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哲学问题教学 |
郑又成
|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3
|
|
2
|
思辨·体验·应用——哲学教学方法的自我反思 |
郑又成
|
《武陵学刊》
|
2012 |
1
|
|
3
|
《利维坦》的国家理念 |
郑又成
|
《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1 |
5
|
|
4
|
灌输·体验·对话——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方法的探讨 |
郑又成
|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4
|
|
5
|
思辨与体验 |
郑又成
|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3
|
|
6
|
渴望“中介”——读周德义著作《我在何方:一分为三论》 |
郑又成
|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3 |
2
|
|
7
|
按哲学的本性教学——试论黑格尔的哲学教学思想 |
郑又成
|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1
|
|
8
|
实践标准的历史维度 |
郑又成
|
《学习论坛》
|
2008 |
0 |
|
9
|
“法轮大法”的思想要害是扼杀理性 |
郑又成
|
《武陵学刊》
|
1999 |
0 |
|
10
|
辩证法理解的思想足迹——读文选德同志的《邓小平理论学习笔记》中的几篇哲学论文 |
郑又成
|
《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2 |
0 |
|
11
|
实践标准的历史维度 |
郑又成
|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
0 |
|
12
|
“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探索大学生的世界观教育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的教改 |
郑又成
|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3 |
0 |
|
13
|
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中国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历史演绎 |
郑又成
|
《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3 |
0 |
|
14
|
读点《小逻辑》 |
郑又成
|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
0 |
|
15
|
主体性 自律 价值观——学习江泽民关于“三讲”教育的讲话 |
郑又成
|
《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0 |
0 |
|
16
|
邓小平政治哲学思想研究的视角及其基本问题 |
郑又成
|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0 |
|
17
|
从抽象王国到现实世界——读《费尔巴哈论》 |
郑又成
|
《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2 |
0 |
|
18
|
论“对对象”如何“当作实践去理解” |
崔泽云
郑又成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19
|
理解物质概念新思路 |
左艳芳
郑又成
|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20
|
意向性构成理论的自我完善——胡塞尔从静态现象学转向发生现象学的内在逻辑 |
金敏
郑又成
|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