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潜山新发现的假古猬类化石 被引量:1
1
作者 郑家坚 郑龙亭 黄学诗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9-17,83-84,共9页
记述了安徽省潜山盆地早~中古新世望虎墩组中发现的2属3种假古猬类化石,其中包括一个新种──望虎墩非猬(Anictops wanghudunensis sp. nov.)。新种不同于属型种大别非猬(Anictops tab... 记述了安徽省潜山盆地早~中古新世望虎墩组中发现的2属3种假古猬类化石,其中包括一个新种──望虎墩非猬(Anictops wanghudunensis sp. nov.)。新种不同于属型种大别非猬(Anictops tabiepedis)在于下颊齿下前尖更衰退且更靠近下后尖,下次小尖不发育,m3跟座呈圆形。上颊齿单面高冠现象较显著,相对横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潜山 早~中古新世 望虎墩组 假古猬科
下载PDF
广西崇左三合巨猿大洞早更新世小哺乳动物群 被引量:24
2
作者 金昌柱 秦大公 +4 位作者 潘文石 王元 张颖奇 邓成龙 郑家坚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29-1137,共9页
最近在广西崇左三合大洞发现了步氏巨猿和似人似猿共生的新层位,与之伴生的有52种小哺乳动物,占三合大洞巨猿动物群总数的62%,其中苏门答腊兔(Nesolagus)是东南亚地区首次发现的化石。小哺乳动物群以南方早更新世常见的偏皮氏毛耳飞鼠... 最近在广西崇左三合大洞发现了步氏巨猿和似人似猿共生的新层位,与之伴生的有52种小哺乳动物,占三合大洞巨猿动物群总数的62%,其中苏门答腊兔(Nesolagus)是东南亚地区首次发现的化石。小哺乳动物群以南方早更新世常见的偏皮氏毛耳飞鼠(Belomys parapearsoni)、中间猪尾鼠(Typhlomys intermedius)、拟低冠竹鼠(Rhizomys brachyrhizomyoides)、硕豪猪(Hystrix magna)、先社鼠(Niviventer preconfucianus)、拟爱氏巨鼠(Leopoldamysedwardioidesi)等为代表,根据小哺乳动物群性质和与其他动物群对比以及磁性地层年代测定,表明其时代应是早更新世中期(约距今120-160万年前)。该动物群由树鼩、扁颅蝠、小彩蝠、飞松鼠、笔尾树鼠、猪尾鼠等几乎是旧大陆热带-亚热带森林型动物组成,缺少北方类型,基本上属于热带森林动物群,这表明了当时的自然景观为温暖湿润的热带雨林环境。三合大洞小哺乳动物群是广西地区的首次发现,对华南早更新世巨猿动物群详细划分,探讨步氏巨猿演化和早期人类环境背景等目前科学界关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崇左三合巨猿大洞 早更新世 小哺乳动物群 热带雨林环境
下载PDF
中国南方早更新世主要哺乳动物群层序对比和动物地理 被引量:20
3
作者 金昌柱 郑家坚 +1 位作者 王元 徐钦琦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04-317,共14页
我国南方早更新世哺乳动物群中学术界十分关注是含巨猿的"巨猿动物群"。上世纪50年代广西仅发现个别有确切层位的巨猿地点,现已扩展到鄂、桂、黔、琼和渝5省市12个地点;同时也发现了重要的人猿超科化石及文化遗存。这对探讨... 我国南方早更新世哺乳动物群中学术界十分关注是含巨猿的"巨猿动物群"。上世纪50年代广西仅发现个别有确切层位的巨猿地点,现已扩展到鄂、桂、黔、琼和渝5省市12个地点;同时也发现了重要的人猿超科化石及文化遗存。这对探讨人类进化和古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依动物群和年代学的研究,本文将早更新世哺乳动物群划分为早、中、晚三期。根据多重地层划分和对比,文中对含哺乳动物主要层位(遗址)的厘定、层序对比提出了一些不同的意见,以供讨论;同时对我国南北动物地理区系间过渡带作了必要的阐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南方 早更新世 巨猿动物群 层序对比 动物地理
下载PDF
广西崇左三合巨猿大洞新发现的鼠科化石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元 秦大公 +3 位作者 金昌柱 潘文石 张颖奇 郑家坚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3-87,共15页
本文记述了广西崇左三合巨猿大洞新发现的鼠类化石,共有7属11种,包括了4个绝灭种,占鼠类总数的40%。经系统比较研究显示,三合大洞鼠类主要属种的形态特征显然要比重庆巫山龙骨坡的进步,且较相似于湖北建始龙骨洞的相关鼠类;古地磁的测... 本文记述了广西崇左三合巨猿大洞新发现的鼠类化石,共有7属11种,包括了4个绝灭种,占鼠类总数的40%。经系统比较研究显示,三合大洞鼠类主要属种的形态特征显然要比重庆巫山龙骨坡的进步,且较相似于湖北建始龙骨洞的相关鼠类;古地磁的测年结果为距今在120—160万年,其时代应是早更新世中期。三合大洞鼠类除了个别广布型外均为东洋界成员,而且几乎都是树栖和半树栖以及林地生活的种类,与大哺乳动物反映的生态特征基本一致,当时的自然景观为气候温暖炎热,森林茂盛的环境。三合大洞鼠类化石的研究填补了广西巨猿动物群缺少鼠类记载的空白,这对于探讨其生态环境将提供重要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崇左 三合巨猿大洞 早更新世中期 鼠科化石
