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苯妥英抑制心脏Cav1.2通道合成与转运的机制研究
1
作者 罗超迪 闫炀 +1 位作者 郑幸龙 韩丹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7期1239-1242,共4页
目的:探讨抗癫痫药物苯妥英(PHT)对心肌细胞(CMs)中L型钙通道(Cav1.2)蛋白合成和转运的影响。方法:对无特定病原体(SPF)级雄性Sprague-Dawley(SD)乳鼠的原代CMs分别使用不同浓度的PHT(0μg/mL、0.0001μg/mL、0.001μg/mL、0.01μg/mL、... 目的:探讨抗癫痫药物苯妥英(PHT)对心肌细胞(CMs)中L型钙通道(Cav1.2)蛋白合成和转运的影响。方法:对无特定病原体(SPF)级雄性Sprague-Dawley(SD)乳鼠的原代CMs分别使用不同浓度的PHT(0μg/mL、0.0001μg/mL、0.001μg/mL、0.01μg/mL、0.1μg/mL、1μg/mL、10μg/mL、100μg/mL)干预24 h和48 h,采用CellTiter-Glo法检测细胞活性。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分别观察PHT对原代CMs中Cav1.2通道蛋白合成和转运的影响。结果:在CellTiter-Glo细胞活性检测中,随着苯妥英浓度的增加,除100μg/mL组干预48 h后细胞存活率降低至85.23%(P<0.05)外,其余各组间细胞活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100μg/mL苯妥英干预原代CMs时Cav1.2合成明显受到抑制,然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结果提示在10μg/mL苯妥英干预原代CMs时已出现Cav1.2转运障碍。结论:苯妥英可抑制心脏Cav1.2的合成和转运,可能与其可致心律失常作用相关,临床上在应用苯妥英时应仔细评估病人情况,尽可能减少副作用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L型钙通道蛋白 Cav1.2 苯妥英 合成 转运
下载PDF
体外循环术中血液灌流降低主动脉夹层术后急性肾损伤发生风险
2
作者 赵长缨 冯哲 +4 位作者 牛佳兰 闫炀 刘锋锋 闫璐勤 郑幸龙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23年第5期277-281,共5页
目的探究急性主动脉夹层体外循环术中应用血液灌流器对患者术后急性肾损伤(AKI)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纳入本院2022年7月至2022年10月被诊断为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并行孙氏手术治疗的患者,回顾性收集其基线资料、手术情况、各项临床生化数... 目的探究急性主动脉夹层体外循环术中应用血液灌流器对患者术后急性肾损伤(AKI)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纳入本院2022年7月至2022年10月被诊断为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并行孙氏手术治疗的患者,回顾性收集其基线资料、手术情况、各项临床生化数据及预后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有57名患者被纳入研究,其中23名患者接受了血液灌流治疗。血液灌流组的AKI发生率显著低于无血液灌流组(43.5%vs.85.3%,P=0.001),特别是AKI 1~2级的发生(34.8%vs.61.8%,P=0.046)。且血液灌流组术后7 d肌酐最大值[121(82,218)μmol/L vs.174(112,220)μmol/L,P=0.216]和胱抑素C最大值[1.63(1.34,2.85)mg/L vs.2.58(1.68,4.23)mg/L,P<0.05]均低于无血液灌流组。血液灌流组术后3 d降钙素原最大值较无血液灌流组有下降[10.72(7.28,27.00)g/L vs.6.50(2.60,11.0)g/L,P=0.011]。血液灌流组血清中冷诱导RNA结合蛋白的浓度较无血液灌流组未显示出差异[987(664,1335)vs.993(741,1451)ng/L,P=0.733]。结论急性主动脉夹层手术术中联合血液灌流可减少术后AKI发生风险,尤其是1级和2级AKI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血 液灌流 急性肾损伤 主动脉夹层 心血管手术 冷诱导RNA结合蛋白
下载PDF
人肝组织脱细胞支架的制备 被引量:3
3
作者 郑幸龙 向俊西 +3 位作者 吴万权 刘学民 刘雯雁 吕毅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28-1033,共6页
