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激综合征旁道定位体表心电图与心内电生理检查对比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郑剑光 曾知恒 +1 位作者 尹瑞兴 谢秀英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680-681,共2页
预激综合征(WPW)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射频消融(RFCA)治疗,对房室旁道的定位是影响疗效的关键之一.体表心电图对WPW的旁道定位方法有较多的报道,为提高对旁道定位的准确性,将以前因WPW并PS-VT,经RFCA治疗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 预激综合征(WPW)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射频消融(RFCA)治疗,对房室旁道的定位是影响疗效的关键之一.体表心电图对WPW的旁道定位方法有较多的报道,为提高对旁道定位的准确性,将以前因WPW并PS-VT,经RFCA治疗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激综合征 心动过速 对比研究 心电图 心内电生理检查
下载PDF
经食管心室调搏50例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郑剑光 陶新智 +1 位作者 赵定菁 冼健坤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7年第1期89-90,共2页
经食管心室调搏50例分析郑剑光陶新智赵定菁冼健坤(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南宁530021)1952年由Zol[1]首先报道体外无创性心脏起搏,随后国内外将经食管心室起搏(TEVP)应用于临床[2,3]。我们在... 经食管心室调搏50例分析郑剑光陶新智赵定菁冼健坤(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南宁530021)1952年由Zol[1]首先报道体外无创性心脏起搏,随后国内外将经食管心室起搏(TEVP)应用于临床[2,3]。我们在进行经食管心房调搏(TEAP)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室调博 冠心病 高血压心脏病 心肌病
下载PDF
异丙肾上腺素试验致心率减慢2例报告 被引量:1
3
作者 郑剑光 曾知恒 +1 位作者 赵定菁 彭传敏 《新医学》 2000年第2期98-98,共1页
关键词 异丙肾上腺素 试验 心率减慢 病例报告
下载PDF
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前后的心机图分析
4
作者 郑剑光 陶新智 +5 位作者 赵定菁 朱树雄 冼健坤 朱立光 曾知恒 黄锦玲 《天津医药》 CAS 1995年第11期660-662,共3页
采用心机图(MCG)方法对45例二尖瓣狭窄(MS)患者行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前后的心功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术后收缩时间间期(STI)有显著改善,舒张时间间期(DTI)亦有所进步,但除了A_2-C及F/H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 采用心机图(MCG)方法对45例二尖瓣狭窄(MS)患者行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前后的心功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术后收缩时间间期(STI)有显著改善,舒张时间间期(DTI)亦有所进步,但除了A_2-C及F/H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外,其它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狭窄 二尖瓣成形术 围手术期 心机图
下载PDF
经皮球襄二尖瓣成形术前后的心音图观察
5
作者 郑剑光 朱树雄 +5 位作者 赵定菁 陶新智 李醒三 曾知恒 朱立光 尹瑞兴 《中国心血管杂志》 1998年第3期204-205,共2页
1984年Inoue等应用经皮二尖瓣成形术(PB-MV)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狭窄(MS)获得成功的报道,随后国内外相继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取得良好的疗效,可作为MS外科手术治疗的一种替代方法.1992年至今我院应用该项技术已经为400多例MS患者做了PBMV,现... 1984年Inoue等应用经皮二尖瓣成形术(PB-MV)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狭窄(MS)获得成功的报道,随后国内外相继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取得良好的疗效,可作为MS外科手术治疗的一种替代方法.1992年至今我院应用该项技术已经为400多例MS患者做了PBMV,现将42例PBMV前后均记录了心音图(PCG).并检测左房及二尖瓣有关资料进行对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音图 球囊二尖瓣成形 经皮
下载PDF
225例动态心电图的早搏分析
6
作者 郑剑光 曾知恒 冼健坤 《广西医学》 CAS 1991年第3期143-144,共2页
