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硅体视角下浙江宁波鱼山遗址的生业考察
1
作者 夏秀敏 王力之 +4 位作者 雷少 王结华 郑晓蕖 赵志军 吴妍 《文物季刊》 2023年第3期75-85,共11页
鱼山遗址是宁绍平原河姆渡文化时期以来的重要遗存,其考古发现为探讨东部沿海地带长时间尺度的水稻驯化进程和人地关系提供了良好素材。高精度的植硅体分析表明,河姆渡时期以来水稻扇型个体呈现了变小稳定的趋势,并逐渐向中间型和长柄... 鱼山遗址是宁绍平原河姆渡文化时期以来的重要遗存,其考古发现为探讨东部沿海地带长时间尺度的水稻驯化进程和人地关系提供了良好素材。高精度的植硅体分析表明,河姆渡时期以来水稻扇型个体呈现了变小稳定的趋势,并逐渐向中间型和长柄型演化,暗示先民是以种植粳型化的水稻为主;水稻扇型植硅体鱼鳞状纹饰的变化揭示了在河姆渡文化晚期,水稻的驯化基本完成。受海平面变化的频繁影响,该地的水稻驯化具有一定的滞后性,驯化的周期也有所延长。结合植硅体分析和多种研究成果,推断在河姆渡文化时期,鱼山遗址的稻作生产获得了较大发展;在河姆渡文化晚期,水稻逐渐成为先民植食性资源的主体;在滨海多变的环境背景下,鱼山遗址形成了以水稻种植为主,采集和渔猎并行的多元化生业模式。良渚晚期,伴随着水稻驯化的完成和生产工具的进步,推测出现了系统的水田耕作系统。商周时期,依托暖干的环境,稻作生产向集约化发展,为古越国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山遗址 宁绍平原 植硅体 水稻 生业模式
下载PDF
宁波鱼山遗址浮选结果及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郑晓蕖 雷少 +1 位作者 王结华 赵志军 《农业考古》 2019年第6期21-27,共7页
鱼山遗址位于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为一处以河姆渡和商周地层为主体的遗址。本次对鱼山遗址开展采样、浮选工作,获得了大量河姆渡时期、良渚时期和商周时期的植物遗存,包括水稻、菱角、芡实、橡子、葫芦等可食性植物资源遗存,以及近20种... 鱼山遗址位于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为一处以河姆渡和商周地层为主体的遗址。本次对鱼山遗址开展采样、浮选工作,获得了大量河姆渡时期、良渚时期和商周时期的植物遗存,包括水稻、菱角、芡实、橡子、葫芦等可食性植物资源遗存,以及近20种其他乔木类和杂草类遗存。根据浮选结果显示可知,在河姆渡文化时期,生业模式经历了一个以采集狩猎为主逐渐依赖农业的转变,对植物资源的利用也由野生植物资源逐渐转向以水稻为主。而商周时期,水稻则占据最主要的地位,遗址以种植水稻为单一的农业模式。鱼山遗址植物考古发现,为探讨河姆渡文化时期宁绍平原的植物资源利用模式提供了新的证据,也填补了长江下游商周时期植物考古研究的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山遗址 河姆渡 浮选 稻作农业
下载PDF
河南郑州汪沟遗址出土的植硅体
3
作者 杨凡 顾万发 +3 位作者 段绮梦 郑晓蕖 贾茵 靳桂云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29-438,共10页
汪沟遗址是豫中地区仰韶文化晚期一处高等级的中心性聚落遗址。在2014-2016年三个季度的发掘中我们系统采集了植硅体土样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汪沟聚落仰韶文化晚期的农作物有粟、黍和水稻;黍粟比例较高,水稻的比例较低;稻作农... 汪沟遗址是豫中地区仰韶文化晚期一处高等级的中心性聚落遗址。在2014-2016年三个季度的发掘中我们系统采集了植硅体土样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汪沟聚落仰韶文化晚期的农作物有粟、黍和水稻;黍粟比例较高,水稻的比例较低;稻作农业较旱作农业规模小,种植少,但水稻和粟黍的出土概率相差很小,说明水稻和粟黍一样都是汪沟先民日常食用的作物,是汪沟先民植物性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根据炭化植物遗存分析的结果推测,汪沟遗址的粟黍和水稻在不同的季节以连杆带穗的方式收割,然后在壕沟南部区域对谷物进行集中脱粒,脱粒后的粟黍和稻被共同储藏在房址周围,个体家庭需要食用的时候在房屋内或周围进行脱壳。