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MI联合术前氧合指数对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低氧血症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赵金珍 吕萍 +4 位作者 朱鹏 杜松林 万俊 安冬琪 郑少忆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45-1450,共6页
目的探讨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TAAD)患者术后发生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及其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1年6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收治的146例诊断为TAAD并接受孙氏手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24h内的氧合指数将患者分为... 目的探讨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TAAD)患者术后发生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及其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1年6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收治的146例诊断为TAAD并接受孙氏手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24h内的氧合指数将患者分为低氧血症组(PaO2/FiO2≤200mmHg)与非低氧血症组(PaO2/FiO2>200mmHg)。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氧合指数、气管插管时间和院内病死率等临床结局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术后发生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危险因素的预测价值。结果TAAD患者术后低氧血症发生率为45.9%。与非低氧血症组比较,低氧血症组机械通气时间(P<0.001)和ICU停留时间(P=0.039)明显延长,且病死率明显增高(P=0.01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重指数(BMI)高是TAAD患者术后发生低氧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OR=1.701,P<0.001),而术前氧合指数高是术后低氧血症的保护性因素(OR=0.987,P=0.004)。ROC曲线分析显示,BMI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48,最佳切点为25.8kg/m^(2),术前氧合指数的AUC为0.808,最佳切点是265mmHg。结论BMI>25.8kg/m^(2)是TAAD患者术后发生低氧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氧合指数>265mmHg的患者术后不易发生低氧血症;术后合并低氧血症的患者气管插管时间更长,院内病死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 术后低氧血症 危险因素 体重指数
下载PDF
无乳链球菌感染性心内膜炎并急性肝衰竭1例
2
作者 赵金珍 吕萍 郑少忆 《广州医药》 2023年第6期52-55,60,共5页
目的 探讨无乳链球菌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无乳链球菌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急性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表现、诊疗经过及预后。结果 经过积极抗感染、血浆置换和体外循环下赘生物清除、瓣膜置换手... 目的 探讨无乳链球菌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无乳链球菌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急性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表现、诊疗经过及预后。结果 经过积极抗感染、血浆置换和体外循环下赘生物清除、瓣膜置换手术治疗,术后继续予抗感染、抗凝等治疗,患者脏器功能恢复良好,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并顺利出院。结论 无乳链球菌感染性心内膜炎可引起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肝衰竭、急性肾衰竭等多脏器功能不全,合理把握手术时机和准确评估围术期风险有助于提高急危重症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救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乳链球菌 感染性心内膜炎 急性肝衰竭
下载PDF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体外循环中氧供与术后30天死亡率的关系
3
作者 林天晓 陈星 +3 位作者 孟维朋 官莉 郑少忆 彭勤宝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97-304,315,共9页
目的:探讨接受手术治疗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AD)患者在体外循环(CPB)中平均氧供(DO2)与术后30 d死亡率的关系,并探究最低氧供(DO_(2)^(min))安全阈值范围。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176例行孙氏手术的AAD患者的... 目的:探讨接受手术治疗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AD)患者在体外循环(CPB)中平均氧供(DO2)与术后30 d死亡率的关系,并探究最低氧供(DO_(2)^(min))安全阈值范围。