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应用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药学实验改革探索 被引量:1
1
作者 闫平 张彦 +2 位作者 郑梦迪 冯永辉 张寒 《江苏科技信息》 2024年第1期94-96,共3页
药学专业的教学环节分为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及实践教学,实验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取决于实验教学。文章通过药学实验改革进行研究,针对学生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实验教学未能达到教学目... 药学专业的教学环节分为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及实践教学,实验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取决于实验教学。文章通过药学实验改革进行研究,针对学生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实验教学未能达到教学目的的情况,提出了多学科综合交叉培养的对策,培养学生具有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达到可以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型药学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能力 实验 改革 应用型 药学
下载PDF
基于生物网络分析研究柑橘属果皮辅助预防2型糖尿病作用
2
作者 张彦 闫平 +3 位作者 张华 张寒 郑梦迪 柴希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19-330,共12页
目的:初步阐明柑橘属植物果皮辅助预防2型糖尿病的主成分与机制。方法:体外测定柑橘属植物果皮对α-糖苷酶的抑制活性,后通过网络药理学预测其可能的活性成分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再用分子对接验证。结果:13批柑橘属植物果皮均对α-糖苷... 目的:初步阐明柑橘属植物果皮辅助预防2型糖尿病的主成分与机制。方法:体外测定柑橘属植物果皮对α-糖苷酶的抑制活性,后通过网络药理学预测其可能的活性成分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再用分子对接验证。结果:13批柑橘属植物果皮均对α-糖苷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在线性范围内呈现量效关系。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预测,得到活性成分柚皮素、桔皮素、月桂酸可能通过氧化应激等途径来抑制高血糖,与炎症中的PI3KAkt、Ras、HIF-1信号通路有关,和血管相关的VEGF信号通路等有关。桔皮素为主成分。结论:柑橘属植物果皮对α-糖苷酶有抑制作用,可能对2型糖尿病有一定的辅助预防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属果皮 酶抑制 网络药理学 降糖作用
下载PDF
机械酶催化反应研究进展
3
作者 程伟 辛嘉英 +2 位作者 陈立新 郑梦迪 刘天复 《分子催化(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5-385,共11页
机械酶学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是在机械化学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机械化学主要是把化学作用和机械作用应用到一起的学科.由于传统的化学合成方法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反应速度慢、产率低、污染环境等,而机械酶催化的提出可以改善或部分改... 机械酶学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是在机械化学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机械化学主要是把化学作用和机械作用应用到一起的学科.由于传统的化学合成方法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反应速度慢、产率低、污染环境等,而机械酶催化的提出可以改善或部分改善这一问题.我们主要从机械化学的起源和发展、机械酶催化的反应体系分类以及在机械酶催化过程中常用的酶等方面进行介绍、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化学 机械酶催化 反应体系
下载PDF
基于DNA条形码的食用菌与其易混有毒真菌的鉴定 被引量:1
4
作者 郑梦迪 于佳琦 王明珞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02-109,共8页
