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发性脑室内出血的微创治疗 被引量:3
1
作者 郑俊宁 崔晓燕 +3 位作者 李宏伟 谭卫众 于辉天 吴良贵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22-623,共2页
目的通过对100例脑室内出血患者的微创穿刺引流治疗,探讨微创治疗对脑室内出血的治疗意义和治疗方法。方法应用脑室穿刺引流联合尿激酶脑室内灌注,液化脑室内积血并将之引流。选择CT片上血肿最大的层面,以额部发际内作脑室穿刺点,用带芯... 目的通过对100例脑室内出血患者的微创穿刺引流治疗,探讨微创治疗对脑室内出血的治疗意义和治疗方法。方法应用脑室穿刺引流联合尿激酶脑室内灌注,液化脑室内积血并将之引流。选择CT片上血肿最大的层面,以额部发际内作脑室穿刺点,用带芯12F脑室硅胶管向双侧外耳道连线中点穿刺,深度<6cm,引流管头端置于脑室三角区,引流管出口提高至距穿刺点10~15cm。常规进行颅内压监护术,术后予以每天1~2万尿激酶脑室灌注,2h开放引流,引流时间7~14d,引流脑脊液至澄清为止。结果100例患者基本痊愈38例,显著好转20例,好转30例,植物生存8例,死亡4例。随访6个月至2年,按日常生活活动(ADL)量表指数计分:ADL1级40例,2级18例,3级10例,4级15例,5级7例,失访6例。结论应用脑室内穿刺微创治疗自发性脑室内出血,治疗效果较好,对患者损伤小,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脑出血 脑室内出血 微创治疗 治疗方法
下载PDF
外伤性脑脊液漏60例治疗体会 被引量:2
2
作者 郑俊宁 崔晓燕 +3 位作者 李宏伟 于辉天 吴良贵 谭卫众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147-1148,共2页
目的探讨外伤性脑脊液漏非手术疗法的疗效及手术治疗的适应证。方法对2000~2005年60例住院的脑外伤合并外伤性脑脊液漏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正确的处理,外伤性脑脊液漏多数可经非手术治疗而痊愈,本组非手术治疗55例,效果良好... 目的探讨外伤性脑脊液漏非手术疗法的疗效及手术治疗的适应证。方法对2000~2005年60例住院的脑外伤合并外伤性脑脊液漏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正确的处理,外伤性脑脊液漏多数可经非手术治疗而痊愈,本组非手术治疗55例,效果良好。保持适当体位,降低颅内压,保持引流通畅,防止颅内感染是主要治疗措施。5例在3个月后仍有脑脊液漏出,改用手术治疗。术前应利用各种检查方法,确定漏口的位置,并充分利用周围组织修补硬脑膜。结论外伤性脑脊液漏通过非手术疗法,常可取得良好的效果,避免手术创伤。经久不愈的脑脊液漏,应进行手术治疗,以防止颅内感染和低颅内压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外伤 脑脊液漏 非手术治疗
下载PDF
高血压脑干出血破入脑室的微创治疗 被引量:3
3
作者 郑俊宁 崔晓燕 +4 位作者 李宏伟 于辉天 吴良贵 叶华卫 谭卫众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8年第8期100-101,共2页
目的探讨脑干出血破入脑室的微创治疗方案。方法应用脑室穿刺引流联合尿激酶脑室内灌注,液化脑室内积血并引流。结果50例患者基本痊愈10例,显著好转13例,好转16例,植物生存7例,死亡4例。结论应用脑室内穿刺微创治疗自发性脑室出血是行... 目的探讨脑干出血破入脑室的微创治疗方案。方法应用脑室穿刺引流联合尿激酶脑室内灌注,液化脑室内积血并引流。结果50例患者基本痊愈10例,显著好转13例,好转16例,植物生存7例,死亡4例。结论应用脑室内穿刺微创治疗自发性脑室出血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脑室内出血 微创治疗
下载PDF
小骨窗微创清除血肿联合局部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被引量:1
4
作者 郑俊宁 李宏伟 +1 位作者 吴良贵 谭卫众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42-544,共3页
目的 通过对360例小骨窗开颅联合局部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的观察,总结出一种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微创技术。方法 选择出血量30~80ml患者360例,给予小骨窗开颅清除颅内血肿,并在血肿残腔王外引流管,冰盐水持续冲洗进行局部亚... 目的 通过对360例小骨窗开颅联合局部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的观察,总结出一种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微创技术。方法 选择出血量30~80ml患者360例,给予小骨窗开颅清除颅内血肿,并在血肿残腔王外引流管,冰盐水持续冲洗进行局部亚低温治疗。结果 360例患者249例存活出院,按ADL分级,Ⅰ级130例,Ⅱ级80例,Ⅲ级20例,Ⅳ级10例,V级9例。结论 小骨窗清除血肿联合局部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是行之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脑出血 亚低温疗法
下载PDF
外伤性脑内血肿的外科治疗(附100例病例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郑俊宁 李宏伟 吴良贵 《中原医刊》 2001年第1期12-13,共2页
目的 :通过对 10 0例脑内血肿患者治疗的总结 ,探讨脑内血肿外科治疗的适应征和手术方式。方法 :选择 10 0例脑内血肿患者 ,其中 85例予以手术 (开颅血肿清除术、脑室引流术等 )治疗。结果 :恢复良好 5 5 % ,中残 2 5 % ,重残 5 % ,植... 目的 :通过对 10 0例脑内血肿患者治疗的总结 ,探讨脑内血肿外科治疗的适应征和手术方式。方法 :选择 10 0例脑内血肿患者 ,其中 85例予以手术 (开颅血肿清除术、脑室引流术等 )治疗。结果 :恢复良好 5 5 % ,中残 2 5 % ,重残 5 % ,植物生存 5 % ,死亡 10 %。结论 :外伤性脑内血肿因脑挫伤严重及血肿压迫 ,容易形成脑疝 ,应及时作血肿清除术。脑室内血肿应作脑室引流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内血肿 颅脑损伤 外科手术 治疗
