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七氟醚预处理在婴幼儿体外循环心肌再灌注损伤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赵晖 郎志斌 +2 位作者 张岩伟 郑家永 彭帮田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5-7,共3页
目的:探讨七氟醚预处理在婴幼儿体外循环心肌再灌注损伤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4月医院收治的需行手术治疗的室间隔缺损婴幼儿5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儿气管插管后吸入空... 目的:探讨七氟醚预处理在婴幼儿体外循环心肌再灌注损伤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4月医院收治的需行手术治疗的室间隔缺损婴幼儿5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儿气管插管后吸入空气-氧气混合体,观察组患儿气管插管后吸入七氟醚,10 m洗脱,保证主动脉阻断前七氟醚吸入浓度为0。利用分光光度计、酶标仪测定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过氧化物酶(CTA)水平,采用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仪检测诱导后、主动脉开放6 h后两组患儿血浆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肌红蛋白(Mb)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主动脉开放30 min后MD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主动脉开放30 min后SOD及CT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儿主动脉开放30 min后cTnⅠ、Mb及CK-M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儿麻醉后并发症发生率(12.00%)与对照组(8.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室间隔缺损婴幼儿围术期应用七氟醚预处理的临床效果理想,能减轻患儿体外循环心肌再灌注损伤,减少氧自由基的生成,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预处理 婴幼儿 体外循环 心肌再灌注损伤 应用效果 作用机制
下载PDF
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行肺动脉下拉重建右心室流出道近中期效果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艾峰 彭帮田 +2 位作者 张岩伟 郑家永 韩宇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65-67,共3页
目的观察肺动脉闭锁(PA)合并室间隔缺损(VSD)患儿行肺动脉下拉重建右心室流出道(RVOT)的近中期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4例PA合并VSD患儿,行肺动脉下拉重建RVOT手术;记录术后近中期(术后第1、6个月)患儿死亡及并发症情况,采用超声心动图观... 目的观察肺动脉闭锁(PA)合并室间隔缺损(VSD)患儿行肺动脉下拉重建右心室流出道(RVOT)的近中期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4例PA合并VSD患儿,行肺动脉下拉重建RVOT手术;记录术后近中期(术后第1、6个月)患儿死亡及并发症情况,采用超声心动图观察肺动脉及其分支发育、三尖瓣及肺动脉反流面积、右心室面积变化分数(RVFAC)、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三尖瓣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m)和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m)的比值(Em/Am)、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结果 54例患儿术后第1个月内死亡6例、发生并发症11例,至第6个月未再发生死亡;患儿术后6个月肺动脉吻合口、左肺动脉开口、右肺动脉开口的直径和肺动脉、三尖瓣反流面积较术后第1个月增加(P均<0.05),右心室功能相关指标与术后第1个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PA合并VSD患儿行肺动脉下拉重建RVOT后肺动脉吻合口及分支生长发育良好,术后近中期右心功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肺动脉闭锁 室间隔缺损 肺动脉下拉重建术 右心室流出道 右心功能
下载PDF
室间隔缺损远离型右心室双出口外科解剖矫治早期临床报告
3
作者 艾峰 张岩伟 +3 位作者 郑家永 胡小松 魏志潘 彭帮田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01期33-33,共1页
目的:总结分析室间隔缺损(室缺)远离型右心室双出口外科解剖矫治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7-01至2018-04共9例室缺远离型右室双出口在我院儿童心脏中心行双心室解剖矫治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例,女4例。年龄1~42岁,体重6.5~49... 目的:总结分析室间隔缺损(室缺)远离型右心室双出口外科解剖矫治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7-01至2018-04共9例室缺远离型右室双出口在我院儿童心脏中心行双心室解剖矫治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例,女4例。年龄1~42岁,体重6.5~49 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心室双出口 外科解剖 室间隔缺损 临床报告
