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lizarov技术矫正儿童骨骺损伤后踝内翻畸形 被引量:1
1
作者 郑学建 杨华清 +1 位作者 朱跃良 石磊 《创伤外科杂志》 2017年第11期879-881,共3页
儿童踝骨骺损伤后容易遗留踝内翻畸形,导致疼痛、肢体不等长、创伤性关节炎发生。通过微创截骨,根据旋转成角中心(CORA)原则使用Ilizarov环形外固定矫正,能够获得满意的力线和肢体长度,同时能处理其邻近骨、关节和软组织的病变,治疗后... 儿童踝骨骺损伤后容易遗留踝内翻畸形,导致疼痛、肢体不等长、创伤性关节炎发生。通过微创截骨,根据旋转成角中心(CORA)原则使用Ilizarov环形外固定矫正,能够获得满意的力线和肢体长度,同时能处理其邻近骨、关节和软组织的病变,治疗后踝的外形和功能都非常满意。使用Ilizarov技术矫正此类畸形,可控性好、创伤小、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骺损伤 ILIZAROV技术 外固定 踝内翻 儿童
下载PDF
可调组合式足踝畸形外固定矫形器的系列构型与临床应用原则 被引量:5
2
作者 郑学建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11年第1期51-55,共5页
目的介绍可调组合式足踝畸形外固定器的系列构型及探讨该装置的临床应用原则。方法在原来Ilizarov器械的基础上改进了一些适合国人的外固定矫形器,新设计的足踝部外固定器,仅由几组环和不同的配件组成,足踝部的马蹄、高弓、内外翻等畸形... 目的介绍可调组合式足踝畸形外固定器的系列构型及探讨该装置的临床应用原则。方法在原来Ilizarov器械的基础上改进了一些适合国人的外固定矫形器,新设计的足踝部外固定器,仅由几组环和不同的配件组成,足踝部的马蹄、高弓、内外翻等畸形,根据情况只需增加、减少零部件或少许改变器械构型,就能够同时矫正。结果该组合装置经过临床应用,证实了器械结构合理性,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优点。适用于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外伤、脊椎裂后遗症、先天性疾病等各种原因引起的足踝畸形。不但避免很多严重的并发症,而且取得了非常满意的临床效果。结论新型的踝足外固定器,拓宽了手术指征,治疗了一些既往传统骨科难以治疗的重度踝足畸形,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效果。在遵循人体自然规律和基本法则的前提下,按照Ilizarov技术的理念,重建人体的结构与功能,形成一套更加完善的外固定治疗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踝部外固定器 踝足畸形 ILIZAROV技术
下载PDF
踝上弧形截骨联合关节牵伸治疗内翻型踝关节炎
3
作者 郭保逢 秦泗河 +3 位作者 王洁颖 赵巍 吴鸿飞 郑学建 《骨科》 CAS 2023年第4期338-342,共5页
目的评估踝上弧形截骨联合关节牵伸治疗内翻型踝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至2021年4月北京市垂杨柳医院骨二科治疗的8例内翻型踝关节炎病人的临床资料,男5例,女3例,年龄为(35.2±9.1)岁(27~45岁)。其中有踝部骨... 目的评估踝上弧形截骨联合关节牵伸治疗内翻型踝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至2021年4月北京市垂杨柳医院骨二科治疗的8例内翻型踝关节炎病人的临床资料,男5例,女3例,年龄为(35.2±9.1)岁(27~45岁)。其中有踝部骨折史者5例,骨骺损伤后遗踝内翻畸形3例。应用踝上胫腓骨弧形截骨矫正踝内翻后安装Ilizarov踝关节牵伸器,术后行踝关节牵伸,维持关节间隙至5~8 mm行走3个月以上。根据病人手术前后胫骨远端关节面角(tibial articular surface angle,TAS)及美国足踝外科医师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评估临床治疗效果。结果8例病人随访时间为(31.5±17.9)个月(12~72个月),外固定佩戴时间为(29.4±5.1)周(20~32周)。