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纤维/环氧树脂层合板的膨胀特性 被引量:1
1
作者 郑宗光 白良愈 巴力学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S1期81-82,共2页
一、前言 复合材料大多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掌握不同方向的性能是正确使用复合材料的必要条件。对于用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的复合材料来说也是这样。碳纤维与环氧树脂基体二者的膨胀性能相差极大,例如本实验所采用的日本东丽公司M40碳纤... 一、前言 复合材料大多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掌握不同方向的性能是正确使用复合材料的必要条件。对于用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的复合材料来说也是这样。碳纤维与环氧树脂基体二者的膨胀性能相差极大,例如本实验所采用的日本东丽公司M40碳纤维的线膨胀系数为-1.2×10<sup>-6</sup>℃<sup>-1</sup>,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它的长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收缩。环氧树脂的线胀系数高达60×10<sup>-6</sup>℃<sup>-1</sup>。二者在膨胀性能方面相差极大,因此,无论是设计研制或者是使用这种层合板,都必须考虑到纤维铺层的取向及其体积分量对层合板性能的影响。例如某些要求尺寸稳定性很高的构件,可以利用碳纤维线膨胀系数小,杨氏模量又很大的特点,选择纤维增强方向为尺寸稳定的方向。另一方面,尺寸稳定性太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合板 碳纤维增强 树脂基体 纤维取向 尺寸稳定性 线膨胀系数 纤维体积含量 膨胀性能 日本东丽公司 膨胀特性
下载PDF
碳纤维缠绕复合材料在潜水外压容器上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郑宗光 浦桂玲 +1 位作者 李世红 程国生 《材料开发与应用》 CAS 1996年第5期35-38,共4页
在铝合金圆筒体外以浸渍树脂碳纤维进行缠绕复合增强,增强后的筒体耐静水外压能力大幅度提高;整体缠绕的全复合材料筒体,在耐静水外压能力及减轻自身重量方面也获得了明显的效果。此外,在铝合金细长圆管的外壁复合缠绕碳纤维,能有... 在铝合金圆筒体外以浸渍树脂碳纤维进行缠绕复合增强,增强后的筒体耐静水外压能力大幅度提高;整体缠绕的全复合材料筒体,在耐静水外压能力及减轻自身重量方面也获得了明显的效果。此外,在铝合金细长圆管的外壁复合缠绕碳纤维,能有效地提高圆管对轴向压载荷的抗失稳与抗屈曲破坏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水 外压容器 复合材料 碳纤维
下载PDF
三向增强碳/碳复合材料的高温热应变性能
3
作者 郑宗光 白良愈 巴力学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S1期26-27,共2页
一、前言 三向增强碳/碳复合材料(以下简称3D—C/C复合材料)具有重量轻、耐高渐、比强度高和高烧蚀热等优越的物理和力学性能。特别是在2500℃以上时,它的高温比强度是其他材料无法相比的。由于它所独具有优越性,已成为目前航天工业... 一、前言 三向增强碳/碳复合材料(以下简称3D—C/C复合材料)具有重量轻、耐高渐、比强度高和高烧蚀热等优越的物理和力学性能。特别是在2500℃以上时,它的高温比强度是其他材料无法相比的。由于它所独具有优越性,已成为目前航天工业中最受重视的材料之一。随着人们对这种材料性能的认识以及材料成本的降低,3D—C/C复合材料在其他工业领域也将会逐渐受到重视和得到应用。本文介绍一种以聚丙烯腈碳纤维作为增强组元,在X—Y—Z三个互相垂直的方向分别以2:2:3的纤维比例正交排列,以煤沥青为基体材料,经过高温高压浸渍而成的三向碳/碳复合材料的几个重要的物理与力学性能。由于这种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复杂,性能离散较大,所列数据仅供选材时参考。 二、试验结果与讨论 1.密度 3D—C/C复合材料的密度为2.0g·cm<sup>-3</sup>左右。 2、线热膨胀性能 考虑到3D—C/C复合材料在高温条件下受热时间过长可能影响到它的内部组织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碳复合材料 材料性能 高压浸渍 力学性能 热应变 热膨胀性能 煤沥青 比强度 基体材料 内部组织结构
下载PDF
碳纤维缠绕复合材料在潜水外压容器上的应用
4
作者 郑宗光 浦桂玲 +1 位作者 李世红 程国生 《船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3-44,42,共3页
