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刀镜治疗肩周炎30例临床观察
1
作者 李明波 郑晨颖 +3 位作者 郑海霞 刘婷 张健豪 余泽芸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3年第18期91-95,共5页
目的:观察针刀镜治疗原发性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6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针刀组和针刀镜组,每组各30例,针刀组采用针刀治疗,针刀镜组采用针刀镜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4周采用视觉疼痛模拟量表(V... 目的:观察针刀镜治疗原发性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6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针刀组和针刀镜组,每组各30例,针刀组采用针刀治疗,针刀镜组采用针刀镜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4周采用视觉疼痛模拟量表(VAS)评价肩关节疼痛改变程度,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评价两组肩关节活动改善程度,BI评分评价生活自理能力程度。总结两种方法治疗4周后的总有效率,以观察针刀镜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的VA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及B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4周后,两组VAS评分低于治疗前,Constant-Murley、BI评分高于治疗前,针刀镜组VAS评分低于针刀组,但组间对比没有统计学差异;Constant-Murley、BI评分高于针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针刀镜组总有效率优于针刀组。结论:与针刀相比,针刀镜能更安全、有效的降低肩周炎患者疼痛,改善患者肩关节活动功能,远期效果较好,利于患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刀镜 针刀 肩周炎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8
2
作者 郑晨颖 徐林 +5 位作者 贾育松 孙旗 李晋玉 陈江 白春晓 张帆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6年第22期2442-2444,共3页
目的探讨股骨转子间骨折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应用PFNA内固定联合中药内服治疗,对比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 目的探讨股骨转子间骨折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应用PFNA内固定联合中药内服治疗,对比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肢体肿胀消退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下地负重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均<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6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疗效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医手术联合中医汤剂内服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可促进术后康复,改善髋关节功能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中药干预
下载PDF
椎板减压囊肿切除硬膜修补术治疗症状性骶管囊肿
3
作者 郑晨颖 贾育松 +4 位作者 丁洪磊 孙旗 李晋玉 陈江 白春晓 《中医正骨》 2015年第8期55-57,60,共4页
目的:探讨椎板减压囊肿切除硬膜修补术治疗症状性骶管囊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6年6月至2014年3月,采用椎板减压囊肿切除硬膜修补术治疗症状性骶管囊肿患者5例,男1例、女4例。年龄44~57岁,中位数46岁。病程2~9年,中位数4年... 目的:探讨椎板减压囊肿切除硬膜修补术治疗症状性骶管囊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6年6月至2014年3月,采用椎板减压囊肿切除硬膜修补术治疗症状性骶管囊肿患者5例,男1例、女4例。年龄44~57岁,中位数46岁。病程2~9年,中位数4年。所有患者均有骶尾部疼痛症状,且咳嗽、突然站立时症状加重,平卧位或头低足高位休息后缓解。伴有右臀部疼痛2例、左大腿麻木1例、右下肢疼痛1例、尿频尿不尽感1例。均有腰骶部叩击痛及相应神经根支配区感觉异常。MRI检查显示4例囊肿位于S1~S3水平、1例位于S4水平,囊肿之间有纤维组织间隔,受累椎板变薄。术后随访观察症状改善、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穿刺液符合脑脊液成分,切除的囊壁由致密纤维结缔组织组成。所有患者术后症状均有改善,均未发生脑脊液漏及感染。1例术后1个月骶尾部疼痛基本缓解,左大腿麻木持续6个月,随访4年无复发,偶有一过性左大腿麻木,但症状较轻不影响生活;1例术后2周尾部疼痛及右下肢痛基本缓解,随访3年无复发;1例术后3个月尿不尽感消失,小便次数明显减少,随访6个月仍有轻微尿频;1例术后2周骶尾部疼痛伴右臀部疼痛基本缓解,随访1年无复发;1例术后2个月骶尾部疼痛伴右臀部疼痛逐渐缓解,随访1年偶有轻微疼痛感。结论:椎板减压囊肿切除硬膜修补术治疗症状性骶管囊肿,疗效好、并发症少,但手术难度较高,且远期临床疗效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囊肿 骶尾部
