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飞花轻似梦:东方主义视域下的《末代皇帝》
- 1
-
-
作者
郑名村
彭晴
线晨(指导)
-
机构
辽宁师范大学
-
出处
《戏剧之家》
2023年第15期171-173,共3页
-
文摘
对于中国这个历史悠久的东方国度,贝托鲁奇以西方的视角打量并探寻着这片广袤土地上的历史和政治巨变。随着对东方文化的探索不断深入,他对这片神秘的土地产生了无限遐想,他尝试将视点从西方转向东方,然而,西方艺术偏于写实,东方艺术更注重写意,彼此强行融合只会适得其反。于是,他收起自身的政治观点和批判锋芒,将影片重心重新拉回人物、叙事、光影与色彩,用充满情感的视角重新演绎了溥仪随着时代而沉浮的人生。可是,对于西方人而言,遥远而神秘的中国永远是一个带着淡淡忧伤的谜,“末代皇帝”这个充斥着“中国化元素”的题材过于庞大复杂,西方人很难正确理解“完整而真实的东方”。本文以电影《末代皇帝》为例,在分析贝托鲁奇的镜像系统的基础上探讨影片中的东方主义文化现象,尝试阐述电影《末代皇帝》的深刻含义,从而更好地表述“东方”。
-
关键词
末代皇帝
贝托鲁奇
东方主义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以阴阳辩浊清:论电影《影》中的典型与意境
- 2
-
-
作者
郑名村
张尚卓元
线晨
-
机构
辽宁师范大学影视艺术学院
-
出处
《艺术科技》
2022年第9期102-104,共3页
-
文摘
于美学与意境的交融、剧作与影像的呈现而言,《影》大概是张艺谋进入千禧年以来最用心的一部作品。其有朱苏进的《三国荆州》背书,于阴阳水墨间将一以贯之的色彩、构图、光影再次送达极致,从而塑造了一种返璞归真的东方美学,侧耳听去,悠悠传来一段隐隐约约的千年叹息。文章在分析《影》的镜像系统的基础上,探究影片塑造的具有一定本质意义的个性化艺术形象、美学体系,以及电影创造者主观的“情”、客观现实升华的“境”两个层面的具体表现,从而阐述《影》的典型与意境。
-
关键词
电影艺术
《影》
中国传统艺术
美学
典型
意境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创新发展探究
被引量:1
- 3
-
-
作者
郑名村
张尚卓元
赵雪彤
线晨
-
机构
辽宁师范大学
-
出处
《艺术科技》
2022年第11期97-99,共3页
-
文摘
全媒体时代,媒体传播逐渐成熟,呈现新型媒体格局,同时增加了传统媒体发展的难度。而传统媒体作为信息的传播者、温度的传递者、情感的延续者,必须适应新环境、塑造新角色、提升素养、开阔视野,在全媒体时代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鉴于此,文章具体研究传统媒体与全媒体的区别,分析全媒体的传播现状和问题,探索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的路径,旨在推动传统媒体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
-
关键词
全媒体
传统媒体
媒体传播
媒体融合
-
分类号
G206.2
[文化科学—传播学]
-
-
题名放逐与救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下的人物殉道之旅
- 4
-
-
作者
郑名村
线晨
-
机构
辽宁师范大学
-
出处
《艺术科技》
2022年第10期135-137,共3页
-
文摘
“我将遵循本我,违背本我,忤逆超我,永远爱你。”作家托马斯·哈里斯凭借《沉默的羔羊》在文坛一举封神,诡谲多变的剧情、血腥凌厉的文风以及著作本身蕴含的“艺术美学、精神对抗、内在哲理”更是让他被推举为美国最富魅力的成熟作家。然而《沉默的羔羊》最成功的一点便是让受众在沉默中觉醒,从真实的社会土壤中汲取养分,将生理排斥与心理猎奇相融合,在多位原型的基础上塑造了三个脱胎于社会大众却又映射自身的人物,其为人所创造,从而用以表达人。在心理学视域下,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成功。文章在分析《沉默的羔羊》语作系统的基础上,借助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探讨小说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从而阐述小说《沉默的羔羊》所具有的意识形态属性。
-
关键词
《沉默的羔羊》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
人物塑造
命运悲剧
-
分类号
I106.4
[文学—世界文学]
-
-
题名新时代融媒体背景下播音主持行业的发展探究
被引量:1
- 5
-
-
作者
张尚卓元
郑名村
赵丹丹
-
机构
辽宁师范大学
-
出处
《新闻文化建设》
2022年第23期116-118,共3页
-
文摘
新时代的传媒环境在新技术、新媒介、新平台的推动下产生了巨大变革,播音主持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但这种冲击与挑战背后也孕育着崭新的机遇。播音主持行业亟待在新时代融媒体背景下转型与突破,进一步拓宽行业生存发展空间,在融媒体纷繁错杂的环境中焕发新生。本文在探明播音主持行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播音主持行业的发展策略。
-
关键词
新时代
融媒体背景
播音主持
发展策略
-
分类号
F4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