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敲除策略”筛选高良姜乙酸乙酯部位抗幽门螺杆菌胃炎活性成分
1
作者 罗鑫 郑吴殷晓 +6 位作者 詹健婷 杨敬宇 马浩然 干国平 尤朋涛 叶晓川 刘丹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87-1392,共6页
目的筛选高良姜乙酸乙酯部位抗幽门螺杆菌胃炎活性成分。方法联合“敲除策略”与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对高良姜乙酸乙酯部位的组分(成分)进行分离,同时得到不含该组分(成分)的阴性样品;构建幽门螺杆菌感染人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胃... 目的筛选高良姜乙酸乙酯部位抗幽门螺杆菌胃炎活性成分。方法联合“敲除策略”与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对高良姜乙酸乙酯部位的组分(成分)进行分离,同时得到不含该组分(成分)的阴性样品;构建幽门螺杆菌感染人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胃炎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8和IL-1β水平。结果总黄酮组分、不含二苯基庚烷的阴性组分、不含5-羟基-7-(4-羟基-3-甲氧基)苯基-1-苯基-3-庚酮(DHPA)的阴性组分以及高良姜素(给药浓度8μg·mL^(-1)作用24 h),均能够显著降低幽门螺杆菌胃炎细胞上清液中IL-6水平;总黄酮组分浓度为16μg·mL^(-1)时可显著抑制幽门螺杆菌感染GES-1胃炎细胞IL-6、TNF-α、IL-8和IL-1β的释放。结论总黄酮组分是高良姜乙酸乙酯部位抗幽门螺杆菌胃炎的主要活性组分,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阐释高良姜抗幽门螺杆菌胃炎药效物质基础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良姜 幽门螺杆菌胃炎 敲除 活性组分 活性成分
下载PDF
基于“肝藏血”理论运用网络药理学探究地五养肝胶囊抗肝硬化血小板减少的活性成分与生物学基础
2
作者 郑自健 郑吴殷晓 +5 位作者 胡春玲 陈树和 尤朋涛 俞灿 李瀚旻 周雅君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3年第10期914-920,共7页
目的:基于中医“肝藏血”理论运用网络药理学初步探究地五养肝胶囊抗肝硬化血小板减少的潜在活性成分与生物学基础。方法:利用TCMSP、PharmMapper数据库查阅相关文献,共同检索地五养肝胶囊胶囊活性成分及对应靶点,通过GeneCards、NCBI和... 目的:基于中医“肝藏血”理论运用网络药理学初步探究地五养肝胶囊抗肝硬化血小板减少的潜在活性成分与生物学基础。方法:利用TCMSP、PharmMapper数据库查阅相关文献,共同检索地五养肝胶囊胶囊活性成分及对应靶点,通过GeneCards、NCBI和DisGeNET数据库及相关文献检索肝硬化血小板减少症相关作用的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地五养肝胶囊抗肝硬化血小板减少潜在的作用蛋白的相互作用网络。利用R语言的clusterProfiler软件包对地五养肝胶囊抗肝硬化血小板减少潜在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及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通路分析,并构建出药物与疾病映射靶基因及通路网络。结果:筛选出地五养肝胶囊抗肝硬化血小板减少的活性成分120个,包括槲皮素、异甘草苷、甘草次酸、绿原酸、五味子乙素、去甲氧基姜黄素等;潜在作用蛋白47个,包括TP53、Alb、TNF、IL6等。GO分析总共富集到1 551条生物过程(BP)相关,37项细胞组成相关和195项分子功能相关。KEGG富集通路分析共富集到151条信号通路。地五养肝胶囊“肝生血”抗肝硬化血小板减少主要涉及调控铁死亡相关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结论:地五养肝胶囊可能通过以槲皮素、异甘草苷、甘草次酸、绿原酸、五味子乙素等生物活性成分调控TP53信号通路的铁死亡抗肝硬化血小板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五养肝胶囊 肝硬化 血小板减少 铁死亡 网络药理学
下载PDF
