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语运动视野中的“边疆特殊语文” 被引量:6
1
作者 郑亚捷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8-75,共8页
晚清以来,持续了大概50多年的国语运动中,提出了"言文一致"和"国语统一"的口号,它的基本方向是向统一的书面语系统和统一的国语发音系统努力,制定了统一的注音符号用来克服汉语内部发音上的巨大差异。中国是个多民... 晚清以来,持续了大概50多年的国语运动中,提出了"言文一致"和"国语统一"的口号,它的基本方向是向统一的书面语系统和统一的国语发音系统努力,制定了统一的注音符号用来克服汉语内部发音上的巨大差异。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边疆各少数民族与汉族民族不同、语言不同,"边疆特殊语文"这个衍生的话题在此运动中自然而然就引发出来了。黎锦熙提出了相关建议,即在已有的注音符号的基础上,增加"方音符号",并且主张通过以注音符号为中介,编写国语边语四行体的教科书,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培养双语之间的沟通能力。因为这个问题在当时关系到现代民族国家的认同和政治认同,对于该问题再整理和认识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语运动 注音符号 边疆特殊语文
下载PDF
《远山淡影》中的战争创伤书写与代际差异 被引量:1
2
作者 郑亚捷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5-140,共6页
《远山淡影》是英籍日裔作家石黑一雄的处女作,故事以经历了丧女之痛的寡居英籍日裔女性悦子的回忆为主要内容,叙述在英国现实生活和日本战后回忆间交织穿插推进,将长崎的战争记忆假托在佐知子身上,通过大量散落在对话中的信息逐渐剥离... 《远山淡影》是英籍日裔作家石黑一雄的处女作,故事以经历了丧女之痛的寡居英籍日裔女性悦子的回忆为主要内容,叙述在英国现实生活和日本战后回忆间交织穿插推进,将长崎的战争记忆假托在佐知子身上,通过大量散落在对话中的信息逐渐剥离出故事的"真相",集中展示了战后日本民众的心理创伤和疗愈困境。石黑一雄以独特的双重身份和残缺记忆叙述为写作策略,从三代人代际差异的角度探寻不同创伤类型及受创原因,分析文化创伤、家庭创伤及心理创伤的内涵与症结,再现主流战争历史记叙和个体创伤记忆之间的差异,并探讨受创者内心深处的恐惧、痛苦和震动情绪对被创者余生带来的负面影响。该作品以跨文化视角对日本的文化与战争责任进行了反思,并以微观视角下的个人心理反思世界视野内"战争与和平"的宏大话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黑一雄 《远山淡影》 战争创伤 代际差异
下载PDF
论《尘埃落定》中的罂粟意象与边疆现代性 被引量:1
3
作者 郑亚捷 杜仙茹 《江汉学术》 2018年第1期73-79,共7页
罂粟(鸦片)作为民族耻辱的象征代表着来自西方强势文明的侵入和冲击,是自晚清以来中国向现代民族国家转型进程中具有悲情民族主义色彩的典型符号。在小说《尘埃落定》中,阿来叙述并再现了罂粟种植给现代史时期的边疆带来的巨变。作为自... 罂粟(鸦片)作为民族耻辱的象征代表着来自西方强势文明的侵入和冲击,是自晚清以来中国向现代民族国家转型进程中具有悲情民族主义色彩的典型符号。在小说《尘埃落定》中,阿来叙述并再现了罂粟种植给现代史时期的边疆带来的巨变。作为自始至终撬动小说情节向前发展的关键线索,罂粟被赋予了多重象征含义,成为作者对中国现代历史进程中边疆现代性进行反思的重要意象。特定历史语境中进入西南藏区的罂粟,在激发边民对金钱、欲望迷狂的同时,编织出了边区短暂繁荣的美好幻境,它促使边区社会敞开封闭的大门,作为外来力量,它对于西南藏区的经济、社会的转变以及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加速融入国家的现代进程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商贸和革命两种外在力量双重介入后,西南藏区土司制度走向急速瓦解和终结。在这一进程中罂粟种植意味着某种被带入藏区的现代性,这既是作者对这一段历史进行书写的深意所在,也是破解小说作品深层意蕴的重要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来 《尘埃落定》 罂粟 边疆 现代性
下载PDF
试论池莉市民小说中的大众庸常价值取向 被引量:8
4
作者 郑亚捷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6期84-89,共6页
文章立足于池莉的市民小说,对小说中作者非常认同和肯定的大众社会中市民生活及他们的价值观念进行了分析,分析主要从“不谈爱情”和受制时间两方面展开。池莉市民小说中的爱情故事充分注重日常生活的逻辑,爱情这个永恒的话题在大众社... 文章立足于池莉的市民小说,对小说中作者非常认同和肯定的大众社会中市民生活及他们的价值观念进行了分析,分析主要从“不谈爱情”和受制时间两方面展开。池莉市民小说中的爱情故事充分注重日常生活的逻辑,爱情这个永恒的话题在大众社会中被平庸无奈的生活消磨着,在金钱和性的双重枷锁的挤压下显得虚妄和奢侈,显示出来的价值趋向是放弃高尚的情感追求,以非常世俗化的功利化的眼光来看待男女之间的关系。池莉的小说中充分关注当下中国现实生活中的时间问题。池莉精心刻镂的市民大众的庸常价值趋向,表现出一种消解价值和意义的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莉 市民小说 爱情 时间