目的利用DNA条形码技术对常见可食用真菌与其易混的野生有毒真菌进行分子鉴定。方法使用MEGA7.0软件对GenBank中获得菌类的ITS2、nrLSU及EF1-α基因序列进行分析和序列比对,计算各分类群种内与种间的kimura 2-parameter(K2P)遗传距离、... 目的利用DNA条形码技术对常见可食用真菌与其易混的野生有毒真菌进行分子鉴定。方法使用MEGA7.0软件对GenBank中获得菌类的ITS2、nrLSU及EF1-α基因序列进行分析和序列比对,计算各分类群种内与种间的kimura 2-parameter(K2P)遗传距离、构建相邻结合法(neighbor joining,NJ)系统聚类树,利用ITS2数据库预测各物种的ITS2二级结构。利用4Sale软件进行ITS2二级结构比对,运用ProfDistS软件构建剖面邻接(profile neighbor joining,PNJ)进化树。结果遗传距离结果表明各分类群存在明显的条形码间隔(barcoding gap);NJ树结果显示各物种均可独立分支,具有良好的单系性;PNJ树同样可以区分食用菌与易混有毒真菌;各物种的ITS2二级结构均存在明显差异。结论ITS2、nrLSU和EF1-α可作为DNA条形码用于可食用真菌与其易混的野生有毒真菌的鉴定,为推动真菌的分子鉴别在食品安全管理中广泛应用,保障食品安全与公众健康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鉴定 食用菌 有毒真菌 DNA条形码
下载PDF
ACE2-Ang(1-7)-MasR轴对心血管系统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郑梦迪 王治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6期517-521,共5页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是人体重要的体液调节系统之一,在维持机体血压稳定和水电解质平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发现了RAS系统的新支路,ACE2和Ang(1-7)等是心血管系统的关键保护因子,ACE2-Ang(1-7)-MasR轴成为了心血管疾病领域...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是人体重要的体液调节系统之一,在维持机体血压稳定和水电解质平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发现了RAS系统的新支路,ACE2和Ang(1-7)等是心血管系统的关键保护因子,ACE2-Ang(1-7)-MasR轴成为了心血管疾病领域的研究热点。非经典的RAS系统ACE2-Ang(1-7)-MasR轴能够拮抗经典的ACE-AngⅡ-AT1R轴,二者共同维系机体的平衡,该轴在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治疗中可能成为新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血管紧张素(1-7) 血管紧张素(1-9) AT2受体 心肾综合征 MAS受体
下载PDF
一测多评法测定鼠曲草中绿原酸、咖啡酸、异毛蕊花糖苷和异泽兰黄素的含量 被引量:4
6
作者 张寒 张艳茹 +3 位作者 张湛睿 郑梦迪 张彦 韩文霞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70-973,共4页
目的建立鼠曲草中绿原酸、咖啡酸、异毛蕊花糖苷和异泽兰黄素一测多评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绿原酸为内参物,分别建立咖啡酸、异毛蕊花糖苷和异泽兰黄素的相对校正因子,并用该校正因子进行咖啡酸、异毛蕊花糖苷和异泽兰黄素的计算,实... 目的建立鼠曲草中绿原酸、咖啡酸、异毛蕊花糖苷和异泽兰黄素一测多评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绿原酸为内参物,分别建立咖啡酸、异毛蕊花糖苷和异泽兰黄素的相对校正因子,并用该校正因子进行咖啡酸、异毛蕊花糖苷和异泽兰黄素的计算,实现一测多评;同时采用外标法测定鼠曲草中4种成分的含量,比较计算值与实测值之间的差异,验证所建立方法的准确性、可行性和重复性。结果在线性范围内,绿原酸与咖啡酸、异毛蕊花糖苷和异泽兰黄素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1.144 5、0.460 8、0.971 9,在不同实验条件下相对校正因子重现性良好,6批鼠曲草中咖啡酸、异毛蕊花糖苷和异泽兰黄素的计算值与实测值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所建立的鼠曲草中绿原酸、咖啡酸、异毛蕊花糖苷和异泽兰黄素的一测多评法准确、可行,重复性好,可用于鼠曲草药材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曲草 一测多评 绿原酸 咖啡酸 异毛蕊花糖苷 异泽兰黄素
下载PDF
从经皮吸收角度探讨陈皮与大黄药对配伍的合理性 被引量:5
7
作者 郑梦迪 张彦 +7 位作者 张寒 杨宽 王雪 周海燕 雷姣佼 刘强 白甜 贺建华 《环球中医药》 CAS 2018年第8期1181-1185,共5页