下载PDF
骨碎补总黄酮的实验及临床研究概况 被引量:36
4
作者 李晋玉 赵学千 +5 位作者 孙旗 郑晨颖 白春晓 刘楚吟 李亚芳 贾育松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357-1364,共8页
骨碎补总黄酮作为从中药骨碎补中提取的有效成分,被广泛应用于实验及临床研究。特别是在骨质疏松方面的研究尤为突出,从分子通路,如BMP-Smads信号通路、Wnt/β-catenin通路、MAPK信号通路、CTSK信号通路及OPG/RANKL/RANK信号通路等,到... 骨碎补总黄酮作为从中药骨碎补中提取的有效成分,被广泛应用于实验及临床研究。特别是在骨质疏松方面的研究尤为突出,从分子通路,如BMP-Smads信号通路、Wnt/β-catenin通路、MAPK信号通路、CTSK信号通路及OPG/RANKL/RANK信号通路等,到体内雌激素水平、体外细胞、骨组织及临床研究等,从不同的层面论证了骨碎补总黄酮抗骨质疏松的作用。骨碎补总黄酮还可以治疗骨折、骨缺损、膝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股骨头坏死、骨牵张技术等。骨碎补总黄酮在治疗各种不同骨科疾病时,可通过相同的分子蛋白通路发挥作用,从微观角度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的治疗特点。虽然骨碎补总黄酮在基础研究及临床治疗方面应用广泛,但是其作用机理仍有待探究,不同分子通路之间的相互作用需要进一步明确。另外,骨碎补总黄酮仍然属于混合成分,其中柚皮苷的作用较为突出,但是并不能完全代替骨碎补总黄酮的作用,需要进一步分离提取,更精准地找到治疗不同骨科疾病不同靶点的有效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碎补总黄酮 骨质疏松 信号通路 实验研究 临床研究
下载PDF
骨碎补总黄酮联合纳米骨材料促进MC3T3-E1细胞的增殖分化 被引量:24
5
作者 李晋玉 俞兴 +7 位作者 姜俊杰 徐林 赵学千 孙旗 郑晨颖 白春晓 刘楚吟 贾育松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030-1036,共7页
背景:前期研究发现,骨碎补总黄酮可促进纳米骨材料表面MC3T3-E1细胞的成骨分化,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目的:探究骨碎补总黄酮联合纳米骨材料对MC3T3-E1细胞发挥作用的机制。方法:将MC3T3-E1细胞与纳米骨材料共培养,选取100mg/L和25... 背景:前期研究发现,骨碎补总黄酮可促进纳米骨材料表面MC3T3-E1细胞的成骨分化,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目的:探究骨碎补总黄酮联合纳米骨材料对MC3T3-E1细胞发挥作用的机制。方法:将MC3T3-E1细胞与纳米骨材料共培养,选取100mg/L和250mg/L骨碎补总黄酮进行药物干预,以10μg/L转化生长因子β刺激为阳性对照组。分组如下:①正常组;②DKK1组:Wnt通路抑制剂DKK1(0.1mg/L)阻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③DKK1+转化生长因子β组;④DKK1+100mg/L骨碎补总黄酮组;⑤DKK1+250mg/L骨碎补总黄酮组;⑥DKK1+纳米骨+转化生长因子β组;⑦DKK1+纳米骨+100mg/L骨碎补总黄酮组;⑧DKK1+纳米骨+250mg/L骨碎补总黄酮组。在干预24,48 h后收获细胞,免疫荧光双染法观察Wnt/β-catenin通路中Wnt与LRP结合情况,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β-catenin、LRP5、Gsk-3β、Cyclin D1、RUNX2的表达。结果与结论:①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下显示DKK1+转化生长因子β组、DKK1+250mg/L骨碎补总黄酮组、DKK1+纳米骨+转化生长因子β组、DKK1+纳米骨+250mg/L骨碎补总黄酮组棕黄色染色较明显,表明Wnt与LRP结合较其他组更好;②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骨碎补总黄酮可促进β-catenin、LRP5、RUNX2的表达,下调GSK-3β的表达,说明骨碎补总黄酮通过激活经典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分化,且骨碎补总黄酮诱导的基因活化呈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碎补总黄酮 纳米骨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成骨细胞 MC3T3-E1细胞
下载PDF
静脉联合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对减少腰椎手术失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陈江 贾育松 +3 位作者 米博文 孙旗 李晋玉 郑晨颖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5年第7期53-56,共4页
目的观察静脉联合局部应用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TXA)减少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融合术围术期失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融合术患者共128例,其中治疗组64例:于术切皮前静脉输注500 mg TXA,术中使用TXA浸湿的方... 目的观察静脉联合局部应用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TXA)减少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融合术围术期失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融合术患者共128例,其中治疗组64例:于术切皮前静脉输注500 mg TXA,术中使用TXA浸湿的方纱局部浸润压迫止血;对照组64例:TXA换成生理盐水,操作同治疗组。