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叙事:人类学与历史学的并接策略 被引量:7
1
作者 郑向春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9-105,共7页
对于"他者"的研究与关注,体现了人类学自身综合性与开放性的学科特征。人类学总是在对他学科的差异性整合中,不断地认识和完善自我。从叙事的角度,探讨人类学与历史学的粘合过程,不仅符合人类学进行自我整合的学科特征,而且... 对于"他者"的研究与关注,体现了人类学自身综合性与开放性的学科特征。人类学总是在对他学科的差异性整合中,不断地认识和完善自我。从叙事的角度,探讨人类学与历史学的粘合过程,不仅符合人类学进行自我整合的学科特征,而且也有益于研究具体族群的历史意义与文化价值。叙事作为二者并接策略具有现实基础和理论基础,可以通过移植策略、再生产策略、建构时间秩序策略、视点转移策略、交流策略实现人类学与历史学的并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 人类学 历史学 并接策略
下载PDF
“品味想象”:葡萄酒中国消费的社会话语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郑向春 纳尔什·格雷本 《美食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66,共8页
今天,中国已跻身世界葡萄酒消费大国行列,同法国、意大利、德国、澳大利亚和美国一起成为全球消费葡萄酒最多的国家之一。不过,相较于西方国家对葡萄酒的饮用传统而言,葡萄酒在当代中国的消费并非源自国人对其口味的喜爱与认同,而是起... 今天,中国已跻身世界葡萄酒消费大国行列,同法国、意大利、德国、澳大利亚和美国一起成为全球消费葡萄酒最多的国家之一。不过,相较于西方国家对葡萄酒的饮用传统而言,葡萄酒在当代中国的消费并非源自国人对其口味的喜爱与认同,而是起始于一种浪漫主义又混合民族主义的想象性消费。这一想象性消费塑造了葡萄酒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一种特殊的品味(taste),而在这一品味形成过程中折射出的是中国政治、经济与社会意义的发展与变迁。本研究基于对葡萄酒在中国消费的田野调查与数据收集,试图以一种全球化的视角揭示中国葡萄酒消费文化的形成过程与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味想象 社会话语 葡萄酒 美食文化
下载PDF
奖励制度与非遗传承研究——以苗族《亚鲁王》传承为例 被引量:5
3
作者 郑向春 《文化遗产》 CSSCI 2014年第3期9-15,共7页
奖励制度是现代社会推进遗产事业与非遗传承的重要举措,只是奖励的有效性受制于不同地区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文化脉络与逻辑。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全世界推行的一整套奖励制度同我国的土壤接触时,出现的种种"水土不服"现象,... 奖励制度是现代社会推进遗产事业与非遗传承的重要举措,只是奖励的有效性受制于不同地区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文化脉络与逻辑。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全世界推行的一整套奖励制度同我国的土壤接触时,出现的种种"水土不服"现象,促使今天亟待思考:如何从我国的本土出发设置能有效保障我国非遗传承的奖励制度。对此,论文以贵州苗族《亚鲁王》史诗传承为例,探讨奖励制度与本土文化的联系与设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奖励制度 非遗传承 《亚鲁王》
下载PDF
人类学者于田野中的行动尺度——评徐杰舜《福村迟来的转身:一个山村在景区开发中现代转型记实之一》 被引量:4
4
作者 郑向春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157-160,共4页
《福村迟来的转身:一个山村在景区开发中现代转型记实之一》(以下简称《福村》)是徐教授带领自己的弟子来到桂林市永福县罗锦镇福村进行田野调查之后撰写的民族志。起初,捧起徐教授的《福村》一书,单从题目的字面意思来理解,本以为... 《福村迟来的转身:一个山村在景区开发中现代转型记实之一》(以下简称《福村》)是徐教授带领自己的弟子来到桂林市永福县罗锦镇福村进行田野调查之后撰写的民族志。起初,捧起徐教授的《福村》一书,单从题目的字面意思来理解,本以为是一本记述村庄在现代性背景下文化变迁的民族志,且还是一本以福村当地居民思想与行为为视角的"规规矩矩"的民族志,然而,伴随着阅读的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转型 景区开发 记实 山村 转身 徐杰舜 于田 学者
