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泉州湾桐花树和老鼠簕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特征比较
1
作者 郑智胜 黄卫红 +4 位作者 陈小尘 黄兆斌 薛喜枚 陈锦江 张秋芳 《应用海洋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86-697,共12页
红树植物根际土壤微生物对近海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其生物多样性等起着重要作用,受地上部和土壤性质影响,两种不同药用红树植物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和老鼠簕(Acanthus ilicifolius)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可能存在独特性。本... 红树植物根际土壤微生物对近海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其生物多样性等起着重要作用,受地上部和土壤性质影响,两种不同药用红树植物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和老鼠簕(Acanthus ilicifolius)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可能存在独特性。本研究分别以细菌16S rRNA基因和真菌ITS基因为分子标记,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比较了桐花树和老鼠簕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特征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老鼠簕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多样性与丰富度均显著高于桐花树,且两者之间的细菌和真菌组成皆存在明显差异(P<0.05);②两者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门和属的优势(大于1%)物种组成皆相似;在门水平,桐花树根际土壤主要优势物种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未分类门(unclassified_k_Fungi)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老鼠簕,而拟杆菌门(Bacteroidota)、脱硫杆菌门(Desulfobacterota)、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则相反;在属水平,桐花树的主要优势物种硝化螺菌属(Nitrospira)和Denitromonas属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老鼠簕,而枝孢菌属(Cladosporium)和囊状担子菌属(Cystofilobasidium)则相反;③桐花树根际土壤pH、总碳和总酚含量皆显著高于老鼠簕,pH和总酚显著影响细菌群落组成,而总碳和总硫则显著影响真菌群落组成;此外,pH、总碳和总氮是影响细菌物种的主要因素,而总酚、pH和总碳是影响真菌物种的主要因素。本研究揭示了桐花树和老鼠簕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多样性存在明显差异并与土壤理化性质密切相关,可为今后从不同红树物种所具备的独特功能根际微生物菌群来开发相关资源及保护近海的生态环境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学 桐花树 老鼠簕 16S rRNA基因 ITS基因 根际土壤 土壤理化性质
下载PDF
食用菌菌渣和椰糠饲喂白星花金龟幼虫的肠道菌群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亢文月 陈宏婷 +3 位作者 郑智胜 苏宏伟 黄兆斌 袁建军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29-34,共6页
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食用菌菌渣和椰糠两种饲料喂养的白星花金龟三龄幼虫的肠道细菌的16S rRNA基因V4区序列进行测序,分析细菌群落结构组成,比较细菌群落结构的差异性.结果表明:两组肠道样品共获得5 820个OTUs,总共注释... 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食用菌菌渣和椰糠两种饲料喂养的白星花金龟三龄幼虫的肠道细菌的16S rRNA基因V4区序列进行测序,分析细菌群落结构组成,比较细菌群落结构的差异性.结果表明:两组肠道样品共获得5 820个OTUs,总共注释到8个门,148个纲,295个目,418个科,723个属.两组样品的相对丰度结果显示,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ota)、变形杆菌门(Proteobacteria)为白星花金龟三龄幼虫的肠道优势菌门.两组样品肠道菌群种类及其丰度发现,食用菌菌渣饲养组和椰糠饲养组的肠道细菌在门和属水平上优势门种类别基本一致.肠道菌群α多样性结果表明,食用菌菌渣饲养组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丰富度均与椰糠饲养组无显著性差异,但放线菌门在椰糠组的白星花金龟三龄幼虫中极显著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星花金龟 肠道细菌 高通量测序 食用菌菌渣 椰糠
