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讨益气养血补脾和肝方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疗效 被引量:2
1
作者 李伟 许晓芳 +6 位作者 贾斌 徐广健 陈汉鑫 郑挺渠 彭浩 涂益洪 刘彦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第15期208-209,共2页
目的探讨益气养血补脾和肝方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60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采用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益气养血补脾和肝方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益气养血补脾和肝方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60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采用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益气养血补脾和肝方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养血补脾和肝方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可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养血补脾和肝方 慢性疲劳综合征 疗效
下载PDF
观察中医中药治疗围术期创伤感染性骨皮缺损的疗效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伟 许晓芳 +6 位作者 贾斌 徐广健 陈汉鑫 郑挺渠 彭浩 涂益洪 刘彦 《中医临床研究》 2018年第33期103-105,共3页
目的:探究围术期患者发生创伤感染性骨皮缺损时采取中医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于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收集的围术期创伤感染性骨皮缺损患者共7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研究的患者分为两组,包括对照组38例以及观... 目的:探究围术期患者发生创伤感染性骨皮缺损时采取中医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于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收集的围术期创伤感染性骨皮缺损患者共7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研究的患者分为两组,包括对照组38例以及观察组38例。对照组患者行围术期常规方案予以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药外洗内服方案予以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骨缺损愈合用时以及疼痛症状消退用时等临床指标进行比较。此外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定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92.11%)显著高于对照组(68.42%),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骨缺损愈合用时以及疼痛症状消退用时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均有显著下降,其中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下降更为显著,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患者发生创伤感染性骨皮缺损时采取中医药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有效促进患者骨缺损的愈合,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因此该种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围术期 创伤感染性骨皮缺损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残留移位复位模型:力学响应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陈林威 赵京涛 +5 位作者 郑挺渠 何昌强 孙汉桥 黄枫 郑晓辉 甘燕群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2125-2132,共8页
背景:远端骨折块的移位是造成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治疗后肘内翻畸形发生的原因之一,临症治疗时多强调纠正后尺侧偏移,复位经验是否具有力学上的优势,缺乏现有的实验依据。目的:建立伸直尺偏型肱骨髁上骨折有限元模型,探讨骨折整复后存在功... 背景:远端骨折块的移位是造成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治疗后肘内翻畸形发生的原因之一,临症治疗时多强调纠正后尺侧偏移,复位经验是否具有力学上的优势,缺乏现有的实验依据。目的:建立伸直尺偏型肱骨髁上骨折有限元模型,探讨骨折整复后存在功能复位标准范围内残留移位情况下骨折端的力学响应情况,以此为"宁前勿后,宁桡勿尺"的复位经验法则提供力学证据。方法:选择新鲜7岁儿童右上肢尸体骨一副进行CT扫描,建立残留移位骨折复位有限元模型,再根据骨折块移位的方向和接触面积的大小分组进行外力加载,记录骨折端面前后缘应力值及Baumann角,分析对比数据。结果与结论:后内侧移位下后侧缘应力值显著增高,后侧移位组次之,接触面积为75%时应力值显著高于其他组;前侧缘应力值对比中,前内侧移位与其他组应力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85%接触面积下应力值普遍较高;前后侧缘应力对比示后侧移位时应力增幅明显高于前侧移位,内侧移位时载荷后Baumann角显著增高。提示移位方向改变应力集中的区域,相比较而言,后方移位下应力增量更加显著,骨折端接触面积减少,相应统计区域的应力明显升高,远端骨折块正内侧移位显著改变Baumann角,实验结果在力学上支持肱骨髁上骨折远端骨折块移位的假说,"宁前勿后,宁桡勿尺"的复位经验原则有一定力学上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物 骨植入物 有限元分析 肱骨髁上骨折 残留移位
下载PDF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不同手术方法比较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白云波 郑挺渠 +4 位作者 陈浩 陈汉鑫 徐广建 刘彦勋 贾斌 《中国伤残医学》 2020年第1期14-16,共3页