目的模拟陈皮挥发油对大黄素的体外经皮给药系统的促渗作用,以期阐明陈皮、大黄外用药对配伍的合理性。方法本实验以氮酮为阳性对照,比较大黄素一定时间在不同浓度的陈皮挥发油作用下,透过小鼠腹部皮肤的模拟透过量与滞留量。采用紫外... 目的模拟陈皮挥发油对大黄素的体外经皮给药系统的促渗作用,以期阐明陈皮、大黄外用药对配伍的合理性。方法本实验以氮酮为阳性对照,比较大黄素一定时间在不同浓度的陈皮挥发油作用下,透过小鼠腹部皮肤的模拟透过量与滞留量。采用紫外吸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大黄素的吸光度,通过标准曲线计算其渗透浓度、累计渗透量与滞留量。结果随着挥发油浓度的增加,透过小鼠皮肤的大黄素先增大后减小,在陈皮挥发油浓度为3%时达到峰值。其对大黄素的促渗效果最佳,效果优于阳性对照氮酮。结论陈皮挥发油可以促进大黄素的吸收。从体外经皮吸收的角度,陈皮与大黄配伍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且陈皮可作为优良的促渗剂用于外用药与化妆品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吸收 陈皮挥发油 大黄素 配伍
下载PDF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含延胡索治疗痛经中成药组方规律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申旭霁 张彦 +2 位作者 汪兴军 郑梦迪 张寒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18年第3期67-69,73,共4页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和总结含延胡索治疗痛经中成药的组方规律。方法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探寻《中药成方制剂》中含延胡索治疗痛经的中成药用药规律。结果提取含延胡索治疗痛经方剂42首,其中2味药核心组合延胡...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和总结含延胡索治疗痛经中成药的组方规律。方法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探寻《中药成方制剂》中含延胡索治疗痛经的中成药用药规律。结果提取含延胡索治疗痛经方剂42首,其中2味药核心组合延胡索-当归、3味药核心组合延胡索-当归-香附、4味药核心组合熟地黄-延胡索-当归-白芍、5味药的核心组合熟地黄-延胡索-川芎-当归-白芍的频度最高。结论治疗痛经中成药中妇科调经片,女宝胶囊、七制香附丸、种子三达丸、参茸鹿胎膏、女胜金丹、妇舒丸、女金糖浆、妇宝金丸等是合理使用核心药物组合的方剂,是以核心药物延胡索、当归、香附、川芎、白芍等之间的关联为基础而不断丰富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胡索 痛经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组方规律
下载PDF
紫苏挥发油β-环糊精微球的制备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彦 张寒 +5 位作者 郑梦迪 宋静 武选民 闫平 李卓 刘强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18年第8期148-151,共4页
目的:解决紫苏挥发油在亲水性溶液中难溶解且有刺激性的问题。方法:将β-环糊精微球加入蒸馏水中加热溶解成饱和溶液,后加入紫苏挥发油,密封后恒温搅拌,冷却后抽滤,用石油醚洗涤后干燥即得。用显微、红外、热重差示扫描研究β-环糊精微... 目的:解决紫苏挥发油在亲水性溶液中难溶解且有刺激性的问题。方法:将β-环糊精微球加入蒸馏水中加热溶解成饱和溶液,后加入紫苏挥发油,密封后恒温搅拌,冷却后抽滤,用石油醚洗涤后干燥即得。用显微、红外、热重差示扫描研究β-环糊精微球物理表征。用饱和水溶液法包合紫苏挥发油,后对包合物进行物理表征。结果:紫苏挥发油β-环糊微球包合条件:β-环糊精微球与蒸馏水的比例(m∶v)1∶15,紫苏挥发油与β-环糊精微球的比例(v∶m)1∶10,包合温度为41℃。包结时间为3h。通过物理表征可知,β-环糊精微球制备与β-环糊精微球包合紫苏挥发油均成功。结论:β-环糊精微球制备成功及其包合紫苏挥发油成功,该法制备紫苏挥发油β-环糊精微球方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挥发油 β-环糊精微球 制备工艺
下载PDF
HPLC指纹图谱结合一测多评法评价清肠通腹颗粒的质量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湛睿 胡旭东 +3 位作者 马柏如 张露俞 郑梦迪 张寒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510-1515,共6页