下载PDF
中国晚更新世猛犸象(Mammuthus)扩散事件的探讨 被引量:25
5
作者 金昌柱 徐钦琦 郑家坚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7-53,共7页
大型哺乳动物真猛犸象在晚更新世时曾广泛分布北半球辽阔的地区。据最近的研究表明,在我国它曾覆盖了从北纬55°到北纬35°的广大区域。已发现的众多猛犸象化石地点中,有不少已作过详细的同位素年代测定。从生物地层学和同位... 大型哺乳动物真猛犸象在晚更新世时曾广泛分布北半球辽阔的地区。据最近的研究表明,在我国它曾覆盖了从北纬55°到北纬35°的广大区域。已发现的众多猛犸象化石地点中,有不少已作过详细的同位素年代测定。从生物地层学和同位素年代学的角度,纵观真猛犸象从极地侵入我国境内及其繁盛衰亡的演变史,不难看出真猛犸象在我国北方晚更新世晚期曾有过两次比较集中的活动高潮,并每次都伴随有明显的向南迁徙。它的第一次南迁大致发生在距今3.4-2.6万年前(或可能略早),策二次南迁大致发生在距今2.3-1.2万年前。真猛犸象的这两次南迁活动与本次冰期两次较明显的冷暖交替的小气候波动在时间上大体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晚更新世 猛犸象 扩散事件
下载PDF
安徽宣城早第三纪哺乳类及双塔寺组的地质时代 被引量:10
6
作者 黄学诗 郑家坚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90-306,共17页
记述了近年来在安徽省宣城市双塔寺组中发现的哺乳动物化石计七种,其中包括一个新属和两个新种──杨氏皖柱兽(Wanostylopsyoungigen.etsp.nov.)和进步翼齿兽(Haopodusprogressussp.nov.)。根据这些属种及以往发现的材料,进... 记述了近年来在安徽省宣城市双塔寺组中发现的哺乳动物化石计七种,其中包括一个新属和两个新种──杨氏皖柱兽(Wanostylopsyoungigen.etsp.nov.)和进步翼齿兽(Haopodusprogressussp.nov.)。根据这些属种及以往发现的材料,进一步肯定了双塔寺组的地质时代为晚古新世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宣城 晚古新世 双塔寺组 哺乳动物纲
下载PDF
湖南常桃盆地北柱兽类化石及相关地层问题 被引量:4
7
作者 黄学诗 郑家坚 丁素因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4-23,T003,共11页
记述了在湖南省常桃盆地延泉剖面上发现的北柱兽类一新属新种——湖南窄柱兽(Stenostylops xiangensis gen. et sp. nov.)。新属以其长大于宽的窄长的上颊齿区别于北柱兽类任何已知属。新记述的... 记述了在湖南省常桃盆地延泉剖面上发现的北柱兽类一新属新种——湖南窄柱兽(Stenostylops xiangensis gen. et sp. nov.)。新属以其长大于宽的窄长的上颊齿区别于北柱兽类任何已知属。新记述的种类表明含化石层的地质时代为早始新世或可能稍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常桃盆地 早始新世 北柱兽类
下载PDF
安徽潜山中古新世一种似裂齿类的哺乳动物 被引量:5
8
作者 黄学诗 郑家坚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1-136,共6页
记述了在安徽省潜山盆地中古新世地层中发现的一种似裂齿目的哺乳动物———潜山简齿兽 (Simplodonqianshanensisgen.etsp .nov .)。新属与以往发现的裂齿兽类不同在于上颊齿相对窄长 ,单面高冠现象不显 ,无小尖 ,齿脊不发育。
关键词 安徽潜山 中古新世 裂齿类 哺乳动物 潜山简齿兽
下载PDF
广东南雄古新世一新的裂齿类 被引量:4
9
作者 黄学诗 郑家坚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96-104,共9页
记述了广东南雄盆地早~中古新世上湖组上部发现的裂齿目一新属新种──杨氏华南兽(Huananius youngi gen. et sp. nov.)。新属在上、下前日齿不臼齿化,上臼齿无次尖,下臼齿三角座和跟座均呈V形等方... 记述了广东南雄盆地早~中古新世上湖组上部发现的裂齿目一新属新种──杨氏华南兽(Huananius youngi gen. et sp. nov.)。新属在上、下前日齿不臼齿化,上臼齿无次尖,下臼齿三角座和跟座均呈V形等方面显得原始。但在颊齿单面高冠,上臼齿原尖前、后脊分别与前、后附尖相连,小尖发育,具初始的次尖架,下臼齿略呈双曲拱柱状,具下后附尖等方面显示了向典型的裂齿类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南雄 古新世 裂齿目 华南兽
下载PDF
广东南雄晚古新世哺乳类二新种 被引量:3
10
作者 黄学诗 郑家坚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71-277,共7页
记述了发现在广东南雄晚古新世地层中的北柱兽目和钝脚目各一新种———中间沟柱兽 (Bothriostylopsmediussp .nov .)和大塘南岭兽 (Nanlingilambdadatangensissp .nov.)。中间沟柱兽的个体大小介于南方种 (B .notios)和进步种 (B .prog... 记述了发现在广东南雄晚古新世地层中的北柱兽目和钝脚目各一新种———中间沟柱兽 (Bothriostylopsmediussp .nov .)和大塘南岭兽 (Nanlingilambdadatangensissp .nov.)。中间沟柱兽的个体大小介于南方种 (B .notios)和进步种 (B .progressus)之间 ,但M3尤其是m3相对上述两种更大。大塘南岭兽比池江南岭兽 (N .chijiangensis)个体小、下颊齿跟座窄小、下后尖比下前尖高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南雄 晚古新世 钝脚类 北柱兽类 哺乳类