下载PDF
外伤性后颅窝血肿6例报告
6
作者 郑俊宁 王刚 《广东医学》 CAS CSCD 1994年第9期648-648,共1页
关键词 后颅窝 减速伤 枕骨骨折 挫裂伤 闭合性颅脑损伤 脑干挫伤 脑干伤 枕骨大孔 颅内高压 中间清醒期
下载PDF
自体带骨膜颅骨瓣修补颅骨缺损
7
作者 郑俊宁 李洪伟 吴良贵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12期1009-1010,共2页
目的 :探讨腹壁下埋藏保存带骨膜颅骨瓣用于颅骨缺损修补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1996年 1月~ 1998年 12月 ,用自体带骨膜颅骨瓣 ,经腹膜下埋藏保存 ,作颅骨修补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患者用经腹壁下埋藏保存的带骨膜颅骨... 目的 :探讨腹壁下埋藏保存带骨膜颅骨瓣用于颅骨缺损修补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1996年 1月~ 1998年 12月 ,用自体带骨膜颅骨瓣 ,经腹膜下埋藏保存 ,作颅骨修补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患者用经腹壁下埋藏保存的带骨膜颅骨瓣进行颅骨修补 ,患者无并发症发生 ,术后X线照片显示愈合良好 ,修补颅骨已与骨窗融合 ,头部外观良好。追踪随访 1年 ,颅骨无吸收和变形。结论 :带骨膜颅骨瓣在腹壁下保存 ,能较长时间保存颅骨活性 ,颅骨修补成活率高 ,方法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带骨膜颅骨瓣 颅骨缺损 腹膜下埋藏保存 颅骨修补
下载PDF
外伤性外侧裂区脑内血肿的外科处理(附60例分析)
8
作者 郑俊宁 李宏伟 吴良贵 《中原医刊》 2001年第7期14-15,共2页
目的:探讨外伤性外侧裂区脑内血肿的临床意义和治疗措施、方法;对在我院住院并经手术治疗的60例外伤性外侧裂区脑内血肿进行分析,探讨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结果:经手术治疗,恢复良好30例,轻残14例,中残8例,重残... 目的:探讨外伤性外侧裂区脑内血肿的临床意义和治疗措施、方法;对在我院住院并经手术治疗的60例外伤性外侧裂区脑内血肿进行分析,探讨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结果:经手术治疗,恢复良好30例,轻残14例,中残8例,重残5例,死亡3例。结论:外侧裂区是大脑的功能区,血肿处理常有别于其他部位。正确掌握手术时机,及时清除血肿,电凝止血时尽量避免损伤大脑中动脉和大脑中静脉。若损伤侧裂血管主干,不要用电凝止血,可在显微镜下用8-0线吻合血管,术后给予扩张血管、预防血管痉挛、脱水及营养脑细胞等治疗,能有效地减低致残率提高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外伤 外侧裂区 脑内血肿 外科手术 治疗
下载PDF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血管内栓塞治疗及并发症的预防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宏伟 张佳栋 +3 位作者 郑俊宁 史锡文 吴良贵 楚功仁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538-538,共1页
关键词 临床表现 可脱性球囊 钨丝螺旋圈 并发症预防 血管造影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血管内栓塞 治疗 TCCF
下载PDF
多极脑反射治疗仪对重型颅脑损伤后神经功能的修复: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宏伟 郑俊宁 +2 位作者 姚利民 吴良贵 刘嫦莉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2年第16期2368-2369,共2页
目的研究多极脑反射治疗仪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随机选取50例经过脑反射治疗仪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的病人作为治疗组,选取50例未给予脑反射治疗仪治疗的病人作为对照组。通过对两组病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 目的研究多极脑反射治疗仪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随机选取50例经过脑反射治疗仪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的病人作为治疗组,选取50例未给予脑反射治疗仪治疗的病人作为对照组。通过对两组病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意识、水平凝视功能、面瘫、语言、上肢肌力、手肌力、下肢肌力、步行能力的记分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意识、语言、上肢肌力、下肢肌力有明显改善,总分平均值显著降低(P<0.05)。结论多极脑反射治疗仪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意识、肢体活动、言语方面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脑反射治疗仪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格拉斯哥昏迷计分 神经功能修复
下载PDF
早期大剂量应用纳洛酮对重型颅脑损伤后意识恢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关瑞云 李宏伟 +1 位作者 郑俊宁 刘嫦莉 《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4年第5期9-10,共2页
