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西省某规模化猪场暴发猪蓝耳病的调查研究
1
作者 陈永华 汪恩奇 +7 位作者 张颖 宋伟 吴梦珍 高晓娜 蔡高峰 郑展宏 库旭钢 刘平 《生物灾害科学》 2024年第4期536-545,共10页
【目的】通过对蓝耳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找出防控漏洞,并提出针对性改良建议,为后续猪场生产中规避相关安全隐患问题提供理论借鉴。【方法】对江西省某大型规模猪场从猪蓝耳病阴性场转为阳性场进行了调查,并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目的】通过对蓝耳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找出防控漏洞,并提出针对性改良建议,为后续猪场生产中规避相关安全隐患问题提供理论借鉴。【方法】对江西省某大型规模猪场从猪蓝耳病阴性场转为阳性场进行了调查,并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双重荧光实时RT-PCR两种检测手段对该母猪场2023年全年进行PRRS病原学监测。【结果】通过调查既往病史得知该母猪场于2023年以前从未爆发过PRRS。在2023年暴发PRRS中,发现母猪群体和仔猪群体的PRRSV平均抗体水平较低,均匀度较差,且在2023年该母猪场PRRS暴发时期多集中于1~6月份,存在经典毒株和高致病性变异株混合感染的情况。【结论】蓝耳疫情对该猪场的生产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蓝耳疫情导致猪场抗体阳性水平波动,抗原阳性检出率高;疫情还引发猪场生产水平下降,具体表现为母猪因繁殖障碍和高烧不退而死淘的数量上升,母猪空胎、返情、流产现象频发,健康仔猪的产出量大幅度下降,进而对猪场的经济效益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RS 猪只群体 血清学检测 病原学检测
下载PDF
程序性死亡在肉鸡肺动脉高压综合征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2
作者 彭文 吴国灶 +4 位作者 高晓娜 刘佩 蔡高峰 郑展宏 刘平 《生物灾害科学》 2024年第4期491-499,共9页
肉鸡肺动脉高压综合征(PH)是常发生于快大型肉鸡的营养代谢病,其病理表现主要为腹部出现大量液体潴留、肺动脉发生重构及运动耐受力下降,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是当前家禽养殖业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疾病。程序性死亡是由基因调控的细... 肉鸡肺动脉高压综合征(PH)是常发生于快大型肉鸡的营养代谢病,其病理表现主要为腹部出现大量液体潴留、肺动脉发生重构及运动耐受力下降,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是当前家禽养殖业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疾病。程序性死亡是由基因调控的细胞主动有序的死亡方式,参与众多生理和病理过程。在PH的发病机制中,程序性死亡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其可介导众多心血管病理生物学过程,并影响肺动脉重构的发生发展。作者以程序性死亡为切入点,介绍并总结了程序性死亡与PH方面的相关研究,重点介绍了程序性死亡通过介导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肺动脉内皮细胞(PAECs)增殖和分化等过程,调控PH发生发展的作用机理,以期从程序性死亡的角度解释PH发病的分子机制,为以程序性死亡为靶点的PH临床防治和药物研发提供新的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鸡肺动脉高压综合征(PH) 缺氧 肺动脉重构 PASMCs PAECs 程序性死亡
下载PDF
糞便菌群移植的臨床應用背景、方法及展望
3
作者 鄭展宏 柯于梵 余漢濠 《镜湖医学》 2019年第1期64-65,11,共3页
微生態療法是指以正常微生物或調節微生物正常生長物質製成的制劑,通過改善宿主微生物平衡而產生有益於宿主健康的治療。是繼分子醫學、免疫療法、基因組學、干細胞醫學、再生醫學的精準醫學方法之一,也是整合醫學和轉化醫學的一部份。... 微生態療法是指以正常微生物或調節微生物正常生長物質製成的制劑,通過改善宿主微生物平衡而產生有益於宿主健康的治療。是繼分子醫學、免疫療法、基因組學、干細胞醫學、再生醫學的精準醫學方法之一,也是整合醫學和轉化醫學的一部份。糞便菌群移植治療(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是一種經典的微生態療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醫學 菌群移植 正常微生物 宿主健康 治療