下载PDF
景观意识:“内“”外”眼光的聚焦与融合——以云南迪庆州茨中村的葡萄园与葡萄酒酿制为例 被引量:3
5
作者 郑向春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23,共6页
伴随新地理学发展而出现的对于景观意识的研究与探讨,因其对人的思想与观念的强调而在近年来也受到了人类学界的关注。由此,从融合了上述两门学科特点的景观意识出发,以云南迪庆州茨中村的葡萄园与葡萄酒酿制景观为例,探讨当地村民们对... 伴随新地理学发展而出现的对于景观意识的研究与探讨,因其对人的思想与观念的强调而在近年来也受到了人类学界的关注。由此,从融合了上述两门学科特点的景观意识出发,以云南迪庆州茨中村的葡萄园与葡萄酒酿制景观为例,探讨当地村民们对于身边这一景观的意识形成过程与表述方式,同时,指明这一过程中"内""外"两种眼光的聚集与融合,以及当地景观意识的形成对当今旅游开发的现实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意识 眼光 地方
下载PDF
归属、认同与转换:对遗产与族群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郑向春 《文化遗产》 CSSCI 2012年第2期50-59,共10页
在今天强调遗产保护与"申遗"热的情境之下,遗产与族群的关系也随之成为了学界讨论与批评的焦点。归属于某一特定族群的遗产,不仅是该族群认同的依据,更是维系族群内部成员关系的纽带,然而,如今,当族群遗产不可避免的与国家甚... 在今天强调遗产保护与"申遗"热的情境之下,遗产与族群的关系也随之成为了学界讨论与批评的焦点。归属于某一特定族群的遗产,不仅是该族群认同的依据,更是维系族群内部成员关系的纽带,然而,如今,当族群遗产不可避免的与国家甚至全球体系遭遇后,遗产的归属问题、文化价值问题等均受到这些强大力量的挑战,针对由此而引发的问题,文章特别强调了族群遗产向"家园遗产"的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产 族群 归属 认同 转换
下载PDF
圣俗互渗:京族文化的行为文本制作 被引量:2
7
作者 郑向春 田沐禾 《百色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85-92,共8页
京族作为跨越中国与越南边境的民族,自19世纪以来便通过种种行为不断模塑着自己的族群归属,京族人的行为特质蕴含了圣俗互渗的特点。这一特点通过当地文化精英在今天历史情景中将现代国家符号与人们日常生活符号持续性转换进京族人的传... 京族作为跨越中国与越南边境的民族,自19世纪以来便通过种种行为不断模塑着自己的族群归属,京族人的行为特质蕴含了圣俗互渗的特点。这一特点通过当地文化精英在今天历史情景中将现代国家符号与人们日常生活符号持续性转换进京族人的传统信仰与仪式中而被不断呈现与凸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族文化 跨境民族 行为文本
下载PDF
从家屋到客房:一个景颇村寨的房屋生命史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郑向春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6期73-80,共8页
人类学的家屋研究呈现了房屋丰富的文化意涵,而这些文化内涵正是今天民宿旅游的生命力与文化灵魂所在。文章以人类学的家屋概念切入一个正在发展旅游的景颇村寨中,透过"物的生命史"视角与理论,将今天卷入旅游与遗产工业背景... 人类学的家屋研究呈现了房屋丰富的文化意涵,而这些文化内涵正是今天民宿旅游的生命力与文化灵魂所在。文章以人类学的家屋概念切入一个正在发展旅游的景颇村寨中,透过"物的生命史"视角与理论,将今天卷入旅游与遗产工业背景中的家屋视为其生命历程中的一个阶段,并在过程性与完整性分析中,揭示出作为旅游商品的家屋如何与其之前的社会生活衔接互动以及当地村民对旅游的心理调试与行动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屋 物的生命史 景颇村寨
下载PDF
被美化的品味:现代性视角下的味觉惯习与品饮技术 被引量:1
9
作者 郑向春 黄冈霭 《美食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5-22,共8页
