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代陪都盛京的建置及其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郑川水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0-75,共6页
自战国秦汉以来,辽阳向为东北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及至清代,具有直辖城市特点的陪都盛京创置后,沈阳城迅速发展为东北最大的中心城市。本文依据历史文献记录,从中考察和分析清代陪都盛京建置的创新性及其对沈阳城市勃兴的影响。
关键词 清代 盛京 陪都
下载PDF
辽圣宗及辽与高丽藩交考略 被引量:4
2
作者 郑川水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31-37,共7页
Emperor Liao(Qidan Nationality) made wrong policy in the relationship with the vassal state Korea, i.e. ceded territory--6 states to the vassal state. As a result, the region inhabited by the minority nationality--Nuz... Emperor Liao(Qidan Nationality) made wrong policy in the relationship with the vassal state Korea, i.e. ceded territory--6 states to the vassal state. As a result, the region inhabited by the minority nationality--Nuzhen was under the attack. It paved the way for ancient Korea to continue to nibble China’s territory. It is beneficial for administration, and the research on history while summing up the historical less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圣宗 江东六州 鸭绿江女真 统和战争 癸已和谈
下载PDF
辛亥革命与八旗制度的崩溃——略论辛亥革命对满族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郑川水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1期30-35,共6页
一九一一年的辛亥革命,是以汉族为主体的我国各族人民推翻帝国主义走狗清朝统治的伟大民主革命运动。在这次革命运动中,尽管汉族资产阶级所提出的“驱除鞑虏”口号的政治影响,曾使局部地区的满汉民族关系一度紧张;但从总的来看,广大受... 一九一一年的辛亥革命,是以汉族为主体的我国各族人民推翻帝国主义走狗清朝统治的伟大民主革命运动。在这次革命运动中,尽管汉族资产阶级所提出的“驱除鞑虏”口号的政治影响,曾使局部地区的满汉民族关系一度紧张;但从总的来看,广大受清朝八旗制度奴役的满族人民对革命是同情、拥护和支持的。民国初年由满人主办的《旗族》杂志说得好: “旗人者,前清皇室之奴仆而兼兵士者也,其优于汉人之权利惟在官吏之一途……然也不尽人人能任官吏”,“革命成功而后,旗人奴仆兵士之羁绊解除,出奴入主,义利平均,正为还我自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旗制度 辛亥革命后 满族 清朝统治者 民国初年 旗人 八旗驻防 旗地 民族关系 封建特权
下载PDF
辽宁名山大川述考 被引量:3
4
作者 郑川水 冯季昌 姜杰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78-82,共5页
研究辽宁名山大川闾山、千山、辽河、浑河、太子河、大凌河的地理特征,对辽宁的经济建设及旅游资源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名山大川 地理特征 开发
下载PDF
论清朝的旗饷政策及其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郑川水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2期76-80,共5页
旗饷政策是清入关后八旗制度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清朝立国治军的重要措施。对于这项政策及其产生的八旗生计问题,研究清代兵制时虽经常提及,但多语焉不详,罕有专门论述。本文拟对清朝旗饷政策确立的历史条件、内容及其影响作初步考察。... 旗饷政策是清入关后八旗制度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清朝立国治军的重要措施。对于这项政策及其产生的八旗生计问题,研究清代兵制时虽经常提及,但多语焉不详,罕有专门论述。本文拟对清朝旗饷政策确立的历史条件、内容及其影响作初步考察。一八旗制是清朝的开国皇帝努儿哈赤在统一东北过程中创立的。它来源于女真人的狩猎组织,创立时是兵农混一、军政合一的联合体。当时,被编制在八旗下的旗籍人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旗子弟 八旗制度 八旗生计 八旗兵丁 满族社会 旗人 女真人 养廉银 历史条件 清朝统治者
下载PDF
中俄边界研究的新拓展──评《早期中俄东段边界研究》
6
作者 郑川水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15-115,共1页
关键词 段边界 中俄边界 新拓展 中俄尼布楚条约 威伊克阿林界碑 乌第河 拉丁文 马克思主义 未定界 双方代表
下载PDF
元代辽河流域农业经济开发述论
7
作者 郑川水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104-107,共4页
辽河流域是元代东北经济开发的富庶地区。当时随着金末元初社会动乱的平息,迁居来此的汉、蒙古、女真等各族居民急剧增加,农业经济的开发效果明显,推进并带动了东北全境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1.农业是元初开发辽河流域经济的重点,也是元... 辽河流域是元代东北经济开发的富庶地区。当时随着金末元初社会动乱的平息,迁居来此的汉、蒙古、女真等各族居民急剧增加,农业经济的开发效果明显,推进并带动了东北全境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1.农业是元初开发辽河流域经济的重点,也是元初统一东北后辽河流域经济迅速发展的标志。金末元初的社会动乱,使辽河流域农业区与城镇被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流域 农业经济开发 农业生产 经济的 元代 元朝政府 辽阳 东北 元初 社会动乱
