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谷氨酸诱导骨髓间质干细胞凋亡及其对Smac基因转录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余佩英 陆超 +4 位作者 陈吉庆 管亚飞 周国平 郑治秀 蔡智玲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1138-1140,共3页
目的观察谷氨酸能否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凋亡,探讨Smac基因是否参与谷氨酸诱导的BMSCs凋亡。方法原代培养大鼠BMSCs,加谷氨酸培养后,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分别经10、30、50mmol/L谷氨酸作用24h后BMSCs存活率,并用PI/Annexi... 目的观察谷氨酸能否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凋亡,探讨Smac基因是否参与谷氨酸诱导的BMSCs凋亡。方法原代培养大鼠BMSCs,加谷氨酸培养后,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分别经10、30、50mmol/L谷氨酸作用24h后BMSCs存活率,并用PI/Annexin-V双染法流式细胞仪计数各组凋亡细胞比例,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观察经30、50mmol/L谷氨酸作用24h后Smac基因mRNA表达变化。结果谷氨酸诱导组BMSCs凋亡率较对照组升高(P<0.05),且随谷氨酸浓度增加,凋亡细胞百分率也相应增加;RT-PCR法发现谷氨酸作用后,BMSCsSmac基因表达较对照组升高(P<0.05),且随谷氨酸浓度增加,Smac基因表达也增加。结论谷氨酸能诱导BMSCs凋亡,Smac基因可能参与谷氨酸诱导的BMSCs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 骨髓间质干细胞 凋亡 SMAC基因
下载PDF
谷氨酸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毒性损伤的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余佩英 郑治秀 +7 位作者 蔡智玲 臧竟红 吴英娆 姚小飞 江莉 陈吉庆 陆超 管亚飞 《中国厂矿医学》 2008年第6期651-652,I0002,共3页
目的研究谷氨酸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毒性损伤的作用。方法原代培养大鼠BMSCs,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表型,四甲基氮唑蓝(MTT)法检测分别经10、30、50mmol/L的谷氨酸作用24h后的BMSCs存活率,并用PI/Annexin-V双染法流式细胞仪计算各组... 目的研究谷氨酸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毒性损伤的作用。方法原代培养大鼠BMSCs,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表型,四甲基氮唑蓝(MTT)法检测分别经10、30、50mmol/L的谷氨酸作用24h后的BMSCs存活率,并用PI/Annexin-V双染法流式细胞仪计算各组凋亡细胞的比例。结果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显示CD29、CD44、CD105表达阳性,CD45、CD14、CD34表达阴性,符合BM-SCs的特点。谷氨酸诱导组较多细胞呈凋亡改变,BMSCs的凋亡率较对照组升高(P<0.05),且随着谷氨酸浓度的增加,细胞凋亡率也相应增加。结论谷氨酸可诱导BMSCs毒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损伤 凋亡
下载PDF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谷氨酸诱导后Smac基因的表达及其意义
3
作者 余佩英 郑治秀 +6 位作者 蔡智玲 臧竟红 姚小飞 江莉 陈吉庆 陆超 管亚飞 《安徽医学》 2008年第5期522-526,共5页