拆除外固定时截骨处均达到临床骨愈合标准,末次随访时AOFAS评分为(82.0±7.7)分(76~90分),TAS角度为91.1°±2.4°(89.6°~95.0°),与术前比较[(47.6±3.7)分(41~65分),82.9°±4.7°(72°~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例术后均出现局部针道感染,5例给予局部酒精敷料缠绕包扎,3例拔出感染固定针后感染控制。2例固定针折断,去除外固定装置时给予拔除,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踝上弧形截骨术联合踝关节牵伸成形治疗内翻型踝关节炎,矫正踝内翻效果满意,避免植骨内固定,截骨愈合良好。结合Ilizarov外固定牵伸,允许术后全负重行走锻炼,显著改善病人足踝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形截骨术 踝上截骨 ILIZAROV技术 关节牵伸 内翻畸形 踝骨性关节炎
下载PDF
关节牵伸器及Ilizarov技术矫治小腿肌挛缩致膝踝关节畸形 被引量:16
4
作者 陈建文 秦泗河 +3 位作者 焦绍锋 郑学建 王振军 吴鸿飞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9期7636-7640,共5页
背景:小腿严重伤害时,肌肉挛缩导致僵硬的膝关节屈曲畸形和马蹄足畸形,传统的治疗手段往往无法取得满意的疗效且容易导致严重的后果。目的:观察Ilizarov技术矫治小腿肌挛缩导致膝及足踝部畸形疗效。设计、时间及地点:回顾性病例分析,200... 背景:小腿严重伤害时,肌肉挛缩导致僵硬的膝关节屈曲畸形和马蹄足畸形,传统的治疗手段往往无法取得满意的疗效且容易导致严重的后果。目的:观察Ilizarov技术矫治小腿肌挛缩导致膝及足踝部畸形疗效。设计、时间及地点:回顾性病例分析,2002-05/2008-01北京市垂杨柳医院矫形外科。对象:应用Ilizarov技术牵伸治疗小腿肌肉挛缩导致的足、踝及膝关节畸形23例。男13例,女10例;年龄13~31岁,平均19.5岁;左下肢13例,右下肢10例。方法:术前测量畸形角度、大腿和小腿的最大直径以及足的大小。根据肢体的情况,挑选牵伸器组件,组装好有个体化特征的Ilizarov牵伸器大体框架。术中进行有限的软组织松解或仅根据畸形部位及情况安装牵伸器。术后缓慢牵伸(0.5~1.0mm/d),逐渐矫正畸形并适当过牵,使畸形得到良好的矫正。主要观察指标:①畸形的角度及矫正情况。②关节的活动度变化。③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3例中,13例残留畸形小于5°,关节活动度与对侧正常关节比较相差小于10°,没有并发症;8例残留畸形小于15°,关节活动度与治疗前比较没有差异,仅有轻微的并发症不影响治疗结果;5例残留畸形小于30°,关节活动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不大,有影响较大的但是短暂的并发症,或并发症较轻但需要后续手术。牵伸过程中,1例发生股骨干的骨折,6例关节轻度脱位,经及时调整牵伸器后最终矫正效果满意。19例平均随访34个月,7例畸形有所复发,其中角度进展大于20°5例,角度进展大于30°2例,均应用支具继续治疗。结论:应用Ilizarov技术及原理,经皮穿刺针在膝关节上下或足踝部安装具有个体化特征的外固定牵伸器,通过缓慢的机械牵伸,可以使膝关节及踝足屈曲畸形得到逐渐的矫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挛缩 膝关节屈曲畸形 马蹄足 牵伸器 瘢痕组织
下载PDF
组合性手术治疗脊柱裂后遗踝足畸形 被引量:6
5
作者 焦绍锋 秦泗河 +4 位作者 任龙喜 葛建忠 吴鸿飞 王振军 郑学建 《中国骨伤》 CAS 2012年第3期237-240,共4页