在铝合金圆筒体外以浸渍树脂碳纤维进行缠绕复合增强,可大幅度提高筒体的耐静水外压能力,整体缠绕的全复合材料筒体,在耐静水外压能力及减轻自身重量方面也获得了明显的效果。此外,在铝合金细长圆管的外壁复合缠绕碳纤维,能有效地... 在铝合金圆筒体外以浸渍树脂碳纤维进行缠绕复合增强,可大幅度提高筒体的耐静水外压能力,整体缠绕的全复合材料筒体,在耐静水外压能力及减轻自身重量方面也获得了明显的效果。此外,在铝合金细长圆管的外壁复合缠绕碳纤维,能有效地提高圆管对轴向压载荷的抗失稳与抗屈曲破坏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缠绕 复合材料 潜水外压容器 潜水装备
下载PDF
纤维缠绕复合对细长铝合金圆管轴向承压的增强作用
5
作者 郑宗光 浦桂玲 +1 位作者 李世红 程国生 《材料开发与应用》 CAS 1997年第5期25-28,共4页
在硬铝合金(LY-11铝合金)细长圆管的外壁以不同方式缠绕复合碳纤维,并对缠绕前后圆管承受轴向压载荷能力进行了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细长圆管外壁缠绕碳纤维后,圆管的抗弯曲变形及抗压极限承载能力都得到大幅度提高。本文... 在硬铝合金(LY-11铝合金)细长圆管的外壁以不同方式缠绕复合碳纤维,并对缠绕前后圆管承受轴向压载荷能力进行了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细长圆管外壁缠绕碳纤维后,圆管的抗弯曲变形及抗压极限承载能力都得到大幅度提高。本文对未经缠绕的承压管的稳定性及理论临界应力进行了探讨,对采用碳纤维缠绕复合后的细长管轴向承压能力得以提高的原因作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压圆管 临界载荷 纤维缠绕复合 硬铝合金
下载PDF
表面镀铝及附着碳化硅微粒的高模碳纤维与铝的压铸复合特性 被引量:1
6
作者 成会明 周本濂 +1 位作者 郑宗光 师昌绪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8,共8页
采用挤压铸造法直接制备了高模碳纤维、离子喷镀铝碳纤维及附着SiC微粒的碳纤维增强铝复合材料,考察了碳纤维与铝的压铸复合特性。结果表明,纯碳纤维和喷镀1μm铝层的碳纤维与铝的压铸复合持性差,而且镀铝碳纤维的铝镀层预热时发生氧化... 采用挤压铸造法直接制备了高模碳纤维、离子喷镀铝碳纤维及附着SiC微粒的碳纤维增强铝复合材料,考察了碳纤维与铝的压铸复合特性。结果表明,纯碳纤维和喷镀1μm铝层的碳纤维与铝的压铸复合持性差,而且镀铝碳纤维的铝镀层预热时发生氧化,形成氧化物界面层,但附着SiC微粒的碳纤维与铝的压铸复合特性好,纤维在铝基体中均匀分散,被铝浸润,纤维与纤维无相互接触。实验初期制备的复合材料的轴向拉伸强度为600MPa。SiC微粒的主要作用是间隔纤维,形成利于熔融铝浸透纤维的通道,使铝与纤维能较好地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镀铝 碳化硅 金属复合材料 压铸
下载PDF
拉格朗日中值定理中辅助函数的引进
7
作者 郑宗光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1995年第Z2期33-33,共1页
现行《高等数学》教材中,对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的证明,是构造一个辅助函数F(x):f(x)-f(a)-(f(b)-f(a))/(b-a)(x-a) (1)使之满足罗尔定理的条件来实现的。本文试图用演绎、推理的方法来寻求所需的辅助函数。为叙述方便,现将拉格朗日中值定... 现行《高等数学》教材中,对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的证明,是构造一个辅助函数F(x):f(x)-f(a)-(f(b)-f(a))/(b-a)(x-a) (1)使之满足罗尔定理的条件来实现的。本文试图用演绎、推理的方法来寻求所需的辅助函数。为叙述方便,现将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引述如下:定理设 f(x)在闭区间(a,b]上连续,在开区间(a,b)内可导,则在(a,b)内至少存在一点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格朗日中值定理 辅助函数 高等数学 罗尔定理 上连续 开区间 闭区间 构造 教材 推理
下载PDF
关于矩阵A^(-1)B的简捷算法及其应用
8
作者 郑宗光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1994年第2期59-61,共3页
关键词 初等变换 简捷算法 相似变换 初等阵 单位阵 左乘 线性变换 司卜 文经 半部
下载PDF
一道矩阵特征多项式证明题的多种证法
9
作者 金志平 郑宗光 《荆州师专学报》 1993年第5期33-34,共2页
对 n 阶矩阵 A.B,本文从矩阵元素、分块矩阵、函数矩阵三个不同的角度,给出了矩阵 AB 与 BA 有相同特征多项式的八种证明方法.