大规模的谷物收割和在特定场所集中进行的脱粒加工活动说明,汪沟聚落有着较强的劳动组织能力,有较大型社会生产组织的存在,大家庭或家族公社是聚落生产与生活中的基本组成单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仰韶文化晚期 植硅体 农业 社会组织
下载PDF
淮河中下游新石器时代中期生业格局变迁——以双墩遗址植物遗存为例
4
作者 郑晓蕖 张东 赵志军 《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32-239,共8页
淮河中下游是新石器时代文化面貌复杂、交流频繁的区域,正如地理环境一样,文化面貌也兼具南北两地风格,农业格局及生业模式亦是在这种环境与文化的双重影响下得以形成。双墩遗址在该地区新石器文化中晚期之交具有突出的代表性,其2014—2... 淮河中下游是新石器时代文化面貌复杂、交流频繁的区域,正如地理环境一样,文化面貌也兼具南北两地风格,农业格局及生业模式亦是在这种环境与文化的双重影响下得以形成。双墩遗址在该地区新石器文化中晚期之交具有突出的代表性,其2014—2016年发掘所得大植物遗存中有水稻、菱、葡萄等。本文在此基础上,结合双墩文化其他遗址的动植物遗存材料的分析,初步认为采集、狩猎、捕捞占据双墩文化经济生活的主要地位,农耕应仍处于较为初级水平。比较起来,同时期的北辛文化生业发展逐步融入北方传统的旱作农业体系,而淮河中下游的青莲岗、龙虬庄和长江下游的马家浜生业形态则更趋向于稻作农业,双墩处于南北交汇的过渡带上,其生业经济更近南方,但是在农业发展水平上则相对滞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墩遗址 大植物遗存 生业格局
原文传递
马家浜文化生业模式初探——来自杨家遗址和马家浜遗址的植物考古学证据 被引量:4
5
作者 郑晓蕖 邵栋 +2 位作者 刘宝山 芮国耀 赵志军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9-127,共9页
马家浜文化的稻作农业研究是学术界较为关注的问题,基于此前对古水稻和水稻田的研究,研究者多认为其稻作农业已经处于较为发达的阶段。本文通过近年对杨家、马家浜遗址出土大量植物遗存的分析,推测马家浜文化稻作农业发展的关键阶段应... 马家浜文化的稻作农业研究是学术界较为关注的问题,基于此前对古水稻和水稻田的研究,研究者多认为其稻作农业已经处于较为发达的阶段。本文通过近年对杨家、马家浜遗址出土大量植物遗存的分析,推测马家浜文化稻作农业发展的关键阶段应始于马家浜晚期,水稻在此阶段成为主要食物资源。并根据对水稻粒型的统计学分析,发现在马家浜晚期,粒型的增大出现一个飞跃,应与耕种技术的进步有关。粟的发现暗示着旱作农业的南传可能存在陆路的传播路线,是将来工作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家遗址 马家浜晚期 稻作农业 水稻粒型
原文传递
田螺山遗址出土菱角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7
6
作者 郑晓蕖 孙国平 赵志军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3-107,88,共6页
田螺山遗址作为河姆渡文化的一处重要遗址,自发掘以来,其稻作农业的发展程度一直是研究热点,伴随其发掘和研究的深入,研究者得出了此阶段生业模式是基于采集渔猎,稻作农业仍为补充、且水稻尚在驯化过程中的观点。菱角的食用在河姆渡早... 田螺山遗址作为河姆渡文化的一处重要遗址,自发掘以来,其稻作农业的发展程度一直是研究热点,伴随其发掘和研究的深入,研究者得出了此阶段生业模式是基于采集渔猎,稻作农业仍为补充、且水稻尚在驯化过程中的观点。菱角的食用在河姆渡早期阶段出现了一个大幅度的减少,到河姆渡文化二期晚期阶段几乎不再在人类的日常饮食中占据重要地位,推测先民们虽同时进行野生资源的采集和水稻种植,但是其比重已经发生了变化,更多的开始依赖于早期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螺山遗址 菱角 生业模式