下载PDF
多面的“革命”——《阿Q正传》中的“革命”内涵再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郑亚捷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8-11,共4页
论文从《阿Q正传》这个经典文本本身出发,对小说中"革命"话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首先对文本中的主人公阿Q的朴素的革命观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又从作者鲁迅写作小说的缘起以及时代背景的角度,结合作者本人所认为的革命... 论文从《阿Q正传》这个经典文本本身出发,对小说中"革命"话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首先对文本中的主人公阿Q的朴素的革命观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又从作者鲁迅写作小说的缘起以及时代背景的角度,结合作者本人所认为的革命的内涵进行了解读,作者本人对于"革命"的基本态度是不能仅有政治革命,还必须有思想革命。最后从前辈研究者的成果中,进一步分析总结了研究者从专业阐释者的角度出发对革命问题所作的的深入理解和再认识,对文本内外多重交错的文学、革命和政治的多重角度来综合理解"革命"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Q正传》 政治革命 思想革命
下载PDF
关于中国当代文学教学的思考 被引量:1
6
作者 郑亚捷 《昌吉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37-39,共3页
本文从中国当代文学史课程自身的学科特点出发 ,从该学科的配课设计、教材选择、教学手段多样化及与现代文学的关系这四个角度入手 ,就中国当代文学史的教学方面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和思路。
关键词 中国 当代文学 文学教学 课程设计 教材 现代文学 文学史 教学方法
下载PDF
试论叙事学中全知视角和“跳角”的关系 被引量:1
7
作者 郑亚捷 《昌吉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10-12,共3页
本文对小说叙事学中全知全能视角和“跳角”的关系,从显在“统摄者”、叙事可靠性及视角整一等角度进行了同异方面的比较。
关键词 小说 叙事学 叙事学
下载PDF
齐泽克论当前的金融危机
8
作者 郑亚捷 《国外理论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87-89,共3页
斯拉沃热·齐泽克(Slavoj Zizek)在英刊《伦敦书评》2008年10月9日发表文章,对美国当前的金融危机、政府出台的救市计划的本质和美国左、右翼在这一计划中的立场作出了评论,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关键词 救市 麦凯恩 齐泽克 风险决策 冒险决策 决策论 共和党人 华盛顿 穷人 右翼 美国 美利坚合众国 北美洲 立场 华尔街 国家干预 国家调节 阶级斗争 阶级冲突 马里 左翼
下载PDF
试论网络语言对文学语言的影响
9
作者 郑亚捷 《昌吉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32-36,共5页
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网络的产生,网上出现了一种新的交际方式,即以网络为媒介而实现人的交流方式,这种突破汉语规范,具有反叛意味的网络语言,正以一种不容忽视的力量影响着传统的汉语。强大的来自于网络的意义产生源,我们无法感知它... 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网络的产生,网上出现了一种新的交际方式,即以网络为媒介而实现人的交流方式,这种突破汉语规范,具有反叛意味的网络语言,正以一种不容忽视的力量影响着传统的汉语。强大的来自于网络的意义产生源,我们无法感知它的创造过程,但是它却实实在在的在生活中存在,影响着我们的文学语言的象征联系。网络语言更倾向于用许多符号来表示不同的含义,也即是运用特殊的词汇和符号表情达意的结果。网络语言不仅体现为一整套符号系统,还有随之被灌输的一套行为规范和约定俗成的思想观念。网络产生了新鲜活泼的、富有表现力和时代感的文学语言,但网络语言的随意性对传统的语言教学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语言 文学语言 信息时代 交流方式 创造过程 符号系统 思想观念 行为规范 语言教学 时代感 表现力 随意性 汉语 传统
下载PDF
文学艺术是一种存在——议“文学发展不宜用进步的说法”
10
作者 郑亚捷 《昌吉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20-21,共2页