目的:探讨脊柱裂后遗踝足畸形的外科治疗策略以及不同踝足的畸形手术组合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至2009年7月收治的107例脊柱裂后遗踝足部畸形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44例,女63例;年龄1.3~52岁,平均17.7岁;双踝足畸形5... 目的:探讨脊柱裂后遗踝足畸形的外科治疗策略以及不同踝足的畸形手术组合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至2009年7月收治的107例脊柱裂后遗踝足部畸形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44例,女63例;年龄1.3~52岁,平均17.7岁;双踝足畸形58例,单侧49例(左侧22例,右侧27例)。马蹄足畸形类99足,行跟腱延长及肌腱移位术;跟行足畸形类25足,行踝前肌腱松解及肌腱移位术;内外翻足畸形类17足,行肌腱移位及跟骨截骨术;连枷足畸形15足,行跟距关节融合及跟腱短缩术;爪形趾畸形9足,行趾间关节融合或Ilizarov技术牵拉矫正。采用AOFAS综合评分系统从主观疼痛感觉、客观功能检查等方面评定疗效。结果:107例中79例127足获得随访,时间48~180个月,平均64个月。根据AOFAS综合评分系统,结果优89足,良26足,中9足,差3足。结论:脊柱裂踝足畸形外科治疗策略包括矫正畸形、平衡肌力、稳定关节和保留足的弹性4个基本原则。针对不同类型足畸形,采用相应的组合性手术方案进行治疗,不但可以有效的矫正畸形,而且能改善患者的行走功能,获得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踝关节 畸形 外科手术
下载PDF
膝关节牵伸器矫治膝部屈曲挛缩畸形的评价 被引量:6
6
作者 陈建文 秦泗河 +1 位作者 焦绍锋 郑学建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87-591,共5页
[目的]通过对膝关节牵伸器矫治膝关节屈曲挛缩畸形及生物力学测评结果研究,论证该技术的安全性、临床疗效及治疗特点。[方法]49例患者(52个膝),应用标准的牵伸器治疗,采用综合评定标准评价临床结果;5例治疗前后膝部三维CT重建,观察关节... [目的]通过对膝关节牵伸器矫治膝关节屈曲挛缩畸形及生物力学测评结果研究,论证该技术的安全性、临床疗效及治疗特点。[方法]49例患者(52个膝),应用标准的牵伸器治疗,采用综合评定标准评价临床结果;5例治疗前后膝部三维CT重建,观察关节结构的改变;检查15例治疗前后腘动脉的直径、血液流速及6例小腿肌电图、神经传导,以观察牵伸对腘动脉及肢体神经的影响;对3例患者分别以3种不同的牵伸及测试方法,初步观测不同的牵伸过程中屈曲角度与膝后软组织受力变化。[结果]52个膝关节功能均有恢复,最终优良率为65%;5例CT三维重建显示术后膝关节结构均较术前合理,关节面无破坏。统计结果显示牵伸过程对腘动脉没有明显的影响,可能对小腿神经有短暂的影响;3例患者用3种不同的牵伸及测试方法,最后结果均不同,说明软组织受力情况与牵伸方法、患者年龄及屈膝畸形程度有关。[结论]该治疗方法是安全的、合理的、有效的;膝后软组织受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牵伸速度应个体化,低负荷均匀的受力可能更有利于软组织的再生、相对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牵伸器 屈曲挛缩畸形 软组织受力 评定标准 评价
下载PDF
Ilizarov技术矫治重度膝关节屈曲挛缩畸形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4
7
作者 秦泗河 陈建文 +3 位作者 夏和桃 郑学建 焦绍锋 张雪华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83-586,I0002,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Ilizarov技术矫治重度膝关节屈曲挛缩畸形的方法和疗效。[方法]依据Ilizarov张力一应力法则及其应用技术,按个体化要求,设计、安装膝关节牵伸矫正器,术中穿针固定牵伸器时,两侧的关节铰链应与膝关节的旋转中心一...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Ilizarov技术矫治重度膝关节屈曲挛缩畸形的方法和疗效。[方法]依据Ilizarov张力一应力法则及其应用技术,按个体化要求,设计、安装膝关节牵伸矫正器,术中穿针固定牵伸器时,两侧的关节铰链应与膝关节的旋转中心一致。术后牵伸前先牵开关节间隙5—10mm,再逐渐牵拉矫正屈膝畸形。牵伸速度应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调整,一般不大于关节水平1mm/d。牵伸过程中应定期实施X线检查,以防止膝关节脱位和关节软骨受压。