目的 研究早期使用大剂量纳洛酮注射液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所产生的意识障碍的治疗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随机选取50例经过纳洛酮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作为治疗组,并按照接近治疗组患者的受伤机制及病情,选取50例未给予纳洛酮治疗的... 目的 研究早期使用大剂量纳洛酮注射液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所产生的意识障碍的治疗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随机选取50例经过纳洛酮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作为治疗组,并按照接近治疗组患者的受伤机制及病情,选取50例未给予纳洛酮治疗的病人作对照组。通过对两组病人GCS计分的总分平均值以及睁眼、言语反应和运动反应的记分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前两组病人意识障碍程度无显著差异。治疗后治疗组意识障碍有明显改善,总分平均值、睁眼及运动反应得分值显著增加(P<0.05),而病人的言语反应分值增加不明显(P>0.05)。结论 早期使用大剂量纳洛酮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所产生的意识障碍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洛酮 颅脑损伤 意识障碍 作用机制 言语反应 治疗效果 格拉斯哥昏迷计分 GCS 药理作用
下载PDF
大型脑动静脉畸形栓塞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临床研究
12
作者 李宏伟 郑俊宁 +1 位作者 张佳栋 段传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9期927-928,共2页
目的 :探讨 45例大型脑动静脉畸形 (cAVM )栓塞治疗前后的血流动力学特点 ,以及和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所有cAVM病人畸形血管团的直径均≥ 6cm、体积≥ 10 0cm3 ,共行 64次血管内治疗。本组病人第一次栓塞后又采取了多次栓塞、显微手术... 目的 :探讨 45例大型脑动静脉畸形 (cAVM )栓塞治疗前后的血流动力学特点 ,以及和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所有cAVM病人畸形血管团的直径均≥ 6cm、体积≥ 10 0cm3 ,共行 64次血管内治疗。本组病人第一次栓塞后又采取了多次栓塞、显微手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及保守治疗。结果 :大型cAVM病变显影时间多 <6s ,证实为高血流量型。其血流动力学特点表现为低动脉流入压、高静脉流出压及有“偷流”现象的发生 ,使脑灌注不足、脑血管的调节功能障碍。结论 :大型、高血流量型cAVM应采用分次栓塞治疗、栓塞 +显微手术或栓塞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的方法 ,这样可增强脑血管的调节能力 ,使其适应栓塞后的脑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静脉畸形 血液流变学 cAVM 栓塞治疗 并发症
下载PDF
大型脑动静脉畸形分次治疗的原因探讨
13
作者 李宏伟 郑俊宁 +1 位作者 张佳栋 段传志 《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2年第5期9-10,共2页
目的 :本文报告 45例大型脑动静脉畸形 (cAVM)栓塞治疗的经验及出现的并发症 ,探讨其血流动力学特点。方法 :所有cAVM病人畸形血管团的直径均大于或等于 6cm ,体积大于或等于 10 0cm3 ,共行 64次血管内治疗。本组病人第一次栓塞后又采... 目的 :本文报告 45例大型脑动静脉畸形 (cAVM)栓塞治疗的经验及出现的并发症 ,探讨其血流动力学特点。方法 :所有cAVM病人畸形血管团的直径均大于或等于 6cm ,体积大于或等于 10 0cm3 ,共行 64次血管内治疗。本组病人第一次栓塞后又采取了多次栓塞、显微手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及保守治疗。结果 :大型cAVM多为高血流量型 ,其血流动力学特点表现为低动脉流入压、高静脉流出压 ,影响到脑灌注及脑血管的调节。结论 :大型cAVM采用分次栓塞治疗、栓塞 +显微手术或栓塞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可增强脑血管的调节功能 ,使其适应栓塞后的脑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静脉畸形 血管内治疗 并发症 血流动力学 正常灌注压突破综合征 cAVM
下载PDF
依达拉奉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及其抗氧化作用观察
14
作者 刘嫦莉 关瑞云 +5 位作者 袁丽敏 颜慧英 朱丽芬 李宏伟 袁琦琨 郑俊宁 《中国卫生产业》 2007年第07X期58-58,60,共2页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60名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成依达拉奉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观察病人颅内压,影像学变化和远期疗效。结果 依达拉奉治疗组伤后10d内颅内压显著升高和高度水肿者均较对照...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60名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成依达拉奉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观察病人颅内压,影像学变化和远期疗效。结果 依达拉奉治疗组伤后10d内颅内压显著升高和高度水肿者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 依达拉奉可以降低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颅内压的升高幅度,缩短昏迷时间,降低伤残率,促进病人神经功能恢复,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抗氧化 重型颅脑损伤