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176例行孙氏手术的AAD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56例(88.6%),年龄(50.9±12.4)岁,根据术后30 d内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n=159)和死亡组(n=17),先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确定影响AAD患者术后30 d死亡的影响因素,再用限制性立方样条(RCS)模型分析经上述因素调整后的氧供(DO2)与术后30 d死亡率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CPB时间[HR(95%CI):1.016(1.007,1.025),P<0.01]及术后使用连续肾替代治疗[HR(95%CI):3.73(1.12,12.39),P=0.03]是AAD患者术后30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调整后的RCS模型分析显示,DO2与AAD患者术后30 d死亡率呈“L”型关系(非线性检验,P=0.029),当DO2<320 mL·min^(-1)·m^(-2)时,随着DO2的减小,患者术后30 d死亡的风险显著上升,在高流量复温阶段当DO2<444 mL·min^(-1)·m^(-2)时也发生类似现象,而高于参考点的DO2均未对结局事件产生显著影响。结论:CPB过程中DO2与AAD患者术后30 d死亡率呈非线性关系,维持转流全过程的平均DO2≥320 mL·min^(-1)·m^(-2)以及复温阶段的DO2≥444 mL·min^(-1)·m^(-2)可能有助于降低术后30 d死亡风险,高于上述参考值的DO2似乎不能进一步改善临床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 氧供 死亡率 连续肾替代治疗 最低阈值 限制性立方样条
下载PDF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体外循环术中氧输送与术后病死率相关性研究
4
作者 林天晓 陈星 +3 位作者 孟维朋 官莉 郑少忆 彭勤宝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3年第11期976-981,共6页
目的探讨在急性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ATAAD)体外循环(CPB)术中使用目标导向灌注策略保持氧输送(DO2)≥280 ml·min^(-1)·m^(-2)与患者90 d病死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7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心血管外科... 目的探讨在急性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ATAAD)体外循环(CPB)术中使用目标导向灌注策略保持氧输送(DO2)≥280 ml·min^(-1)·m^(-2)与患者90 d病死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7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心血管外科收治的178例行孙氏手术的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58例(88.8%),平均年龄(50.9±12.6)岁,根据CPB中平均DO2是否低于(280 ml·min^(-1)·m^(-2))分为低氧供组(n=23)和常规组(n=155),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主要研究终点为术后90天全因死亡率,次要研究终点为术后机械通气时间、连续肾替代治疗(CRRT)使用、脑部并发症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结果全组患者共23例(12.9%)发生术后90 d内死亡,与低氧供组相比,常规组在CPB中血流量[(2.7±0.2)L·min^(-1)·m^(-2)比(2.3±0.2)L·min^(-1)·m^(-2)]、红细胞压积(25.5%比23.8%)、DO2[(328.1±28.4)ml·min^(-1)·m^(-2)比(257.5±18.4)ml·min^(-1)·m^(-2)]、氧供氧耗比值(3.9比3.5)等更高(均P<0.05),术后CRRT使用率(7.7%比30.4%)、术后90 d内病死率(10.3%比30.4%)更低(均P<0.05),其余指标无统计学差异。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4(1~38)个月,生存分析结果表明,两组患者的生存时间存在显著差异(Z=9.201,Log rank P=0.002),单因素Cox回归发现,常规组可将90 d内病死风险降低72.1%(HR=0.279,95%CI 0.114~0.68,P=0.005)。结论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体外循环中通过提升流量、红细胞比容等措施维持氧输送DO2≥280 ml·min^(-1)·m^(-2)与术后90 d病死率降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 氧输送 病死率 连续肾替代治疗 生存分析
下载PDF
外科治疗缩窄性心包炎128例 被引量:6
5
作者 郑少忆 朱平 +7 位作者 庄建 吴若彬 陈寄梅 肖学钧 卢聪 范瑞新 黄劲松 麦明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35-537,共3页
目的总结分析128例缩窄性心包炎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28例经外科手术治疗的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术后早期死亡2例,死亡率1.57%,死亡原因:均为严重低心排综合征。其它并发症有:低心排综合征17例(13.2%),心... 目的总结分析128例缩窄性心包炎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28例经外科手术治疗的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术后早期死亡2例,死亡率1.57%,死亡原因:均为严重低心排综合征。其它并发症有:低心排综合征17例(13.2%),心律失常9例(7.02%),急性肾功能不全5例(3.9%),呼吸功能不全4例(3.1%),伤口感染3例(2.3%),术后胸内出血2例(1.6%),脑梗塞1例(0.78%)。早期1例因心包切除不彻底而复发。结论缩窄性心包炎应尽早确诊,积极手术,术中心包切除范围因病情而定,力求彻底松解病变心包,术后积极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 外科手术 心包切除
下载PDF
体外与非体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早期临床结果的比较 被引量:4
6
作者 郑少忆 吴若彬 +4 位作者 郭惠明 谢斌 黄劲松 黄克力 麦明杰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09-512,共4页