下载PDF
古代辽宁地区的开发及其对地名的影响
8
作者 郑川水 唐进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4期57-60,共4页
古代辽宁是我国东北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早在旧石器时代,辽宁地区就是东北古代文化的摇篮。到了六、七千年前,辽宁地区进入新石器时代。从辽宁各地发现的原始社会文化遗址来看,古代辽宁的经济——渔猎、游牧占了很大的比重,虽然全省各... 古代辽宁是我国东北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早在旧石器时代,辽宁地区就是东北古代文化的摇篮。到了六、七千年前,辽宁地区进入新石器时代。从辽宁各地发现的原始社会文化遗址来看,古代辽宁的经济——渔猎、游牧占了很大的比重,虽然全省各处已出现了愈来愈多的古代居民点,但人们仍然要经常迁徙,还不可能出现比较固定的居民点与地名。到了原始社会末期,辽宁地区的原始农业便有了较大幅度的发展,逐渐进入了阶级社会。辽宁喀左、朝阳等地出土的大量商周青铜器,说明商周文化已发展到辽宁,并已形成了日益密切的隶属关系。原始农业进一步开发,渔猎与畜牧经济退居从属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地区 地名 高句丽 辽阳市 原始社会末期 辽南地区 原始农业 商周青铜器 辽东郡 州县
下载PDF
一片石战场不在山海关西
9
作者 郑川水 解恒谦 李林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3期41-42,共2页
一六四四年四月二十五日李自成农民军占领北京,统治二百六十七年之久的明朝灭亡了。可是明朝统治阶级的残余势力并不甘心失败,时刻伺机反扑。其中较有势力的一支是驻在山海关原宁远总兵官吴三桂所率领的军队。李自成为稳定局势,解除吴... 一六四四年四月二十五日李自成农民军占领北京,统治二百六十七年之久的明朝灭亡了。可是明朝统治阶级的残余势力并不甘心失败,时刻伺机反扑。其中较有势力的一支是驻在山海关原宁远总兵官吴三桂所率领的军队。李自成为稳定局势,解除吴三桂对北京的威胁,于五月十八日亲率大军二十万奔赴山海关,开始了山海关之战。山海关之战主要分两个战场。一是一片石战场。李自成率大军到山海关西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海关 吴三桂 片石 李自成 战场 十七年 总兵官 清军 明清史 农民
下载PDF
历史时期辽河流域的开发与地理环境关系
10
作者 郑川水 冯季昌 《历史地理》 1992年第1期49-57,共9页
1983年秋谭其釀教授在辽宁大学的学术讲演中,曾提出了研究辽河流域历史地理的创议。近几年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与辽东半岛开放地区的设立,辽河流域的历史地理环境研究已引起学术界的关切。开展本课题研究,对开发辽河流域资源... 1983年秋谭其釀教授在辽宁大学的学术讲演中,曾提出了研究辽河流域历史地理的创议。近几年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与辽东半岛开放地区的设立,辽河流域的历史地理环境研究已引起学术界的关切。开展本课题研究,对开发辽河流域资源、振兴経济与改善地理环境都是很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流域 地理环境 辽宁大学 辽东半岛 历史
下载PDF
清朝封建君主专制的极端化发展
11
作者 唐进 郑川水 《机构与行政》 2023年第1期62-62,64,共2页
在中国机构发展史上,清朝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机构的极端发展时期。康熙、雍正、乾隆等有作为的统治者,在国家体制与机构设置上吸收了汉族的传统经验与机构模式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革。这种具有时代特色的机构改革与设置,造就... 在中国机构发展史上,清朝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机构的极端发展时期。康熙、雍正、乾隆等有作为的统治者,在国家体制与机构设置上吸收了汉族的传统经验与机构模式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革。这种具有时代特色的机构改革与设置,造就了康雍乾盛世的出现与清朝近三百年的基业。置内阁,完善中枢辅政机构顺治帝亲政后,于顺治十五年(1658年)采用明朝中枢辅政机构的体制,改内三院为内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建君主专制
原文传递
清末满族社会特点初探 被引量:1
12
作者 郑川水 《学术月刊》 1982年第2期60-66,共7页
一九一一年的辛亥革命,是我国多民族国家近代史上的伟大民主革命运动。这次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八年的清朝政府,结束了延续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对推动我国各族人民“为了建立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而斗争”,发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九一一年的辛亥革命,是我国多民族国家近代史上的伟大民主革命运动。这次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八年的清朝政府,结束了延续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对推动我国各族人民“为了建立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而斗争”,发生了深远的影响。辛亥革命的积极影响对我国满族来说也毫不例外。这次革命沉重地打击了满族贵族对广大满族人民的封建特权,埋葬了腐朽的八旗制度,对于推动满族政治、经济、文化的进步是非常显著的。过去流传着一些错误的说法,如“辛亥革命是满汉民族矛盾的结果”;“辛亥革命是满族没落的开始”:“满族在辛亥革命后走下坡路了”,等等。这是无视这次革命的伟大影响和把少数没落贵族看成为满族代表的偏见。为了正确评价辛亥革命对满族发展的影响,这里我们打算考察一下清末满族的社会结构及其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族 辛亥革命运动 东北地区 八旗驻防 旗人 八旗制度 驻防城 清朝统治者 社会特点 清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