目的:比较传统交叉钢针固定、平乐半交叉钢针固定治疗儿童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7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78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其中男性38例,女性40例,年龄为5-12岁,平均年龄8.0岁;传统交叉钢针固定32例、平乐半交叉钢针... 目的:比较传统交叉钢针固定、平乐半交叉钢针固定治疗儿童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7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78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其中男性38例,女性40例,年龄为5-12岁,平均年龄8.0岁;传统交叉钢针固定32例、平乐半交叉钢针固定46例;2例发生肘内翻,1例发生钉道口感染,2例出现骨折移位,1例出现尺神经损伤.结果:78例患者术后获4-16个月(平均9个月)随访,参照Flynn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判定标准将患儿肘关节的功能分为4个等级:优43例,良26例,可7例,差2例.2组手术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乐半交叉钢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安全性和手术时间优于传统交叉钢针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交叉钢针 平乐半交叉钢针 固定
下载PDF
距下关节制动术治疗成人柔性平足症28例
5
作者 赵廷虎 陈汉鑫 +3 位作者 郑挺渠 武军龙 贾斌 白云波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70-74,共5页
目的:探讨距下关节制动术治疗成人Meryson分型Ⅱ期平足症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采用距下关节制动术治疗的成年人平足症患者28例,共34足,均为Meryson分型Ⅱa期。其中男17例共22足,女11例共12足;年龄... 目的:探讨距下关节制动术治疗成人Meryson分型Ⅱ期平足症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采用距下关节制动术治疗的成年人平足症患者28例,共34足,均为Meryson分型Ⅱa期。其中男17例共22足,女11例共12足;年龄为21~60岁,平均年龄为(36.15±8.80)岁。术前测量所有患者的足部负重位X线片的Meary角、Pitch角、距骨第三跖骨角、跟骨外翻角、距舟覆盖角(Talonavicular Coverage Angle, TCA),并评估所有患者的美国骨科足踝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 AOFAS)踝与后足评分及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并予以记录,用来评估影像学指标、足部功能及疼痛。随访末期记录相同观察指标并予以记录,比较各项指标是否与术前有统计学差异。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8~1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11.60±1.42)个月。术后随访第6个月足部负重位X线片评价正位Meary角为2.82°±1.65°,Pitch角为22.24°±2.60°,侧位Meary角为2.82°±1.63°,距骨第二跖骨角为14.32°±1.25°,跟骨外翻角为4.18°±1.03°,距舟覆盖角为11.59°±1.25°,与术前正位Meary角11.38°±2.76°,Pitch角10.91°±1.68°,侧位Meary角10.61°±2.92°,距骨第二跖骨角27.88°±2.53°,跟骨外翻角9.74°±2.05°,距舟覆盖角21.27°±2.17°差异有统计学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第6个月AOFAS评分为(91.80±3.40)分,与术前AOFAS评分(53.50±2.8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功能评级,优28足,良6足,优良率为100%。术后随访第6个月的VAS评分平均为(1.29±0.81)分,和术前(6.12±0.95)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距下关节制动术治疗成人Meryson分型Ⅱa期平足症,影像学改善明显,短期随访术后足功能好,患者畸形及疼痛改善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平足症 距下关节制动术 临床疗效 影像学指标 短期随访
原文传递
郭氏推拿理筋手法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的临床研究
6
作者 李彦 赵廷虎 +2 位作者 郑挺渠 陈浩 陈汉鑫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3年第11期1366-1370,共5页
目的评价郭氏推拿理筋手法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CLAI)的疗效。方法随机对照试验研究。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本院82例CLAI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踝关节康复功能锻炼,研究组给予郭氏推拿理... 目的评价郭氏推拿理筋手法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CLAI)的疗效。方法随机对照试验研究。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本院82例CLAI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踝关节康复功能锻炼,研究组给予郭氏推拿理筋手法。2组均3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6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踝关节活动度检测及Y 平衡测试,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评估踝关节功能,VAS量表评估患者疼痛程度,足与踝功能量表(FAAM)评估踝关节功能受损程度,评价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12%(39/41)、对照组为78.05%(32/4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5,P=0.023)。治疗后,研究组踝关节跖屈、背伸、内翻及外翻活动度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11.32、14.02、8.70、18.09,P<0.01);踝关节Y 平衡测试前向、后内及后外伸出距离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5.92、6.59、5.03,P<0.01);AOFAS评分高于对照组(t=5.94,P<0.01),VAS评分低于对照组(t=13.38,P<0.01);FAAM评分中日常活动评分、运动评分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9.14、14.99,P<0.01)。结论郭氏推拿理筋手法可改善CLAI患者踝关节功能,缓解关节疼痛程度,促进踝关节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扭伤和劳损 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 郭氏推拿理筋手法 踝关节活动度 踝关节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