下载PDF
非維生素K拮抗劑口服抗凝藥在非瓣膜病心房顫動患者的消化道出血風險:一項納入73314例患者的隨機對照研究薈萃分析
4
作者 鄭展宏 柯于梵 余漢濠 《镜湖医学》 2018年第2期23-27,共5页
目的評估NOACs(Non-vitamin K antagonist oral anticoagulants)在NVAF(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患者中胃腸道出血的風險,分析不同NOACs與華法林比較消化道出血差異。方法各數據庫建庫至2017年8月,從數據庫檢索Cochrane Libr... 目的評估NOACs(Non-vitamin K antagonist oral anticoagulants)在NVAF(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患者中胃腸道出血的風險,分析不同NOACs與華法林比較消化道出血差異。方法各數據庫建庫至2017年8月,從數據庫檢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s、EMBASE、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篩選關於NOACs與華法林對NVAF患者治療比較的隨機對照研究(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提取及納入文獻相關信息,並以GRADE(The 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 Assessment,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評分系統對文獻質量進行評價,並對亞洲人群、不同NOACs及劑量進行亞組分析。結果納入10篇高質量隨機對照研究共73314例患者,結果顯示服用NOACs的NVAF患者總體上發生消化道出血與服用華法林的NVAF患者相比差別無統計學意義。亞組分析顯示,相比華法林,高劑量(150mg每天2次)的達比加群酯和高劑量(60mg每天1次)的依度沙班有較高的消化道出血風險;不論人群和劑量,利伐沙班相關的消化道出血均高於華法林;而低劑量(30mg每天1次)的依度沙班相比華法林的消化道出血則較少;另外亞洲人群使用阿哌沙班發生消化道出血的風險也較華法林低。結論NVAF患者總體上NOACs引起消化道出血的風險與華法林相當(TTR55%~67%),對於消化道出血高危人群,推薦使用低劑量依度沙班或阿哌沙班,慎用利伐沙班、高劑量達比加群酯或高劑量依度沙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維生素K拮抗劑口服抗凝藥 非瓣膜病心房顫動 系統回顧分析 消化道出血
下载PDF
胃腸道澱粉樣變1例
5
作者 鄭展宏 余漢濠 林英豪 《镜湖医学》 2022年第1期66-66,I0002,共2页
胃腸道澱粉樣變性可局限於腸道,或作為全身性受累的一部份。在一項包含2,334例澱粉樣變性患者的回顧性研究中,76例患者(3%)存在經活檢證實的胃腸道澱粉樣蛋白沉積,其中約80%具有全身性澱粉樣變性,約20%為胃腸道澱粉樣變性而無證據表明... 胃腸道澱粉樣變性可局限於腸道,或作為全身性受累的一部份。在一項包含2,334例澱粉樣變性患者的回顧性研究中,76例患者(3%)存在經活檢證實的胃腸道澱粉樣蛋白沉積,其中約80%具有全身性澱粉樣變性,約20%為胃腸道澱粉樣變性而無證據表明存在相關漿細胞病或其他器官受累[1]。現報導1例僅累及胃腸道的澱粉樣變性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例 全身性 器官受累
下载PDF
新型序貫療法對難治性幽門螺旋菌感染的療效分析
6
作者 余漢濠 張進文 +2 位作者 鄭展宏 徐義祥 陳春燕 《镜湖医学》 2020年第1期11-14,10,共5页
目的研究含N-乙酰半胱氨酸的21天序貫療法在難治性幽門螺旋菌感染(Helicobacter pylori,HP)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連續性收集HP治療失敗患者,包括初治失敗及復治失敗者,給予含N-乙酰半胱氨酸的21天序貫療法治療,所有受試者於療程結束4週... 目的研究含N-乙酰半胱氨酸的21天序貫療法在難治性幽門螺旋菌感染(Helicobacter pylori,HP)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連續性收集HP治療失敗患者,包括初治失敗及復治失敗者,給予含N-乙酰半胱氨酸的21天序貫療法治療,所有受試者於療程結束4週後行復檢(13C呼氣試驗檢測或大便HP抗原檢測)。結果85名難治性HP感染患者經過21天序貫治療後的治癒率為77.6%(intention to treat,ITT)及90.4%(Per Protocol,PP),其中三次或以上復治失敗的挽救清除率可達80.9%(ITT)及94.4%(PP),未發現性別,年齡或復治次數對清除率有影響(P>0.05)。結論含N-乙酰半胱氨酸的21天序貫方案在難治性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治療中有理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乙酰半胱氨酸 難治性 幽門螺桿菌 挽救治療 多西環素