下载PDF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血管内栓塞治疗的并发症及预后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振九 李宏伟 +4 位作者 吴良贵 郑俊宁 张佳栋 史锡文 楚功仁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75-476,共2页
为探讨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形成原因及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的疗效及并发症的预防措施。对 19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病人 ,分析其临床表现及CT、MR、选择性血管造影等影像学特点 ,采用可脱性球囊和 或钨丝螺旋圈栓塞治疗。 17例病人在... 为探讨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形成原因及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的疗效及并发症的预防措施。对 19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病人 ,分析其临床表现及CT、MR、选择性血管造影等影像学特点 ,采用可脱性球囊和 或钨丝螺旋圈栓塞治疗。 17例病人在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 ,眼部杂音及眼球震颤消失 ,眼球突出、球结膜水肿在一周后消失。 2例病人出现手术并发症 ,其中 1例死亡。生存的 18例病人全部得到较长时间的随访 ,1例病人出现肢体活动障碍 ,1例病人的术前症状在术后两个月时重新出现。血管内栓塞治疗因其良好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是治疗此类疾病的首选方法 ,避免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治疗时产生的直接并发症是改善其预后的最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学 颈内动脉一海绵窦瘘 血管内栓塞术 可脱性球囊 钨丝螺旋圈
下载PDF
重度弥漫性轴索损伤辅助亚低温治疗3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丘敏梅 魏健雄 +1 位作者 李宏伟 郑俊宁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68-569,共2页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重度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疗效。方法68例重度DAI患者分为亚低温组36例,常温组32例,观察比较亚低温下综合治疗与常温下综合治疗的疗效及预后。结果亚低温下治疗组的生存质量及预后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重度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疗效。方法68例重度DAI患者分为亚低温组36例,常温组32例,观察比较亚低温下综合治疗与常温下综合治疗的疗效及预后。结果亚低温下治疗组的生存质量及预后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并发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DAI早期辅助亚低温下综合治疗可降低病死率,提高恢复良好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轴索损伤 亚低温 颅脑损伤
下载PDF
不同剂量芬太尼联合氯诺昔康用于神经外科病人术后镇痛的效应比较 被引量:2
17
作者 骆智宇 梁大干 +1 位作者 李斌 郑俊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2期1904-1905,共2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芬太尼复合氯诺昔康在神经外科病人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效应及不良反应。方法:60例择期开颅手术病人分为Ⅰ组(氯诺昔康48mg加芬太尼0.3mg)、Ⅱ组(氯诺昔康48mg加芬太尼0.5mg)、Ⅲ组(氯诺昔康48mg加芬太尼0.7mg),3...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芬太尼复合氯诺昔康在神经外科病人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效应及不良反应。方法:60例择期开颅手术病人分为Ⅰ组(氯诺昔康48mg加芬太尼0.3mg)、Ⅱ组(氯诺昔康48mg加芬太尼0.5mg)、Ⅲ组(氯诺昔康48mg加芬太尼0.7mg),3组均以生理盐水稀释到100mL。记录术后6、18、24h各时点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Ramsay镇静评分、头晕、恶心呕吐次数及尿潴留等副作用。结果:在相同时间内3组病人组间V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Ⅰ组VAS评分高于其他两组。Ⅰ、Ⅱ组间Ramsay镇静评分差异无显著性,Ⅲ组镇静评分明显高于前两组。Ⅲ组头晕、恶心呕吐、尿潴留发生次数明显多于Ⅰ、Ⅱ组(P<0.05),Ⅰ、Ⅱ组间头晕、恶心呕吐及尿潴留发生次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Ⅱ组略多于Ⅰ组。结论:氯诺昔康联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神经外科病人术后自控镇痛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 病人控制 芬太尼 外科手术 氯诺昔康
下载PDF
曲马多用于神经外科患者术后自控镇痛的效果
18
作者 骆智宇 李斌 +1 位作者 莫惠飞 郑俊宁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18-619,共2页