目的探讨骨髓干细胞(BMSCs)经谷氨酸培养后Smac基因表达情况及其是否参与了谷氨酸诱导的BMSCs凋亡调控。方法将原代培养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用流式细胞术鉴定细胞表型;加入30mmol/L谷氨酸培养后,采用DAPI荧光染色法,观察凋亡细胞的... 目的探讨骨髓干细胞(BMSCs)经谷氨酸培养后Smac基因表达情况及其是否参与了谷氨酸诱导的BMSCs凋亡调控。方法将原代培养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用流式细胞术鉴定细胞表型;加入30mmol/L谷氨酸培养后,采用DAPI荧光染色法,观察凋亡细胞的形态;用PI/Annexin-V双染法流式细胞仪计数各组(0、10、30、50mmol/L谷氨酸组)凋亡细胞的比例,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观察经30mmol/L、50mmol/L谷氨酸作用24h后Smac基因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培养的BMSCs经流式细胞术鉴定发现:CD29,CD44和CD105表达阳性,CD45,CD14和CD34表达阴性,具备BMSCs的特征;经谷氨酸培养后,可见BMSCs细胞核皱缩,边聚,双核状;谷氨酸诱导组较多细胞呈凋亡改变,且随着谷氨酸浓度的增加,凋亡细胞的百分率也相应地增加(分别为14.24%、30.72%、93.31%);RT-PCR法发现经30和50mmol/L谷氨酸作用后,BMSCs Smac基因表达较对照组升高(P<0.05),且随着谷氨酸浓度的增加,Smac基因表达也相应增加。结论BMSCs经谷氨酸培养后Smac基因存在高表达,它可能参与了谷氨酸诱导的BMSCs凋亡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 骨髓间质干细胞 凋亡 SMAC基因
下载PDF
Fe基体中包含Cu团簇的Fe-Cu二元体系在升温过程中结构变化的原子尺度计算
4
作者 郑治秀 张林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46-256,共11页
采用基于嵌入原子方法的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具有体心立方晶格结构的Fe基体中包含小尺寸Cu纳米粒子的Fe-Cu二元体系在升温过程中的原子堆积结构变化.进行了Cu原子均方位移、Cu原子对分布函数和原子的径向密度分布函数的计算,并对纯Cu... 采用基于嵌入原子方法的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具有体心立方晶格结构的Fe基体中包含小尺寸Cu纳米粒子的Fe-Cu二元体系在升温过程中的原子堆积结构变化.进行了Cu原子均方位移、Cu原子对分布函数和原子的径向密度分布函数的计算,并对纯Cu原子区、Fe-Cu界面区和纯Fe基体区的分区域原子堆积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Fe基体内Cu团簇的尺寸及其在Fe基体内所能占据区域的大小,对不同温度下的Cu团簇内原子堆积结构及Fe基体的原子堆积结构具有影响.升温过程中不同尺寸受基体约束Cu团簇对Fe基体结构改变的影响表现出很大差异.对于Fe_(bulk)-Cu_(135)体系,基体的应变临近Fe-Cu界面区,同时在团簇中间的基体区域出现大量空位缺陷和应变集中区;对于Fe_(bulk)-Cu_(141)体系,随温度升高,基体中出现的应变区域表现为小尺寸、数量多向大尺寸、小数量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簇 分子动力学 合金 界面
下载PDF
中厚板探伤不合格原因分析与改善措施
5
作者 张振兴 王强 +4 位作者 刘忠满 郑治秀 臧淼 王丽霞 尹绍江 《宽厚板》 2022年第4期32-34,共3页
借助金相显微镜、测厚仪等设备,对低合金类中厚板探伤不合格缺陷位置进行系统分析,认为钢中气体氢在夹杂物缺陷处聚集,并且钢板缓冷工序异常,导致气体、应力释放不均匀,缺陷位置应力开裂,是造成探伤不合格的主要原因。针对此类缺陷,采... 借助金相显微镜、测厚仪等设备,对低合金类中厚板探伤不合格缺陷位置进行系统分析,认为钢中气体氢在夹杂物缺陷处聚集,并且钢板缓冷工序异常,导致气体、应力释放不均匀,缺陷位置应力开裂,是造成探伤不合格的主要原因。针对此类缺陷,采用RH真空轻处理、改善钢板堆冷条件,能够有效提升低合金类产品探伤合格率至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合金钢 中厚板 UT探伤 分层
下载PDF
高强度建筑用钢Q460GJD的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郑治秀 王强 +2 位作者 尹绍江 臧淼 杨小龙 《宽厚板》 2021年第5期42-45,共4页
采用低C、高Mn成分设计思路,在复合添加Nb、V、Ti而不加入Cu、Cr和Mo等贵重合金元素的条件下,通过合理的控轧控冷工艺和组织调控,成功开发出460 MPa屈服强度级别的高强度建筑结构用钢板Q460GJD。检验结果表明:钢板具有低屈强比、良好低... 采用低C、高Mn成分设计思路,在复合添加Nb、V、Ti而不加入Cu、Cr和Mo等贵重合金元素的条件下,通过合理的控轧控冷工艺和组织调控,成功开发出460 MPa屈服强度级别的高强度建筑结构用钢板Q460GJD。检验结果表明:钢板具有低屈强比、良好低温冲击韧性的特点,实现了强度、韧性和塑性的合理匹配,各项力学性能指标满足标准及客户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460GJD 低屈强比 控轧控冷
下载PDF
