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7世纪的山景空间营造——以晚明松江府颐园为例
1
作者 朱宇晖 郑晓義 +1 位作者 黄怡群 郑典秋 《建筑遗产》 2023年第2期11-24,共14页
江南园林行进至晚明至清初(约1682-1700)这一重要的历史关隘,大量的营造积累和富有启蒙色彩的社会与艺术语境,几乎必然会沉淀出一些更趋成熟精约、更富于张力的布局类型,这在以往的研究中较少涉及。文章以松江府颐园这一很可能全方位存... 江南园林行进至晚明至清初(约1682-1700)这一重要的历史关隘,大量的营造积累和富有启蒙色彩的社会与艺术语境,几乎必然会沉淀出一些更趋成熟精约、更富于张力的布局类型,这在以往的研究中较少涉及。文章以松江府颐园这一很可能全方位存留了晚明至清初布局原状却较少受到关注的小园为例,尝试通过纵横比较,剖析其“一山三面”的山景园布局、局部“一河两岸”的水景格局,以及高度线性化的建筑格局,并回溯其与更早期古典三段式“隔水面山”布局之间的逻辑关联,辨明其间的轴线扭转关系,探讨其出自名匠张南垣派系之手的可能性——这对中华园林史的完整叙述,具有承上启下的关键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明 江南园林 布局 颐园 祛魅 张南垣
下载PDF
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再生设计策略--扬州花园巷与“苏式”主楼的山水意象再生
2
作者 朱宇晖 郑典秋 +2 位作者 郑晓義 黄怡群 徐瑞彤 《城乡规划》 2023年第2期23-34,共12页
扬州南河下花园巷历史街区毗邻城市东南"河埠",兼具城市水岸的外向"流动"与商业后街的殷富宜居。历经明后期以来数百年的景象增饰、"太平天国运动"后的天规模重建整合和"泛花园化"建设,以及石... 扬州南河下花园巷历史街区毗邻城市东南"河埠",兼具城市水岸的外向"流动"与商业后街的殷富宜居。历经明后期以来数百年的景象增饰、"太平天国运动"后的天规模重建整合和"泛花园化"建设,以及石涛等艺术家的景象经营和精神赋予,街区曾经拥有与城西北郊瘦西湖水上园林群落遥相辉映的陆上园林群落。然而,随着1949年后"天院化"的整体改造,街区的空间肌理特质与群落价值衰减显著,甚至在街区东南部建造天型"苏式"①办公主楼,以极具冲笑感和“拼贴”感的姿态,诉说着复合叠映的空间话语,成为街区新的地标和历史风貌组成部分。文章尝试梳理此办公楼与整个花园巷街区的历史空间与文化意象脉络,探究其建筑形式与空间肌理的演化逻辑和深层次特征,在充分尊重、适应各类历史"真迹"的差异化与多样性特征的基础上,探索多样化的城市"拼贴"与历史叠映方式,提出"水形山意、和而不同"的街区保护与再生设计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街区 文化意象 拼贴 保护与再生 扬州花园巷
下载PDF
"古典化"前夜的景象空间《曲水园图》面面观 被引量:1
3
作者 朱宇晖 程前 +1 位作者 郑晓義 郑典秋 《时代建筑》 2022年第5期164-173,共10页
中华传统山水园的"古典化"进程,受到了传统山水画发展历程的决定性启发.文章尝试以明中后期吴门画派名家文嘉的《曲水园图》与众多传世名园图像及现存名园实例的交互对比,从平面布局、建筑格局与形态逻辑等方面,探讨这一"... 中华传统山水园的"古典化"进程,受到了传统山水画发展历程的决定性启发.文章尝试以明中后期吴门画派名家文嘉的《曲水园图》与众多传世名园图像及现存名园实例的交互对比,从平面布局、建筑格局与形态逻辑等方面,探讨这一"园图互动"与空间转译的演化进程与必然逻辑,以及曲水园这座营造于"古典化"前夜的沪上名园可能的布局样貌.文章指出,元人的"一河两岸"三段式山水画构图程式可能对明中后期逐步形成的"隔水面山"三段式山水园布局程式产生了决定性影响,并促成了山水园"古典化"时代的到来.文章阐释了吴门画派的三段式"屋木"程式的产生意义,及其如何被纯化、转译为"古典化"山水园中的不同建筑角色;并认为宋元以来山水画的线性空间结构,潜在地影响了"古典化"园林空间景象的统驭方式.概而言之,正是源于二维山水画的多方面引领,才令三维山水园中的人工建筑终能以适宜的尺度、平等而凝练的姿态对话自然,融入山水云树的物形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水园图》 传统园林 古典化 一河两岸 三段式
下载PDF
“祛魅”时代的中华传统景象空间 从台湾板桥林家花园与苏州留园说起 被引量:1
4
作者 朱宇晖 徐瑞彤 +1 位作者 郑晓義 孙文达 《时代建筑》 2021年第5期146-153,共8页
行至风云激荡的晚清,中华传统景象空间乃至整个中华社会,都已身处发展"过熟"、积习深重、亟待"祛魅"与破局的历史关头。有的高调寻求着更自由的表达样式。有的则挣扎在历史与范式的框架内,恣意扩充着建筑与景象的... 行至风云激荡的晚清,中华传统景象空间乃至整个中华社会,都已身处发展"过熟"、积习深重、亟待"祛魅"与破局的历史关头。有的高调寻求着更自由的表达样式。有的则挣扎在历史与范式的框架内,恣意扩充着建筑与景象的类型和容量,试探着极限化、效能化的布局方式,张拉着空间的维度,挑战着既有范式的表达极限——调整着自身与城市和时代之间的距离。悬隔万里、地域特征迥异的留、林二园就以这样的方式,各自释放着末世的缤纷诉求与想象,挥洒着园主的雄襟与雅怀,隔空校验着它们的"同代性",也为这个特殊的祛魅时代留下了弥足宝贵的空间印痕。而后者对前者的跨地域摹仿与转译,更凝固为台湾文化"内附"长路上翩若惊鸿的佳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家花园 留园 晚清 祛魅 景象转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