牵伸矫正的最终要求,若是单纯的软组织型屈膝孪缩,需将膝关节过度牵伸5°-10°,若合并股骨下段前弓畸形,屈膝矫正的程度应减除骨性畸形的角度。然后患肢维持牵伸位持重行走2—4周,再拆除牵伸器,配合CPM机活动膝关节,站立行走时配戴支具维持膝关节矫正位不少于3个月。8例患者因术前合并股骨下段前弓畸形,Ⅱ期实施股骨髁上截骨术矫正。[结果]49例52个膝关节,术前屈膝畸形平均58.50°±21.28°;矫正后屈曲角度平均4.12°±4.61°。38例,40个关节平均随访6.8个月,其中28个关节维持牵伸术后的效果,12个关节屈膝畸形部分复发,平均9.30°±8.24°结论]正确使用Ilizarov技术矫治重度的膝关节屈曲挛缩畸形,疗效满意,并发症少;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屈曲挛缩 牵伸治疗 外固定矫正器 微创 ILIZAROV技术
下载PDF
新型Ilizarov膝关节牵伸器的研制和临床应用 被引量:17
8
作者 秦泗河 夏和桃 +3 位作者 郑学建 陈建文 张雪华 彭爱民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1期805-808,共4页
目的 :探讨用Ilizarov微创技术矫正各种类型膝关节屈曲畸形。方法 :在Ilizarov牵伸器基础上 ,研制了新型膝关节牵伸器 ;包括股骨、胫骨骨外固定器 ,并在膝关节两侧由关节铰链连接。术中安装时确定膝关节伸屈的旋转中心 ,用于伸缩的带弹... 目的 :探讨用Ilizarov微创技术矫正各种类型膝关节屈曲畸形。方法 :在Ilizarov牵伸器基础上 ,研制了新型膝关节牵伸器 ;包括股骨、胫骨骨外固定器 ,并在膝关节两侧由关节铰链连接。术中安装时确定膝关节伸屈的旋转中心 ,用于伸缩的带弹簧牵伸杆安装在膝后的上下两个钢环上 ,手术中将牵伸器用 2mm克氏针交叉穿股骨和胫骨于膝关节中央 ,术后逐渐旋转牵伸杆 ,膝关节软骨面在避免挤压的情况下慢慢伸直。结果 :2 7例 3 0个膝关节 ,术后平均牵伸时间 5 8d ( 18d~ 10个月 ) ,全部病例膝关节伸直皆达到矫形需要的要求 ,未发生影响治疗效果的并发症。结论 :新型Ilizarov膝关节牵伸器的研制和临床应用技术 ,开辟了一条微创、简便、安全治疗屈膝挛缩的有效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屈曲畸形 新型关节牵伸器 矫正 ILIZAROV技术
下载PDF
Ilizarov张力-应力法则矫正类风湿性关节炎重度屈膝畸形1例 被引量:10
9
作者 秦泗河 王振军 +1 位作者 郑学建 陈建文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715-715,共1页
关键词 Ilizarov张力-应力法则 矫正 类风湿性关节炎 重度屈膝畸形 并发症
下载PDF
Ilizarov技术矫正足踝畸形的器械研究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40
10
作者 秦泗河 郑学建 +1 位作者 蔡刚 韩大为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66-568,I0001,共4页
[目的]根据Ilizarov技术的基本原理,研究、探讨矫正不同类别足踝畸形的器械构型、适应证扩展、手术方法与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根据中国患者马蹄足、高弓足、跟行足和前足内收或外翻畸形足的病理改变特点与矫形要求,在Ilizarov环形外... [目的]根据Ilizarov技术的基本原理,研究、探讨矫正不同类别足踝畸形的器械构型、适应证扩展、手术方法与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根据中国患者马蹄足、高弓足、跟行足和前足内收或外翻畸形足的病理改变特点与矫形要求,在Ilizarov环形外固定器构型的基础上,设计完成了标准的矫正马蹄足、高弓足、跟行足和前足内收或外翻的4种外固定矫形器构型,并进行了力学测试。创新的扩展了Ilizarov矫正瘢痕性马蹄足、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先天性腓骨缺如所致的重度足外翻畸形。[结果]新设计的4种足踝外固定器,经过临床应用,证实了器械结构合理,安装与调节方便,牵张应力根据需要能进行适度调整,临床治疗105例足踝畸形患者,均获得满意的畸形矫正与功能恢复,无1例出现较严重的并发症。[结论]新设计的4种足踝矫形器构型,结构简便、实用,性能优良、能够满足Ilizarov技术的矫形需求。Ilizarov技术对严重足、踝畸形的矫正,具有其它技术不能替代的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固定器 足畸形 ILIZAROV 矫正