目的建立清肠通腹颗粒HPLC指纹图谱,并采用一测多评法测定其6种成分(芍药苷、氧化芍药苷、柚皮苷、和厚朴酚、大黄素、厚朴酚)的含量。方法以芍药苷为参照峰,确定共有峰,建立清肠通腹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以芍药苷为内标,确定氧化芍药苷... 目的建立清肠通腹颗粒HPLC指纹图谱,并采用一测多评法测定其6种成分(芍药苷、氧化芍药苷、柚皮苷、和厚朴酚、大黄素、厚朴酚)的含量。方法以芍药苷为参照峰,确定共有峰,建立清肠通腹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以芍药苷为内标,确定氧化芍药苷、柚皮苷、和厚朴酚、大黄素、厚朴酚的相对校正因子并进行含量计算,实现一测多评;同时采用外标法测定清肠通腹颗粒中6种成分的含量,比较计算值和实测值的差异。结果建立了清肠通腹颗粒HPLC指纹图谱,10批样品相似度均在0.95以上。在线性范围内,以芍药苷为内标建立的氧化芍药苷、柚皮苷、和厚朴酚、大黄素、厚朴酚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0.245、1.201、1.064、2.526、0.844,重现性良好,5批清肠通腹颗粒一测多评法计算值与实测值无显著差异。结论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和一测多评法可用于清肠通腹颗粒的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肠通腹颗粒 高效液相色谱法 指纹图谱 相似度评价 一测多评法 相对校正因子
下载PDF
基于β-环糊精为骨架材料的茶树油微球制备、表征及体外释药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寒 张博 +3 位作者 汪兴军 郑梦迪 申旭霁 李伟泽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4-149,共6页
目的以β-环糊精(β-CD)为骨架材料制备茶树油微球(TTO-β-CDPM),优化其制备工艺并进行药剂学性能考察,为茶树油提供一种新的应用形式。方法以微球产率、包油率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实验筛选优化茶树油微球成型最佳工艺,通过红外(IR)、... 目的以β-环糊精(β-CD)为骨架材料制备茶树油微球(TTO-β-CDPM),优化其制备工艺并进行药剂学性能考察,为茶树油提供一种新的应用形式。方法以微球产率、包油率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实验筛选优化茶树油微球成型最佳工艺,通过红外(IR)、示差热扫描(DSC)和扫描电镜对微球进行表征,并考察TTO-β-CDPM的稳定性与体外释药行为特征。结果TTO-β-CDPM制备工艺最佳条件:茶树油与β-环糊精微球的比例为1∶8,包合温度为30℃,包合时间为1 h,β-环糊精微球与水比例为1∶10。在此条件下,制备TTO-β-CDPM的平均产率为(82.20±0.00)%,制得的TTO-β-CDPM对TTO的相对包封率为(58.50±0.00)%,而TTO-β-CDPM对TTO的绝对平均载油量为(8.15±2.23)%。IR、DSC结果均显示茶树油的特征峰在制成微球后消失,表明β-CD通过交联形成骨架型多孔状微球,能包载茶树油且相容性较好;扫描电镜结果也显示TTO-β-CDPM形成的球体结构规整,圆球成形较好,粘连少。经80℃水浴8 h后,TTO-β-CDPM的保留率为63.1%,是未包合的茶树油保留率的4.15倍,表明TTO-β-CDPM稳定性良好;恒温动态模拟释药8 h时,TTO-β-CDPM中茶树油释放量为19.52%,表明β-CD骨架微球对于茶树油具有显著的缓释作用。结论以β-CD为骨架材料,所制备的微球对于茶树油载药量高、稳定性好、缓释行为明显,因此,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环糊精 微球 茶树油 稳定性 缓释
下载PDF
基于psbA-trnH分子标记的鼠曲草属植物鉴定 被引量:4
12
作者 郑梦迪 刘静 +2 位作者 张寒 张彦 贺紫涵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83-1386,共4页
目的采用叶绿体基因psbA-trnH间隔区序列对鼠曲草植物、近缘种及其混伪品进行分子鉴定研究,为制定该鼠曲草药材的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确保其合理使用和进一步的科学发展。方法采集鼠曲草Gnaphalium affine D.Don及其近缘种植物,分别进... 目的采用叶绿体基因psbA-trnH间隔区序列对鼠曲草植物、近缘种及其混伪品进行分子鉴定研究,为制定该鼠曲草药材的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确保其合理使用和进一步的科学发展。方法采集鼠曲草Gnaphalium affine D.Don及其近缘种植物,分别进行DNA基因组提取,经PCR扩增psbA-trnH间隔区序列,进行双向测序,并结合GenBank下载鼠曲草属植物序列,应用MEGA7.0软件分析,进行序列比对、计算遗传距离、构建NJ系统聚类树。结果实验中鼠曲草psbA-trnH序列长度为387~423bp,鼠曲草与其近缘物种psbA-trnH种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132,种内最大K2P遗传距离为0.005,种间最小K2P遗传距离为0.099,且种间最小遗传距离大于其种内最大遗传距离。基于psbA-trnH序列构建的NJ聚类树显示,鼠曲草属样品聚为一支,其混伪品各自聚为一支。结论psbA-trnH片段可作为鉴别鼠曲草属植物及其易混品种的分子条形码,有利于保障鼠曲草药材的质量安全和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曲草属 分子鉴定 PSBA-TRNH
下载PDF
苦杏仁苷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7
