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中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一) 被引量:3
1
作者 郑守曾 王睿林 《天津中医药》 CAS 2005年第3期186-189,共4页
应在中医现代化研究过程中,越来越多地应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分子生物学及其技术作为一项重要的研究工具,亦被不断地用于中医药的研究,它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对中医药理论进行进一步的阐释,文章总结近年来分子生物学应用于中医药... 应在中医现代化研究过程中,越来越多地应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分子生物学及其技术作为一项重要的研究工具,亦被不断地用于中医药的研究,它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对中医药理论进行进一步的阐释,文章总结近年来分子生物学应用于中医药研究的情况并作简要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 中医药 应用
下载PDF
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中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二) 被引量:1
2
作者 郑守曾 王睿林 《天津中医药》 CAS 2005年第4期272-276,共5页
在中医现代化研究过程中,越来越多地应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分子生物学及其技术作为一项重要的研究工具,亦被不断地用于中医药的研究,它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对中医药理论进行进一步的阐释,文章总结近年来分子生物学应用于中医药研... 在中医现代化研究过程中,越来越多地应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分子生物学及其技术作为一项重要的研究工具,亦被不断地用于中医药的研究,它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对中医药理论进行进一步的阐释,文章总结近年来分子生物学应用于中医药研究的情况并作简要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 中医药 现代化 应用
下载PDF
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中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述评 被引量:1
3
作者 郑守曾 王睿林 《中医药学刊》 2005年第10期1770-1775,共6页
在中医现代化研究过程中,越来越多地应用先进的现代科学技术,分子生物学及其技术作为一项重要的研究工具,亦被不断地用于中医药的研究,它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对中医药理论进行进一步的阐释,本文总结近年来分子生物学应用于中医药研... 在中医现代化研究过程中,越来越多地应用先进的现代科学技术,分子生物学及其技术作为一项重要的研究工具,亦被不断地用于中医药的研究,它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对中医药理论进行进一步的阐释,本文总结近年来分子生物学应用于中医药研究的情况并作简要述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 中医药 述评
下载PDF
关于中医药文化的认识与发展中医药文化的建议——在全国中医药文化、医古文、易学与科学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被引量:1
4
作者 郑守曾 钱晓薇(整理)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6年第11期1-1,共1页
很高兴今天能参加中华中医药学会文化研究分会,医古文分会和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易学与科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的学术研讨会。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北京中医药大学并以中华中医药学会的名义对本次研讨会的召开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关键词 学术研讨会 中医药文化 医古文 科学 易学 中华中医药学会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专业委员会
下载PDF
谈中医药现代化 被引量:2
5
作者 郑守曾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5年第12期6-8,共3页
中医与西医存在着传统性和现代性两个方面.有人担心中医药现代化以后我们的传统就会丧失,特点就会淹灭,其实不然.现代性是对传统性的补充而不是替代,现代性不仅可以和传统性并存,而且可以强化传统性.实际上,现代化的过程就是传统的东西... 中医与西医存在着传统性和现代性两个方面.有人担心中医药现代化以后我们的传统就会丧失,特点就会淹灭,其实不然.现代性是对传统性的补充而不是替代,现代性不仅可以和传统性并存,而且可以强化传统性.实际上,现代化的过程就是传统的东西在科学与技术进步的条件下,对现代社会文化的变化需要所做出的功能上的适应,传统中所隐含的现代特征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激活成现代性.比如,中医病证的个体化治疗、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保健与治疗中顺应这种思想就可能成为21世纪医学发展的前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现代化
下载PDF
气虚体质与气虚证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24
6
作者 王睿林 郑守曾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4年第7期555-556,共2页
自 70年代体质学说提出以来 ,许多学者论述了体质与证的相关性及差异。本文从气虚体质和气虚证的概念、形成原因、特征、转归及调养与治疗入手 。
关键词 气虚体质 生理性气虚体质 病理性气虚体质 气虚证
下载PDF
文化认同与中医药发展
7
作者 郑守曾 《生物医药世界》 2001年第V00期70-71,共2页
关键词 文化认同 中医药发展 全球化
下载PDF
拓宽办学思路 增强办学活力 加快学校发展
8
作者 郑守曾 《湖南中医药导报》 1999年第10期1-3,共3页
近年来,国家已确定了“科教兴国”的战略,这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又一次指明了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中医药教育事业经过多年的努力,既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从全国的情况看,一些兄弟院校,特别是地处沿海的中医药... 近年来,国家已确定了“科教兴国”的战略,这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又一次指明了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中医药教育事业经过多年的努力,既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从全国的情况看,一些兄弟院校,特别是地处沿海的中医药院校发展较快,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中医教育 办学方针 学校发展
下载PDF
气虚体质个性特点的调研与分析 被引量:17
9