本文针对关于文学艺术发展中的“进步说”和“倒退说”,提出文学艺术是一种存在的观点 ,并从文学自身特征、内容、形式等各方面论证这一观点 。
关键词 文学艺术 文学发展 进步说 倒退说 文学形式 文学内容
下载PDF
浅议散文的文体净化
11
作者 郑亚捷 《昌吉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44-46,共3页
本文主要是从散文的发展史上来看散文文体范畴的不断变化分裂和最终窄化为以抒情性散文为散文主体的过程
关键词 散文文体 抒情性 分裂 主体 变化 过程
下载PDF
网络时代的中国当代文学史课程的教学思考
12
作者 郑亚捷 《昌吉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84-89,共6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大学生普遍掌握信息技术并对新媒体兴趣渐浓,这一新趋势为中国当代文学史的课程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文章将探讨面对新的时代形势,如何从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学科特点、教学实践及网生代学生的...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大学生普遍掌握信息技术并对新媒体兴趣渐浓,这一新趋势为中国当代文学史的课程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文章将探讨面对新的时代形势,如何从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学科特点、教学实践及网生代学生的接受特点出发,努力实现教师角色和功能的调整转换,从"以学生为中心"的平等交流型课堂的话题出发,建立以教学效果为目标的互动型新型课堂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应对中国当代文学课堂教学困境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时代 中国当代文学史 课堂教学
下载PDF
民族前路的忧思——浅议叶尔克西中篇小说《枸杞子的惶惑》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志萍 郑亚捷 《昌吉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14-16,共3页
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在她的小说《枸杞子的惶惑》中,表达了一位现代哈萨克知识女性对本民族在现代境遇中的前途的深层忧虑。主人公拜克尔个人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处境的艰难、思想观念的更迭、谋求幸福的努力,实际上是作家对哈萨... 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在她的小说《枸杞子的惶惑》中,表达了一位现代哈萨克知识女性对本民族在现代境遇中的前途的深层忧虑。主人公拜克尔个人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处境的艰难、思想观念的更迭、谋求幸福的努力,实际上是作家对哈萨克民族现代生存状况的审视与反思。作家的“惶惑”还通过枸杞子这个隐喻性的意象表现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尔克西 哈萨克 现代境遇 忧虑 隐喻
下载PDF
影像资源与中国当代文学的教学研究
14
作者 郑亚捷 《新疆开放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35-39,共5页
中国当代文学是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核心基础课程,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应顺应当下互联网技术和影视视频产业快速发展的时代趋势,在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本文主要从以当代文学影像资源作为教学手段、... 中国当代文学是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核心基础课程,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应顺应当下互联网技术和影视视频产业快速发展的时代趋势,在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本文主要从以当代文学影像资源作为教学手段、以影像触摸文学历史和摄录影像的教学实践与意义三个方面,探讨如何正确利用当代的文学影像资源,以促进传统人文经典阐释课程的接受转型和提升高校传统人文经典阐释课程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 影像资源 教学研究
下载PDF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理论研讨会综述
15