回火工艺对Q690D高强度工程机械用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郑治秀 王强 +2 位作者 尹绍江 臧淼 杨小龙 《宽厚板》 2020年第4期37-41,共5页
针对唐山中厚板材有限公司轧制的25 mm、30 mm厚度Q690D低合金高强钢回火工艺进行系统研究,同时基于实验室热处理工艺下的性能及金相组织,深入分析回火温度、回火时间对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回火温度的增加和回火时间的延... 针对唐山中厚板材有限公司轧制的25 mm、30 mm厚度Q690D低合金高强钢回火工艺进行系统研究,同时基于实验室热处理工艺下的性能及金相组织,深入分析回火温度、回火时间对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回火温度的增加和回火时间的延长,抗拉强度降低,延伸率及低温冲击功升高,回火工艺的选择取决于热轧态抗拉强度分布。研究结果为合理制定热轧态不同强度区间实验室及工业热处理工艺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690D 高强度 回火工艺 显微组织
下载PDF
婴幼儿间质性肺炎患者巨细胞病毒检测结果分析
8
作者 余佩英 郑治秀 牛树颖 《中国民康医学》 1999年第2期6-6,共1页
目的探讨巨细胞病毒与婴幼儿间质性肺炎的关系。方法对98例间质性肺炎的婴幼儿行随意尿液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查CMV-DNA特异片断。结果共检出20例阳性,检出率为20.4%。结论婴幼儿期如遇到不能以其他原因解释的... 目的探讨巨细胞病毒与婴幼儿间质性肺炎的关系。方法对98例间质性肺炎的婴幼儿行随意尿液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查CMV-DNA特异片断。结果共检出20例阳性,检出率为20.4%。结论婴幼儿期如遇到不能以其他原因解释的迁延性间质性肺炎,或肺炎伴肝肿大,肝功能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 婴幼儿 肺炎
下载PDF
回火温度对700 MPa级工程机械用高强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郑治秀 王强 +2 位作者 尹绍江 臧淼 杨小龙 《宽厚板》 2022年第4期17-21,共5页
研究了不同回火温度对700 MPa级钢板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等设备对试验钢的微观组织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回火温度对试验钢性能有显著影响。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试验钢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均表现为... 研究了不同回火温度对700 MPa级钢板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等设备对试验钢的微观组织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回火温度对试验钢性能有显著影响。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试验钢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低温冲击韧性改善。600℃回火时,试验钢出现回火脆性。使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分析了回火前、后的晶界特征及取向差异。分析认为:回火前、后力学性能的变化与析出强化、位错强化等强化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火温度 贝氏体 力学性能 回火脆性 EBSD
下载PDF
改善L450M管线钢低温韧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小龙 臧淼 +1 位作者 郑治秀 王强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55-59,共5页
为了改善L450M管线钢的低温韧性,研究了不同冷却工艺对管线钢低温冲击功和落锤撕裂试验韧性剪切面积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管线钢轧后初始冷却速率较小时,容易形成多边形铁素体和珠光体/贝氏体条状组织,冲击时裂纹易形成于组织差异较大的... 为了改善L450M管线钢的低温韧性,研究了不同冷却工艺对管线钢低温冲击功和落锤撕裂试验韧性剪切面积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管线钢轧后初始冷却速率较小时,容易形成多边形铁素体和珠光体/贝氏体条状组织,冲击时裂纹易形成于组织差异较大的晶界上,裂纹沿着平行于轧制面的晶界快速扩展,降低管线钢的低温韧性。在落锤撕裂试验中,管线钢厚度中心位置出现的解理断裂和解理脆性分层现象与中心位置晶粒粗大、分布于铁素体晶界上的扁平细长条状珠光体以及差的珠光体/贝氏体条状组织等因素有关。通过冷却方式和冷却温度的控制,L450M管线钢最终得到了良好的低温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450M管线钢 低温韧性 落锤撕裂试验 裂纹扩展