目的探究人肝组织脱细胞支架的制备。方法本研究利用手术切除的人肝血管瘤左外叶组织,经反复冻融,0.01%SDS、0.1%SDS和1%Triton X-100循环灌注制备人肝组织脱细胞支架,并通过灌注过氧乙酸消毒。将L-02细胞通过门静脉插管种植于脱细胞支... 目的探究人肝组织脱细胞支架的制备。方法本研究利用手术切除的人肝血管瘤左外叶组织,经反复冻融,0.01%SDS、0.1%SDS和1%Triton X-100循环灌注制备人肝组织脱细胞支架,并通过灌注过氧乙酸消毒。将L-02细胞通过门静脉插管种植于脱细胞支架内进行培养。结果 HE、DAPI染色和扫描电镜结果显示脱细胞支架内无细胞成分残留,残余DNA检测为25.3±14.6 ng/mg干质量,小于新鲜肝脏DNA含量的1%。免疫组化证实支架内保留了Ⅰ型胶原、Ⅳ型胶原、纤连蛋白、弹力蛋白成分。L-02细胞在支架上生长良好且有增殖,并表达白蛋白及葡萄糖-6-磷酸酶。结论利用手术切除的人肝标本行肝组织脱细胞支架的制备是可行的,且为构建更适用于临床的组织工程肝脏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组织工程 人肝组织脱细胞支架 细胞外基质 三维培养
下载PDF
工程组织及器官的血管化:研究现状与应用进程 被引量:2
4
作者 郑幸龙 向俊西 +1 位作者 李建辉 吕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15期2427-2433,共7页
背景:构建有效的血管系统对于三维结构组织内细胞的存活和功能表达均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寻找一种合适的血管化策略已成为组织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目的:总结并讨论组织工程血管化的理论基础及研究进展。方法:检索Pub... 背景:构建有效的血管系统对于三维结构组织内细胞的存活和功能表达均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寻找一种合适的血管化策略已成为组织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目的:总结并讨论组织工程血管化的理论基础及研究进展。方法:检索PubMed数据库相关文章,检索时间为2003至2013年,检索词为"tissue engineering,vascularization,endothelial cell,scaffold",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英语,再从中筛选出与主题相关的部分文献,进行总结讨论。结果与结论:初检得到124篇文章,按主题相关性对文献进一步筛选,最终纳入41篇文章。血管化一直是组织工程领域关注的焦点和难点,国内外研究过多种血管化的策略,如复合生长因子、细胞共培养、生物反应器动态培养、人工支架或脱细胞支架等,但尚未公认一种有效的血管化策略实现与受体血管的功能性连接和体内细胞的长期存活。应用诱导多能干细胞与其他干细胞共培养,并通过添加生长因子、优化培养条件等方法在体内定向诱导分化,有望成为实现组织工程器官血管化的突破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构建 血管内皮细胞 组织工程 血管化 内皮细胞 血管化策略 共培养 脱细胞支架 诱导多能干细胞
下载PDF
人脂肪肝脱细胞支架的制备及肝癌细胞的体外三维培养 被引量:2
5
作者 郑幸龙 刘雯雁 +4 位作者 刘锋锋 李静 向俊西 刘鹏 吕毅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30-936,共7页
目的体外建立一个基于人脂肪肝脱细胞支架的肝癌三维模型。方法通过反复冻融、梯度浓度的SDS和1%Triton X-100经门静脉和肝动脉双重灌注及组织块在Triton X-100中反复震荡的方法制备人脂肪肝脱细胞基质(hFLM)。在hFLM内培养HepG2细胞,... 目的体外建立一个基于人脂肪肝脱细胞支架的肝癌三维模型。方法通过反复冻融、梯度浓度的SDS和1%Triton X-100经门静脉和肝动脉双重灌注及组织块在Triton X-100中反复震荡的方法制备人脂肪肝脱细胞基质(hFLM)。在hFLM内培养HepG2细胞,检测其存活、形态、增殖及黏附分子表达情况。结果采用双重灌注的方式显著缩短了支架制备的时间,同时保留了肝脏的细胞外基质成分及三维结构。HepG2细胞在hFLM内培养15 d,存活良好,并呈现与体内相似的肿瘤增殖模式。而且,hFLM培养的HepG2细胞和皮下成瘤组均低表达E-cadherin,高表达Vimentin,与二维培养组正好相反。基于hFLM的肝癌模型缺少有效的血管网络,缺乏足够的营养转运,可能导致后期细胞增殖减缓。hFLM培养的HepG2细胞第12天时PCNA指数较第6天时降低了29.3%。结论建立一种新的人脂肪肝脱细胞方案,并验证了基于hFLM体外构建肝癌模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脂肪肝 脱细胞支架 三维培养 肝癌模型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及肝向分化方案的优化 被引量:9
6
作者 向俊西 郑幸龙 +5 位作者 祝旭龙 杨丽斐 高睿 李建辉 刘学民 吕毅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090-1096,共7页