作者 张惠敏 郑守曾 +1 位作者 钱会南 王琦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101-102,共2页
采用流行病学调研的方法,研究气虚体质的个性特点。结果:气虚体质和平和质相比,性格偏于内向、情绪不稳定。又从中医学角度说明气虚体质性格特征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 气虚体质 艾森克个性问卷
下载PDF
新时代中医药再辉煌成为人类共享主流医学
10
作者 杨建宇 李杨 +5 位作者 郭宏昌 高泉 柳越冬 刘言言 张雅娟(指导) 郑守曾(指导)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23期196-198,共3页
中医药在慢性病治疗、身体调理、提高免疫力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这些优势在现代医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和认可。近年来,中医药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其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影响力日益提升,逐渐成为人类共享的主流医学之一。基于新时代... 中医药在慢性病治疗、身体调理、提高免疫力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这些优势在现代医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和认可。近年来,中医药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其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影响力日益提升,逐渐成为人类共享的主流医学之一。基于新时代国家政策的推动和远程教育手段,中医药已经传播到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当地民众提供了有效的医疗服务和健康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学 主流医学 共享医学 发展战略 国际传播 远程教育
下载PDF
高等医学院校中医学教材的建设
11
作者 郑守曾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2000年第2期30-32,共3页
关键词 高等医学院校 中医学教材 建设 教学目标
下载PDF
论中医药学境外办学的发展 被引量:9
12
作者 郑守曾 傅延龄 +1 位作者 张立平 张丹英 《中医教育》 2005年第1期1-4,7,共5页
中国高等中医药教育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的形式,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根据国际标准与规则,制定境外办学目标与方针,对于境外办学中办学方式、学历承认、教材、师资、远程教育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建立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国... 中国高等中医药教育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的形式,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根据国际标准与规则,制定境外办学目标与方针,对于境外办学中办学方式、学历承认、教材、师资、远程教育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建立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国际化新理念并有所发展、有所创新,在境外办学方面发挥新作用,开创新世纪的崭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教育 境外办学 思考
原文传递
人文主义视野中的医学教育 被引量:2
13
作者 郑守曾 《中医教育》 2003年第2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文艺复兴 健康 医学教育 人文主义
原文传递
中医创造教育模式刍议 被引量:2
14
作者 郑守曾 《中医教育》 1999年第1期12-14,共3页
关键词 创造教育 模式 中医 医学教育
原文传递
抓住机遇 推动中医药教育发展
15
作者 郑守曾 《北京教育(高教)》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9-11,共3页
加入WTO是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新的里程碑.笔者认为,加入WTO给中医药行业既带来了挑战,又带来了机遇,机遇大于挑战.高等中医药院校理应发挥独特的办学优势,抓住机遇,积极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 中药产品 抓住机遇
原文传递
不同人群气虚体质分布状况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39
16
作者 张惠敏 胡立胜 +2 位作者 钱会南 郑守曾 王琦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00-202,共3页
目的研究气虚体质在不同人群的分布状况。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研的方法对北京市城区、乡镇、农村人口16岁以上的395人进行气虚体质分布状况的调查。结果气虚体质在成年人群样本中的出现率为19%;农村人口比乡镇和城市人口更容易出现气... 目的研究气虚体质在不同人群的分布状况。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研的方法对北京市城区、乡镇、农村人口16岁以上的395人进行气虚体质分布状况的调查。结果气虚体质在成年人群样本中的出现率为19%;农村人口比乡镇和城市人口更容易出现气虚体质;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出现气虚体质;男性40岁以后出现气虚体质的概率较40岁以前的各年龄段明显增加,40岁以前的各年龄段气虚体质出现率没有明显的随年龄增长的趋势。41-48岁气虚体质的出现率明显高于40岁以前的各年龄段以及49—56岁年龄段。57—64岁气虚体质的出现率最高,64岁以后反而有下降的趋势。女性在22岁之前较少出现气虚体质,29—35、36—42、43—49、50岁以后气虚体质的出现率呈递增趋势。结论气虚体质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状况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虚体质 人群 分布
原文传递
突出办学特色 制定跨越式发展战略
17
作者 郑守曾 《中医教育》 2004年第1期1-3,共3页
关键词 高等中医药院校 人才培养 发展战略 改革 办学宗旨
原文传递
中医体质学说现代研究述评 被引量:26
18
作者 钱会南 郑守曾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4,共4页
关键词 中医体质学说 现代研究 述评
原文传递
气虚体质的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11
19
作者 张惠敏 郑守曾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4-16,共3页
关键词 气虚体质 中医体质学说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深化考试改革 培养创新人才——《本科生考试制度改革方案》实施阶段报告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冰 李苓 +2 位作者 陈静 李士英 郑守曾 《中医教育》 2001年第5期19-20,22,共2页
关键词 考试改革 本科生 阶段报告 中医药院校 高等教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