作者 王玉 郑亚捷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6期26-29,共4页
关键词 中国 现代文学批评理论 研讨会 综述
下载PDF
愁城,愁人——从《永盛街兴衰史》看回归前的港人心态
16
作者 王钰纯 郑亚捷 《景德镇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36-41,共6页
《永盛街兴衰史》通过主人公对历史的拾遗与杜撰,反映了港人对于香港历史书写的缺席,以及回归前因殖民地身份的消失而引起的港人集体怀旧现象。第一人称"我"的自白与南音《客途秋恨》形成互文,以"我"对各个人物的... 《永盛街兴衰史》通过主人公对历史的拾遗与杜撰,反映了港人对于香港历史书写的缺席,以及回归前因殖民地身份的消失而引起的港人集体怀旧现象。第一人称"我"的自白与南音《客途秋恨》形成互文,以"我"对各个人物的复杂情感隐喻港人对回归的矛盾情感,借主人公的境况向人们展示香港回归前多样而复杂的港人心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份认同 历史 心态
下载PDF
1930年代前的新疆游记及其文化想象 被引量:4
17
作者 郑亚捷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66-172,共7页
本文将细致梳理1930年代以前民众心目中特殊性的新疆文化想象形成的历史之源,以及早期新疆游记在什么条件下塑造了此种新疆形象。在交通不便的年代,新疆文化想象基本都是自晚清、民国早期到抗战之前的新疆游记转述并传达的,这种游记转... 本文将细致梳理1930年代以前民众心目中特殊性的新疆文化想象形成的历史之源,以及早期新疆游记在什么条件下塑造了此种新疆形象。在交通不便的年代,新疆文化想象基本都是自晚清、民国早期到抗战之前的新疆游记转述并传达的,这种游记转述和文化形象塑造作为西部游历者的所谓"实录"、"亲历",其实其中包含了很多情感因素和被再次加固的先在之见,也基于中国人以区域为中心形成的独特中国观,更在于传播语境和手段不对等情况下的中心地区的强势话语权。对此问题的梳理,有助于了解中国现代历史进程中现代文学领域里基本处于缺席状态的边疆话题,对于当下的国内边疆问题也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反思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文化 文化想象 30年代 游记 民国早期 形象塑造 历史进程 中国现代
原文传递
抗战时期茅盾对新疆文艺发展的意见 被引量:3
18
作者 郑亚捷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48-156,共9页
抗战时期,新疆虽地处边远无硝烟战火,但抗战宣传却轰轰烈烈。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文艺批评家和作家之一,茅盾先生于1939年来到新疆,为当地的新文学传播和抗战文艺创作开创了新局面。在疆期间茅盾还曾撰写过一批有关新疆文... 抗战时期,新疆虽地处边远无硝烟战火,但抗战宣传却轰轰烈烈。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文艺批评家和作家之一,茅盾先生于1939年来到新疆,为当地的新文学传播和抗战文艺创作开创了新局面。在疆期间茅盾还曾撰写过一批有关新疆文艺发展话题的论文,并提出了他的建议和对策,而这些文章和言论散见于当时新疆的一些报刊中,未能引起文学界的关注,本文将对这些散落的信息进行整理和钩沉,重现当年茅盾眼中的新疆文艺发展状况、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茅盾 新疆文艺
原文传递
地域文学研究的新收获——评《新疆当代多民族文学史》 被引量:2
19
作者 郑亚捷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62-167,共6页
《新疆当代多民族文学史》于2006年出版。全书共分为六个分卷,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一部地域性的文学史,全书以全景的模式、完备的体例、详实的资料把新疆当代多民族的主要文学成就展示出来,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具有民族地区的特色,该书对当... 《新疆当代多民族文学史》于2006年出版。全书共分为六个分卷,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一部地域性的文学史,全书以全景的模式、完备的体例、详实的资料把新疆当代多民族的主要文学成就展示出来,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具有民族地区的特色,该书对当代文学的多元化和完整性作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当代多民族文学史》 新疆经验 资料贡献
原文传递
“五月风暴”的遗产 被引量:1
20
作者 郑亚捷 《国外理论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0-71,共2页
关键词 “五月风暴” 遗产 社会主义思潮 the 文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