【目的】研究体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n-pumpcoronaryarterybypassgrafting,oron-pumpCABG)与非体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coronaryarterybypassgrafting,oroff-pumpCABG)的早期临床效果,论证off-pumpCABG优于on-pumpCABG。【方... 【目的】研究体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n-pumpcoronaryarterybypassgrafting,oron-pumpCABG)与非体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coronaryarterybypassgrafting,oroff-pumpCABG)的早期临床效果,论证off-pumpCABG优于on-pumpCABG。【方法】从2000年1月至2001年12月,连续215例病人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病人分成两组,A组为体外循环组(109例),B组为非体外循环组(106例)。记录术前、术中和术后各有关参数,并对两组数据作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除非体外循环组(B组)合并心肌梗死和周围血管病所占比例较高外(A组比B组分别为23.9%比39.6%和0.9%比8.5%,P<0.05),两组病人组成无显著性差异。A组移植血管数量略高于B组犤(2.8±0.8)支vs(2.6±1.0)支,P>0.05犦,但乳内动脉应用率明显少于B组(60.1%vs92.5%,P<0.05)。B组有2例转为体外循环搭桥,其发生率为1.9%。A组和B组的手术死亡率分别为3.7%和2.8%(P>0.05)。A组术后低心排和需主动脉内气囊泵(intra-arteryballoonpump,IABP)支持的病人高于B组,分别为38.5%比7.5%和19.3%比4.7%,P<0.05。两组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8.3%和0.9%(P<0.05)。平均辅助呼吸时间分别为犤(55.8±11.6)h和(30.8±16.2)h(P<0.05),平均住重症监护室(ICU)时间分别为犤(7.23±3.2)d和(2.8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体外循环 手术并发症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心脏外科手术的性别差异 被引量:2
7
作者 郑少忆 吴敏 雷黎明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2年第5期565-567,共3页
在心外科手术40余年的研究中,有丰富的资料表明在心脏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中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在外科手术前充分的评估这种性别差异不仅能预测手术风险,而且对提高术后患者生存率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在心外科手术40余年的研究中,有丰富的资料表明在心脏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中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在外科手术前充分的评估这种性别差异不仅能预测手术风险,而且对提高术后患者生存率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病人多中心前瞻性的随机临床实验表明,这种性别的差异导致的风险是可以通过内乳移植物的使用、高血糖的控制、贫血的纠正而得到降低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外科手术 性别差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搭桥术 多中心前瞻性 手术风险 心外科手术 术后患者
下载PDF
同期颈动脉内膜剥除及冠脉搭桥联合手术 被引量:1
8
作者 郑少忆 吴若彬 +4 位作者 张镜方 郭惠明 黄劲松 黄克力 麦明杰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B09期47-49,共3页
【目的】探讨以颈动脉内膜剥除及冠状动脉搭桥联合手术同期治疗冠状动脉狭窄合并颈动脉狭窄的疗效 ,手术适应症及手术原则。【方法】自 1999年 3月至 2 0 0 1年 12月期间 ,共有 5例患者接受了联合手术 ,其中男性 3例 ,女性 2例 ,年龄为 ... 【目的】探讨以颈动脉内膜剥除及冠状动脉搭桥联合手术同期治疗冠状动脉狭窄合并颈动脉狭窄的疗效 ,手术适应症及手术原则。【方法】自 1999年 3月至 2 0 0 1年 12月期间 ,共有 5例患者接受了联合手术 ,其中男性 3例 ,女性 2例 ,年龄为 6 5~ 71岁 (平均 6 8 8岁 )。冠状动脉造影显示 5例患者均有严重的冠状动脉 3支血管病变 ,3例合并有 5 0 %以上的左主干狭窄。颈动脉造影显示 4例为 70 %以上的颈内动脉狭窄 ,1例为 99%的颈总动脉狭窄。手术在同期全身麻醉下进行 ,先完成颈动脉内膜剥除 ,再施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结果】无 1例手术死亡 ,术后未发现脑部并发症。随访 1~ 17个月 ,平均 14 4个月 ,有 1例患者手术后 40天死于消化道大出血 ,4例恢复良好 ,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颈动脉内膜剥除及冠状动脉搭桥联合手术方法简便易行 ,经济安全 ,可减少脑部并发症 ,免除病人再次手术的痛苦 ,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手术在同期麻醉下进行 ,在施行冠状动脉搭桥之前先完成颈动脉内膜剥除术。对有易发因素的患者 ,应做术前颈动脉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内膜剥除术 冠状动脉搭桥术 联合手术 同期麻醉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冠状动脉搭桥术 被引量:3
9
作者 郑少忆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21-221,共1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搭桥术 非体外循环 手术适应证 手术技术 疗效
下载PDF
三尖瓣病变合并右房血栓
10
作者 郑少忆 张镜方 +2 位作者 吴若彬 蔡增欣 刘菁 《广东医学》 CAS CSCD 1996年第10期665-666,共2页
心脏病变合并心内血栓形成多发生于左房,国内外文献常有报道,而发生于右房者则甚为罕见。我院1975~1995年21年间共施行体外循环手术约6000例,发现右房血栓仅3例,这3例病人均有严重三尖瓣关闭不全。现就右房血栓的形成、诊断和治疗特点... 心脏病变合并心内血栓形成多发生于左房,国内外文献常有报道,而发生于右房者则甚为罕见。我院1975~1995年21年间共施行体外循环手术约6000例,发现右房血栓仅3例,这3例病人均有严重三尖瓣关闭不全。现就右房血栓的形成、诊断和治疗特点探讨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尖瓣病变 并发症 右房血栓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的外科治疗
