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度对水华微囊藻及孟氏浮游蓝丝藻生长、光合作用及浮力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70
1
作者 金相灿 储昭升 +3 位作者 杨波 郑朔芳 庞燕 曾清如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0-55,共6页
通过批量培养实验,测定培养过程中藻的生物量、光合放氧速率及浮力等的变化,研究了2种典型水华蓝藻-水华微囊藻及孟氏浮游蓝丝藻在不同温度下的生长和光合作用特征及浮力调控的机制.结果表明,水华微囊藻在温度低于13℃时几乎不能生长,高... 通过批量培养实验,测定培养过程中藻的生物量、光合放氧速率及浮力等的变化,研究了2种典型水华蓝藻-水华微囊藻及孟氏浮游蓝丝藻在不同温度下的生长和光合作用特征及浮力调控的机制.结果表明,水华微囊藻在温度低于13℃时几乎不能生长,高于16℃能缓慢生长,且随着温度升高,生长速率增大;孟氏浮游蓝丝藻在温度为10℃时就能缓慢生长,当温度高于16℃时即能够较好生长;2种藻的生长速率在10~28℃范围内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2种蓝藻在10℃以上均能进行光合作用,且在实验温度范围内(10~28℃)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当温度从28℃转至13℃以下温度培养时,2种蓝藻的浮力下降明显,细胞内伪空胞、糖及蛋白质的变化表明,糖的积累使细胞密度增大是细胞浮力下降的主要原因;在72h之内,水华微囊藻和浮游蓝丝藻细胞内糖含量分别增加了2.2倍和2.5倍,这说明温度降低至13℃以下,水华微囊藻下沉趋于休眠,而孟氏游浮蓝丝藻则趋于底栖继续生长;温度升高至13℃以上,水华微囊藻趋于复苏和上浮,而孟氏浮游蓝丝藻趋于浮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藻 水华 温度 浮力调节
下载PDF
超声波控藻及对水生生态安全的影响 被引量:22
2
作者 储昭升 庞燕 +1 位作者 郑朔芳 金相灿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335-1339,共5页
通过恒温培养实验(250L培养基)表征了低强度(发射功率20W)定向发射超声波对惠氏微囊藻、孟氏浮游蓝丝藻、四尾栅藻以及菱形藻的生长影响,并通过超声波对大草履虫、大型蚤、稀有觞鲫以及蜈蚣草的作用研究了其对水生生态的安全性.... 通过恒温培养实验(250L培养基)表征了低强度(发射功率20W)定向发射超声波对惠氏微囊藻、孟氏浮游蓝丝藻、四尾栅藻以及菱形藻的生长影响,并通过超声波对大草履虫、大型蚤、稀有觞鲫以及蜈蚣草的作用研究了其对水生生态的安全性.结果表明,超声波对蓝藻惠氏微囊藻的生长有较好的抑制作用,6d后生物量仅为对照组的32%;超声波对蓝藻孟氏浮游蓝丝藻、绿藻四尾栅藻以及硅藻菱形藻的生长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超声波作用10-13d后,藻细胞密度比对照组低30%-33%.结果还表明,该强度的超声波对浮游动物草履虫和大型蚤、鱼类稀有的鲫以及沉水植物蜈蚣草的生长没有受到明显的影响.研究结果说明,低强度定向超声波可以对藻类生长产生抑制作用,而对水体中浮游动物、鱼类以及沉水植物等其它主要水生生物不产生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藻 超声波 控藻 水生生态安全
下载PDF
几种捕食性微小动物对铜绿微囊藻及孟氏浮游蓝丝藻生长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9
3
作者 庞燕 金相灿 +3 位作者 储昭升 郑朔芳 岩见德雄 稻森悠平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6-61,共6页
为了探索治理蓝藻水华的方法,利用大型湖泊模拟装置,研究了几种捕食性微小动物(僧帽触口虫、红眼轮虫、红斑飘体虫、多刺裸腹溞以及点滴虫等)对铜绿微囊藻及孟氏浮游蓝丝藻生长的抑制作用以及人造根对微小动物的作用.结果表明,僧帽触口... 为了探索治理蓝藻水华的方法,利用大型湖泊模拟装置,研究了几种捕食性微小动物(僧帽触口虫、红眼轮虫、红斑飘体虫、多刺裸腹溞以及点滴虫等)对铜绿微囊藻及孟氏浮游蓝丝藻生长的抑制作用以及人造根对微小动物的作用.结果表明,僧帽触口虫有较强的生存能力,对孟氏浮游蓝丝藻的控制有明显作用;点滴虫对铜绿微囊藻有很强的捕食能力,可以有效控制其生长;点滴虫与僧帽触口虫的联合应用,对控制蓝藻水华有重要作用;人造根系有利于微小动物的生长,其对点滴虫的作用小于对僧帽触口虫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动物 铜绿微囊藻 盂氏浮游蓝丝藻 捕食 抑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