下载PDF
经右腋下径途室间隔缺损微创封堵失败及术后并发症原因分析
4
作者 郑家永 彭帮田 +4 位作者 张岩伟 艾峰 胡小松 本乐乐 范太兵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01期68-69,共2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回顾分析经右腋下途径室间隔缺损(VSD)微创封堵失败及术后并发症原因,旨在为今后提高VSD封堵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06至2017-12期间我院儿童心脏中心706例经右腋下途径行室间隔缺损(VSD)... 目的:本研究通过回顾分析经右腋下途径室间隔缺损(VSD)微创封堵失败及术后并发症原因,旨在为今后提高VSD封堵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06至2017-12期间我院儿童心脏中心706例经右腋下途径行室间隔缺损(VSD)微创封堵术患儿临床资料,通过分析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和手术探查的结果,术后体征、超声心动图、胸片、心电图及门诊随访结果等,对封堵失败及术后并发症原因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并发症 VSD 室间隔缺损 微创封堵
下载PDF
婴幼儿无血心脏手术的可行性分析
5
作者 张岩伟 彭帮田 +4 位作者 赵晖 艾峰 郑家永 郎志斌 胡小松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2期210-213,共4页
目的分析婴幼儿无血心脏手术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5年7月至2016年5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根据手术策略不同分为对照组(n=51)和研究组(n=51)。对照组采用常规体外循环与手术方法,研究组采用无血心脏... 目的分析婴幼儿无血心脏手术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5年7月至2016年5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根据手术策略不同分为对照组(n=51)和研究组(n=51)。对照组采用常规体外循环与手术方法,研究组采用无血心脏手术策略。比较两组库血用量、不同时间段血气指标(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BE值、血糖、乳酸值、血红蛋白)及相关临床指标(ICU监护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24 h引流量)水平。结果研究组血浆输入量及红细胞输入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BE值、血糖、乳酸值、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循环20 min、改良超滤结束、术后2 h及术后8 h时研究组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体外循环20 min时研究组乳酸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间段各血气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呼吸机辅助时间较对照组短,24 h引流量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CU监护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儿实施无血心脏手术具有可行性及有效性,可节约用血,且不会对患儿围手术期相关指标产生不良影响,有助于患儿及早康复,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婴幼儿 无血心脏手术 可行性
下载PDF
超声引导经皮不同途径封堵房间隔缺损临床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胡小松 彭帮田 +3 位作者 李亚南 艾峰 张岩伟 郑家永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12期1473-1477,共5页
目的:总结单纯超声引导经皮封堵房间隔缺损(ASD)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对比不同途径经皮封堵AS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8年1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超声引导经皮封堵ASD 145例,经颈内静脉途径91例,经股静脉途径54例。男... 目的:总结单纯超声引导经皮封堵房间隔缺损(ASD)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对比不同途径经皮封堵AS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8年1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超声引导经皮封堵ASD 145例,经颈内静脉途径91例,经股静脉途径54例。男性68例,女性77例,中位年龄6(3.9,11)岁,中位体质量23.0(17.3,40.7)kg。结果:患者ASD大小10(7,15)mm,封堵器大小(16.5±7.3)mm。全组患者无房室传导阻滞、二次手术、心包积液、血栓栓塞、穿刺部位血肿等并发症,3例患者残余分流。经颈内静脉途径和经股静脉途径均能顺利完成ASD封堵手术。其中局麻经胸超声引导下完成ASD封堵15例,均为经股静脉途径组,经食道超声全麻封堵130例。经颈内静脉途径组中位年龄4.1(3,8)岁,中位体质量19.1(14.8,27.1)kg、平均ASD大小(9.8±4.9)mm均明显小于经股静脉组年龄11(6,24)岁,体质量37.8(22.4,55.6)kg、ASD大小(14.1±6.2)mm(P<0.001);手术时间35(25,50)min明显短于经股静脉组45(34,70)min(P=0.022)。而经颈内静脉组ICU时间4(0,10)h、呼吸机使用时间1.2(0,2.5)h明显长于经股静脉组ICU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P<0.001)。随访:分别于术后1、3、6、12个月门诊随访,复查超声及心电图。3例残余分流患者随访期间愈合,随访期间无封堵器移位、再次手术、血栓、房室传导阻滞等并发症。结论:单纯超声引导下经皮封堵ASD安全、有效。经颈内静脉途径手术时间更短,更适用于低龄患儿;经股静脉途径手术时间长,但是使用呼吸机时间及ICU时间短,更适用于大龄患者,部分可以局麻下行经胸超声引导下封堵AS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 经皮封堵 超声引导