目的优化一套简便、可靠、稳定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鉴定及肝向分化的方案。方法采用全骨髓差速贴壁法分离提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通过优化的1.5 h差速贴壁结合12 h首次全量换液方法,及体外改良培养方案实现细胞高效... 目的优化一套简便、可靠、稳定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鉴定及肝向分化的方案。方法采用全骨髓差速贴壁法分离提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通过优化的1.5 h差速贴壁结合12 h首次全量换液方法,及体外改良培养方案实现细胞高效纯化扩增。流式细胞术表面标志物检测结合成脂、成骨、成软骨诱导分化鉴定细胞群。采用添加b FGF、HGF、EGF等多种生长因子的三步诱导法促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肝系分化,并进行形态学、免疫学、基因水平评估。结果分离纯化的细胞群阳性表达CD29、CD44、CD90,阴性表达CD34、CD45,经成脂、成骨、成软骨诱导液作用后,油红O、茜素红、甲苯胺蓝染色均呈阳性。经三步法肝向诱导处理后,细胞群呈肝样细胞形态改变,表达肝脏特异性标志物ALB、AFP,肝系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呈时间依赖性逐渐上升。结论优化后的方案能够简便、可靠、稳定地获得高纯度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能在特定微环境作用下实现肝向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体外培养 肝向分化
下载PDF
异种肝前体细胞移植治疗急性肝损伤大鼠 被引量:2
7
作者 万真 张晓刚 +5 位作者 郑幸龙 马锋 马佳 向俊西 王浩华 吕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53期9132-9138,共7页
背景:成体肝前体细胞可在受体肝脏内定植并分化为肝细胞。不过,异种肝前体细胞移植能否促进急性肝损伤的恢复,脾脏微环境能否促进移植物的存活和向肝细胞分化,尚没有研究。目的:评价异种肝前体细胞移植治疗急性肝损伤的作用;监测移植肝... 背景:成体肝前体细胞可在受体肝脏内定植并分化为肝细胞。不过,异种肝前体细胞移植能否促进急性肝损伤的恢复,脾脏微环境能否促进移植物的存活和向肝细胞分化,尚没有研究。目的:评价异种肝前体细胞移植治疗急性肝损伤的作用;监测移植肝前体细胞在大鼠脾脏实质内的定植及向肝细胞的分化。方法:体外培养雄性小鼠来源的肝前体细胞系肝上皮样前体细胞。通过CCl4腹腔注射联合2/3肝切除构建急性肝损伤大鼠模型,进行肝上皮样前体细胞脾脏移植。在肝切除后1,5,14和21 d,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肝脏病理改变,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监测血清转氨酶变化,PCR反应检测脾脏组织Y染色体特异性序列Sry,脾脏CK-19和Alb免疫组织化学追踪移植肝上皮样前体细胞的植入和肝细胞分化。结果与结论:肝上皮样前体细胞可在体外长期培养,保持增殖能力和双向分化潜能。肝上皮样前体细胞脾脏移植后,肝损伤大鼠肝细胞肿胀明显减轻,丙氨酸转氨酶和天门冬氨酸转氨酶下降更明显。移植后1,5,14和21 d,脾脏DNA中均能检测到Sry序列。在整个实验期间CK-19阳性细胞在大鼠脾脏实质内始终存在。Alb阳性细胞在移植后5 d在脾脏实质中出现,随后阳性细胞数逐渐增多。实验表明,移植肝前体细胞能在大鼠脾脏实质中植入,并分化为肝细胞,能有效促进CCl4腹腔注射联合2/3肝切除诱导的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修复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移植 细胞移植 肝移植 急性肝损伤 分化 植入 肝前体细胞 脾脏 ALB CK-19 异种 微环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无缝线化门腔侧-侧吻合磁性装置的研制 被引量:7
8
作者 严小鹏 马佳 +8 位作者 吕毅 马锋 王善佩 郑幸龙 董鼎辉 郭艳光 姚维杰 王浩华 李建辉 《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 CAS 2013年第4期218-220,共3页
目的介绍了一种用于门腔分流的磁吻合装置。包含两对子母磁环。它基于磁吻合技术,通过在门静脉和下腔静脉血管内外分别放入母磁环和子磁环后,子母磁环相吸并压迫并固定血管壁,从而在门/腔静脉建立磁吻合口。从而可实现无缝线化门腔侧侧... 目的介绍了一种用于门腔分流的磁吻合装置。包含两对子母磁环。它基于磁吻合技术,通过在门静脉和下腔静脉血管内外分别放入母磁环和子磁环后,子母磁环相吸并压迫并固定血管壁,从而在门/腔静脉建立磁吻合口。从而可实现无缝线化门腔侧侧吻合。该装置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吻合速度快、吻合效果理想,更重要的是门腔吻合口不会扩张,因而可显著降低肝性脑病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缝线 门腔分流 磁吻合 门脉高压症
下载PDF
肝脏少见原发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 被引量:3
9
作者 杨桓 郑幸龙 +5 位作者 张前进 刘雯雁 张谞丰 向俊西 刘学民 吕毅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7年第13期2074-2078,共5页