本文心脏病组SVES和VES的检出率分别为69.64%、34.82%,较非心脏病组的检出率65.49%、30.97%为高,但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SVES均多于VES。在SUES两组均表现休息时出现多于活动时,而VES则相反,表现为活动时出现多于休息时,器质性改变... 本文心脏病组SVES和VES的检出率分别为69.64%、34.82%,较非心脏病组的检出率65.49%、30.97%为高,但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SVES均多于VES。在SUES两组均表现休息时出现多于活动时,而VES则相反,表现为活动时出现多于休息时,器质性改变的VES伴其他心律失常较复杂、严重,多有ST-T改变,而功能性的VES伴其他心律失常较为单纯,ST-T改变亦较少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搏 心电图 诊断
下载PDF
室性心动过速的射频导管消融治疗(附13例报告)
7
作者 郑剑光 曾知恒 +5 位作者 朱立光 赵定菁 陶新智 李醒三 冼健坤 黄锦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8年第6期402-403,共2页
关键词 心动过速 室性心动过速 射频导管消融 治疗
下载PDF
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体会
8
作者 郑剑光 陶新智 +5 位作者 曾知恒 朱立光 赵定菁 李醒三 冼健坤 黄锦玲 《蛇志》 1998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导管射频消融(RFCA)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疗效。方法经皮穿刺左右侧股静脉右侧股动脉(起源于左室时),将多根6F或7F4极导管送至高位右房(HRA)、房束(HBE)、右室心尖(RVA)、右室流出道(R... 目的探讨应用导管射频消融(RFCA)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疗效。方法经皮穿刺左右侧股静脉右侧股动脉(起源于左室时),将多根6F或7F4极导管送至高位右房(HRA)、房束(HBE)、右室心尖(RVA)、右室流出道(RVOT)或左室(LV),作短阵快速和程序刺激心室诱发VT,同步记录12导联及心腔内各部位电图。结果除1例不能坚持RFCA外,成功11例(91.7%),另1例因疗效不满意改用导管心内膜直流电消融而获成功。结论术前诊断及靶点标测的准确性是RFCA治疗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性 心动过速 导管消融 射频电流
下载PDF
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前后心功能的分析
9
作者 郑剑光 陶新智 +5 位作者 赵定菁 朱树雄 洗健坤 朱立光 曾知恒 黄锦玲 《心功能杂志》 1995年第4期218-220,共3页
作者采用心机图方法检测45例二尖瓣狭窄患者行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前后的心功能变化。结果显示,术后收缩功能有显著改善;舒张功能亦有所进步,但除了全舒张时间及快速充盈波相对振幅比值有显著性差异外,其他指标虽有改善,但均无... 作者采用心机图方法检测45例二尖瓣狭窄患者行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前后的心功能变化。结果显示,术后收缩功能有显著改善;舒张功能亦有所进步,但除了全舒张时间及快速充盈波相对振幅比值有显著性差异外,其他指标虽有改善,但均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狭窄 二尖瓣成形术 心脏功能试验 PBMV
下载PDF
窦房结有效不应期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10
作者 郑剑光 吉俭 《广西医学院学报》 1992年第2期48-49,共2页
采用TEAP法测定56例SNERP,共检出40例,总检出率71.4%。SNERP的均值在对照组、窦缓组、病窦组分别为343.61±49.88ms、426.92±50.06ms、505.56±66.35ms,对照组与窦缓组,对照组及窦缓组与病窦组之间比较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 采用TEAP法测定56例SNERP,共检出40例,总检出率71.4%。SNERP的均值在对照组、窦缓组、病窦组分别为343.61±49.88ms、426.92±50.06ms、505.56±66.35ms,对照组与窦缓组,对照组及窦缓组与病窦组之间比较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1,P<0.0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窦房结 有效不应期 心律失常
下载PDF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治疗 被引量:3
11
作者 朱立光 陶新智 +2 位作者 赵定菁 郑剑光 曾知恒 《广西医学》 CAS 1998年第3期329-331,共3页
射频消融术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15例。根据室速发作时体表心电图及心电轴初步定位起源点,采用激动顺序标测法与起搏标测法相结合,15例均于局部标到较体表心电图QRS波提前20~45ms的高频低振幅电位。起源点位于左室间... 射频消融术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15例。根据室速发作时体表心电图及心电轴初步定位起源点,采用激动顺序标测法与起搏标测法相结合,15例均于局部标到较体表心电图QRS波提前20~45ms的高频低振幅电位。起源点位于左室间隔区7例,右室流出道8例。放电功率20~30W,放电10s内室速全部终止,平均手术时间1.4h,平均X线曝光26分。无并发症,随访0.5~3.6年1例复发再次消融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 室性心动过速 射频消融术 心动过速
下载PDF
误诊室上性心动过速并差异性传导的特发性左心室心动过速的临床及电生理特点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国秀 钟国强 +6 位作者 郑剑光 朱立光 陶新智 伍伟锋 曾知恒 刘浩 唐尔闻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862-864,共3页