11
作者 郑少忆 吴若彬 +4 位作者 郭惠明 黄劲松 黄克力 谢斌 麦明杰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60-261,共2页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的手术时机选择及影响手术疗效的因素。方法  12例心梗后室间隔穿孔患者 ,其中 3例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急诊手术 1例 ,择期手术 2例 ;行穿孔补片修补 2例 ,1例用左室后下壁夹闭穿孔。 3例患者均同期...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的手术时机选择及影响手术疗效的因素。方法  12例心梗后室间隔穿孔患者 ,其中 3例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急诊手术 1例 ,择期手术 2例 ;行穿孔补片修补 2例 ,1例用左室后下壁夹闭穿孔。 3例患者均同期行冠状动脉搭桥术 ,1例同期行室壁瘤切除。结果 无手术死亡 ,3例患者均症状消失 ,痊愈出院。术后残余分流 1例 (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 )。随访 9~ 3 6个月 (平均 2 1 3个月 ) ,患者心功能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内科治疗效果差 ,手术治疗是抢救该类患者的一种有效方法。如果诊断明确 ,经药物和各种辅助治疗后 ,发现循环难以维持者 ,应立即手术治疗 ,否则 ,最好在穿孔 4周后手术 ,心源性休克是影响手术疗效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发症 心肌梗死 后室隔穿孔 外科治疗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左主干病变急诊手术的早期结果分析
12
作者 郑少忆 黄劲松 +5 位作者 麦明杰 郭惠明 谢斌 黄克力 张晓慎 吴若彬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56-957,共2页
目的评估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左主干病变急诊冠脉搭桥患者的预后。方法对4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左主干病变患者行急诊冠脉搭桥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全组死亡4例,病死率10%。4例死亡者术前均有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期间并发症主... 目的评估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左主干病变急诊冠脉搭桥患者的预后。方法对4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左主干病变患者行急诊冠脉搭桥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全组死亡4例,病死率10%。4例死亡者术前均有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期间并发症主要为低心排综合征、严重心律紊乱及肾功能衰竭。结论不稳定心绞痛合并左主干病变患者应尽早行急诊冠脉搭桥术。左主干病变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应首先考虑在机械辅助循环的支持下,尽快采用内科介入方法行血管重建;如内科介入治疗失败,应尽早施行急诊冠脉搭桥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左主干病变 急诊冠脉搭桥术
下载PDF
桡动脉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
13
作者 郑少忆 吴若彬 +3 位作者 郭惠明 黄劲松 黄克力 麦明杰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11期1156-1157,共2页
目的 探讨桡动脉作为冠状动脉移植材料的可行性及其采取方法。方法 以桡动脉为主要材料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12例。术前以Allen试验评判桡、尺动脉通畅性。用“免触”技术将桡动脉连同伴行静脉和脂肪组织一并游离 ,离断后用罂粟碱液... 目的 探讨桡动脉作为冠状动脉移植材料的可行性及其采取方法。方法 以桡动脉为主要材料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12例。术前以Allen试验评判桡、尺动脉通畅性。用“免触”技术将桡动脉连同伴行静脉和脂肪组织一并游离 ,离断后用罂粟碱液低压扩张 ,并置于异搏定盐水中备用。远端多吻合至右冠状动脉及左旋支 ,近端均吻合至主动脉。术后常规应用钙阻滞剂 6个月。结果  12例患者全部存活 ,无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 4~ 43个月 ,平均 2 2 9个月 ,患者心绞痛缓解 ,生活质量改善。结论 桡动脉具有动脉移植材料的多种优点 ,通畅率仅次于乳内动脉而高于大隐静脉桥 ,是较有前途的血管移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应用
下载PDF
三尖瓣病变合并右心房血栓三例
14
作者 郑少忆 张镜方 +2 位作者 蔡增欣 吴若彬 刘菁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6年第7期440-440,共1页
三尖瓣病变合并右心房血栓三例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外科郑少忆张镜方蔡增欣吴若彬刘菁心脏病变合并心内血栓形成,多发生于左心房,发生于右心房则甚为罕见。我院自1975年至1994年共施行体外循环手术5000... 三尖瓣病变合并右心房血栓三例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外科郑少忆张镜方蔡增欣吴若彬刘菁心脏病变合并心内血栓形成,多发生于左心房,发生于右心房则甚为罕见。我院自1975年至1994年共施行体外循环手术5000余例,发现右心房血栓仅3例。1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尖瓣病变 右心房 血栓形成
下载PDF
二尖瓣成形术63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5
15
作者 卢聪 朱平 +7 位作者 吴若彬 庄建 肖学钧 郑少忆 范瑞新 郭惠明 刘菁 黄劲松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56-558,共3页