关键词 非奇异矩阵 相似矩阵 特征多项式 k阶主子式
全文增补中
承压管的临界载荷及碳纤维缠绕后的增强作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郑宗光 浦桂玲 +3 位作者 李世红 巴力学 周本濂 程国生 《材料科学进展》 CSCD 1993年第2期167-172,共6页
金属管外壁用碳纤维缠绕复合后,其承受横向与轴向压载荷的能力均茯得了明显的提高。尤其是细长管缠绕碳纤维后,对轴向压载荷的抗弯曲变形及抗压极限承载能力都有大幅度的提高。本文介绍了硬 Al 合金(LY-11Al 合金)圆管在外壁缠绕复合碳... 金属管外壁用碳纤维缠绕复合后,其承受横向与轴向压载荷的能力均茯得了明显的提高。尤其是细长管缠绕碳纤维后,对轴向压载荷的抗弯曲变形及抗压极限承载能力都有大幅度的提高。本文介绍了硬 Al 合金(LY-11Al 合金)圆管在外壁缠绕复合碳纤维前后承受压载能力的实验数据的对比,以及对未经缠绕复合的承压管的理论临界压力进行探讨,分析了缠绕碳纤维能提高承载能力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压管 临界 载荷 碳纤维
原文传递
碳纤维表面化学镀Ag 被引量:5
11
作者 成会明 周本濂 +2 位作者 王作明 郑宗光 师昌绪 《材料科学进展》 CSCD 1991年第1期85-88,共4页
探索了碳纤维(CF)表面化学镀 Ag 的新方法。CF 对化学镀 Ag 是非催化性的,一般表面活化处理之后,在 CF 上直接镀 Ag 的镀覆效果差,镀层不完整。若先化学镀覆一薄层 Cu,再让 Ag置换 Cu 层,然后施行化学镀 Ag 的方法,则可得到完整的、结... 探索了碳纤维(CF)表面化学镀 Ag 的新方法。CF 对化学镀 Ag 是非催化性的,一般表面活化处理之后,在 CF 上直接镀 Ag 的镀覆效果差,镀层不完整。若先化学镀覆一薄层 Cu,再让 Ag置换 Cu 层,然后施行化学镀 Ag 的方法,则可得到完整的、结合良好的均匀 Ag 镀层。在600—750℃之间热处理后,镀 Ag CF 也不发生降解,其拉伸强度仅有很小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化学镀 镀Ag
原文传递
一种在细观尺度上仿生的复合材料模型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世红 周本濂 +1 位作者 郑宗光 曾其蕴 《材料科学进展》 CSCD 1991年第6期543-547,共5页
本文分析了自然界常见的生物复合材料的结构,找出了有共性的规律,提出了双重螺旋的仿生复合模型。对该模型进行了理论分析,在细观尺度上将仿生学运用于复合材料的设计与制备。用碳纤维/Sn 复合材料对该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与均匀... 本文分析了自然界常见的生物复合材料的结构,找出了有共性的规律,提出了双重螺旋的仿生复合模型。对该模型进行了理论分析,在细观尺度上将仿生学运用于复合材料的设计与制备。用碳纤维/Sn 复合材料对该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与均匀排布的单向长纤维复合材料比较,其抗拉强度显著提高(超过了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模型 生物材料
原文传递
维尼纶增强铝合金叠层板(VIRALL)——一种新型超混杂复合材料 被引量:2
13
作者 隋国鑫 周本濂 +2 位作者 郑宗光 周承倜 师昌绪 《材料科学进展》 CSCD 1993年第4期365-368,共4页
本文采用胶接技术,制成维尼纶增强铝合金叠层板(VIRALL)复合材料。结果表明,同相应的 Al合金相比,VIRALL 层板密度小,强度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还具有良好的变形性,并且价格低于 Al 合金。VIRALL 层板可以作为民用 Al 合金的部分替代品。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维尼纶 层板 铝合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