13
作者 李露 戴婷 +4 位作者 李小龙 林有斌 杨明会 郑梦迪 范红艳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63-66,共4页
苦杏仁苷广泛存在于杏、桃、李、苹果、山楂等多种蔷薇科植物果实的种子中,其提取多以水提法、醇提法为主,在热、酸或酶的作用下,可水解生成剧毒物质氢氰酸,口服易中毒。本文查阅国内外文献,对苦杏仁苷对各系统的药理作用进行综述,为进... 苦杏仁苷广泛存在于杏、桃、李、苹果、山楂等多种蔷薇科植物果实的种子中,其提取多以水提法、醇提法为主,在热、酸或酶的作用下,可水解生成剧毒物质氢氰酸,口服易中毒。本文查阅国内外文献,对苦杏仁苷对各系统的药理作用进行综述,为进一步对苦杏仁苷的研究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杏仁苷 药理作用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基于ITS2一级序列和二级结构对土茯苓及混伪品的鉴别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郑梦迪 贺紫涵 +1 位作者 张寒 张彦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2年第6期1026-1032,共7页
目的:使中药材土茯苓与其混伪品得到有效区分,确保土茯苓药材临床用药安全。方法:采用内转录间隔区2 (ITS2)一级序列联合二级结构信息鉴别土茯苓及其混伪品,收集土茯苓正品及混伪品30条ITS2序列,使用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hidden Markov m... 目的:使中药材土茯苓与其混伪品得到有效区分,确保土茯苓药材临床用药安全。方法:采用内转录间隔区2 (ITS2)一级序列联合二级结构信息鉴别土茯苓及其混伪品,收集土茯苓正品及混伪品30条ITS2序列,使用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hidden Markov model,HMM)的方法注释,采用MEGA 7.0比对序列,基于Kimura-2-Parameter模型计算种内、种间的遗传距离,并构建邻接法(neighbor-joining,NJ)系统发育树;通过ITS2 Database预测各品种的ITS2二级结构,利用4Sale软件进行二级结构的比对,运用ProfDistS软件基于距离法构建联合一级序列及其二级结构的剖面邻接(profile neighbor joining,PNJ)系统发育树。结果:土茯苓的平均ITS2序列长度为245 bp,平均碱基G+C占比为82.8%,各物种种间遗传距离均显著大于种内遗传距离,NJ系统发育树和PNJ系统发育树的物种分支关系基本一致,土茯苓与其各种混伪品均分别各自聚为一支,可以有效鉴别土茯苓正品与混伪品。结论:ITS2可以作为鉴定土茯苓及其混伪品的DNA条形码,结合二级结构信息可使基于ITS2一级结构结果得到修正和优化,为中药材土茯苓临床安全应用和质量评价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茯苓 二级结构 DNA条形码 物种鉴定
下载PDF
活血丹及其同属药用植物的分子鉴定 被引量:1
15
作者 郑梦迪 张彦 +3 位作者 张寒 汪兴军 申旭霁 刘欢欢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97-1398,共2页
目的 利用DNA条形码技术对活血丹属药用植物进行分子鉴定。方法 提取植物总DNA,对活血丹植物样本的ITS2序列进行PCR扩增和测序。从GenBank中下载了活血丹及其他同属植物的ITS2序列。所有序列经Codon Code Aligner软件拼接,Seqman软件比... 目的 利用DNA条形码技术对活血丹属药用植物进行分子鉴定。方法 提取植物总DNA,对活血丹植物样本的ITS2序列进行PCR扩增和测序。从GenBank中下载了活血丹及其他同属植物的ITS2序列。所有序列经Codon Code Aligner软件拼接,Seqman软件比对分析,并采用MEGA 7计算相关数据,基于K2P模型构建NJ聚类树。结果 在NJ聚类树上活血丹属4个品种分别聚为独立分支,表现出单系性。活血丹属与同科异属品种(外类群)聚为不同的支。结论 ITS2序列作为DNA条形码可以鉴定活血丹植物品种,DNA条形码技术可为中药材活血丹基源植物及其易混品种的鉴定提供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丹属 活血丹 ITS2 DNA条形码鉴定
下载PDF
绞股蓝总皂苷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李露 范红艳 +4 位作者 戴婷 李小龙 林有斌 杨明会 郑梦迪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147-150,共4页
绞股蓝总皂苷是绞股蓝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降血糖、抗氧化、抗肿瘤、调节免疫、保护神经、降血脂等广泛的作用。本文从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等系统对绞股蓝总皂苷的药理作用作一综述。