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一般资料及相关指标变化。结果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术后24 h引流量、术后6 h自体血回输量均显著减少(P<0.01)。治疗组患者术后次日晨血红蛋白浓度及术后3日晨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2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术后均无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静脉联合局部运用氨甲环酸可明显减少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融合术术中及术后出血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且未增加血栓性疾病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甲环酸 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融合术 静脉 局部 有效性 安全性
下载PDF
运动疗法在脑瘫儿童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9
7
作者 穆晓红 徐林 +6 位作者 许世刚 曹旭 张鹏 郑晨颖 周莉 李小平 陈江 《中国骨伤》 CAS 2009年第9期674-676,共3页
目的:分析运动疗法在脑瘫儿童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后康复中的临床疗效,为脑瘫儿童的康复提供可靠方法。方法:2003年9月至2007年4月脑瘫患儿226例,男125例,女101例;年龄3~10岁,平均6.8岁;随机分为对照组113例和治疗组113例。治疗组:... 目的:分析运动疗法在脑瘫儿童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后康复中的临床疗效,为脑瘫儿童的康复提供可靠方法。方法:2003年9月至2007年4月脑瘫患儿226例,男125例,女101例;年龄3~10岁,平均6.8岁;随机分为对照组113例和治疗组113例。治疗组:男66例,女47例;年龄3~8岁,平均(6.5±1.2)岁;采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同时辅以运动疗法。对照组:男59例,女54例;年龄3~10岁,平均(6.9±1.5)岁;采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两组治疗前后采用小儿脑瘫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肌张力评分、被动关节活动度进行评估。结果:226例均获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8个月。治疗后组间进行比较:治疗组GMFM得分平均(134.29±46.43)分,高于对照组(P<0.05);肌张力评分平均(1.27±0.42)分,优于对照组(P<0.05);关节活动度中踝背屈角度平均(14.2±3.1)°,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动疗法在脑瘫儿童SPR术后康复中具有明显效果,有助于减轻痉挛状态、降低肌张力、改善脑瘫儿童的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脊神经根切断术 运动疗法 康复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Bryan颈椎间盘置换在治疗颈椎病中对颈椎曲度和置换节段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晋玉 贾育松 +6 位作者 郑晨颖 孙旗 陈江 白春晓 杜丽 马晟 徐林 《中国骨伤》 CAS 2018年第8期751-756,共6页
目的:探讨Bryan颈椎间盘置换在治疗颈椎病中对颈椎曲度和置换节段的影响,并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行Bryan人工颈椎间盘假体植入的49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26例,女23例;平均年龄48.5岁;神经根型21例,脊髓型16例... 目的:探讨Bryan颈椎间盘置换在治疗颈椎病中对颈椎曲度和置换节段的影响,并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行Bryan人工颈椎间盘假体植入的49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26例,女23例;平均年龄48.5岁;神经根型21例,脊髓型16例,混合型12例;单节段置换21例,双节段置换28例。采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比较手术前后的疼痛情况;根据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评估神经功能改善状况;通过颈椎正侧屈伸位X线测量分析手术前后颈椎生理前凸曲度,脊柱功能单位(functional spinal unit,FSU)曲度,置换及邻近节段活动度,FSU活动度变化;采用Odom法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8.5~37.3个月,平均33.1个月。VAS、JOA、NDI评分术前分别为7.08±1.55、5.2±1.9、39.96±7.06,术后3个月分别为3.76±2.33、13.2±1.2、25.20±6.64,末次随访分别为2.80±1.50、14.3±1.6、24.24±7.89,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末次随访和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颈椎生理前凸曲度由术前的(10.64±4.26)°增加至末次随访时的(13.68±4.56)°,FSU曲度由术前的(5.40±0.41)°增加至末次随访时的(9.92±2.00)°(P<0.05)。