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解酒护肝胶囊对大鼠酒精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研究
1
作者 庞宇辰 郑俊侨 +4 位作者 张思璐 李海龙 吴欣颖 肖国勋 时军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6,共6页
目的评价解酒护肝胶囊对酒精性肝损伤的防治作用以及增强酒精代谢功效研究。方法各实验组灌胃给予不同浓度受试样品后,建立酒精性肝损伤及急性酒精中毒模型。测定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氨基... 目的评价解酒护肝胶囊对酒精性肝损伤的防治作用以及增强酒精代谢功效研究。方法各实验组灌胃给予不同浓度受试样品后,建立酒精性肝损伤及急性酒精中毒模型。测定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氨基转移酶(GGT)、乙醇和乙醛含量;检测肝脏中三酰甘油(TG)、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HE染色观察肝脏和胃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解酒护肝胶囊中剂量组能显著降低血清中ALT含量(P<0.05),中、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AST和GGT含量(P<0.01),低、中、高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肝脏组织中TG含量(P<0.01),高剂量组显著提高SOD水平(P<0.01)。肝脏组织病理切片显示,模型组大鼠肝细胞大小不均,肝索排列紊乱,有较多小泡性脂肪空泡,同时伴有炎症浸润、细胞坏死,各剂量给药组均可不同程度改善大鼠肝脏组织病变情况;与模型组比较,解酒护肝胶囊高剂量组在醉酒后8 h内乙醇和乙醛含量均显著下降(P<0.01)。解酒护肝胶囊低、高剂量组肝脏和胃组织的病变情况均有所缓解。结论解酒护肝胶囊可抑制氧化应激反应,降低脂质过氧化,加速酒精代谢,对肝组织和胃黏膜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酒护肝胶囊 酒精性肝损伤 急性酒精中毒 胃黏膜损伤 保护作用
下载PDF
穴位给药作用评价及应用情况研究进展
2
作者 郑俊侨 张俏菊 +4 位作者 吴欣颖 禹佳惠 刘志挺 雷凯君 时军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3706-3713,共8页
穴位给药是一种传统的中医外治法,以中医经络学说理论为指导,将药物贴敷于穴位皮肤上,通过刺激经穴与经络传导,发挥穴位与药物的双重治疗作用。穴位给药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与传统口服与注射给药不同,其通过皮肤途径吸收药物,有效规... 穴位给药是一种传统的中医外治法,以中医经络学说理论为指导,将药物贴敷于穴位皮肤上,通过刺激经穴与经络传导,发挥穴位与药物的双重治疗作用。穴位给药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与传统口服与注射给药不同,其通过皮肤途径吸收药物,有效规避药物经肝脏首过效应及注射引起的不良反应。穴位与药物透皮吸收情况是影响穴位给药疗效的主要因素,而近年来对于穴位贴敷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临床疗效的评价,缺乏经穴、药效因素等方面的系统研究。该文通过对穴位贴敷给药的机制、作用评价及应用情况进行综述,结合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探讨穴位给药的作用机制,并评价其临床应用疗效、体内外经皮渗透情况,分析穴位贴敷给药的应用现状,包括穴位选择、贴敷剂型、贴敷时间以及经穴吸收等,以期为穴位给药产品的研发与临床应用提供思路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贴敷 透皮给药 作用评价 应用现状 机制研究
原文传递
基于“药辅合一”的蜗牛黏液载丹酚酸B纳米凝胶制备及其表征
3
作者 姚碧金 罗玺 +3 位作者 张俏菊 郑俊侨 徐万帮 时军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6988-6996,共9页
目的制备丹酚酸B-蜗牛黏液纳米凝胶(salvianolic acid B-snail mucus nanogel,SAB-SM/Gel),进行相关表征及体外透皮性能研究。方法采用高压均质法制备丹酚酸B-蜗牛黏液纳米粒(salvianolic acid B-snail mucus nanoparticles,SABSM),再... 目的制备丹酚酸B-蜗牛黏液纳米凝胶(salvianolic acid B-snail mucus nanogel,SAB-SM/Gel),进行相关表征及体外透皮性能研究。方法采用高压均质法制备丹酚酸B-蜗牛黏液纳米粒(salvianolic acid B-snail mucus nanoparticles,SABSM),再用搅拌法将其与凝胶基质制成SAB-SM/Gel。对纳米粒的形状、粒径、多分散指数(polydispersity index,PDI)、ζ电位等进行表征;用Franz扩散池法考察SAB-SM/Gel体外透皮吸收及真皮层滞留性能。结果SAB-SM纳米粒为透明均一的液体,具有丁达尔效应,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下呈球状或类球状结构,大小均一,粒子间无黏连现象,平均粒径为(155.55±2.95)nm,PDI为0.31±0.01,平均ζ电位为(-15.45±1.67)mV,pH值为6.11±0.12,SAB-SM纳米粒中SAB的包封率为(37.70±1.16)%,载药量(1.78±0.06)mg/mL;SAB-SM/Gel在常温下为无色透明液体,TEM下呈圆形或类圆形,pH值为6.24±0.13,包封率为(42.42±1.02)%,SAB载药量(1.44±0.04)mg/mL,平均黏度为0.02 Pa·s,质地均匀细腻,涂抹至皮肤能快速胶凝,可涂布性能良好。体外透皮试验表明,SAB-SM/Gel中SAB在48 h内单位面积累透过量为(188.39±2.89)μg/cm^(2),真皮滞留量为(17.58±0.04)μg/cm^(2),透皮释放过程符合Hixson-Crowell方程。结论SAB-SM/Gel处方工艺合理,具有良好的透皮吸收性能和真皮滞留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辅合一 蜗牛 黏液 丹酚酸B 高压均质法 纳米粒 凝胶 透皮吸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