目的:通过研究肝脏少见原发恶性肿瘤临床病理的特点,以提高该类型肿瘤的诊疗水平。方法:收集我院肝胆外科自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经病理确诊的肝脏少见原发恶性肿瘤24例,其中经外科手术治疗20例,穿刺活检4例,结合文献对其临床及病理特... 目的:通过研究肝脏少见原发恶性肿瘤临床病理的特点,以提高该类型肿瘤的诊疗水平。方法:收集我院肝胆外科自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经病理确诊的肝脏少见原发恶性肿瘤24例,其中经外科手术治疗20例,穿刺活检4例,结合文献对其临床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此组共24例,占同期全部肝脏恶性肿瘤病例的2.75%(24/874),涵盖13种病理类型:肝母细胞瘤5例,神经内分泌瘤4例,淋巴瘤3例,胆管黏液腺癌2例,恶性神经鞘瘤2例,恶性神经束膜瘤1例,上皮样血管内皮瘤1例,上皮样血管肌肉脂肪瘤1例,多形肉瘤1例,癌肉瘤1例,平滑肌肉瘤1例,梭形细胞瘤1例,鳞癌1例。男女比例2∶1(16∶8)。平均年龄48.90岁(6~74岁,中位年龄51岁)。该组患者术后1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49.0%和26.1%。结论:肝脏少见原发性恶性肿瘤临床诊断和鉴别困难,手术切除或穿刺活检的标本行免疫病理检查是诊断疾病的金标准。治疗尽量根治切除并按照指南辅助有效化疗或进行靶向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恶性肿瘤 病理 临床 诊断
下载PDF
肝脏常温机械灌注修复及评估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雯雁 刘锋锋 +5 位作者 吕毅 汤博 马涛 闫炀 郑云巧 郑幸龙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21年第1期37-41,共5页
介绍了一种肝脏常温机械灌注修复及评估系统。系统由肝脏常温氧合机械灌注装置、荧光成像系统及组织测氧仪组成。常温氧合机械灌注装置可对供肝进行持续灌注并实时监测调控灌注参数,荧光成像系统通过识别肝脏代谢的吲哚菁绿来评估供肝... 介绍了一种肝脏常温机械灌注修复及评估系统。系统由肝脏常温氧合机械灌注装置、荧光成像系统及组织测氧仪组成。常温氧合机械灌注装置可对供肝进行持续灌注并实时监测调控灌注参数,荧光成像系统通过识别肝脏代谢的吲哚菁绿来评估供肝微循环情况及肝细胞代谢功能,组织测氧仪可实时监测肝组织氧分压变化评估细胞耗氧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温机械灌注 供肝保存 供肝评估
下载PDF
No-touch与EVH获取大隐静脉桥血管的近中期临床结果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静 郑幸龙 +3 位作者 梁哲勇 李勇新 闫炀 周和平 《心脏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642-646,共5页
目的比较no-touch和内窥镜获取(endoscopic vein harvesting,EVH)两种不同的大隐静脉移植物获取方式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术后早期临床效果及近中期移植物通畅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 目的比较no-touch和内窥镜获取(endoscopic vein harvesting,EVH)两种不同的大隐静脉移植物获取方式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术后早期临床效果及近中期移植物通畅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行CABG患者151例,其中no-touch技术组获取大隐静脉56例;EVH组获取大隐静脉95例。所有患者采取胸骨正中切口入路,非体外或体外循环辅助下完成搭桥手术。统计两组间平均桥血管远端吻合口数量、左乳内动脉吻合口数量及静脉桥远端吻合数量的差异;分析比较两组术后死亡及早期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切口并发症如血肿、脂肪液化等差异。患者出院前及术后1年行冠脉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CTA)以评估移植血管桥近中期的通畅情况。结果Notouch和EVH两组在年龄、性别构成、危险因素、术前诊断类型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术中两组左乳内动脉吻合口数量及静脉桥远端吻合数量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手术死亡。在术后早期并发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但在下肢切口并发症中水肿、切口处麻木、疼痛在no-touch组中尤为显著(P<0.05)。术后冠脉CTA复查提示,术后早期桥血管总体通畅率、两组间左乳内动脉及大隐静脉桥血管通畅率均无差异。术后1年总体桥血管通畅率no-touch组要优于EVH组(P<0.05),其中左乳内动脉通畅率无差异,大隐静脉桥血管no-touch组通畅率要明显高于EVH组(P<0.05)。结论No-touch技术获取静脉桥血管对于CABG患者的近、中期临床效果满意,且中期桥血管通畅率要优于EVH组。该技术可行、安全、有效,值得在CABG中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隐静脉 EVH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No-touch技术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辅助肝脏移植的应用方向及前景