下载PDF
Ilizarov技术矫正手与前臂畸形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秦泗河 郑学建 +2 位作者 夏和桃 蔡刚 焦绍锋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77-578,586,共3页
[目的]探讨用Ilizarov技术矫正手与前臂畸形的器械研制、手术方法与疗效。[方法]2例桡骨感染性大段缺损,伴肘、腕关节畸形,年龄11和12岁。3例手外伤后形成瘢痕挛缩畸形,其中手虎口挛缩1例;第2、3手指蹼挛缩1例;食指重度屈曲挛缩1... [目的]探讨用Ilizarov技术矫正手与前臂畸形的器械研制、手术方法与疗效。[方法]2例桡骨感染性大段缺损,伴肘、腕关节畸形,年龄11和12岁。3例手外伤后形成瘢痕挛缩畸形,其中手虎口挛缩1例;第2、3手指蹼挛缩1例;食指重度屈曲挛缩1例,年龄13—27岁。前臂缺损牵伸治疗应用标准的Ilizarov器械与技术,手的畸形矫正应用自行研制的微型骨外固定牵拉器,并进行了穿针布局和牵拉应力的测试,术后按要求缓慢旋转螺纹杆,使疤痕挛缩的组织产生持续的张力,缓慢矫正畸形,其中2例前臂缺损和1例指蹼挛缩者,结合实施了有限度的骨性与软组织手术。[结果]5例病人治疗结束后平均随访7个月,全部达到满意的矫形治疗效果,功能较术前获得明显改善,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应用Ilizarov技术修复前臂的残缺,矫正手的畸形,具有微创、简单、疗效确切的优点,不会产生严重的手术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臂残缺 手畸形 ILIZAROV技术 外科矫正
下载PDF
跖骨延长术矫正足趾短缩畸形3例报告 被引量:5
12
作者 秦泗河 郑学建 +1 位作者 蔡刚 周育松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17-617,共1页
关键词 短缩畸形 矫正效果 足趾 骨延长术 跖骨头 骨发育 应力性 负重区
下载PDF
肘关节牵伸成形术治疗外伤后屈肘挛缩畸形(附3例报告) 被引量:13
13
作者 秦泗河 蔡刚 郑学建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79-582,共4页
[目的]探讨肘关节牵伸成形术治疗外伤后屈肘挛缩畸形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参考伊里扎洛夫技术研制了环状弹性肘关节牵伸器,2003年3月~2005年7月治疗肘关节屈曲挛缩畸形3例,男1例,女2例,年龄16~17岁。平均病程12年4个月,术前屈肘... [目的]探讨肘关节牵伸成形术治疗外伤后屈肘挛缩畸形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参考伊里扎洛夫技术研制了环状弹性肘关节牵伸器,2003年3月~2005年7月治疗肘关节屈曲挛缩畸形3例,男1例,女2例,年龄16~17岁。平均病程12年4个月,术前屈肘畸形(以肘伸直0°位计算)1例70°,2例45°。手术操作不做皮肤切口,仅是在上肢实施穿针、安装外固定关节牵伸器的过程,注意牵伸器的关节铰链对准肘关节的伸屈旋转中心。术后逐渐旋转肘关节前的螺纹牵伸杆,使其产生持续的牵伸力,缓慢矫正屈肘挛缩畸形,在牵伸矫正过程中,定期x线检查肘关节的位置。[结果]3例病人术后牵伸平均32d,肘关节最终伸直到0°~10°位,平均矫正屈肘挛缩45°,肘关节屈伸运动弧从术前75°增加到115°,外观与功能皆达到满意结果。[结论]肘关节微创牵伸成形术可有效的矫正肘关节屈曲挛缩畸形,改善肘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里扎洛夫技术 外固定矫正器 肘关节 屈曲畸形矫正
下载PDF
12840例小儿麻痹后遗症外科治疗统计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秦泗河 陈建文 +2 位作者 郑学建 王振军 焦绍锋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7期1296-1300,共5页