白酒的品饮式消费,正催生出现代社会一种新兴品味市场与现代生活的审美性酒饮消费方式。通过市场与制度规范的调节,美和精致的概念经由品味灌输给个体:一方面,个体的感官学习使品饮知识与规范逐渐身体化为人们品饮体验与实践的味觉惯习... 白酒的品饮式消费,正催生出现代社会一种新兴品味市场与现代生活的审美性酒饮消费方式。通过市场与制度规范的调节,美和精致的概念经由品味灌输给个体:一方面,个体的感官学习使品饮知识与规范逐渐身体化为人们品饮体验与实践的味觉惯习;另一方面,个体又反过来运用和调动味觉惯习发展自身独特的品饮技术,以实现自我设定的社会目标与文化价值。同时,品味学习与交流形塑了基于合作与共创的味觉实践社区,品饮爱好者们在与他人的共同感官学习、分享与评价中,寻求既遵循规则又追逐美感、既享受快乐又自我充实与完善、理性与感性平衡的现代生活方式与社会参与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味 白酒品饮 味觉惯习 品饮技术 味觉社区
下载PDF
“家—家园”视角下的“非遗”传承研究——以热贡唐卡技艺传承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郑向春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79-84,共6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无形性"与精神内涵,是今天传统文化与现代市场对接中最重要却最容易丧失的部分,"家—家园"提供了一个能够稳定与延续住这种精神内涵的维度。"家—家园"在今天唐卡技艺的传承中,同唐...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无形性"与精神内涵,是今天传统文化与现代市场对接中最重要却最容易丧失的部分,"家—家园"提供了一个能够稳定与延续住这种精神内涵的维度。"家—家园"在今天唐卡技艺的传承中,同唐卡相互构建,并进而稳定了唐卡技艺中的无形性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家园 传承 热贡唐卡
下载PDF
微生物、酿酒与身体技术:多物种视角下多粮酒酿造的身体实践文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郑向春 刘晓今 《酿酒》 CAS 2022年第5期13-18,共6页
从“多物种”视角切入我国白酒酿造的身体实践,人的主观性和目的性不再作为行动的中心,而是呈现出人与微生物在酿酒环境中以各物质为媒介相互熟悉、互动生成的一套独特的身体技术实践体系。此酿造白酒的身体技术,一方面从细微之处寻觅... 从“多物种”视角切入我国白酒酿造的身体实践,人的主观性和目的性不再作为行动的中心,而是呈现出人与微生物在酿酒环境中以各物质为媒介相互熟悉、互动生成的一套独特的身体技术实践体系。此酿造白酒的身体技术,一方面从细微之处寻觅人与其他生命形态共存互动将特定动作或行动内化进身体的“生成性”过程;另一方面以感官联觉的方法,捕捉与提升多物种间相互接触、认知、熟悉与互动的身体技术方式与能力。最终,微生物在对现代性机器操控的限制中,进一步强化了人与其他生命形式之间相互平等、相互依赖的关系,同时,保证了身体技术的传承,使其成为综合传统、环境、社会、文化、心理等要素的一种整体性行动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酿酒 身体技术 多物种视角
下载PDF
全球化:从现代经济殖民到文化制造的角色转换——以滇越铁路对开远的影响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郑向春 《云南档案》 2009年第6期19-23,共5页
现代性的断裂,促使全球化现象首先诞生于经济领域,形成了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体系,各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范围内追逐资本利润,导致了对弱小国家的现代经济殖民控制,一方面,殖民国家对被殖民地的经济资源掠夺、过剩商品倾销、廉价劳务输出... 现代性的断裂,促使全球化现象首先诞生于经济领域,形成了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体系,各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范围内追逐资本利润,导致了对弱小国家的现代经济殖民控制,一方面,殖民国家对被殖民地的经济资源掠夺、过剩商品倾销、廉价劳务输出等行径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但另一方面,殖民国家的经济、科技、文化、思想观念也对当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以法国殖民者修建从越南至云南的殖民工具——滇越铁路为例,探讨了铁路从一开始作为一条殖民铁路给当地带来的灾难,到后来逐渐转化为一条传输西方观念、文化与科技的国际化铁路,同时以云南开远市作为具体体现这一角色转换的实例,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越铁路 现代经济 全球化 重大历史事件 中国近代史 制造 文化 殖民
