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低值小带鱼鱼肉肠加工工艺优化及产品品质分析
- 1
-
-
作者
郑晗笑
童晓倩
王婷
谢超
-
机构
f浙江省海产品健康危害因素关键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4期323-329,共7页
-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LY14C200002)
舟山市科技计划项目(2014C41011、2014C31049)
浙江海洋学院科研启动项目(21135013115)
-
文摘
传统的鱼肠主要以鱼糜为原料,在生产过程中添加各种辅料而制成的营养价值很高的产品。本文以低值小带鱼鱼糜为研究对象,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以质构(硬度)等特征为考察指标,研究了脂肪含量、淀粉含量、猪肉含量对带鱼鱼肉肠的质构特性和感官指标的影响,确定了带鱼鱼肉肠的最佳生产工艺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当脂肪添加量为6.8%,淀粉添加量为7.4%,猪肉和鱼肉质量比为1:5时,鱼肉肠的质构和感官指标均均达到最佳状态。本研究为低值小带鱼鱼肉肠的加工工艺提供了理论基础。
-
关键词
低值小带鱼
鱼肉肠
配料
品质分析
-
Keywords
low small octopus
fish sausage
ingredients
quality analysis
-
分类号
TS254.4
[轻工技术与工程—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
-
题名鲣鱼加热过程中的理化特性及组胺含量变化研究
被引量:4
- 2
-
-
作者
童晓倩
郑晗笑
王婷
谢超
-
机构
浙江省海产品健康危害因素关键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4期330-334,共5页
-
基金
浙江省重大科技项目(2013C02023-2)
舟山市科技计划项目(2014C41002,2014C41010)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LY13C200006)
-
文摘
以冻藏鲣鱼为原料,采用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法、质构法等方法研究了鲣鱼在加热过程中鱼肉的物理形态、质构特性、蛋白成分以及酸度等随中心温度变化的情况。结果表明,随着鱼体中心温度不断升高,鲣鱼的长度先快后慢的发生了收缩,80℃时收缩率达24.56%;宽度先膨胀后收缩,80℃时膨胀率达到12.15%,厚度则一直膨胀,80℃时膨胀率达22.17%;在鲣鱼硬度和咀嚼性变化趋势大致,相同先增加后降低。弹性则一直降低,内聚性波动很大,但总体上升。四者在70℃鱿鱼凝胶裂变现象都出现一个明显的转折点;蛋白成分变化较大,其中盐溶性蛋白、碱不溶性蛋白、水溶性蛋白逐渐减少,水溶性蛋白在60℃时已无检出,碱溶性蛋白和非蛋白氮随温度升高而逐渐增加;鲣鱼肉的p H值随加热不断升高,酸度下降。比较鲣鱼肉加热前后组胺含量变化,结果表明鲣鱼中组胺在热处理后略有增加,组胺含量主要由原料决定,原料组胺含量越高,加热后组胺含量越高,增加越明显。该研究旨在为鲣鱼的加工和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
关键词
鲣鱼
加热处理
理化特性
组胺
-
Keywords
Katsuwonus pelamis
steaming temperature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histamine
-
分类号
TS254.4
[轻工技术与工程—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
-
题名夏日里的蔬果时光
- 3
-
-
作者
郑晗笑
杨敏(指导)
-
机构
不详
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
出处
《家庭教育(中小学版)》
2018年第7期87-89,共3页
-
文摘
一年四季,最难熬的就是夏季。夏日天气炎热,高温潮湿,身体必须依靠大量出汗来维持体温的恒定。汗水的成分十分复杂,除了大量的水分之外,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钠、钾、钙、镁等。多种营养物质和水分的丢失,会导致消化系统功能减弱,易出现乏力、疲倦、肠胃不适、食欲不振等现象。
-
关键词
蔬果
维生素C
营养物质
消化系统
矿物质
水分
食欲
-
分类号
S661.1
[农业科学—果树学]
-
-
题名吃出来的明媚双眼
- 4
-
-
作者
郑晗笑
何静
杨敏(指导)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家庭教育(中小学版)》
2019年第1期91-93,共3页
-
文摘
多种营养元素一起搭配食用,能发挥1+1>2的效果,而不良的饮食习惯和不当的烹调方式,常常会阻碍营养物质的吸收;使他们不能发挥保护视力的作用。
-
关键词
营养元素
饮食习惯
营养物质
-
分类号
Q945.12
[生物学—植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