目的 :探讨我国现存小儿麻痹后遗症病人的年龄结构、医疗需求、手术类别及外科治疗的有关问题 ,为此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1985年 9月~ 2 0 0 3年 5月之间手术治疗的小儿麻痹后遗症 12 840例 ,实施手术 3 15 62次... 目的 :探讨我国现存小儿麻痹后遗症病人的年龄结构、医疗需求、手术类别及外科治疗的有关问题 ,为此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1985年 9月~ 2 0 0 3年 5月之间手术治疗的小儿麻痹后遗症 12 840例 ,实施手术 3 15 62次。从病人初次手术年龄、手术部位、下肢瘫痪情况、步态及手术类别进行统计归类。结果 :首次手术年龄 2 5岁以下者 1172 1例 ,占同期病例总数的 91 2 9% ,其中下肢髋部手术占总手术的 15 2 8% ,膝部占 3 0 19% ,踝足占 48 73 % ,下肢均衡术占5 14 % ,上肢手术占 0 5 %。结论 :现存的小儿麻痹后遗症 70 %以上年龄 <3 5岁 ,5 0 %以上的农村患者既往未实施过正确的矫形手术治疗。对中国遗留的百万小儿麻痹后遗症进行系统的现代矫形外科治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麻痹后遗症 年龄结构 外科治疗 手术类别 统计分析
下载PDF
成年人小腿外旋畸形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6
15
作者 秦泗河 孙磊 +1 位作者 李丰才 郑学建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23-125,共3页
目的 :探讨成年人小腿外旋畸形的成因、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138例 14 4条腿 ,平均年龄 2 9.3岁。小儿麻痹后遗症 116例 ,其它原因 2 2例 ,其中 130例合并髋、膝关节和踝足关节的多种畸形 2 0 9个。术前小腿外旋平均 4... 目的 :探讨成年人小腿外旋畸形的成因、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138例 14 4条腿 ,平均年龄 2 9.3岁。小儿麻痹后遗症 116例 ,其它原因 2 2例 ,其中 130例合并髋、膝关节和踝足关节的多种畸形 2 0 9个。术前小腿外旋平均 43° ,手术先截断腓骨 ,在胫骨结节下杵臼形截骨 ,远端内旋至中立位 ,测量棘、髌、踝力线正常 ,合并膝内翻、轻度屈膝和膝反屈畸形者同时矫正 ,截骨端以外固定器或钢针交叉加石膏外固定。结果 :术后随访平均 14个月 ,12 8例小腿外旋畸形完全矫正 ,10例部分矫正。结论 :小腿外旋是渐进发生的常见畸形 ,胫骨结节下内旋截骨是简单有效的手术方法 ,合并髋、膝、踝关节畸形者尽可能同期手术矫正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年人 小腿外旋 外科手术 治疗
下载PDF
组织牵伸与有限截骨矫治成年人下肢外伤后严重马蹄内翻足畸形 被引量:10
16
作者 陈建文 秦泗河 +3 位作者 焦绍锋 郑学建 吴鸿飞 王振军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10年第5期351-358,共8页
目的探讨组织牵伸结合有限截骨矫治成年人下肢外伤后严重马蹄内翻足畸形的临床问题。方法 2004年6月至2009年2月共治疗17例成人足外伤后严重的马蹄内翻足畸形。Dimeglio分型:Ⅲ型,严重畸形13足;Ⅳ型,畸形非常严重4足。牵伸矫形器由胫骨... 目的探讨组织牵伸结合有限截骨矫治成年人下肢外伤后严重马蹄内翻足畸形的临床问题。方法 2004年6月至2009年2月共治疗17例成人足外伤后严重的马蹄内翻足畸形。Dimeglio分型:Ⅲ型,严重畸形13足;Ⅳ型,畸形非常严重4足。牵伸矫形器由胫骨外固定器和特殊形状的足部外固定器构成,在畸形状态能适应牵伸器顺利安装情况下,仅选择距下关节融合。如果畸形超出牵伸支架的可调空间,选择有限截骨三关节融合术,部分矫正足的内翻、内收畸形,至能顺利安装牵伸支架,残留的畸形通过牵伸逐渐矫正。结果治疗结束时所有病例的马蹄内翻足畸形均得到完全矫正。14例随访半年至3年,平均11个月;5足轻度复发,马蹄畸形均未大于20°,仍能跖行;踝关节活动度部分有一定改善。根据国际马蹄足畸形研究学组(ICFSG)的评分系统:优3足,良9足,可2足,差0足。结论组织牵伸结合有限截骨矫治成年人下肢外伤后严重马蹄内翻足畸形,便于外固定器的安装,更好地预防畸形复发、减少牵伸的时间,发挥Ilizarov技术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蹄内翻足畸形 有限截骨 组织牵伸 外固定