目的评价曲马多用于神经外科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效果。方法60例择期开颅手术患者随机平均分为3组:T+F组,曲马多10mg/ml+氟哌利多3mg。T组,曲马多10mg/ml。N组,未行镇痛组。前2组术中即经静脉注入曲马多负荷量1.5mg/kg,接一次... 目的评价曲马多用于神经外科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效果。方法60例择期开颅手术患者随机平均分为3组:T+F组,曲马多10mg/ml+氟哌利多3mg。T组,曲马多10mg/ml。N组,未行镇痛组。前2组术中即经静脉注入曲马多负荷量1.5mg/kg,接一次性使用镇痛泵2ml/h持续静脉输注。记录术前及术后6,18,24h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和瞳孔大小,术后各时点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Ramsay镇静评分、恶心呕吐评分。结果术后6h,T+F、T两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N组(P<0.01及P<0.05),术后18hT+F组VAS评分较T、N两组显著为低(P<0.05),但24h各组V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各时点T、N组镇静评分显著低于T+F组(P<0.05)。各组术后瞳孔大小差异无显著性(P>0.05)。无一例出现呼吸抑制。各组及各时点RR差异无显著性,各组间MAP及术后各时点MAP与术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N组患者术后6,18h的HR较术前显著增加(P<0.01),T组患者术后6,18h的HR与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T+F组患者HR在术前与术后变化不大(P>0.05),术后24h各组HR与术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3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37.50%,50.00%,43.75%,差异无显著性,恶心呕吐评分及呕吐程度差异也无显著性。结论曲马多伍用氟哌利多用于神经外科患者术后自控镇痛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手术 曲马多 氟哌利多 静脉自控镇痛
下载PDF
氯诺昔康联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神经外科病人术后镇痛的效果观察
19
作者 骆智宇 梁大干 +1 位作者 李斌 郑俊宁 《广州医药》 2007年第3期47-48,共2页
目的评价氯诺昔康联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神经外科病人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效果。方法60例择期开颅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Ⅰ组氯诺昔康48mg+芬太尼0.3mg,以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Ⅱ组曲马多1000mg+氟哌利多3mg,以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 目的评价氯诺昔康联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神经外科病人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效果。方法60例择期开颅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Ⅰ组氯诺昔康48mg+芬太尼0.3mg,以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Ⅱ组曲马多1000mg+氟哌利多3mg,以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记录术后6、18、24h各时点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自控给药(PCA)次数、镇静(Ramsay)评分、恶心呕吐次数,术前及术后各时点与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和瞳孔变化。结果在术后24小时内Ⅰ组患者PCA按压次数明显少于Ⅱ组(P<0.05);两组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恶心呕吐次数及瞳孔变化:Ⅰ组共5例(16.7%)、Ⅱ组共20例(66.7%),有显著性差异(P<0.05);Ramsay评分Ⅱ组明显高于Ⅰ组;两组术后各时点心率HR、MAP、RR与术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氯诺昔康联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神经外科病人术后自控镇痛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颅手术 氯诺昔康 芬太尼 镇痛
下载PDF
外伤性脑脊液漏的临床诊治
20
作者 丘敏梅 郑俊宁 +2 位作者 李宏伟 于辉天 吴良贵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6期356-357,共2页
目的通过对160例外伤性脑脊液漏的病人临床诊治,总结出外伤性脑脊液漏的治疗方法,提高其治疗效果.方法1999~2004年随机抽查的160例典型病例分为保守治疗组和手术治疗组,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60例病人中145例保守治疗成功,15例通过手术治... 目的通过对160例外伤性脑脊液漏的病人临床诊治,总结出外伤性脑脊液漏的治疗方法,提高其治疗效果.方法1999~2004年随机抽查的160例典型病例分为保守治疗组和手术治疗组,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60例病人中145例保守治疗成功,15例通过手术治疗封闭漏口.结论外伤性脑脊液漏大多数可通过保守治疗治愈,仅少数病例需要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颅底骨折 脑脊液漏 诊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