目的分析、总结631例14岁以上二尖瓣成形术患者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08年5月,14岁以上二尖瓣成形术631例,其中男362例,女269例,平均年龄为(41.86±14.59)岁。病因:先天性二尖瓣关闭不全306例(48.49%)... 目的分析、总结631例14岁以上二尖瓣成形术患者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08年5月,14岁以上二尖瓣成形术631例,其中男362例,女269例,平均年龄为(41.86±14.59)岁。病因:先天性二尖瓣关闭不全306例(48.49%),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123例(19.49%),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82例(12.99%),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41例(6.50%),原发性感染性心内膜炎34例(5.39%),升主动脉瘤24例(3.79%),左房粘液瘤18例(2.86%),白塞氏病2例(0.32%),缩窄性心包炎1例(0.17%)。手术在体外循环中低温下施行,采用瓣叶裂隙修补、瓣叶部分切除缝合、腱索折叠或转移成形、人工腱索成形、交界成形、双孔法成形、人工瓣环成形等方法,术中以注水试验和经食道及胸内心表超声检查,术后超声检测成形效果。结果术后早期因成形失败改行二尖瓣置换3例;术后早期死亡16例,死亡率2.53%,死亡原因为:重度低心排综合征、多脏器功能衰竭13例,心脏骤停、恶性心律失常2例,败血症、感染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其余患者出院。结论二尖瓣成形术应选择合适的患者,根据二尖瓣病变不同的特征,采取相应的成形方法,有时还需要多种方法综合运用,才能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关闭不全 二尖瓣返流 二尖瓣成形
下载PDF
冠心病合并重度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外科治疗早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麦明杰 陈星权 +3 位作者 郑少忆 吴若彬 郭惠明 黄劲松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72-1074,共3页
目的总结对冠心病合并重度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外科治疗的经验。方法自2006年1月2009年12月,45例冠心病合并重度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ischemic mitral valve regurgitation,IMR)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时同期行二尖瓣成形术24例,瓣膜... 目的总结对冠心病合并重度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外科治疗的经验。方法自2006年1月2009年12月,45例冠心病合并重度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ischemic mitral valve regurgitation,IMR)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时同期行二尖瓣成形术24例,瓣膜置换术21例。男35例,女10例;年龄3274岁[平均(58.46±12.51)岁]。结果围术期死亡2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multiple organ failure,MOF)。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术后二尖瓣反流面积与术前比较明显下降[(11.80±2.45)cm2和(2.83±0.98)cm2,t=22.80,P=0.00],术后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与术前比较明显减小[(57.61±10.06)mm和(51.84±8.98)mm,t=2.85,P=0.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ejection fraction,LVEF)无明显差异(52.7%±15.4%和53.2%±13.2%,t=0.16,P=0.87)。结论治疗冠心病合并重度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对二尖瓣病变进行必要的外科手术矫正,早期可改善左心室收缩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 冠心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外科治疗
下载PDF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心脏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菁 吴若彬 +3 位作者 肖学钧 郑少忆 卢聪 张镜芳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06期189-191,共3页
[目的]评估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心脏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性。[方法]2000年7月至2003年7月 间,19例心脏手术后因急性肾功能衰竭接受了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年龄32~76岁,平均(58.5±8.2)岁;心脏瓣膜替换手术 9例,冠状动脉旁... [目的]评估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心脏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性。[方法]2000年7月至2003年7月 间,19例心脏手术后因急性肾功能衰竭接受了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年龄32~76岁,平均(58.5±8.2)岁;心脏瓣膜替换手术 9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8例,主动脉复合带瓣管道替换术2例。[结果]术后0.6~7.0 d,平均(2.3±1.2)d开始透析;持续 2.0-37.0 d,平均(7.3±3.2)d,生存8例。透析期间肾功能、血流动力学及呼吸功能指标均有改善。[结论]连续性肾脏替代 疗法是治疗心脏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段,应尽早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急性肾功能衰竭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 心脏术后 透析 带瓣管道 替换术 法治 手段 目的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的治疗 被引量:8
