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龙葵氯仿提取物对荷瘤鼠肿瘤生长及脾和胸腺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郑戴波 高聚伟 +1 位作者 潘磊 陈培丰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第6期531-533,共3页
目的观察龙葵氯仿提取物对荷瘤鼠肿瘤生长及脾和胸腺指数的影响。方法建立Lewis肺癌移植瘤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5组,荷瘤模型组予生理盐水(0.2mL/10g)灌胃,龙葵氯仿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分别按50、25、12.5mL/kg剂量的龙葵氯仿提取物灌... 目的观察龙葵氯仿提取物对荷瘤鼠肿瘤生长及脾和胸腺指数的影响。方法建立Lewis肺癌移植瘤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5组,荷瘤模型组予生理盐水(0.2mL/10g)灌胃,龙葵氯仿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分别按50、25、12.5mL/kg剂量的龙葵氯仿提取物灌胃,环磷酰胺组予环磷酰胺(CTX)(20mg/kg)腹腔注射(每隔2天1次),共15天。停药后24h,处死小鼠,分别剥离瘤块、胸腺、脾脏组织称重,测定各组小鼠的肿瘤生长抑制率、脾指数和胸腺指数。结果氯仿高、中、低剂量组抑瘤率分别为25.36%、38.93%、13.57%;CTX组为51.43%。环磷酰胺组及氯仿高、中、低剂量组平均瘤重分别为(1.36±0.07)g、(2.09±0.16)g、(1.71±0.11)g和(2.42±0.07)g,与荷瘤模型组(2.80±0.04)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与荷瘤模型组比较,氯仿中剂量组的胸腺指数和脾指数显著提高(分别为130.85%、131.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TX组则显著降低(分别为46.24%和74.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龙葵氯仿提取物具有抑制荷瘤小鼠移植瘤生长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为通过增加荷瘤小鼠的胸腺和脾脏的重量,抑制荷瘤小鼠胸腺和脾脏萎缩,增加小鼠抗肿瘤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Lewis肺癌移植瘤 龙葵氯仿提取物 抑瘤 免疫反应
下载PDF
胰腺癌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郑戴波 陈培丰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第3期110-113,共4页
回顾近15年有关中西医结合治疗胰腺癌的病因病机、临床研究及实验研究。脾胃受损,湿热毒邪外侵是其总的病因病机。然对该病的中医辨证分型尚无统一标准,大致可分为热毒蕴结型、肝胆湿热、脾虚湿阻型、肝阴亏虚型。治疗上以中西医结合为... 回顾近15年有关中西医结合治疗胰腺癌的病因病机、临床研究及实验研究。脾胃受损,湿热毒邪外侵是其总的病因病机。然对该病的中医辨证分型尚无统一标准,大致可分为热毒蕴结型、肝胆湿热、脾虚湿阻型、肝阴亏虚型。治疗上以中西医结合为主,中药的运用可显著减轻西医疗法的不良反应,提高疗效,然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如缺乏大样本的临床研究等。但中医药联合西医在未来胰腺癌的综合治疗中发挥的协同作用,尤其是中药多靶点调节机体免疫从而发挥抗癌作用值得关注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中西医结合疗法 综述
下载PDF
金属有机框架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其在肿瘤诊疗领域中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勰 郑戴波 +1 位作者 丛杨 王会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07-716,共10页
金属-有机框架(MOF)材料是指以有机配体为连接体和以金属离子簇为节点,通过配位键组装形成的具有周期性结构的配位化合物。该材料在气相传导、光学催化以及生物应用领域都有着应用潜力。不同形貌、大小和组分的MOF材料具有不同的物理化... 金属-有机框架(MOF)材料是指以有机配体为连接体和以金属离子簇为节点,通过配位键组装形成的具有周期性结构的配位化合物。该材料在气相传导、光学催化以及生物应用领域都有着应用潜力。不同形貌、大小和组分的MOF材料具有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质。将金属纳米粒子和MOF材料的性能相结合,就能够有效地避免金属纳米粒子和MOF材料的相互凝聚。本文主要阐述了MOF材料的几种合成方法,包括气相法、液相法、固相法、模板法、微波法和电化学法,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讨论。重点分析了其在肿瘤领域中的应用,包括药物负载、荧光标记和光动力学疗法等。最后指出今后其主要的研究方向是改善生物相容性、降低制备成本、扩展生物MOF及其负载药物的种类,使其应用到更多疾病的治疗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复合材料 药物传递 肿瘤标记 光动力疗法 功能材料 生物应用
下载PDF
黄芪多糖对LPS诱导的THP-1源巨噬细胞产生细胞因子TNF-α、IL-12和IL-10的影响 被引量:21
4
作者 费煜畅 郑戴波 +1 位作者 潘磊 陈培丰 《浙江中医杂志》 2019年第6期448-450,共3页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APS)对脂多糖(LPS)诱导的THP-1源巨噬细胞产生细胞因子TNF-α、IL-12和IL-10的影响及其抗肿瘤的机制。方法:实验设置THP-1组(空白对照组)、THP-1+LPS组(模型组)、THP-1+LPS+APS低浓度组、THP-1+LPS+APS高浓度组,通过...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APS)对脂多糖(LPS)诱导的THP-1源巨噬细胞产生细胞因子TNF-α、IL-12和IL-10的影响及其抗肿瘤的机制。方法:实验设置THP-1组(空白对照组)、THP-1+LPS组(模型组)、THP-1+LPS+APS低浓度组、THP-1+LPS+APS高浓度组,通过佛波酯(PMA)诱导THP-1细胞分化成巨噬细胞,并通过LPS刺激建立炎症模型,将APS作用于THP-1源巨噬细胞进行24h、48h体外实验,分别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THP-1源巨噬细胞的IL-10、IL-12和TNF-α mRNA转录水平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细胞IL-10、IL-12和TNF-α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增加,与空白对照组细胞比较,均有显著意义(P<0.05)。不同浓度APS组能够上调由LPS刺激引起的IL-12、TNF-α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的增加,下调IL-10的表达。结论:黄芪多糖(APS)可能通过影响THP-1源巨噬细胞的IL-12、IL-10、TNF-α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从而起到调节细胞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并呈一定的浓度与时间依赖性,其具体作用机制仍值得进一步探讨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 巨噬细胞 细胞因子 免疫调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