大葱挥发油的提取工艺、GC-MS分析及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肖 周天天 +3 位作者 郑吴殷晓 盛芬 段伟利 阮金兰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863-1869,1897,共8页
为优化大葱挥发油提取工艺并建立气相-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大葱挥发油成分,并研究大葱挥发油的抗菌活性。本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超声时间,料液比和提取时间的考察,采用超声辅助水蒸气蒸馏的方法提取大葱挥发油,优化出大葱... 为优化大葱挥发油提取工艺并建立气相-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大葱挥发油成分,并研究大葱挥发油的抗菌活性。本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超声时间,料液比和提取时间的考察,采用超声辅助水蒸气蒸馏的方法提取大葱挥发油,优化出大葱挥发油提取最佳工艺为超声40 min,料液比1∶3,蒸馏时间3 h。大葱挥发油实际提取率为0. 042 96%。运用GC-MS对其主要化学成分进行鉴定,通过NIST质谱库检索,鉴定了其中42个主要化合物,运用峰面积归一法确定各个组分的含量,其中主要物质为含硫化合物,含量较多的是氟胞嘧啶、烯丙基异丙基硫醚、丙烯基甲基硫醚,二甲基三硫化物、二丙基三硫化物、四硫化物、噻吩、噻烷和噻唑类。抗菌实验表明大葱挥发油对所选取得8种菌株均有很好的活性。本实验提取工艺优化后使提取率增加,抗菌实验表明大葱的挥发油具有抗菌作用,而成分分析鉴定出大量硫化物,可能为抑菌有效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葱 挥发油 GC-MS 抗菌活性
下载PDF
大葱的生物活性及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李肖 蔡依 +2 位作者 周天天 郑吴殷晓 阮金兰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96-200,共5页
葱作为常见食物及辅食香料中的一种,因其具有抗菌、解毒、去腥的功效备受人们的青睐。中医认为,葱性温味辛,具有散寒健胃、祛痰、杀菌、利肺通阳、发汗解表、通乳止血、定痛疗伤的功效。大葱作为药食两用品应用十分广泛,文章就大葱在食... 葱作为常见食物及辅食香料中的一种,因其具有抗菌、解毒、去腥的功效备受人们的青睐。中医认为,葱性温味辛,具有散寒健胃、祛痰、杀菌、利肺通阳、发汗解表、通乳止血、定痛疗伤的功效。大葱作为药食两用品应用十分广泛,文章就大葱在食品调味、生物活性及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以期为大葱的深度研究与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葱 调味 生物活性 化学成分
下载PDF
大葱黄酮的提取工艺及胶囊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李肖 周天天 +3 位作者 蔡依 郑吴殷晓 盛芬 阮金兰 《农产品加工》 2018年第11期40-44,共5页
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制备大葱提取物较佳的工艺条件,以浸膏和黄酮总含量为考查指标,对影响醇提水沉的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回流时间3个因素进行研究,并选用最优提取方案制备大葱黄酮胶囊。结果表明,采用料液比1∶20的比例,用60%乙醇在8... 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制备大葱提取物较佳的工艺条件,以浸膏和黄酮总含量为考查指标,对影响醇提水沉的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回流时间3个因素进行研究,并选用最优提取方案制备大葱黄酮胶囊。结果表明,采用料液比1∶20的比例,用60%乙醇在80℃条件下水浴加热回流提取4 h。采用淀粉和糊精作为辅料,90%乙醇作为润湿剂进行制粒。此提取方法简单、可靠,可以得到较优的提取效果,可以作为大葱黄酮胶囊制备的提取方案。优选的胶囊制备条件效果较好,可以作为大葱黄酮胶囊的制备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葱黄酮胶囊 制备工艺 正交试验
下载PDF
护肝布祖热颗粒通过EGFR/Ras/PI3K/AKT信号通路改善免疫性肝损伤:一项网络药理学研究和实验验证
6