关键词 绞股蓝总皂苷 药理作用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不同产地白及饮片与伪品水白及饮片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郑梦迪 胡琳 +7 位作者 李伟泽 张彦 汪兴军 申旭霁 张寒 冯青青 常艳丽 杨菲 《中医药导报》 2018年第22期42-44,共3页
目的:鉴别正品白及与伪品水白及。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含量测定方法比较正品陕西产白及、贵州产白及与伪品水白及3者的饮片在形状、显微、多糖含量3方面的区别。结果:与伪品水白及比较,正品白及饮片有2~3个爪状分枝,表皮细... 目的:鉴别正品白及与伪品水白及。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含量测定方法比较正品陕西产白及、贵州产白及与伪品水白及3者的饮片在形状、显微、多糖含量3方面的区别。结果:与伪品水白及比较,正品白及饮片有2~3个爪状分枝,表皮细胞壁波状弯曲、壁增厚、孔沟明显、纹孔密集;多糖含量明显高于水白及。结论:通过性状、显微鉴别及含量测定的方法可以鉴别正品和伪品白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及 水白及 性状鉴别 显微鉴别 多糖含量
下载PDF
生姜挥发油β-环糊精微球的制备 被引量:1
18
作者 郑梦迪 张彦 +5 位作者 杨黎燕 宋静 李卓 翟西峰 张迎 杨燕妮 《化工科技》 CAS 2020年第3期49-52,共4页
为解决生姜挥发油难溶解且有刺激性的问题,实现挥发油微粉化,制备了生姜挥发油β-环糊精微球。先将β-环糊精(β-CD)制成微球,后加入生姜挥发油密封后包合洗涤干燥得生姜挥发油β-CD微球包合物。用显微、红外、热重差示扫描对其进行检... 为解决生姜挥发油难溶解且有刺激性的问题,实现挥发油微粉化,制备了生姜挥发油β-环糊精微球。先将β-环糊精(β-CD)制成微球,后加入生姜挥发油密封后包合洗涤干燥得生姜挥发油β-CD微球包合物。用显微、红外、热重差示扫描对其进行检测比较,结果显示β-CD微球制备与β-CD微球包合生姜挥发油均成功。该法切实可行,可实现挥发油微粉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挥发油 β-环糊精微球 制备
下载PDF
超声协同酶解法优化光果莸黄酮提取工艺及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闫平 张寒 +2 位作者 郑梦迪 张鹏 吴李莉 《化工科技》 CAS 2022年第6期16-23,共8页
探究超声协同酶解法优化光果莸中黄酮的提取工艺,测定野黄芩苷含量,研究光果莸不同部位体外抗血小板聚集活性。以黄酮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与正交实验设计分析各因素显著性,正交实验得出光果莸黄酮最佳提取条件;采用HPLC测... 探究超声协同酶解法优化光果莸中黄酮的提取工艺,测定野黄芩苷含量,研究光果莸不同部位体外抗血小板聚集活性。以黄酮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与正交实验设计分析各因素显著性,正交实验得出光果莸黄酮最佳提取条件;采用HPLC测定光果莸不同部位的野黄芩苷含量,以血小板聚集曲线为指标,考察光果莸不同部位活性成分的体外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光果莸黄酮提取最佳优化条件为酶解时间100 min,酶解温度65℃,提取加酶量60 mg,V(提取液)∶m(光果莸粉末)=10∶1 mL/g,超声功率600 W,超声时间50 min;花、叶、茎、根中w(野黄芩苷)分别为5.42、9.67、0.97、1.07μg/g;在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研究中,光果莸叶的抑制率最高,达到65.96%。超声协同酶解法优化光果莸黄酮提取工艺简单、可行,体外抗血小板聚集活性较高,与其功效吻合,为后期有效开发光果莸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果莸 黄酮 野黄芩苷 抗血小板聚集
下载PDF
陕西地区活血丹属植物分布与民间应用情况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彦 郑梦迪 +4 位作者 张寒 翟西峰 张隽荣 文江江 张杰 《中医药导报》 2020年第1期98-99,109,共3页
目的:研究活血丹属植物在陕西地区的分布和民间应用情况,为陕西地区该属植物资源保护、开发及种植栽培提供依据。方法:对《中国植物志》《秦岭植物志》及药材标准与古代典籍等文献进行综述,在陕西多个采样点进行实地调查。结果:活血丹... 目的:研究活血丹属植物在陕西地区的分布和民间应用情况,为陕西地区该属植物资源保护、开发及种植栽培提供依据。方法:对《中国植物志》《秦岭植物志》及药材标准与古代典籍等文献进行综述,在陕西多个采样点进行实地调查。结果:活血丹属植物在陕西分布4个种,其中活血丹与白透骨消分布较广。活血丹属植物有较强的药用与经济价值,主要外用治疗痈疖疔疮,内服有利胆排石等功效。可做食用蔬菜、花卉和地被植物。结论:活血丹属植物药用、经济价值较高,其药理作用与应用价值前景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丹 植物分布 陕西 民间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