目的总结特发性左心室心动过速(ILVT)的体表心电图形态特点和电生理特点,探讨其误诊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并差异性传导(室上速并差传)的原因及两者的鉴别要点。方法选择进行了心内电生理和成功的导管射频消融术证实为ILVT且术前曾误诊为... 目的总结特发性左心室心动过速(ILVT)的体表心电图形态特点和电生理特点,探讨其误诊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并差异性传导(室上速并差传)的原因及两者的鉴别要点。方法选择进行了心内电生理和成功的导管射频消融术证实为ILVT且术前曾误诊为PSVT并差传的病例13例,回顾性分析ILVT的临床、体表心电图、心内电生理特点及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对比分析PSVT并差传的心电图特点。结果ILVT和PSVT并差传的体表心电图均呈宽QRS形心动过速,伴有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或伴类RBBB特征。ILVT的心电轴左偏或重度右偏,其QRS波群呈类RBBB图形,V1导联有“兔耳征”者11例,13例均呈I、V5、V6的S波宽但顶峰呈尖锐状,不粗钝无明显切迹,V6导联R/S<1者12例。起源于心室间隔部及左室心尖部9例,其体表心电图上Ⅱ、Ⅲ、avF均以S波为主,起源于左室流出道和左室游离壁近心底部4例,其Ⅱ、Ⅲ、avF以R波为主。电生理特点:13例均可诱发及中止,室速时呈VA分离或1:1VA传导、2:1VA传导,心室刺激可拖带心动过速。用激动标测与起搏标测方法标测靶点进行射频消融治疗全部获得即刻成功,2例术后复发。结论体表心电图鉴别ILVT和PSVT并差传有其独特性和局限性,电生理检查是明确诊断的手段,导管射频消融治疗为首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左心室心动过速 室上性心动过速并差异性传导 电生理 射频消融
下载PDF
不同起搏方式对血流动力学的急性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立新 陶新智 +3 位作者 赵定菁 郑剑光 朱立光 王士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472-473,共2页
目的 :探讨不同起搏方式对病窦综合征患者血流动力学的急性影响。方法 :Swan -Ganz漂浮导管测量 14例病窦综合征患者起搏前及VVI、AAI、DDD起搏时血流动力学参数 ;并根据VVI起搏时室房传导的情况分组对比。结果 :起搏前及起搏时 ,平均... 目的 :探讨不同起搏方式对病窦综合征患者血流动力学的急性影响。方法 :Swan -Ganz漂浮导管测量 14例病窦综合征患者起搏前及VVI、AAI、DDD起搏时血流动力学参数 ;并根据VVI起搏时室房传导的情况分组对比。结果 :起搏前及起搏时 ,平均动脉压 (MAP)无明显差异。AAI、DDD起搏时 ,右房压 (RAP)、平均肺动脉压(PAP)、肺毛细血管楔嵌压 (PCWP)与起搏前对比无明显改变 ,但较VVI起搏明显下降 (P <0 0 1) ;心输出量 (CO)较起搏前及VVI起搏时显著增加 (P <0 0 1)。AAI、DDD起搏间对比无显著性差异。VVI起搏时 ,RAP、PAP、PCWP较起搏前显著增加 ,室房传导组更为明显 ;无室房传导组较起搏前CO略有增加 (P <0 0 5 ) ,而室房传导组CO改变不明显 ;室房传导组较无室房传导组RAP、PCWP显著增加 (P <0 0 5 )。结论 :AAI、DDD起搏可以显著增加CO ,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 ;VVI起搏特别存有室房传导时 ,可导致血流动力学明显异常 ;AA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 血流动力学 VVI AAI DDD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下载PDF
AAI(R)起搏患者房室传导功能的长期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凯 陶新智 +3 位作者 曾知恒 朱立光 李醒三 郑剑光 《广西医学》 CAS 2004年第9期1382-1383,共2页
关键词 心房按需起搏型 AAIR 房室传导功能 窦性心动过缓 血液动力学
下载PDF
广西壮族冠心病病人临床特点及冠脉病变影像学特征 被引量:3
15
作者 朱继金 祝善俊 +11 位作者 赵定箐 陶新智 李醒三 朱立光 曾志恒 韦金儒 伍伟锋 刘浩 郑剑光 黄锦玲 冼健坤 温汉春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0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 观察广西当地壮族冠心病病人的发病危险因素、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方法 通过对近年我院经冠脉造影确诊冠心病的病人进行分析 ,比较广西当地壮族冠心病人与当地汉族冠心病人的发病危险因素 ,临床特征和影像学特点。结果 广西壮族... 目的 观察广西当地壮族冠心病病人的发病危险因素、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方法 通过对近年我院经冠脉造影确诊冠心病的病人进行分析 ,比较广西当地壮族冠心病人与当地汉族冠心病人的发病危险因素 ,临床特征和影像学特点。结果 广西壮族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如吸烟、高血压、高甘油三酯与汉族病人相比并无差异 ,但壮族病人的发病年龄较轻 ,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和单支病变的比例高于汉族病人。结论 广西壮族冠心病的发病和临床及影像学有自己的特点 ,这可能是环境因素与特殊的遗传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危险因素 冠状动脉造影
下载PDF
慢径路消融改良房室结术中出现的交界性心律之特征 被引量:1
16
作者 任法鑫 朱立光 +5 位作者 赵定箐 陶新智 曾智恒 郑剑光 冼健坤 黄锦玲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1期50-52,共3页