术前、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颈椎活动度为(70.84±6.17)°、(60.00±6.58)°、(71.48±4.61)°,FSU活动度为(12.00±0.49)°、(9.36±0.26)°、(12.52±0.33)°,置换节段活动度为(10.48±0.67)°、(7.24±0.34)°、(9.28±0.36)°,置换上位节段活动度为(10.52±0.60)°、(8.60±0.30)°、(10.44±0.43)°,置换下位节段活动度为(8.48±0.40)°、(6.56±0.36)°、(9.60±0.39)°,术后3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发生咽部不适、声音嘶哑5例,均于术后2周内恢复正常。术后6个月发现异位骨化1例,术后12个月发现假体移位1例。按照Odom评定标准,优20例,良27例,一般2例。结论 :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不仅有良好临床疗效,同时重建了颈椎和FSU前凸曲度,保留了颈椎置换节段活动度,恢复了颈椎整体生物力学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Bryan假体 人工间盘置换 治疗结果
下载PDF
左归丸联合钙尔奇D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肾阴虚证的疗效评估 被引量:12
9
作者 康庆 韦娜 +13 位作者 王琳 康杰 岳利峰 杜娟 郑晨颖 江泽辉 宋志超 于海容 马鑫 谭欣 东潇博 李志更 刘阳 蒋根娣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518-1520,1525,共4页
目的:评价左归丸联合钙尔奇D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POMP)肾阴虚证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经我院诊疗的150例POMP肾阴虚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左归丸组2组各75例。左归丸组在对照组钙尔奇D同等治疗基础上... 目的:评价左归丸联合钙尔奇D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POMP)肾阴虚证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经我院诊疗的150例POMP肾阴虚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左归丸组2组各75例。左归丸组在对照组钙尔奇D同等治疗基础上加用左归丸治疗,治疗周期均为6个月,2组治疗结束后从疼痛积分(VAS)、骨密度(BMD)影像、血清雌二醇(E 2)、中医证候积分和治疗有效率方面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结束后,BMD影像提示左归丸较对照组明显改善患者的骨质疏松状态,与对照组比较左归丸可以明显改善患者腰背疼痛和血清雌二醇含量以及肾阴虚证候积分,上述各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原有治疗基础上加用左归丸治疗后不仅治疗有效率明显提升,还能显著改善肾阴虚证相关症状,且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左归丸联合钙尔奇D治疗肾阴虚型POMP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归丸联合钙尔奇D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肾阴虚证 疗效评估
下载PDF
抗菌薇乔缝线对脊柱后路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孙旗 陈江 +5 位作者 李晋玉 郑晨颖 白春晓 张帆 于琴生 贾育松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53-1056,共4页
手术切口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是一种严重的术后并发症。由于骨科手术中骨及骨髓组织在术中显露以及骨科内植物的广泛使用,SSI时有发生。感染一旦发生,其结果可能是灾难性的。据统计,虽然骨科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与其他专... 手术切口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是一种严重的术后并发症。由于骨科手术中骨及骨髓组织在术中显露以及骨科内植物的广泛使用,SSI时有发生。感染一旦发生,其结果可能是灾难性的。据统计,虽然骨科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与其他专业相比并不高,约为O.6%~1.8%,但在脊柱融合术中的发生率却相对较高,达到4.1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切口感染 预防作用 脊柱后路 感染发生率 缝线 抗菌 术后并发症 脊柱融合术
下载PDF
颈椎病前路Hybrid手术保留颈后纵韧带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9
11
作者 贾育松 陈江 +4 位作者 孙旗 李晋玉 郑晨颖 白春晓 徐林 《中国骨伤》 CAS 2015年第1期26-30,共5页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Hybrid手术保留颈后纵韧带的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对2009年3月至2013年3月采用Hybrid术式治疗的颈椎病13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52例,女86例;年龄36-58岁,平均45.3岁;病程3—16个月。神经根型22例,脊髓型6...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Hybrid手术保留颈后纵韧带的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对2009年3月至2013年3月采用Hybrid术式治疗的颈椎病13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52例,女86例;年龄36-58岁,平均45.3岁;病程3—16个月。