12
作者 向俊西 郑幸龙 +3 位作者 董鼎辉 康骁弘 李建辉 吕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32期5230-5236,共7页
背景:因严峻的肝脏供体短缺形势而产生的边缘供肝移植、辅助性肝移植、部分肝移植等技术,仍无法克服术后移植物无功能及受者死亡率高等困难,移植后免疫相关并发症等也已成为制约肝脏移植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问题。间充质干细胞因其强大的... 背景:因严峻的肝脏供体短缺形势而产生的边缘供肝移植、辅助性肝移植、部分肝移植等技术,仍无法克服术后移植物无功能及受者死亡率高等困难,移植后免疫相关并发症等也已成为制约肝脏移植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问题。间充质干细胞因其强大的再生能力及多向分化潜能、免疫调节作用,有望成为解决肝脏移植领域重大临床问题的创新疗法。目的:总结并讨论间充质干细胞辅助肝脏移植的应用方向及前景。方法:检索PubMed、ScienceDirect、OvidSP、CNKI数据库相关文章,检索时间为2000至2014年,英文检索词为"mesenchymal stem cells,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liver transplantation,immunosuppression,liver regeneration",中文检索词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髓基质细胞、肝移植、免疫抑制、肝再生",从中筛选出与主题相关且论据可靠的部分文献,最终纳入74篇文章进行归纳综述。结果与结论:间充质干细胞因具有广泛的来源、强大的再生及分化潜能、免疫调节作用,已成为细胞治疗研究的热点,有望解决器官移植领域一些尚未攻克的难题,为延长移植器官寿命、减少免疫抑制剂使用、改善移植受者预后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已有大量关于间充质干细胞应用于器官移植的实验研究、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发表,证实了这一可能性。但在其广泛应用于临床之前,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明确,以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干细胞 肝移植 免疫耐受 肝再生 干细胞 移植 肝脏移植 间充质干细胞 免疫抑制 肝脏再生 辅助肝移植 临床试验
下载PDF
冷诱导RNA结合蛋白对主动脉夹层全弓置换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曹先通 吴玉静 +3 位作者 郑幸龙 刘淼淼 徐晓芸 周和平 《中国医药》 2022年第9期1331-1334,共4页
目的探索冷诱导RNA结合蛋白(CIRP)对中低温停循环主动脉夹层全弓置换手术后患者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3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68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短暂性神经系统并... 目的探索冷诱导RNA结合蛋白(CIRP)对中低温停循环主动脉夹层全弓置换手术后患者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3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68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短暂性神经系统并发症(TND)将患者分为TND组(12例)和非TND组(56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永久性神经系统并发症(PND),将患者分为PND组(8例)和非PND组(60例)。