;温度高于聚合物LCST时,水凝胶流变曲线呈胀流型。随着交联剂的量逐渐增加,溶胶流变曲线从胀流型逐渐变为假塑型。结论GPNA凝胶的性质具有明显的温度及离子强度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敏敏感 水凝胶 接枝共聚物
下载PDF
病毒清口服液的质量标准研究
18
作者 郎轶咏 文怀宇 +1 位作者 郑爽 王强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CSCD 2016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建立病毒清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病毒清口服液中的知母、广藿香进行定性鉴别;以Diamonsil C18(250 mm×4.6 mm,5μm)为固定相,采用HPLC法对连翘中有效成分连翘苷和知母中有效成分芒果苷进行含量测定,以(A)乙腈... 目的建立病毒清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病毒清口服液中的知母、广藿香进行定性鉴别;以Diamonsil C18(250 mm×4.6 mm,5μm)为固定相,采用HPLC法对连翘中有效成分连翘苷和知母中有效成分芒果苷进行含量测定,以(A)乙腈,(B)0.1%冰醋酸为流动相,检测波长:0~30 min:258 nm,30~40 min:277 nm,流速:1.0 ml·min-1,柱温:25℃,进样量:10μl。结果知母、广藿香薄层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主斑点相应位置斑点显色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连翘苷与芒果苷分别在12.4~186.0、4.6~69.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18%、99.76%。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病毒清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清口服液 HPLC TLC
下载PDF
酮洛芬瓜耳胶-g-丙烯酰胺-丙烯酸控释片释药性质研究
19
作者 郎轶咏 刘兰娣 +2 位作者 张晓丽 郑梁元 李三鸣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192-196,共5页
目的考察以共聚物瓜耳胶-g-丙烯酰胺-丙烯酸(GPAA)为辅料,酮洛芬(KP)为模型药物的控释片释药特征。方法考察可溶性添加剂、释放介质pH及离子强度、GPAA用量、GPAA组成对GPAA控释片中药物的释放。结果凝胶中KP在0.1mo.lL-1HCl中,2h累积... 目的考察以共聚物瓜耳胶-g-丙烯酰胺-丙烯酸(GPAA)为辅料,酮洛芬(KP)为模型药物的控释片释药特征。方法考察可溶性添加剂、释放介质pH及离子强度、GPAA用量、GPAA组成对GPAA控释片中药物的释放。结果凝胶中KP在0.1mo.lL-1HCl中,2h累积释放量<10%,在pH6.8PBS中12h累积释放超过90%;凝胶中KP释放随释放介质离子强度增加而减慢;随可溶性成分含量增加而加快,随GPAA含量的增加而减慢;随着GPAA中丙烯酸(AAc)所占比例增加,KP在pH6.8PBS释放速度减小,在0.1mo.lL-1HCl中释放速率无明显变化。结论以GPAA为骨架材料的控释片释药具有明显的pH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敏感 瓜耳胶-g-丙烯酰胺-丙烯酸 控释片
下载PDF
水包油型微乳形成因素的考察 被引量:21
20
作者 吴顺芹 李三鸣 +2 位作者 郎轶咏 刘华 刘洪卓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6-99,114,共5页
目的考察影响O/W型微乳形成的主要因素。方法选用丁酸乙酯、油酸乙酯和豆油作为油相 ,Tween 80、Tween 2 0和Labrasol作为表面活性剂 ,乙醇、1,2 -丙二醇和正丁醇为助表面活性剂 ,通过滴加法绘制假三元相图 ,以O/W型微乳区大小为指标... 目的考察影响O/W型微乳形成的主要因素。方法选用丁酸乙酯、油酸乙酯和豆油作为油相 ,Tween 80、Tween 2 0和Labrasol作为表面活性剂 ,乙醇、1,2 -丙二醇和正丁醇为助表面活性剂 ,通过滴加法绘制假三元相图 ,以O/W型微乳区大小为指标考察各因素对微乳形成的影响。结果油相、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离子强度、添加剂和温度对微乳的形成均有一定影响。结论O/W型微乳能够作为药用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 表面活性剂 假三元相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