神经根型22例,脊髓型68例,混合型48例。所有患者Ⅰ期行Hybrid手术治疗,前路减压时均保留颈后纵韧带。通过JOA评分、影像学检查(手术前后置换节段活动度、颈椎整体活动度、脊髓矢状径)评价手术疗效。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手术时间60-125min,平均90.6min;术中出血量10~60ml,平均30.1ml。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2-48个月,平均22.2个月。病变节段减压充分,术中保留的颈后纵韧带均无明显肥厚、增生及钙化等异常,假体位置及切口愈合良好,无不良并发症发生。术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上肢根性症状全部缓解,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后肌力和感觉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JOA评分由术前的(8.62±1.22)分增加至末次随访时的(14.26±1.47)分(P〈0.05)。人工椎间盘稳定,置换节段和颈椎整体活动度分别为(14.2±5.6)°和(33.8±10.3)°,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脊髓矢状径由术前的(5.2±1.3)mm增加到术后的(8.8±0.5)mm(P〈0.05)。结论:对颈椎后纵韧带无明显病变的患者,颈椎前路Hybrid术中保留后纵韧带可获得充分的减压,手术临床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 置换 脊柱融合术 后纵韧带
下载PDF
骨碎补总黄酮联合纳米骨材料诱导MC3T3-E1细胞的成骨分化及其机制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晋玉 俞兴 +8 位作者 姜俊杰 徐林 赵学千 孙旗 郑晨颖 白春晓 刘楚吟 张喆 贾育松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2888-2893,共6页
背景:前期研究发现,骨碎补总黄酮可促进纳米骨材料表面MC3T3-E1细胞的成骨分化,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目的:探讨骨碎补总黄酮联合纳米骨材料对MC3T3-E1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MC3T3-E1细胞接种于纳米骨材料表面,分... 背景:前期研究发现,骨碎补总黄酮可促进纳米骨材料表面MC3T3-E1细胞的成骨分化,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目的:探讨骨碎补总黄酮联合纳米骨材料对MC3T3-E1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MC3T3-E1细胞接种于纳米骨材料表面,分别加入含0,100,250 mg/L骨碎补总黄酮的培养基培养。培养第1,3,5,7,9,11,14天,检测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培养第1,2,3,4周,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骨钙蛋白水平;培养第7,14,21天,茜素红S染色观察细胞钙化结节形成情况;培养第14天,PCR检测成骨相关基因表达。结果与结论:①第1,3,14天,3组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培养第5,7,9天,100,250 mg/L组碱性磷酸酶活性均高于0 mg/L组(P <0.05),100 mg/L组、250 mg/L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②培养第1,2,3,4周,100,250 mg/L组骨钙蛋白质量浓度均高于0 mg/L组(P <0.05),100 mg/L组、250 mg/L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③培养第7,14,21天,100,250 mg/L组可见明显的钙化结节;④培养第14天,100,250 mg/L组骨钙蛋白、Ⅰ型胶原和骨桥蛋白m RNA表达水平均高于0 mg/L组(P <0.05),100 mg/L组、250 mg/L组间骨钙蛋白、Ⅰ型胶原和骨桥蛋白m RNA表达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⑤结果表明,骨碎补总黄酮联合纳米骨材料可诱导MC3T3-E1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提高碱性磷酸酶活性、骨钙蛋白水平及Ⅰ型胶原、骨钙蛋白和骨桥蛋白m RNA表达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骨材料 骨碎补总黄酮 MC3T3-E1细胞 成骨分化 骨桥蛋白 骨钙蛋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胫神经肌支切断术治疗脑瘫痉挛性马蹄内翻足 被引量:7
13
作者 穆晓红 徐林 +5 位作者 许世刚 曹旭 张鹏 郑晨颖 陈江 李小平 《中国骨伤》 CAS 2009年第1期31-32,共2页
目的:评价胫神经肌支切断术治疗脑瘫痉挛性马蹄内翻足的疗效。方法:52例痉挛型脑瘫SPR术后马蹄内翻足畸形患者,男33例(38足),女19例(26足);年龄6~10岁,平均7.8岁。Ashworsh分级:Ⅲ级34例,Ⅳ级18例;踝阵挛阳性者42例。采用胫神经肌支切... 目的:评价胫神经肌支切断术治疗脑瘫痉挛性马蹄内翻足的疗效。方法:52例痉挛型脑瘫SPR术后马蹄内翻足畸形患者,男33例(38足),女19例(26足);年龄6~10岁,平均7.8岁。Ashworsh分级:Ⅲ级34例,Ⅳ级18例;踝阵挛阳性者42例。采用胫神经肌支切断术治疗。结果:随访1~3年,平均2.6年,痉挛步态明显改善,畸形均无复发。根据足部畸形矫正程度及患者的满意程度进行综合判定:优32例,良14例,差6例。结论:胫神经肌支切断术治疗小儿脑瘫痉挛性马蹄内翻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胫神经 马蹄内翻足