下载PDF
环状RNA CDR1as靶向抑制微小RNA-135a-5p调控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机制
7
作者 张岩伟 魏志潘 +2 位作者 郑家永 胡小松 付庆林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86-691,共6页
目的探讨环状RNA小脑变性相关蛋白1反义转录物(circCDR1as)对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HPASMC)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PASMC,缺氧诱导后干扰circCDR1as表达、抑制或过表达微小RNA-135a-5p(miR-135a-5p)以及过表达Janu... 目的探讨环状RNA小脑变性相关蛋白1反义转录物(circCDR1as)对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HPASMC)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PASMC,缺氧诱导后干扰circCDR1as表达、抑制或过表达微小RNA-135a-5p(miR-135a-5p)以及过表达Janus激酶2(JAK2)。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细胞中circCDR1as、miR-135a-5p表达;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JAK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蛋白表达。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缺氧组circCDR1as表达水平和磷酸化JAK2(p-JAK2)/JAK2、磷酸化STAT3(p-STAT3)/STAT3比值高于常氧组(1.98±0.07比1.01±0.05、0.62±0.06比0.18±0.04、0.56±0.05比0.15±0.03),miR-135a-5p表达水平低于常氧组(0.52±0.05比1.00±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620、14.946、17.223、18.362,P<0.05)。si-circCDR1as组circCDR1as表达水平、p-JAK2/JAK2、p-STAT3/STAT3比值和细胞活力、迁移细胞数、侵袭细胞数低于si-NC组(0.41±0.05比1.02±0.06、0.41±0.05比0.61±0.05、0.38±0.03比0.54±0.04、0.42±0.04比0.73±0.06、75.64±17.95比145.38±26.42、68.96±16.82比121.05±24.80),miR-135a-5p表达水平高于si-NC组(1.73±0.06比1.03±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131、6.928、7.838、10.530、5.348、4.258、21.954,P<0.05)。结论circCDR1as通过靶向抑制miR-135a-5p表达激活JAK2/STAT3信号通路,促进缺氧诱导的HPASMC增殖、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RNA CDR1as 微小RNA-135a-5p JANUS激酶2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
原文传递
食管超声引导下经胸微创外科封堵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孙俊杰 彭帮田 +7 位作者 范太兵 刘琳 权晓强 赵健 张岩伟 艾峰 郑家永 程兆云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4年第10期964-965,共2页
目的探讨外科微创封堵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48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其中房间隔缺损17例,室间隔缺损27例,动脉导管未闭4例,均行微创外科封堵手术,其中15例行胸骨正中切口手术,33例患者行侧切口入路手术,观察手术治疗效果。结... 目的探讨外科微创封堵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48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其中房间隔缺损17例,室间隔缺损27例,动脉导管未闭4例,均行微创外科封堵手术,其中15例行胸骨正中切口手术,33例患者行侧切口入路手术,观察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48例患者均成功实施微创外科封堵手术;手术时间50-110min,安置封堵器时间16-48min,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2-8.5h,ICU停留时间8-40h,术后住院时间2-7d;48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1、3、6个月与1a随访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48例患者封堵器位置均良好,未见残余分流及血栓形成。结论外科封堵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安全可靠,效果良好,侧切口入路进行外科封堵手术适合于部分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微创 外科封堵 术中食道超声