原文传递
山东乐陵尹家岳石文化遗址植物考古报告 被引量:4
7
作者 郑晓蕖 朱超 +1 位作者 王海玉 徐倩倩 《海岱考古》 2013年第1期139-150,共12页
尹家遗址位于山东省乐陵市郑店镇尹家村与张保山村之间,南北长约290米,东西宽约60米,遗址总面积约17400平方米。遗址中部偏北有一条东西向道路穿过,将遗址分成南北两个部分。为配合京沪二线高速公路(济乐段)建设工程,山东省文物考古研... 尹家遗址位于山东省乐陵市郑店镇尹家村与张保山村之间,南北长约290米,东西宽约60米,遗址总面积约17400平方米。遗址中部偏北有一条东西向道路穿过,将遗址分成南北两个部分。为配合京沪二线高速公路(济乐段)建设工程,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12年4~5月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500余平方米。从发掘情况来看,尹家遗址的文化内涵以岳石文化为主,发现了岳石文化层堆积及灰坑、沟等遗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遗存 植物种子 黍亚科 植硅体 岳石文化 炭化种子
原文传递
聚落视野下的海岱地区龙山文化生业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郑晓蕖 杨凡 《南方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2-159,共8页
本文系统梳理了海岱地区的生业考古资料,将这一地区划分为鲁东南-苏北沿海、胶东-辽东半岛、鲁中-鲁西北、鲁中南-苏北和皖北五个小区,分别对其农作物格局、动植物资源利用、稻作农业传播及聚落生业进行了系统分析和对比研究,发现既有... 本文系统梳理了海岱地区的生业考古资料,将这一地区划分为鲁东南-苏北沿海、胶东-辽东半岛、鲁中-鲁西北、鲁中南-苏北和皖北五个小区,分别对其农作物格局、动植物资源利用、稻作农业传播及聚落生业进行了系统分析和对比研究,发现既有以农业为主生业模式的共性,也存在因地理环境、资源、外来影响、聚落等级、人口密度等原因而形成的差异。家畜饲养都以家猪为主,并常见狗和牛,但野生动物资源的利用则显示出因地制宜的多样性。研究表明,聚落的结构、等级差异对生业模式的影响尤为重要,农作物和家畜的集中发现说明中心聚落已经能够通过管理手段或者贸易调控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岱地区 龙山文化 生业模式 聚落
原文传递
秦汉时期的植物考古学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郑晓蕖 《南方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54-159,共6页
秦汉时期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时期,当前学界对其农业的探讨多来自于文献、农具、生产图像、遗物、量器等考古资料,植物遗存发现则较少。本文初步梳理了考古发掘中秦汉时期的植物遗存,结合前人研究,提出植物考古学对于历史时期的... 秦汉时期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时期,当前学界对其农业的探讨多来自于文献、农具、生产图像、遗物、量器等考古资料,植物遗存发现则较少。本文初步梳理了考古发掘中秦汉时期的植物遗存,结合前人研究,提出植物考古学对于历史时期的考古学研究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也面临重要的工作任务。笔者希望在未来工作中,发掘者能够充分重视秦汉时期植物考古信息的采集和研究工作,并对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汉时期 植物考古学 植物遗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