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主动脉夹层全弓置换术后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TND组体外循环后血清CIRP水平高于非TND组[(2311±936)ng/L比(1313±528)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ND组体外循环时间长于非PND组[(172±33)min比(139±2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外循环后血清CIRP水平是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中低温停循环全弓置换术后出现TND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1.002,95%置信区间:1.001~1.004,P=0.008),而体外循环时间不是术后出现PND的危险因素(比值比=1.074,95%置信区间:0.990~1.165,P=0.085)。结论体外循环后血清CIRP水平是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中低温停循环全弓置换术后出现TND的独立危险因素,但与PND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冷诱导RNA结合蛋白 体外循环 神经系统并发症
下载PDF
基于脾脏脱细胞支架构建组织工程肝脏的体内植入策略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鹏 向俊西 +4 位作者 郑幸龙 苏敬博 董鼎辉 杨丽斐 吕毅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98-703,共6页
目的体外构建基于脾脏脱细胞支架的组织工程肝脏,并探索其理想的体内植入策略。方法获取健康SD大鼠脾脏,采用低温冻融结合十二烷基硫酸钠灌注法制备脾脏脱细胞支架(DSM)。Seglen改良两步胶原酶灌注法获取大鼠原代肝细胞,经脾动脉再植入... 目的体外构建基于脾脏脱细胞支架的组织工程肝脏,并探索其理想的体内植入策略。方法获取健康SD大鼠脾脏,采用低温冻融结合十二烷基硫酸钠灌注法制备脾脏脱细胞支架(DSM)。Seglen改良两步胶原酶灌注法获取大鼠原代肝细胞,经脾动脉再植入DSM内体外构建组织工程肝脏。以SD大鼠为受体,比较异位血管吻合移植、肝断面缝合移植、肝内嵌入移植以及肠系膜包裹移植4种策略的优缺点。结果肝细胞支架种植率为(74.5±7.7)%,HE染色与扫描电镜显示细胞状态良好,免疫荧光染色证实细胞正常表达ALB、G6Pc。异位血管吻合移植手术难度高,围手术期死亡率高达33.3%,术后6 h支架内形成大量血栓;肝断面缝合无法迅速建立充分血供,术后3 d未见成形移植物;肝内嵌入移植法细胞最长可存活14 d;肠系膜包裹移植术后14 d时支架内细胞存活率为(38.3±7.1)%。结论利用DSM构建的组织工程肝脏能部分表达肝细胞特异性功能,肠系膜包裹移植策略简单安全有效,是目前可行的体内移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脏脱细胞支架 组织工程肝脏 体内植入
下载PDF
冠脉造影到心脏瓣膜手术时间间隔与术后急性肾损伤发生的关系 被引量:1
15
作者 白和平 郑幸龙 +3 位作者 党杰 武浩宇 赵旭 梁小平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24期9-11,共3页
目的 分析冠脉造影到心脏瓣膜手术时间间隔与术后急性肾损伤(AKI)发生的关系。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86例行冠脉造影和心脏瓣膜手术的患者根据冠脉造影到心脏瓣膜手术时间间隔分为对照组(n=43,冠脉造影到心脏瓣膜手术时间间隔≤48 h)和试验... 目的 分析冠脉造影到心脏瓣膜手术时间间隔与术后急性肾损伤(AKI)发生的关系。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86例行冠脉造影和心脏瓣膜手术的患者根据冠脉造影到心脏瓣膜手术时间间隔分为对照组(n=43,冠脉造影到心脏瓣膜手术时间间隔≤48 h)和试验组(n=43,冠脉造影到心脏瓣膜手术时间间隔>48 h)。比较两组术前、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分析冠脉造影到心脏瓣膜手术时间间隔对AKI发生的影响。结果 试验组体外循环患者占比及体外循环期间红细胞压积(Hct)低于对照组,体外循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12 h的肾损伤分子-1(KIM-1)、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术后7 d的肌酐、胱抑素C水平及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AKI患者占比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于冠脉造影48 h后行心脏瓣膜手术能够降低术后AKI发生风险,获得较为肯定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造影 急性肾损伤 心脏瓣膜手术 时间间隔
下载PDF
胸骨旁主动脉瓣置换术与传统正中开胸主动脉瓣置换术效果比较
16
作者 钟亮 梁哲勇 +6 位作者 郑幸龙 陈强 郭锋伟 刘锋锋 闫炀 霍晓薇 张永健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304-307,共4页
