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sICAM-1、VEGF、sFas水平在急性白血病中的变化及临床价值
1
作者 何昊 郑克春 +1 位作者 周友根 漆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2期1487-1490,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可溶性跨膜蛋白(sFas)在急性白血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安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白血病患者89例为观察组,另选同时段该院的体检...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可溶性跨膜蛋白(sFas)在急性白血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安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白血病患者89例为观察组,另选同时段该院的体检健康者65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入院后给予化疗,对其实施1年电话、门诊随访。比较两组患者血清sICAM-1、VEGF、sFas水平差异,比较不同疗效、不同预后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sICAM-1、VEGF、sFas水平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相关指标对急性白血病疗效、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清sICAM-1、VEGF、sFas水平升高(P<0.05)。与非完全缓解(CR)患者比较,CR患者血清VEGF水平升高(P<0.05)。与预后良好患者比较,预后不良患者血清sICAM-1、VEGF、sFas水平升高(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VEGF评估急性白血病疗效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78,sICAM-1、VEGF、sFas单独与联合评估急性白血病预后的AUC分别为0.793、0.729、0.666、0.889。结论血清sICAM-1、VEGF、sFas在急性白血病患者中水平升高,sICAM-1、VEGF、sFas联合评估急性白血病疗效、预后均有一定临床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可溶性跨膜蛋白 急性白血病
下载PDF
BISAP评分、D-D及炎症因子水平与HLAP患者病情进展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3
2
作者 何昊 郑克春 刘伟平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6期1970-1974,1978,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旁指数(BISAP)评分和D-二聚体(D-D)、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与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HL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82例HL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24 h内进行Ranson评分、修正CT严重指数(MCTSI)、...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旁指数(BISAP)评分和D-二聚体(D-D)、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与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HL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82例HL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24 h内进行Ranson评分、修正CT严重指数(MCTSI)、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BISAP评分的评价,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研究对象分为轻症组(58例)和重症组(24例)。分析BISAP评分与D-D、炎症因子水平与患者病情进展和生存情况的相关性。结果重症组的Ranson、MCTSI、APACHEⅡ和BISAP评分分别为7(3,9)、4.5(3.5,6.0)、17(9,33)、3(1,4)分,明显高于轻症组的1(0,2)、2.0(1.0,2.0)、6(0,8)和0(0,0)分(P<0.05),不同评分患者的重症HLAP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死亡组的D-D、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水平分别明显高于轻症组、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LAP患者的D-D、CRP、TNF-α、PCT水平与BISAP评分均呈明显正相关(r=0.583、0.608、0.596、0.602,P<0.001)。结论BISAP评分结合D-D及血清炎症因子CRP、TNF-α、PCT等指标的动态监测能进一步提高HL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判断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边指数 D-二聚体 C反应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Α 降钙素原
下载PDF
BDNF、PGRN在COPD伴下呼吸道感染中的表达及预后分析
3
作者 何昊 郑克春 +3 位作者 唐利华 漆星 黄成 牟攀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23年第5期712-714,共3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属于慢性气道性炎症疾病,致病因素较多,如吸烟、空气污染、吸入有害化学物质[1]。COPD损伤气道防御机制,减退清除功能,免疫力下降,病原体入侵导致下呼吸道感染(lower resp...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属于慢性气道性炎症疾病,致病因素较多,如吸烟、空气污染、吸入有害化学物质[1]。COPD损伤气道防御机制,减退清除功能,免疫力下降,病原体入侵导致下呼吸道感染(lower respiratory infection,LRI)[2]。COPD并发LRI加重病情,出现咳嗽、呼吸困难等,严重影响预后[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下呼吸道感染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前颗粒体蛋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