原文传递
双向格林术在婴儿复杂先心病中的应用
9
作者 郑家永 张岩伟 +2 位作者 艾峰 范太兵 彭帮田 《医药论坛杂志》 2016年第4期21-22,26,共3页
目的探讨双向格林手术治疗婴儿复杂先心病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效果。方法选取2006年7月至2014年5月,40例在体外并行循环下行双向格林(Glenn)术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病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3个月-1岁,平均年龄(0.73±0... 目的探讨双向格林手术治疗婴儿复杂先心病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效果。方法选取2006年7月至2014年5月,40例在体外并行循环下行双向格林(Glenn)术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病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3个月-1岁,平均年龄(0.73±0.21)岁,体表面积(0.28±0.06)m^2。术前经皮血氧饱和度(75±6)%,术前肺动脉压(12.12±3.42)mm Hg。结果全组无死亡,术后出现并发症5例(胸腔积液3例,乳糜胸2例)。术后肺动脉压(18.34±2.52)mm Hg,经皮血氧饱和度(84±7)%。结论对于难以解剖根治或I期Fontan手术的紫绀型肺血减少的复杂先心病患儿,双向Glenn手术是一种简单、可靠的手术方式,可缓解患儿早期的缺氧状况,促进肺血管发育,为二期手术创造了机会。提倡对于难以Ⅰ期根治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早期干预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格林术 婴儿 复杂先心病
原文传递
先心病肺动脉高压患儿肺组织芳香烃受体核转位蛋白水平及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岩伟 彭帮田 +3 位作者 刘琳 艾峰 郑家永 胡小松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8-161,共4页
目的观察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患儿肺组织中芳香烃受体核转位蛋白(ARNT)水平及其对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探讨ARNT在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 目的观察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患儿肺组织中芳香烃受体核转位蛋白(ARNT)水平及其对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探讨ARNT在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相关性肺动脉高压患者60例作为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组(CHD-PAH)和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无肺动脉高压患儿60例作为先天性心脏病组(CHD组)。将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HPASMC)细胞分为常氧组和缺氧组,分别给予常氧和缺氧诱导。将HPASMC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BC组)、阴性对照组(NC组)和siR-ARNT组,siR-ARNT组细胞转染ARNT-shRNA慢病毒,NC组细胞转染阴性对照慢病毒,BC组细胞不转染。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反转录-聚合酶连反应(RT-PCR)测定肺组织细胞中ARNT蛋白和mRNA水平。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测定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和划痕实验测定细胞迁移能力,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CHD-PAH组患儿肺组织ARNT蛋白和mRNA水平(0.53±0.06、2.36±0.17)均高于CHD组(0.09±0.02、1.00±0.12,t=53.889、50.62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缺氧组HPASMC细胞中ARNT蛋白和mRNA水平(0.47±0.09、2.15±0.13)均高于常氧组(0.14±0.06、1.00±0.09,t=8.072、19.24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BC组[0.65±0.13、1.00±0.08、0.43±0.09、0.81±0.12、1.13±0.14、(95.46±11.37)个、(85.17±6.42)μm]和NC组[0.62±0.14、0.98±0.09、0.41±0.07、0.79±0.13、1.14±0.15、(97.43±12.62)个、(83.91±6.58)μm]比较,siR-ARNT组HPASMC细胞中ARNT蛋白和mRNA水平(0.17±0.06、0.37±0.05)、吸光度(A)值(0.33±0.05、0.56±0.10、0.72±0.13)、迁移细胞数[(72.15±10.94)个]和迁移距离[(32.27±6.12)μm]均降低(F=37.863、158.406、3.794、9.814、20.442、10.171、156.87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C组和NC组HPASMC细胞中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患儿肺组织ARNT水平升高,ARNT可能通过影响HPASMC细胞增殖和迁移参与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肺动脉高压 芳香烃受体核转位蛋白 肺动脉平滑肌细胞 增殖 迁移