下载PDF
体验中国:现代化语境中的文化产品、消费与认同
13
作者 郑向春 《文化艺术研究》 2011年第4期11-17,共7页
经过了改革开放与发展的中国城市,在今天已置身于崇尚"生活方式"的现代化语境之下,在此情景中,"体验"成为人们感知与认同周围世界的主要方式。对此,一方面文化产品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为直接的体验素材与对象,进... 经过了改革开放与发展的中国城市,在今天已置身于崇尚"生活方式"的现代化语境之下,在此情景中,"体验"成为人们感知与认同周围世界的主要方式。对此,一方面文化产品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为直接的体验素材与对象,进而成为现代社会一种新的人群组织方式;另一方面在对这些文化产品的消费中,人们不断模塑着今天对于中国开放性、多元性、时代性的体验,并催生出一种新的集体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验 认同 文化产品 消费
下载PDF
诗性文本:人类学与文化编织
14
作者 郑向春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69-74,共6页
人类学的文本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书写形式的民族志文本;另一类则是人类学者在田野中进行调查研究的文化文本,前一类文本形式伴随上世纪人类学对自身学科的反思风潮而获得诸多品评与论述,而后一类文化文本则相对被忽视与冷落,文章正... 人类学的文本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书写形式的民族志文本;另一类则是人类学者在田野中进行调查研究的文化文本,前一类文本形式伴随上世纪人类学对自身学科的反思风潮而获得诸多品评与论述,而后一类文化文本则相对被忽视与冷落,文章正是针对此现象,以文本方式分析田野中的诸文化事项,并从文本与行为、社会、权力等因素梳理与反思人类学文化文本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学 诗性文本 文化编织
下载PDF
NIMBY:当族群遗产遭遇国家与世界
15
作者 郑向春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66-70,共5页
族群遗产对于该族群而言绝非仅仅是日常生活中存留下来的遗留物,更为重要的是,这些遗产承载了族群内部成员的情感依托、知识与信仰,由此促成了族群成员对于本族群的认同,而这一认同也成为族群遗产保护的关键所在。然而,今天在"国... 族群遗产对于该族群而言绝非仅仅是日常生活中存留下来的遗留物,更为重要的是,这些遗产承载了族群内部成员的情感依托、知识与信仰,由此促成了族群成员对于本族群的认同,而这一认同也成为族群遗产保护的关键所在。然而,今天在"国家遗产"、"世界遗产"的申报热潮中,族群遗产不可避免地在国家与世界层面被动员与调动,由此引发了以"遗产"为中介,族群同国家与世界两股力量的遭遇与碰撞。针对这类问题,文章特别强调了族群遗产向"家园遗产"的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族群遗产 家园遗产 国家 世界
下载PDF
首届海峡两岸人类学论坛综述
16
作者 郑向春 《百色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69-74,共6页
首届海峡两岸人类学论坛着重探讨地方社会在今天全球化冲击与影响下所呈现出的多元文化特质,以及少数民族之当代人类生态问题,同时前往台湾邵族与赛德克族村落进行实地田野调查,旨在从相关议题的讨论与实地田野中,达成海峡两岸一次自由... 首届海峡两岸人类学论坛着重探讨地方社会在今天全球化冲击与影响下所呈现出的多元文化特质,以及少数民族之当代人类生态问题,同时前往台湾邵族与赛德克族村落进行实地田野调查,旨在从相关议题的讨论与实地田野中,达成海峡两岸一次自由且极具针对性的交流与对话,并在对共同关注的议题的深入探讨中,推动中国人类学持续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地方社会 文化多元 少数民族