作者 韩正茹 宋婉慈 +7 位作者 罗旸 肖敏 王梦恒 郑吴殷晓 但汉雄 尹强 尹海龙 尤朋涛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23-141,共19页
护肝布祖热颗粒是维吾尔族传统的护肝方。作者在先前的一项研究中通过调节免疫平衡和抑制IRF1/JNK信号诱导的细胞凋亡,探讨了HBG抗免疫性肝损伤(ILI)的机制。但不是所有的机制都得到了探讨。本研究通过体内实验及网络药理学进一步研究了... 护肝布祖热颗粒是维吾尔族传统的护肝方。作者在先前的一项研究中通过调节免疫平衡和抑制IRF1/JNK信号诱导的细胞凋亡,探讨了HBG抗免疫性肝损伤(ILI)的机制。但不是所有的机制都得到了探讨。本研究通过体内实验及网络药理学进一步研究了HBG降低小鼠刀豆球蛋白A(ConA)诱导的ILI的机制。首先,TCMSP、PharmMapper和GeneCards数据库确定了HBG治疗ILI的活性化合物和关键靶点。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对确定的关键靶点和相关信号通路进行筛选。ConA诱导的小鼠ILI模型探讨了HBG对抗ILI的疗效和机制;蛋白质印迹分析检测关键蛋白的表达水平;网络药理学鉴定了16个化合物和53个靶标。成分-靶向通路(C-T-P)网络和分子对接表明,EGFR、HRAS、AKT1和PIK3R1是HBG对抗ILI的关键靶点。此外,分子对接显示,前八种活性化合物的对接得分高于阈值。与ConA组相比,HBG显著上调p-EGFR、Ras、p-AKT、p-PI3K、p-BAD和Bcl-2的表达,并下调Bax、裂解caspase 9和3的蛋白水平。HBG通过EGFR/Ras/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细胞凋亡,从而减轻IL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肝布祖热颗粒 免疫性肝损伤 分子对接 细胞凋亡 通路
原文传递
TOPC通过抑制PI3K/AKT/mTOR通路,抑制miR-210,Atg7诱导H1975细胞凋亡
7
作者 郑吴殷晓 李海平 +2 位作者 罗来春 胡春玲 尤朋涛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CAS CSCD 2023年第11期881-892,共12页
TOPC [2-(2,5,5,8a-四甲基-3,4,4a,5,6,7,8,8a-八氢萘-1-基)乙基哌嗪-1-碳二硫酸酯]是我们团队合成的一种结肠酸-二硫氨基甲酸酯衍生物。该化合物对人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系A549和H1975的体外增殖抑制作用优于结肠酸。本研究的主要... TOPC [2-(2,5,5,8a-四甲基-3,4,4a,5,6,7,8,8a-八氢萘-1-基)乙基哌嗪-1-碳二硫酸酯]是我们团队合成的一种结肠酸-二硫氨基甲酸酯衍生物。该化合物对人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系A549和H1975的体外增殖抑制作用优于结肠酸。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TOPC对H1975细胞可能的分子机制。MTT法检测细胞增殖, Hoechst 33342染色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TOPC诱导的细胞凋亡,Westernblotting检测自噬蛋白表达及相关PI3K/AKT/mTOR信号通路,qRT-PCR检测miR-210mimic、inhibitor、inhibitorNC的转染率以及miR-210和Atg7的表达。结果表明,TOPC显著抑制A549和H1975细胞增殖。Hoechst33342染色和Westernblotting分析显示TOPC诱导H1975细胞凋亡。Westernblotting检测显示,TOPC诱导H1975细胞发生自噬,同时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Atg5、Atg7、Atg12和LC3-II表达上调。此外, qRT-PCR结果显示TOPC显著下调了H1975细胞中miR-210的表达。进一步研究表明,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和抑制miR-210功能在Atg7介导的topc诱导的自噬中起作用。结果表明TOPC能显著抑制A549和H1975细胞的生长,是一种很有前途的非小细胞肺癌治疗药物,值得进一步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PC 细胞凋亡 自噬 PI3K/AKT/MTOR MIR-210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