目的 :分析房室结慢径路消融术中出现的一过性交界性心律 (JR)的特征。方法 :2 1例 (男 6例 ,女 15例 )进行房室结改良术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 ,术中详细记录释放射频的次数、能量、持续时间、以及出现一过性交界性心律的时间、... 目的 :分析房室结慢径路消融术中出现的一过性交界性心律 (JR)的特征。方法 :2 1例 (男 6例 ,女 15例 )进行房室结改良术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 ,术中详细记录释放射频的次数、能量、持续时间、以及出现一过性交界性心律的时间、频率及数目 ,比较释放射频有效时 /无效时出现的一过性交界性心律之特征有无显著性差异。结果 :共进行 10 6次射频电流释放 ,其中 2 1次有效 (A组 ) ,85次无效 (B组 )。A组有 19次出现 JR,B组有 2 2次出现 JR(P <0 .0 5 ) ;JR的平均出现时间为 6 s,A组有 10次 ,B组有 4次出现的 JR在释放射频后 6~ 10 s(P <0 .0 5 ) ;每次 JR的平均个数为 7个 ,A组有 13次 ,B组有 7次出现的 JR个数大于 7(P <0 .0 5 ) ;JR频率中位数为 110次 / m in,A组有 8次 ,B组有 14次的 JR大于 110次 / m in (P >0 .0 5 )。结论 :慢径路改良过程中出现的一过性 JR是消融导管接近靶点的标志 ,JR的个数越多、出现时间在放电后 6~ 10 s则消融成功的可能性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射频导管消融 交界性心律
下载PDF
66例室性心动过速心电图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业清 朱立光 郑剑光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275-275,共1页
室性心动过速(VT)与室上性心动过速(SVT)伴室内差异性传导或束支传导阻滞的鉴别是体表心电图讨论的热点。有作者研究的Wellens方法和Brugada方案等一直具有很大的实用性。我们参考了这些经典方法,结合自己的经验,对66例确诊为VT... 室性心动过速(VT)与室上性心动过速(SVT)伴室内差异性传导或束支传导阻滞的鉴别是体表心电图讨论的热点。有作者研究的Wellens方法和Brugada方案等一直具有很大的实用性。我们参考了这些经典方法,结合自己的经验,对66例确诊为VT患者的12导联心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性心动过速 心电图
下载PDF
心房扑动经导管消融治疗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邓家强 钟国强 +3 位作者 朱立光 刘浩 唐耳闻 郑剑光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8年第6期433-434,共2页
目的探讨典型心房扑动(AF)的电生理特性及导管消融(RFCA)疗效。方法18例AF者行心内电生理检查,标测心房激动顺序,确定折返环部位行线性消融治疗。结果18例中持续性AF8例(44.4%),诱发出AF10例(55.6%)。其中合并不纯性AF1例、房室结折返... 目的探讨典型心房扑动(AF)的电生理特性及导管消融(RFCA)疗效。方法18例AF者行心内电生理检查,标测心房激动顺序,确定折返环部位行线性消融治疗。结果18例中持续性AF8例(44.4%),诱发出AF10例(55.6%)。其中合并不纯性AF1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及室性心动过速各1例。18例均行下腔静脉(IVC)、三尖瓣环(TA)后狭部RFCA,17例即时消融成功,成功率为94.4%,1例不成功者合并有心房纤颤(表现为不纯性AF)。结论典型AF行线性消融治疗效果可靠,成功率高;如能应用射频导管新技术如Halo电极导管等,可以更全面记录AF的激动方向和顺序,为判断消融成功提供更快捷、简便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扑动 电生理学技术 导管消融术
下载PDF
房室旁道合并双径路呈双束支交替传导阻滞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1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鸿远 钟国强 郑剑光 《心电学杂志》 2008年第1期83-85,共3页
患者男性,21岁。因反复心悸、气促10余年就诊。动态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偶发房性和房室交接区性期前收缩,间歇性A型预激综合征,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房室交接区性逸搏及逸搏心律,心动过速时心率140~170次/min。彩色脉冲多普... 患者男性,21岁。因反复心悸、气促10余年就诊。动态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偶发房性和房室交接区性期前收缩,间歇性A型预激综合征,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房室交接区性逸搏及逸搏心律,心动过速时心率140~170次/min。彩色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描记术检查及X线胸片、心肌酶谱、血电解质等检查均未见异常。电生理检查:穿刺插管时诱发室上性心动过速(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传导阻滞 房室旁道 房室交接区性期前收缩 间歇性A型预激综合征 多普勒超声心动描记术 双束支
下载PDF
射频消融治疗房室多旁道室上性心动过速
20
作者 邓家强 钟国强 +3 位作者 朱立光 曾知恒 唐尔闻 郑剑光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44-745,共2页
关键词 心动过速 室上性 导管消融术 电生理学技术 心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