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顶管施工技术在城市给排水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
作者 郑传厂 《广东土木与建筑》 2020年第5期64-66,共3页
目前市政管网工程日益增多,顶管施工通过非开挖技术手段能有效地解决超埋深或作业面受限等施工瓶颈。基于实际工程为例阐述该项施工技术,并对顶进过程中的力学参数进行计算及分析,为今后顶管施工在市政管网建设中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顶管施工 非开挖技术 施工瓶颈 顶进 力学参数
下载PDF
顶管工作井逆作法施工技术应用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郑传厂 金欣欣 《珠江水运》 2020年第9期110-111,共2页
基于东莞市某截污管网工程中沉井施工为例,通过与传统沉井施工比拟分析,采用逆作法施工优势显著。现主要从施工方法、质量控制要点及基坑监测等方面阐述,为日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 沉井 逆作法 基坑监测
下载PDF
基于码头大体积混凝土冷却水管的控裂效果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郑传厂 蒋清吉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8年第9期135-136,171,共3页
码头所处周围环境条件复杂,多属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显得尤为重要。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因素之一是混凝土的水化热影响,使内外温差过大,较易产生温度裂缝,在大体积混凝土中有规律的布置冷却水管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方法。本文以... 码头所处周围环境条件复杂,多属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显得尤为重要。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因素之一是混凝土的水化热影响,使内外温差过大,较易产生温度裂缝,在大体积混凝土中有规律的布置冷却水管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方法。本文以深圳太子湾码头建设为背景,通过有限元建立温度场模型。针对码头体积大,一次浇筑混凝土量大、砼水化热大的特点,以内部最高温度及最大主控应力为主控参数,采用双层双向布置冷却水管,优化选取相关参数。结果表明采用本方法可有效控制混凝土产生的温差裂缝,该施工工艺将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产生现实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体积混凝土 水化热 冷却水管 数值分析
下载PDF
基于悬臂梁理论的倒悬危岩体地震弯折崩塌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袁维 郑传厂 +4 位作者 王伟 李宗鸿 李家欣 闻磊 常江芳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33-239,共7页
倒悬危岩体是常见的一种危岩形式,在地震荷载作用下极易发生弯折崩塌事故,因此,研究地震诱发其崩塌失稳的评价方法对于评估该类型危岩体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悬臂梁计算理论,首先推导了任意形状的倒悬危岩体在水平... 倒悬危岩体是常见的一种危岩形式,在地震荷载作用下极易发生弯折崩塌事故,因此,研究地震诱发其崩塌失稳的评价方法对于评估该类型危岩体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悬臂梁计算理论,首先推导了任意形状的倒悬危岩体在水平地震荷载和自身重力作用下最危险截面的最大拉应力计算公式,建立了最大拉应力的地震时程曲线,同时,把最大拉应力强度准则作为危岩体裂缝扩展的判据,并结合弹性应变能与裂缝扩展能量密度之间的关系,建立了裂缝扩展深度的计算方法,进而研究危岩体裂缝扩展随时间变化的演化过程。其次,针对实际工程中常见的危岩体形态,把倒悬危岩体简化为两种特殊形状:等截面长方体和等截面圆柱体,提出了此两类危岩体发生弯折破坏的裂缝临界深度计算公式,并建立了其在地震作用下安全系数的计算方法,即安全系数等于裂缝临界深度与地震后危岩体裂缝深度的比值。最后,以某高速公路隧道进口的倒悬危岩体为研究对象,采用本文的计算方法探讨了其在地震作用下不同时间步的裂缝深度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在8级地震作用下,此处危岩体在14 s时的裂缝总深度(0.175 9 m)超过了满足自稳条件的裂缝临界深度(0.167 m),即在14 s时发生弯折崩塌,从而说明本文计算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倒悬危岩体 地震崩塌 裂缝扩展 悬臂梁理论 最大拉应力准则
下载PDF
某厂房框架柱托换设计与施工控制
5
作者 郑传厂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9年第12期263-264,共2页
基于某框架结构厂房四根600mm*600mm框架柱进行托换处理,施工中用钢柱子顶升进行托换,先处理边柱,再处理中间柱。托换过程中严密监控梁板的变形情况,防止产生二次破坏。本文以该实例介绍框架柱托换施工设计及实际应用。
关键词 临时柱 托换技术 施工工艺
下载PDF
顶管工作井逆作法施工技术应用研究
6
作者 张佳文 郑传厂 《市政设施管理》 2020年第1期28-30,共3页
以东莞水生态建设项目五期工程大朗镇2018-2020批次截污管网工程顶管工作井施工为例,基于优化工期,节约成本,总结施工经验的目的,通过对现场施工数据比较分析,本文认为在城市施工中,顶管工作井逆作法施工比传统沉井施工有明显优点。
关键词 顶管井 逆作法 沉井 施工技术
下载PDF
一种边坡临界滑动面确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建朋 袁维 郑传厂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98-804,共7页
基于临界状态速度场的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边坡临界状态滑动面确定方法.当坡体发生滑动时,滑动体内部各点的速率要显著大于稳定体内部各点的速率,因此,朝某个方向直线上的速率突变点即为滑动面与该直线的交点.首先通过强度折减法使边坡... 基于临界状态速度场的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边坡临界状态滑动面确定方法.当坡体发生滑动时,滑动体内部各点的速率要显著大于稳定体内部各点的速率,因此,朝某个方向直线上的速率突变点即为滑动面与该直线的交点.首先通过强度折减法使边坡达到临界状态,得到边坡单元各个节点的临界状态速率场数据,然后沿竖直方向设置一系列等间距的水平线,并且在每条竖直线上布置离散点,采用插值形函数原理得到每个离散点的速率,找出每条水平线上的速率突变点,则可得到一系列表征滑动面位置的分布点,利用最小二乘法对这些分布点作平滑处理即可得到临界滑动面.最后,以一个均质边坡和一个非均质边坡为研究对象,将该方法与传统Bishop法做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滑动面 强度折减法 速率突变 边坡稳定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