下载PDF
新型三蝶烯衍生物2,3,6,7-四甲基-9,10-邻萘基蒽的合成
17
作者 崔洋洋 徐华胜 +1 位作者 郑学建 程琳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2期26-28,共3页
目的基于2,3,6,7-四甲基蒽合成了一种新型三蝶烯衍生物2,3,6,7-四甲基-9,10-邻萘基蒽。方法以2,3,6,7-四甲基蒽和1,4-环氧-1,4-二氢萘为原料,通过Diels-Alder反应和脱水作用合成目标产物,对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过量的2,3,6,7-四甲基蒽与1... 目的基于2,3,6,7-四甲基蒽合成了一种新型三蝶烯衍生物2,3,6,7-四甲基-9,10-邻萘基蒽。方法以2,3,6,7-四甲基蒽和1,4-环氧-1,4-二氢萘为原料,通过Diels-Alder反应和脱水作用合成目标产物,对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过量的2,3,6,7-四甲基蒽与1,4-环氧-1,4-二氢萘反应,在VAcOH∶VAcOAc=2∶1的混合脱水剂作用下合成了目标产物,表征结果显示化合物结构正确。结论利用廉价易得的原料简便合成了新型三蝶烯衍生物2,3,6,7-四甲基-9,10-邻萘基蒽,它可以作为潜在的适用于聚酰亚胺合成的二酐单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蝶烯衍生物 聚酰亚胺 DIELS-ALDER反应
下载PDF
Ilizarov技术治疗股骨短缩伴膝关节畸形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郑学建 秦泗河 +3 位作者 郭保逢 石磊 赵俊 王执宇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21年第6期480-484,共5页
背景:幼年期的股骨远端骨骺损伤,随年龄增长常出现不同程度的股骨短缩、膝关节内外翻和前弓等畸形,传统方法需多次手术治疗。目的:探讨应用Ilizarov技术治疗股骨短缩并膝关节畸形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 背景:幼年期的股骨远端骨骺损伤,随年龄增长常出现不同程度的股骨短缩、膝关节内外翻和前弓等畸形,传统方法需多次手术治疗。目的:探讨应用Ilizarov技术治疗股骨短缩并膝关节畸形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4月应用Ilizarov技术治疗的9例股骨远端骨骺损伤后遗股骨短缩并膝关节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男6例,女3例;年龄18~26岁,平均(22.1±2.9)岁;左侧2例,右侧7例;合并膝内、外翻5例,股骨髁上前弓4例。术中即时矫正膝关节内外翻及前弓畸形,然后在股骨中段斜形截骨,安装Ilizarov外固定器,术后逐渐调整外固定器,进行股骨延长及远端残留畸形的微调。随访复查双下肢全长正侧位X线片,观察下肢肢体长度、下肢力线、关节线及延长成骨情况,膝关节功能评分表(KSS)评价术后膝关节功能。结果:9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40个月,平均(20.5±7.6)个月。患者术后股骨短缩畸形和膝关节畸形均获得矫正。术后股骨延长3.0~7.5 cm,平均(4.1±0.9)cm;矫正膝关节内外翻畸形15°~25°,平均17.9°±2.8°;前弓畸形12°~20°,平均14.4°±2.4°。术后外固定器佩戴时间6~14个月,平均(9.3±2.6)个月。术后3例发生针道感染,换药处理后感染控制;1例针道松动,更换穿针位置,重新固定,均未出现神经血管损伤。末次随访膝关节KSS评分79~100分,平均(94.2±3.9)分。结论:Ilizarov技术治疗股骨远端骺损伤后遗股骨短缩合并膝关节畸形,能够准确恢复下肢长度和力线,手术创伤小、手术次数少、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IZAROV技术 外固定 骨骺损伤 股骨短缩 膝关节畸形