下载PDF
安徽潜山晚古新世鼩鼱目(哺乳纲)一新属 被引量:3
11
作者 黄学诗 郑家坚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7-132,共6页
记述了在安徽省潜山盆地晚古新世地层中发现的晌髓类的一个新属新种──李氏皖掠兽(Wanolestes lii gen.et sp.nov.)。新属以p4臼齿化程度低,下颊齿跟座脊状,仅具两个下臼齿为其特点。
关键词 安徽潜山 晚古新世 QuJing类 哺乳纲 新属
下载PDF
云南路南中始新世雷兽化石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学诗 郑家坚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34-344,共11页
The brontotheres described in the present paper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Middle Eocene Lumeiyi Formation of Lunan Basin ,Yunnan by a field team of IVPP in 1 970s.They include two species -Protitan majorsp .nov.(V 1 3 8... The brontotheres described in the present paper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Middle Eocene Lumeiyi Formation of Lunan Basin ,Yunnan by a field team of IVPP in 1 970s.They include two species -Protitan majorsp .nov.(V 1 3 80 2~ 4)and Protitan cf.P .robustus which represented by a left lower jaw with p3~m3 as well as broken c1 and p2 ,a right lower jaw with p3~m3 of same in dividual (V 1 3 80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石 中始新世 亚科 头骨 哺乳动物 发现 古近纪 划分 内蒙古地区 云南
下载PDF
广西田阳晚始新世古灵猫科化石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学诗 郑家坚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31-236,共6页
记述了在广西省田阳县晚始新世公康组中发现的一新的古灵猫科化石——稀少东方鼬(Orientictis spanios gen.etsp.nov.)。新属与科中其他属不同在于M1呈三角形,不对称,后壁明显短于前壁并在中部向前凹入。
关键词 广西田阳 晚始新世 古灵猫科
下载PDF
关于Interogale和Anchilestes属分类位置的讨论 被引量:1
14
作者 丁素因 郑家坚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77-81,153,共6页
Interogale和Anchilestes属原被归入(犭亚)目(哺乳纲)。本文根据属型种Interogale datan-gensis的吻区结构及Anchilestes impolitus的颊齿特征,对两属的分类位置进行了讨论,认为它们代表裂齿目的两个古老类型。
关键词 裂齿目 中间(犭亚) 安琪掠兽
下载PDF
中国北方晚更新世哺乳类动物群的划分及其地理分布 被引量:9
15
作者 郑家坚 徐钦琦 金昌柱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70-181,190,共13页
新第三纪以来,由于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脉与西部山脉的隆起,我国形成了西高东低的地形特点,导致了气候和环境的变迁,明显地影响了中国哺乳动物的分布。在晚更新世,中国南北动物群分化逐渐扩大,动物群更替尤为频繁。中国晚更新世地层及... 新第三纪以来,由于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脉与西部山脉的隆起,我国形成了西高东低的地形特点,导致了气候和环境的变迁,明显地影响了中国哺乳动物的分布。在晚更新世,中国南北动物群分化逐渐扩大,动物群更替尤为频繁。中国晚更新世地层及动物群的研究已有一段相当长的历史,发现了众多重要的遗址和化石地点,积累了丰富的资料。笔者综合有关资料,对我国北方晚更新世动物群,特别是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的划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更新世 哺乳类 动物群 划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