18
作者 黄劲松 吴若彬 +5 位作者 郑少忆 郭惠明 谢斌 黄克力 麦明杰 张镜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067-1068,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室间隔穿孔的病因、病理生理、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对17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的病人施行室间隔穿孔修补,其中8例同期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根据不同的病情在术前、术中和术后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结果11例患...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室间隔穿孔的病因、病理生理、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对17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的病人施行室间隔穿孔修补,其中8例同期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根据不同的病情在术前、术中和术后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结果11例患者治愈出院,其中2例存在残余分流,另外6例术后死于低心排或心律失常。结论室间隔穿孔是急性心肌梗死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病情的严重程度、手术时机及围术期处理方法等多因素影响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室间隔穿孔 冠状动脉搭桥术
下载PDF
心脏手术后腹部并发症 被引量:4
19
作者 郭惠明 张镜芳 +4 位作者 吴若彬 郑少忆 卢聪 范瑞新 杨红伟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07期271-273,共3页
【目的】心脏手术后腹部并发症的诊断比较困难,而与此有关的死亡率却极高。为了降低死亡率,需进一步了解腹部并发症的发生、与其相关的危险因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过去13年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瓣膜手术后出现腹部并发症... 【目的】心脏手术后腹部并发症的诊断比较困难,而与此有关的死亡率却极高。为了降低死亡率,需进一步了解腹部并发症的发生、与其相关的危险因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过去13年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瓣膜手术后出现腹部并发症的病例,并与同期同类手术进行比较分析。【结果】30例发生了腹部并发症,出现时间为术后(8.5±4.2)d(1-17d)。其中7例行剖腹手术,死亡3例;胃镜下电灼或夹闭出血点止血3例,均存活;保守治疗20例,死亡6例。本组死亡率为30%,明显高于同期手术组。在并发症组里,年龄≥65岁,使用呼吸机>24h、使用大量正性肌力药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辅助、术后并发肝肾功能不全、脑血管意外和再次开胸止血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在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两组中,消化道出血没有差别(2.56%vs1.62%,P=0.387)。【结论】心脏手术后腹部并发症死亡率高,当患者为高龄(≥65岁),术后出现呼吸机依赖,使用正性肌力药或IABP、肝肾功能衰竭、再次开胸止血和脑血管意外时,必须预防性处理消化道出血或其他腹部并发症。OPCAB并没有降低胃肠出血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发症 腹部 心脏手术后 死亡率 止血 开胸 OPCAB 困难 目的 比较分析
下载PDF
冠状动脉心肌桥16例外科治疗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星权 麦明杰 +3 位作者 郑少忆 吴若彬 郭惠明 黄劲松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422-1423,共2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心肌桥的诊断、手术方式和手术效果。方法 16例冠状动脉心肌桥行外科治疗,男9例,女7例,年龄12~71岁。所有病例术前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收缩期狭窄60%~98%,合并瓣膜病13例,合并先天性心脏病1例,单纯心肌桥2例。非体...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心肌桥的诊断、手术方式和手术效果。方法 16例冠状动脉心肌桥行外科治疗,男9例,女7例,年龄12~71岁。所有病例术前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收缩期狭窄60%~98%,合并瓣膜病13例,合并先天性心脏病1例,单纯心肌桥2例。非体外循环不停跳下完成心肌桥松解术8例,心脏停跳下完成6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例。结果 16例冠状动脉心肌桥行外科治疗均获成功,未出现围术期死亡病例,患者心绞痛等症状明显改善,心电图提示心肌缺血明显改善。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术前提高[(52.5±4.3)%vs(65.9±5.5)%,t=6.920 4,P<0.05];室壁运动改善有3例。6例术后3个月复查冠状动脉CT,均未发现心肌桥。结论术前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可明确诊断冠状动脉心肌桥,对于心肌桥收缩期狭窄>50%的进行相应的外科手术治疗,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心肌桥 心肌桥松解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外科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