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原部队官兵罹患咳嗽的风险因素分析
1
作者 唐军 郑仔钰 +6 位作者 杨正东 郭建英 汪涛 闻凌 张刚 钟海星 苏斌虓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413-417,共5页
目的调查高原高寒环境下驻训部队咳嗽患病率及相关风险因素。方法2022年11月至2023年4月,对不同海拔的驻训官兵采用发放自填式调查问卷方式对咳嗽患病率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驻训官兵咳嗽发生的相关风险因素。结果调... 目的调查高原高寒环境下驻训部队咳嗽患病率及相关风险因素。方法2022年11月至2023年4月,对不同海拔的驻训官兵采用发放自填式调查问卷方式对咳嗽患病率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驻训官兵咳嗽发生的相关风险因素。结果调查高原驻训官兵1514人,其中三个月内咳嗽为499人,咳嗽患病率为32.96%。单因素分析发现家乡地区、驻训海拔、体质量指数、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高原工作年限、既往高原咳嗽史、过敏史、哮喘史、过敏性鼻炎史、慢性鼻炎史、慢性咽炎史是高原咳嗽的潜在影响因素(P<0.05)。调整混杂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表明,海拔4000~5000 m(OR=2.514,95%CI:1.457~4.339)、吸烟史(OR=1.406,95%CI:1.098~1.799)、高原工作年限(OR=0.967,95%CI:0.936~0.990)、SAS(OR=2.491,95%CI:1.776~3.494)、既往高原咳嗽史(OR=5.278,95%CI:3.938~7.074)、慢性鼻炎史(OR=1.520,95%CI:1.075~2.515)、慢性咽炎史(OR=1.856,95%CI:1.191~2.894)与高原驻训官兵咳嗽显著相关。结论高原驻训官兵咳嗽(接受调查时3个月内)患病率为32.96%。驻训海拔高度、吸烟史、既往高原咳嗽史、SAS评分、慢性鼻炎史、慢性咽炎史是高原咳嗽发生的危险因素,高原工作年限为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 部队官兵 咳嗽 危险因素 患病率 LOGISTIC回归分析
下载PDF
术中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在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截骨矫形术超前镇痛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吕海港 李潞 +3 位作者 赵欣 王仿 郑仔钰 邓国华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166-169,共4页
目的:评价术中应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对发育性髋关节脱位Salter骨盆截骨矫形手术患儿的超前镇痛效果。方法:选择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拟行Salter骨盆截骨矫形术患儿60例,年龄3~5岁,随机分为两组,氯胺酮超前镇痛麻醉手术组(K组),常规麻醉手术... 目的:评价术中应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对发育性髋关节脱位Salter骨盆截骨矫形手术患儿的超前镇痛效果。方法:选择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拟行Salter骨盆截骨矫形术患儿60例,年龄3~5岁,随机分为两组,氯胺酮超前镇痛麻醉手术组(K组),常规麻醉手术对照组(C组)。K组在全身麻醉后静脉持续微量泵输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0.3 mg/(kg·h)至手术结束;C组常规进行静吸复合全身麻醉。评估术后即刻,2、4、8、12、24 h患儿的FPS-R评分及Ramsay镇静评分,观察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追加镇痛的次数。结果:与C组比较,K组在术后即刻,2、4、8 h的FPS-R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在12、24 h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K组在术后即刻,2、4 h的Ramsay镇静评分明显优于C组(均P<0.05);而术后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嗜睡的发生率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术中持续输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能显著减轻先天性髋关节脱位Salter骨盆截骨矫形手术患儿术后疼痛,起到超前镇痛作用,且不增加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醉剂量 氯胺酮 截骨术 小儿 镇痛
下载PDF
ICU中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孕产妇死亡因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刘仁怀 贺晨 +4 位作者 郑仔钰 唐军 马向东 张西京 苏斌虓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3期319-324,共6页
目的分析孕产妇合并肺动脉高压(PH)进入ICU的第一次记录的生命体征、实验室检查,探究与妊娠合并PH入ICU住院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择2011年1月1日至2020年3月1日在西京医院进入ICU接受治疗的113例合并PH孕产... 目的分析孕产妇合并肺动脉高压(PH)进入ICU的第一次记录的生命体征、实验室检查,探究与妊娠合并PH入ICU住院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择2011年1月1日至2020年3月1日在西京医院进入ICU接受治疗的113例合并PH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期间是否发生死亡事件将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通过病例管理系统提取患者的个人基本信息、入住ICU的第一次生命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住院期间患者的结局情况。对进入ICU的第一次实验室检查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合并PH孕产妇住院死亡相关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危险因素联合诊断ICU中合并PH孕产妇预后的效能。结果113例孕产妇合并PH住进ICU进行治疗,排除1例在ICU中完全缺失实验室检查的患者,最终112例纳入分析,住院期间死亡10例(病死率8.9%)。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母亲年龄小[(24.30±4.32)岁vs(27.27±5.47)岁],怀孕次数少[(1.30±0.48)次vs(2.03±1.17)次],肺动脉压值高[(111.80±32.91)mmHg vs(82.19±33.78)mmHg],入ICU时APACHEⅡ评分高[(15.43±7.39)分vs(8.71±5.21)分]。将入住ICU后的第一次记录的生命体征、血气、血常规、肝功、肾功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入住ICU后首次记录的血氧饱和度(SpO_(2))、K^(+)和谷草转氨酶是合并PH孕产妇住院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合AIC值,模型最优原则,最终将SpO_(2)、K^(+)、Ca^(2+)、血小板、谷草转氨酶组合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ROC曲线分析显示,5个危险因素联合诊断住院死亡的曲线下面积为0.97。结论入住ICU后第一次记录的SpO_(2)、K^(+)和谷草转氨酶是合并PH孕产妇住院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合血小板和Ca^(2+)联合诊断入住ICU的合并PH孕产妇住院死亡效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妊娠 住院死亡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