目的比较胸骨旁主动脉瓣置换术与传统正中开胸主动脉瓣置换术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21年3月至2022年7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主动脉瓣置换术的19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微创组(n=123,右侧胸骨旁小切... 目的比较胸骨旁主动脉瓣置换术与传统正中开胸主动脉瓣置换术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21年3月至2022年7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主动脉瓣置换术的19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微创组(n=123,右侧胸骨旁小切口)与传统组(n=76,常规正中开胸)。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身高、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ICU滞留时间、有创呼吸机辅助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以及院内死亡、脑梗死、脑出血发生情况等。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吸烟史、瓣膜病变性质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及生物瓣膜比例均高于传统组,而手术时间短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住院期间均无死亡患者,未发生瓣周漏、消化道出血及脑血管等并发症。微创组的总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均短于传统组,术后引流量、红细胞输注量、血浆输注量均少于传统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右侧胸骨旁第二肋间切口行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安全可行,术后恢复效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置换术 正中开胸 手术效果
下载PDF
前入路与常规入路右半肝巨大肝癌切除手术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董健 朱迎 +3 位作者 郑幸龙 龙志达 李慕行 吕毅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649-653,共5页
目的系统比较前入路与常规入路肝癌切除术治疗大肝癌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CNKI、万方、维普数据库中截止2013年4月的相关文献,收集比较前入路切除与常规切除治疗肝癌的随机临床对照试验研究。采用Meta分... 目的系统比较前入路与常规入路肝癌切除术治疗大肝癌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CNKI、万方、维普数据库中截止2013年4月的相关文献,收集比较前入路切除与常规切除治疗肝癌的随机临床对照试验研究。采用Meta分析软件RevMan5.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8个随机临床对照试验,患者总数615例(前入路肝切除304例,常规入路肝切除311例)。结果显示,前入路肝切除术中失血量[加权均数差(WMD)=-680.2ml;95%CI,-1023.97~-336.43;P=0.0001]、外科并发症(OR=0.59;95%CI,0.38~0.93;P=0.02)、围手术期病死率(OR=0.37;95%CI,0.21~0.67;P=0.0009)、术中输血率(OR=0.38;95%CI,0.25~0.59;P〈0.01)、住院时间(WMD=-4.75d;9500CI,-7.82~-1.67;P=0.002)、肿瘤破裂发生率(OR=0.33;95%CI,0.11~0.97;P=0.04)明显优于常规入路切除术。两种入路手术时间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前入路肝脏切除术与常规入路比较,具有术中出血量少,输血率、外科并发症发生率、肿瘤破裂发生率、围手术期病死率较低,住院时间较短等优点。两者手术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肝切除 治疗效果 前入路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机械灌注法在心脏死亡供肝保存及修复中的核心问题 被引量:2
18
作者 向俊西 郑幸龙 +3 位作者 刘鹏 董鼎辉 刘学民 吕毅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7-170,共4页