下载PDF
双节段颈人工椎间盘置换与颈椎间盘切除融合后颈椎矢状位参数的变化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江 李晋玉 +8 位作者 郑晨颖 白春晓 张帆 刘楚吟 赵学千 袁巧妹 邸学士 康晟乾 贾育松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2341-2346,共6页
背景:颈椎生物力学近年来成为研究的热点,探究不同手术方式对颈椎矢状位参数的影响可以更加优化术前手术方案设计,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目的:探讨双节段颈人工椎间盘置换与颈椎间盘切除融合治疗对颈椎术后矢状位参数的影响。方法:回顾... 背景:颈椎生物力学近年来成为研究的热点,探究不同手术方式对颈椎矢状位参数的影响可以更加优化术前手术方案设计,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目的:探讨双节段颈人工椎间盘置换与颈椎间盘切除融合治疗对颈椎术后矢状位参数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8年1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收治的90例相邻两节段神经根型或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45例接受双节段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治疗(置换组),另45例接受双节段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治疗(融合组)。术前及术后末次随访时拍摄颈椎侧位X射线片,测量手术节段角度、C2-C7 Cobb角、C2-C7矢状位轴向距离和T1倾斜角等颈椎矢状位参数,对比手术前后差异与组间差异。同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手术前后影像学参数间的相关性。试验获得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结果与结论:①置换组术后末次随访的手术节段角度、C2-C7 Cobb角、C2-C7矢状位轴向距离和T1倾斜角均较术前增加(P<0.05),融合组术后末次随访的上述指标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置换组术后末次随访的手术节段角度、C2-C7 Cobb角大于融合组(P<0.05);②术前,置换组的T1倾斜角与手术节段角度、C2-C7 Cobb角、C2-C7矢状位轴向距离呈正相关(P<0.05),C2-C7 Cobb角与手术节段角度呈正相关(P<0.05);术后末次随访时,T1倾斜角与手术节段角度、C2-C7 Cobb角呈正相关(P<0.05),手术节段角度与C2-C7 Cobb角呈正相关(P<0.05);③术前(或术后),融合组的T1倾斜角与手术节段角度、C2-C7 Cobb角、C2-C7矢状位轴向距离呈正相关(P<0.05),C2-C7 Cobb角与手术节段角度呈正相关(P<0.05);④结果表明,与颈椎间盘切除融合治疗相比,双节段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治疗在恢复颈椎病患者置换节段角度及矢状位参数方面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物 颈椎病 人工间盘置换 脊柱融合 矢状位参数
下载PDF
免打结倒刺缝线在腰椎后路短节段减压融合术中缝合深筋膜的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3
15
作者 孙旗 杨迎霞 +6 位作者 王冬 陈江 李晋玉 郑晨颖 白春晓 张帆 贾育松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585-1590,共6页
背景:免打结倒刺缝线应用于腰椎后路融合术,能否缩短缝合时间,降低切口并发症,临床尚无明确结论。目的:探索免打结倒刺缝线用于腰椎后路短节段融合术中在缩短缝合时间、降低切口并发症方面是否存在优势。方法:选择2018年1至12月北京中... 背景:免打结倒刺缝线应用于腰椎后路融合术,能否缩短缝合时间,降低切口并发症,临床尚无明确结论。目的:探索免打结倒刺缝线用于腰椎后路短节段融合术中在缩短缝合时间、降低切口并发症方面是否存在优势。方法:选择2018年1至1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收治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62例,均进行腰椎后路短节段开放融合手术,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33)与对照组(n=29),试验组采用免打结倒刺缝线缝合腰深筋膜层,对照组采用可吸收缝线缝合腰深筋膜层。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深筋膜和皮下皮肤缝合时间,利用渗漏试验分析缝合质量;定期观察手术切口愈合情况,记录相关并发症;术前及术后2周、6周、3个月,对比两组目测类比评分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改善情况。试验获得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号:DZMEC-KY-2018-11。结果与结论:①两组切口长度与皮下皮肤缝合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试验组深筋膜缝合时间少于对照组[(8.0±0.9),(11.6±1.7)min,P<0.05],渗漏试验阳性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②试验组切口并发症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③两组术后2周、6周、3个月的目测类比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均较术前逐渐下降(P<0.05);两组间术后2周、6周、3个月的目测类比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结果表明,使用免打结倒刺缝线能够在腰椎后路短节段减压融合术后减少深筋膜缝合时间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物 缝合材料 三氯生 免打结 倒刺缝线 抗菌薇乔 腰椎融合术 并发症