下载PDF
成人胫骨缺损新分型与骨搬移治疗策略:附58例报告 被引量:13
19
作者 秦泗河 郭保逢 +4 位作者 彭爱民 郑学建 焦绍锋 臧建成 秦绪磊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20年第5期402-408,共7页
背景:胫骨缺损常合并软组织损伤、肢体畸形、不等长等问题。目前的临床分型并不能涵盖一些复杂胫骨缺损情况。目的:从Ilizarov骨搬移技术角度探讨成人非感染性胫骨缺损临床新分型及治疗策略。方法:分析2000年4月至2017年1月应用Ilizaro... 背景:胫骨缺损常合并软组织损伤、肢体畸形、不等长等问题。目前的临床分型并不能涵盖一些复杂胫骨缺损情况。目的:从Ilizarov骨搬移技术角度探讨成人非感染性胫骨缺损临床新分型及治疗策略。方法:分析2000年4月至2017年1月应用Ilizarov骨搬移技术治疗的58例成人无感染性胫骨缺损。依据胫骨缺损的长度、部位、是否合并畸形以及相应的Ilizarov骨搬移手段分为5个类型。Ⅰ型:1 cm<中下/上段骨缺损≤6 cm,无明显成角畸形。采用胫骨单节段截骨,向缺损端搬移。Ⅱ型:6 cm<中下/上段骨缺损≤10 cm,无明显成角畸形。采用双节段截骨同步向缺损端骨搬移。Ⅲ型:6 cm<中段骨缺损≤10 cm,无明显成角畸形,胫骨上、下双节段截骨,向心性骨搬移。Ⅳ型:6 cm<上、下两段缺损≤10 cm,中段残留活骨≥6 cm,无明显成角畸形。将胫骨中间残留的一段活骨2处截骨,成为3块骨,中间骨块固定作为两块骨搬移再生的"母骨"支点,上下两段骨块反向分离牵拉,一期修复上下2区骨缺损。Ⅴ型:胫骨缺损>10 cm,合并骨干>7°成角畸形。采用腓骨上下两处截骨,先纵向牵拉使胫骨缺损间隙加大、成角畸形矫正,再横向牵拉将腓骨中间段搬移至胫骨缺损处,使其腓骨胫骨化。观察5个临床分型组骨缺损修复骨愈合、畸形矫正、有无肢体短缩等并发症、汇合端愈合情况等。拆除外固定后随访,采用改良Paley骨不连评价标准进行评价。结果:55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4~104个月,平均(32.0±21.4)个月。所有患者均实现骨缺损修复并最终骨性愈合,骨愈合指数35~60d/cm,平均(49.0±6.4)d/cm。1例Ⅳ型,4例Ⅴ型患者术后肢体短缩>2.5 cm(2.7~3.5 cm)。末次随访无>7°局部畸形病例。未发生1例深部感染、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17例因汇合端骨愈合迟缓,二次手术取自体髂骨植骨。带外固定架时间5~28个月。治疗效果:优41例、良11例、可3例,优良率94.5%(52/55)。结论:成人胫骨缺损新分型既有利于病情评估亦利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针对不同类型制定的个体化骨搬移重建方法,可一期手术修复骨缺损、矫正畸形、延长肢体,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胫骨缺损 分型 ILIZAROV技术 骨搬移 手术策略
下载PDF
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郑学建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20年第21期134-135,共2页
本文围绕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展开分析,介绍了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概念,从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单元进行应用阐述,分析了现有煤矿监测监控的正常化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其未来发展应用进行了展望,仅供参考。
关键词 煤矿 安全监测 监控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