下载PDF
车载式温湿度表自动检定装置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姜明奎 焦鸿雁 +1 位作者 郑智胜 徐鑫 《计量与测试技术》 2020年第7期32-33,共2页
通过对温湿度表日常检定、校准工作及相关检定规程的深入研究,在分析了现有各种温、湿度发生器原理的基础上,研制了一款温湿度表自动检定装置,该装置具有便携、稳定性好、自动化程度高、效率高等优点,对温湿度表的日常检定校准工作有很... 通过对温湿度表日常检定、校准工作及相关检定规程的深入研究,在分析了现有各种温、湿度发生器原理的基础上,研制了一款温湿度表自动检定装置,该装置具有便携、稳定性好、自动化程度高、效率高等优点,对温湿度表的日常检定校准工作有很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湿度表 检定装置 便携
下载PDF
老枞根际放线菌鉴定及其对可可毛色二孢抑制效果研究
4
作者 陈小尘 徐金荣 +7 位作者 高培妍 罗正朵 郑智胜 吴宝川 周艳 黄兆斌 陈洪彬 张秋芳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03-1111,共9页
【目的】从老枞根际土壤分离可培养放线菌,获取潜在新物种,并筛选可可毛色二孢菌拮抗菌株。【方法】采用土壤稀释涂布法和三区划线法进行分离和纯化,获得放线菌菌株;通过比对16S rRNA基因序列和构建系统发育树,对菌株进行初步分类和鉴定... 【目的】从老枞根际土壤分离可培养放线菌,获取潜在新物种,并筛选可可毛色二孢菌拮抗菌株。【方法】采用土壤稀释涂布法和三区划线法进行分离和纯化,获得放线菌菌株;通过比对16S rRNA基因序列和构建系统发育树,对菌株进行初步分类和鉴定;采用平板对峙法进行抑菌活性筛选。【结果】(1)共获得81株不同放线菌菌株,分别隶属于链霉菌Streptomyces(54.32%)、节杆菌Arthrobacter(27.16%)、微杆菌Microbacterium(11.11%)、北里孢菌Kitasatospor(4.94%)和短小杆菌Curtobacterium(2.47%)5个属;(2)与已知模式菌株相比,相似度小于98.65%的潜在新种共有20株;(3)经可可毛色二孢平板对峙试验筛选后,获得7株高抑菌活性链霉菌,其中链霉菌ON316885的抑菌率最高,达到63.92%。【结论】武夷山老枞根际土壤中蕴含着丰富的放线菌资源,具有深度挖掘研究的价值,其中一些链霉菌具有较高的生防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枞根际土壤 放线菌 可可毛色二孢 16S rRNA基因
下载PDF
古井老枞茶树生态系统中细菌与真菌群落多样性特征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郑智胜 周艳 +6 位作者 黄卫红 陈小尘 薛喜枚 吴宝川 彭静静 莫佳伟 张秋芳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0-1126,共17页
【目的】古井老枞经过漫长生长形成了独特“枞味”,而山场是茶叶品质形成的重要因素,微生物在山场生态系统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可能起着关键作用,但老枞生态系统微生物群落组成特征还尚未明确。【方法】以生长于武夷山国家公园慧... 【目的】古井老枞经过漫长生长形成了独特“枞味”,而山场是茶叶品质形成的重要因素,微生物在山场生态系统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可能起着关键作用,但老枞生态系统微生物群落组成特征还尚未明确。【方法】以生长于武夷山国家公园慧苑坑古井区域的老枞茶树为研究对象,采集茶树地上部叶片(叶际和叶内)和地下部土壤(根际、非根际和非茶园种植区空白),分别以细菌16S rRNA基因和真菌内部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基因为分子标记,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其细菌和真菌群落组成特征。【结果】老枞茶树地上部细菌和真菌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皆显著低于地下部。共现性网络中,各生态位网络的模块化指数均超过0.4,且微生物物种之间的协同作用大于竞争。门水平,变形菌(Proteobacteria)、酸杆菌(Acidobacteriota)、放线菌(Actinobacteriota)、子囊菌(Ascomycota)和担子菌(Basidiomycota)皆为地上和地下共有优势菌门(相对丰度>1%),地上部变形菌、放线菌和子囊菌含量高于地下部,而酸杆菌和担子菌则相反(P<0.05);属水平,优势物种中甲基杆菌(Methylobacterium-Methylorubrum)、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假单胞菌(Pseudomonas)、氨杆菌(Amnibacterium)、芽胞杆菌(Bacillus)、枝胞菌(Cladosporium)和镰刀菌(Fusarium)是古井老枞各生态位主要的生物标记物。【结论】研究揭示了古井老枞茶树生态系统中不同生态位的细菌与真菌群落组成特征,可为今后深入研究老枞茶叶品质形成机理和茶树病害生物防治等相关功能菌种资源的应用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井老枞茶树 细菌 真菌 叶际 叶内 根际土壤 非根际土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