下载PDF
膠囊內鏡診斷NSAID相關性小腸病3例分析
7
作者 陳春燕 李婺芳 +1 位作者 余漢濠 鄭展宏 《镜湖医学》 2014年第1期44-45,共2页
非甾體抗炎藥(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是一類具有解熱、止痛、抗炎和抑制血小板凝集作用的藥物,臨床上使用較多。由NSAID引起的胃十二指腸黏膜損害常見,近年通過膠囊內鏡的檢查,發現由NSAID引起的小腸炎亦不少見... 非甾體抗炎藥(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是一類具有解熱、止痛、抗炎和抑制血小板凝集作用的藥物,臨床上使用較多。由NSAID引起的胃十二指腸黏膜損害常見,近年通過膠囊內鏡的檢查,發現由NSAID引起的小腸炎亦不少見。本院消化科2012年5月~2014年2月共發現3例NSAID相關性小腸炎,報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SAID DRUGS 消化科 INFLAMMATORY 抗炎
下载PDF
53例膠囊內鏡檢查分析
8
作者 陳春燕 余漢濠 +3 位作者 李婺芳 張淑霞 黃家駒 鄭展宏 《镜湖医学》 2017年第1期30-32,F0003,共4页
目的探討膠囊內鏡檢查對小腸病變的診斷價值。方法收集中国澳門鏡湖醫院2012年1月~2016年3月期間膠囊內鏡檢查的病例資料,回顧性分析其對小腸病變檢出率,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腹痛、腹瀉的診斷價值。結果總共53例患者進行膠囊內鏡檢查,... 目的探討膠囊內鏡檢查對小腸病變的診斷價值。方法收集中国澳門鏡湖醫院2012年1月~2016年3月期間膠囊內鏡檢查的病例資料,回顧性分析其對小腸病變檢出率,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腹痛、腹瀉的診斷價值。結果總共53例患者進行膠囊內鏡檢查,男性28例,女性25例,年齡10歲~90歲,平均年齡(51±21.8)歲,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27例,腹痛13例,慢性腹瀉8例,貧血查因3例,疑診克隆氏症2例。53例中發現小腸病變45例(84.9%)。其中小腸潰瘍20例(37.8%),糜爛31例(58.5%),活動性出血病變6例(11.3%),血管病變8例(15.1%),小腸狹窄3例(5.7%),小腸寄生蟲感染1例(1.9%)等。結論膠囊內鏡對小腸病變的檢出率高,尤其是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是一種無創、安全有效的檢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膠囊內鏡 小腸病變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
下载PDF
Fibroscan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纖維化診斷中的應用價值
9
作者 余漢濠 徐義祥 +6 位作者 梁棋 徐威傑 鄭展宏 黃宇鑫 朱雪茵 王文棟 詹德娟 《镜湖医学》 2011年第1期8-10,共3页
目的探討Fibroscan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應用Fibroscan對36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進行檢測,同時測定HBeAg、HBV DNA、ALT、AST、AFP、GGT、ALB及PLT,比較肝纖維化程度與各種生化指標之間的關係。結果肝硬度在男性患... 目的探討Fibroscan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應用Fibroscan對36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進行檢測,同時測定HBeAg、HBV DNA、ALT、AST、AFP、GGT、ALB及PLT,比較肝纖維化程度與各種生化指標之間的關係。結果肝硬度在男性患者、年齡≦35與>55歲組間比較、ALT水平在1~2xULN及2~5xULN與≦0.5xULN比較等均有明顯組間差別(P<0.05),並且在HBV DNA水平及各生化指標有明顯差異(P<0.05);在肝纖維化比較中性別及HBeAg在F2與F4有明顯組間差別(P<0.05)。結論Fibroscan可作爲監測慢性乙型肝炎肝纖維化程度的一種無創性診斷,爲臨床診治提供依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BROSCAN 肝纖維化 慢性乙型肝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