下载PDF
中医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白春晓 贾育松 +4 位作者 孙旗 陈江 李晋玉 郑晨颖 张帆 《中医正骨》 2015年第11期65-67,共3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在围手术期进行中医药干预可提高手术疗效、降低手术风险。但目前有关中医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应用的研究较少,多是针对术后具体并发症的中医药干预,而且在辨证分型和诊治标准方面,各成一...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在围手术期进行中医药干预可提高手术疗效、降低手术风险。但目前有关中医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应用的研究较少,多是针对术后具体并发症的中医药干预,而且在辨证分型和诊治标准方面,各成一家,难以推广。建立统一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中医药诊治标准和规范,将是今后研究的方向。本文从理论研究、辨证论治及并发症处理几个方面对中医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腰椎 围手术期 中医疗法 中药疗法 中西医结合疗法 综述
下载PDF
三七总皂苷在促进骨折愈合的信号通路基础实验研究概况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晋玉 康晟乾 +6 位作者 孙旗 郑晨颖 白春晓 刘楚吟 刘文静 赵学千 贾育松 《环球中医药》 CAS 2021年第3期539-544,共6页
三七总皂苷是中药三七的主要成分,广泛应用于基础实验研究。近年来关于三七总皂苷在促进骨折愈合方面的相关研究尤为突出,从促骨形成分子通路,如转化生长因子-β/Smad信号通路、Wnt/β-Catenin通路、MAPK信号通路及PI3K/AKT信号通路等,... 三七总皂苷是中药三七的主要成分,广泛应用于基础实验研究。近年来关于三七总皂苷在促进骨折愈合方面的相关研究尤为突出,从促骨形成分子通路,如转化生长因子-β/Smad信号通路、Wnt/β-Catenin通路、MAPK信号通路及PI3K/AKT信号通路等,到抑制骨吸收分子通路OPG/RANKL/RANK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α信号通路和类雌激素信号通路等,从不同的层面论证,三七总皂苷可通过不同的分子蛋白通路及对促骨相关细胞发挥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虽然三七总皂苷广泛应用于基础实验研究,但是其作用机理仍有待探索,不同通路途径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需要进一步研究并阐明。另外,三七总皂苷成分种类繁多,其中以人参皂苷(Rb1、Rg1),三七皂苷R1(NGR1)的作用最为突出,但是并不能完全代替三七总皂苷的作用,需要进一步探索研究其相关成分,以便更精准地找到促进骨折愈合不同靶点的活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总皂苷 骨折愈合 信号通路 基础实验 综述
下载PDF
针刺疗法预防肱骨近端骨折内固定术后肩关节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孙旗 姜孟家 +2 位作者 王淑斌 郑晨颖 贾育松 《中医正骨》 2016年第4期29-32,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疗法预防肱骨近端骨折内固定术后肩关节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要求的44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自术后1 d起,指导患者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术后2周切口愈合后,在功能锻炼基础上分别... 目的:观察针刺疗法预防肱骨近端骨折内固定术后肩关节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要求的44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自术后1 d起,指导患者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术后2周切口愈合后,在功能锻炼基础上分别采用针刺疗法(24例)和中频电疗法(20例)治疗,均每周治疗3次,连续治疗12周。分别于术后1周、12周、24周行X线检查,观察骨折愈合情况。比较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4周、12周和24周的改良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改良评分=健侧肩关节功能评分-患侧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X线检查显示,术后1周骨折复位及内固定满意;术后12周骨折线模糊,有骨痂形成;术后24周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改良Constant-Murley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存在时间效应(F=3428.676,P=0.000);2组患者改良Constant-Murley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存在分组效应(F=-2.195,P=0.029);术前及术后1周2组患者的改良Constant-Murley评分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87.4±6.8)分,(89.1±7.3)分,t=0.799,P=0.429;(83.7±4.7)分,(81.2±4.1)分,t=1.842,P=0.073];术后4周、12周和24周,针刺治疗组的改良Constant-Murley评分均低于中频电疗组[(51.7±4.9)分,(65.4±4.5)分,t=-9.611,P=0.000;(17.6±2.0)分,(34.7±2.7)分,t=-24.281,P=0.000;(9.7±1.5)分,(17.9±1.6)分,t=-17.514,P=0.000];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存在交互效应(F=10.000,P=0.001)。