下载PDF
滇南坝子葡萄酒中的历史真实与文化再生产
17
作者 郑向春 《百色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66-72,共7页
历史其实并非是一种绝对的客观与真实,它总是会依据具体情景,融合人们的主观意图、偏好、想象、期待、愿望、信仰等而成为一种构建性真实,从而向人们展现出历史中客观性与构建性两种真实之间的密切联系。文章以云南省弥勒县南乡坝葡萄... 历史其实并非是一种绝对的客观与真实,它总是会依据具体情景,融合人们的主观意图、偏好、想象、期待、愿望、信仰等而成为一种构建性真实,从而向人们展现出历史中客观性与构建性两种真实之间的密切联系。文章以云南省弥勒县南乡坝葡萄酒历史的文化生产过程为例,以滇越铁路作为超时空串联这些事件的线路媒介,以此来观察历史真实与文化再生产之间的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酒 历史真实 文化生产
下载PDF
遗产与旅游:传统与现代的并置与背离 被引量:25
18
作者 彭兆荣 郑向春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3-39,共7页
文化遗产是人类创造并延续的传统,蕴含着人类存续与发展的重要意义。然而在如今时代、权力、商业等因素的操控中,遗产成为了一种被出售的传统,特别是20世纪以来大规模的群众旅游,为这一传统的出售提供了巨大的消费群。以遗产作为品牌的... 文化遗产是人类创造并延续的传统,蕴含着人类存续与发展的重要意义。然而在如今时代、权力、商业等因素的操控中,遗产成为了一种被出售的传统,特别是20世纪以来大规模的群众旅游,为这一传统的出售提供了巨大的消费群。以遗产作为品牌的遗产旅游,一方面体现了这种传统与现代的并置;另一方面,旅游者对遗产传统文化的消费本身根植了现代性对这一文化的损害,如何消费传统的问题成为了关系人类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产 旅游 遗产旅游 传统 现代
下载PDF
人类学视域下的历史时态 被引量:3
19
作者 彭兆荣 郑向春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9-96,共8页
人类学视域下的历史时态,并非一般意义上人们所理解的过去时,而是一幅融合了现在时与进行时,且没有完成时的动态历史图景。历史依赖于现在解释和重构过去;历史运用记忆和想象选择和连接过去,并且通过叙事将过去拉进现在;同时,地方历史... 人类学视域下的历史时态,并非一般意义上人们所理解的过去时,而是一幅融合了现在时与进行时,且没有完成时的动态历史图景。历史依赖于现在解释和重构过去;历史运用记忆和想象选择和连接过去,并且通过叙事将过去拉进现在;同时,地方历史在嵌入更为广泛的国家与全球体系中时,一方面表现出在殖民主义、现代主义和国家主义规则下的缺席和缺失,另一方面也通过符合自身文化秩序的实践不断再生产自身。由此,历史一改往昔单调与呆板的形象,呈现出富于生气和活力的另一种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学 历史时态 现在 过去
下载PDF
提高地方课程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初探 被引量:1
20
作者 郑向春 《语文天地》 2014年第4期68-71,共4页
实施地方课程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改革的有效途径。地方课程作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亮点,教师和家长都对它寄予极高期望,期待该课程的实施能够切实发挥地方课程的育人功能,充分照顾... 实施地方课程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改革的有效途径。地方课程作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亮点,教师和家长都对它寄予极高期望,期待该课程的实施能够切实发挥地方课程的育人功能,充分照顾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促进学生的自主全面发展。那么,面对新任务新要求,如何提高地方课程的教学质量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教学质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地方课程 基础教育改革 育人功能 全面发展 学生 家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