心脏死亡供肝的质量与保存期间的能量代谢密切相关。体外机械灌注技术为心脏死亡供肝持续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有望改善器官保存质量,修复供肝缺血损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机械灌注技术在心脏死亡供肝保存及修... 心脏死亡供肝的质量与保存期间的能量代谢密切相关。体外机械灌注技术为心脏死亡供肝持续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有望改善器官保存质量,修复供肝缺血损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机械灌注技术在心脏死亡供肝保存及修复中的核心问题,以期为推进心脏死亡供肝移植的安全、广泛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灌注 心脏死亡器官捐献 肝移植 常温 无血氧合
原文传递
肝癌实质细胞及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分离培养方案的优化 被引量:2
19
作者 向俊西 刘鹏 +6 位作者 田波彦 李青山 杨丽斐 郑幸龙 张谞丰 刘学民 吕毅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265-269,共5页
目的分离培养人原发性肝癌(肝癌)实质细胞及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F),并检测其生物学特性。方法标本来源于2015年9月至2016年10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5例肝癌患者手术切除新鲜肝癌组织。其中男12例,女3例;年龄28~64岁,中位年龄45... 目的分离培养人原发性肝癌(肝癌)实质细胞及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F),并检测其生物学特性。方法标本来源于2015年9月至2016年10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5例肝癌患者手术切除新鲜肝癌组织。其中男12例,女3例;年龄28~64岁,中位年龄45岁;肝细胞癌13例,胆管细胞型肝癌2例。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培养人原代肝癌细胞及CAF。倒置显微镜下观察肝癌实质及CAF的形态特征。CCK-8法测定细胞活性,免疫荧光鉴定肝癌细胞标志物AFP及CAF标志物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结果原代肝癌实质细胞培养成功率为2/15,CAF培养成功率为11/15,均为肝细胞癌。肝癌实质细胞为上皮样细胞,铺路石样分布。CAF为长梭形或多角形,呈"鱼群样"分布。肝癌细胞与CAF生长状态良好,增殖活跃,呈对数型生长,CAF的增殖能力略强于肝癌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显示原代肝癌细胞质中AFP染色阳性,CAF中Vimentin蛋白表达阳性。结论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可以成功获得高增殖活性的人原代肝癌实质细胞及CA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成纤维细胞 培养技术
原文传递
体外膜肺氧合辅助危重患者院际转运27例临床经验 被引量:3
20
作者 郭锋伟 钟亮 +3 位作者 郑幸龙 吴耀军 郝军军 刘锋锋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47-50,共4页
目的:总结我院ECMO团队实施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重症患者院际转运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21年4月期间我院ECMO团队在ECMO支持下实现院际转运的27例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疾病种类、插管地点、插管方法、院... 目的:总结我院ECMO团队实施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重症患者院际转运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21年4月期间我院ECMO团队在ECMO支持下实现院际转运的27例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疾病种类、插管地点、插管方法、院际转运距离、转运方式、患者转运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临床转归。结果:27例患者均由我院心外科ECMO团队在外院置管后转至本单位。其中男24例,女3例;平均年龄52.5岁;转运距离4~300 km。1例患者采用直升机转运,26例患者采用地面救护车转运。转运过程中无死亡事件发生,但发生8例不良事件。ECMO顺利撤机18例,患者顺利出院14例。结论:ECMO辅助下危重患者的院际转运是安全而有效的,充分而周密的准备工作可有助于减少ECMO转运途中不良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院际转运 不良事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