结论:针刺疗法可以有效预防肱骨近端骨折内固定术后肩关节功能障碍,其效果优于中频电疗法,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方法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骨折 肩骨折 针刺疗法 电刺激疗法 临床试验
下载PDF
颈椎病前路手术后咽痛中医证候分布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孙旗 陈江 +6 位作者 李晋玉 郑晨颖 白春晓 张帆 刘楚吟 于琴生 贾育松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9年第3期79-82,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颈椎病前路手术后咽痛中医证型分布。方法:对本院骨科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285例颈椎前路手术出现术后咽痛患者164例的证候分布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统计其中医症状、舌象以及中医证型分布,探讨颈椎前路手术术后... 目的:回顾性分析颈椎病前路手术后咽痛中医证型分布。方法:对本院骨科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285例颈椎前路手术出现术后咽痛患者164例的证候分布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统计其中医症状、舌象以及中医证型分布,探讨颈椎前路手术术后咽痛的中医内在规律。结果:164例患者中,阴虚火旺证53例,占32.3%;气滞血瘀证48例,占29.3%;痰结咽喉证39例,占23.8%;气虚津亏证24例,占14.6%。按患者咽痛严重程度分:轻度(4~7分)93例(56.7%),中度(8~11分)47例(28.7%),重度(12~15分)24例(14.6%)。结论:颈椎前路手术后咽痛中医辨证以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多见,本虚以阴虚火旺、气虚津亏为主,而标实则以血瘀、痰结多见。轻度以阴虚为主,中度多分别兼夹痰热证和血瘀证,重度多见痰瘀互结,痰瘀化热伤气伤津,兼见气虚津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前路手术 围术期 咽痛 证候
下载PDF
双节段颈椎间盘置换联合cage融合术治疗颈椎病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江 贾育松 +4 位作者 孙旗 李晋玉 郑晨颖 白春晓 徐林 《临床骨科杂志》 2014年第4期361-364,368,共5页
目的:观察连续双节段 Bryan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联合邻近节段cage融合术治疗三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探讨该联合术式( Hybrid术式)的可行性及节段选择标准。方法采用双节段 Bryan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联合邻近节段cage融合术治疗58例连... 目的:观察连续双节段 Bryan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联合邻近节段cage融合术治疗三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探讨该联合术式( Hybrid术式)的可行性及节段选择标准。方法采用双节段 Bryan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联合邻近节段cage融合术治疗58例连续三节段病变的颈椎病患者。术前、术后进行 JOA 评分(17分法)和颈椎残障功能量表( NDI)评定;术后进行 Odom 标准评定;随访观察椎间盘假体稳定性、假体活动度、cage融合状态及cage位移情况等。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未出现严重术中不良事件,手术时间60~125(88.3±10.5)min;术中出血量10~60(30.3±177;12.1)ml。58例均获随访,时间6~48(22.2±177;8.3)个月。末次随访时, JOA评分由术前5~10(8.6±177;1.2)分增至12~17(14.1±177;1.5)分(P<0.01);NDI 评分由术前34~42(40.5±177;2.6)分降至13~20(16.8±177;3.3)分(P<0.01)。 Odom 评定:优36例,良12例,可6例,差4例,优良率为93.1%。人工椎间盘稳定,置换节段活动度为16°~21°(18.2°±5.6°),与术前17°~23°(19.1°±4.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颈椎整体活动度为26°~41°(33.8°±10.3°),与术前33°~52°(40.3°±12.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ge植骨全部融合,无cage松动和沉陷。结论连续双节段颈椎间盘置换联合邻近节段cage融合为三节段颈椎病患者的手术治疗提供了新的术式选择,兼顾了颈椎的稳定和运动功能,初、中期随访疗效让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节段颈椎病 人工椎间盘置换 cage融合 杂交术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