原文传递
单中心经右侧腋下途径外科封堵室间隔缺损近中期结果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小松 彭帮田 +2 位作者 张岩伟 郑家永 艾峰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50-153,共4页
目的总结单中心室间隔缺损(VSD)经右侧腋下途径微创外科封堵近中期结果。方法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儿童心脏中心经右腋下VSD封堵患儿624例,男304例,女320例,年龄(2.4±2.2)岁,体质量(12.3±10.2)kg;腋下3~5肋... 目的总结单中心室间隔缺损(VSD)经右侧腋下途径微创外科封堵近中期结果。方法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儿童心脏中心经右腋下VSD封堵患儿624例,男304例,女320例,年龄(2.4±2.2)岁,体质量(12.3±10.2)kg;腋下3~5肋间长约2cm切口,在食管超声引导下经右心房或右心室封堵VSD。结果患儿VSD大小(4.2±0.9)mm,封堵器大小(5.2±1.2)mm。使用偏心封堵器28例,对称封堵器596例。手术时间(58.5士20.2)min,1CU停留(19.4±6.7)ho出血量(10.4±9.5)ml:全组无死亡病例,2例封堵器移位;无ID度房室传导阻滞、新增主动脉瓣反流、大出血二次开胸、严重感染等并发症。随访6~48个月,残余分流15例,10例随访期间愈合,5例随访中,无再次手术、主动脉瓣反流、DI度房室传导阻滞、封堵器脱落等并发症。结论经腋下封堵VSD安全、有效,近中期结果满意,远期结果需要进一步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右侧腋下途径 外科封堵
原文传递
右腋下微创切口在低龄低体质量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岩伟 魏志潘 +2 位作者 郑家永 梁维杰 范太兵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2年第9期932-935,共4页
目的 比较低龄(年龄≤1岁)低体质量(体质量≤10.0 kg)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采用右腋下微创切口、胸骨正中切口行心内矫治术的治疗效果,探讨其安全性。方法 低龄低体质量先天性心脏病患儿630例,其中340例行右腋下微创切口手术者为观察组,290... 目的 比较低龄(年龄≤1岁)低体质量(体质量≤10.0 kg)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采用右腋下微创切口、胸骨正中切口行心内矫治术的治疗效果,探讨其安全性。方法 低龄低体质量先天性心脏病患儿630例,其中340例行右腋下微创切口手术者为观察组,290例行胸骨正中切口手术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ICU治疗时间,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总住院时间,术后总引流量,术后抗生素治疗时间,术后白细胞计数及血清C-反应蛋白、乳酸最高值,红细胞压积最低值,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组心脏复跳均转为窦性心律,顺利撤离体外循环。观察组切口长度[2.00(2.00,2.50)cm]、手术时间[125.00(125.00,155.00)min]、ICU治疗时间[22.00(19.75,23.50)h]、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5.50(4.00,6.37)h]、总住院时间[9.50(7.00,12.00)d]、术后抗生素治疗时间[6.00(4.00,7.00)d]均短于对照组[6.50(6.00,8.00)cm、185.00(165.00,285.00)min、23.50(22.00,63.12)h、8.50(5.62,30.75)h、12.00(10.00,16.00)d、9.50(6.00,21.00)d](P<0.05),术中出血量[20.00(16.25,27.50)mL]、术后引流量[82.50(70.00,157.25)mL]均少于对照组[25.00(20.00,40.00)、101.00(75.00,171.25) mL](P<0.05),术后白细胞计数[10.70(8.71,14.48)×10^(9)/L]、血清C-反应蛋白[20.79(3.79,58.57) mg/L]及乳酸[1.96(1.65,3.26)mmol/L]最高值均低于对照组[12.13(11.68,14.67)×10^(9)/L、2.55(2.19,3.19)mmol/L](P<0.05),高于对照组[50.99(43.12,78.75) mg/L](P<0.05),体外循环时间[63.00(51.75,79.50)min]、主动脉阻断时间[33.00(24.25,48.75)min]及术后红细胞压积最低值[29.00(26.00,34.00)%]与对照组[63.00(54.00,81.00)min、45.00(31.50,60.00)min、27.00(26.00,31.0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0.9%)低于对照组(3.4%)(χ^(2)=3.908,P=0.048)。结论 低龄低体质量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采用右腋下微创切口行心内矫治术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低龄低体质量 右腋下微创切口 胸骨正中切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