下载PDF
轧制工艺对X70钢级管线钢钢板板形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小龙 尹宝良 +3 位作者 王强 郑治秀 臧淼 尹绍江 《钢管》 CAS 2020年第3期38-41,共4页
为改善X70钢级管线钢的轧制板形,在不采用弯辊力和辊型控制的情况下,研究轧制工艺对轧制板形的影响,在轧制道次压下率、轧制力和轧制速率等方面进行优化,从而获得良好终轧板形。分析认为:精轧道次轧制力均匀分配时,钢板强度较低,低温冲... 为改善X70钢级管线钢的轧制板形,在不采用弯辊力和辊型控制的情况下,研究轧制工艺对轧制板形的影响,在轧制道次压下率、轧制力和轧制速率等方面进行优化,从而获得良好终轧板形。分析认为:精轧道次轧制力均匀分配时,钢板强度较低,低温冲击韧性较差,精轧时易出现浪板;合理分配精轧末3~4道次轧制压下率,有利于减少分配的轧制力和凸度波动,获得良好的板形;适当降低轧制速率,可降低变形抗力,使钢板的变形更均匀,也有利于减少浪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线钢 X70 板形 轧制道次 板凸度 边浪
下载PDF
柯萨奇病毒B型感染与小儿肺炎的关系
12
作者 郑治秀 余佩英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00年第3期176-177,共2页
关键词 肺炎 柯萨奇病毒B型感染 儿童
下载PDF
轧制工艺对L450M管线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小龙 张振兴 +3 位作者 申建明 郑治秀 臧淼 王强 《特殊钢》 2021年第3期35-38,共4页
通过对压缩比、压下率和轧制温度的控制,使L450M管线钢(/%:0.06C,1.52Mn,0.19Si,0.017Ti,0.048Nb,0.028Als)获得了良好的强韧性。结果表明,200 mm坯粗轧末3道次和精轧前3道次达到20%以上的大压下率,可以使12 mm钢板在随后的冷却过程中... 通过对压缩比、压下率和轧制温度的控制,使L450M管线钢(/%:0.06C,1.52Mn,0.19Si,0.017Ti,0.048Nb,0.028Als)获得了良好的强韧性。结果表明,200 mm坯粗轧末3道次和精轧前3道次达到20%以上的大压下率,可以使12 mm钢板在随后的冷却过程中形成细小的微米级晶粒。晶粒尺寸基本达到了10μm以下,部分晶粒可以细化至2μm以下。采用3.5倍左右的精轧压缩比,930-950℃的精轧开轧温度,810~830℃的精轧终轧温度,管线钢的屈服强度达到500 MPa以上,同时-15℃横向冲击功可以达到300 J以上。通过适当提高粗轧温度至≥1040℃,降低精轧压缩比至≤3.8和提高精轧终轧温度至≥800℃等可以有效地降低钢材的屈强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晶强化 超细晶 屈强比 L450M管线钢 低温韧性
下载PDF
低合金热轧中厚板探伤不合原因分析与改善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强 刘忠满 +4 位作者 郑治秀 臧淼 王丽霞 张振兴 尹绍江 《河北冶金》 2021年第7期71-74,共4页
借助金相显微镜、测厚仪和定氢仪等设备,对低合金热轧中厚板探伤不合缺陷位置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钢中气体氢在夹杂物缺陷处聚集,并且钢板缓冷工序异常,导致气体、应力释放不均匀,缺陷位置应力集中开裂,是造成探伤不合的主要原因。通... 借助金相显微镜、测厚仪和定氢仪等设备,对低合金热轧中厚板探伤不合缺陷位置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钢中气体氢在夹杂物缺陷处聚集,并且钢板缓冷工序异常,导致气体、应力释放不均匀,缺陷位置应力集中开裂,是造成探伤不合的主要原因。通过增加RH真空处理,改善钢板堆垛缓冷条件,低合金中厚板探伤合格率提升至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合金钢 中厚板 探伤 分层 氢含量 应力 缓冷
下载PDF
改善Q345E中厚钢板低温冲击韧性实践研究
15
作者 王强 刘忠满 +3 位作者 郑治秀 臧淼 王丽霞 张振兴 《宽厚板》 2021年第1期21-24,共4页
在两阶段控轧控冷工艺条件下,研究不同成分设计、夹杂物形态、晶粒尺寸及轧制规程对低合金钢Q345E低温冲击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成分设计和-40℃冲击试验温度条件下,含碳量0.12%时获得的冲击韧性好于含碳量0.16%时获得的冲击韧... 在两阶段控轧控冷工艺条件下,研究不同成分设计、夹杂物形态、晶粒尺寸及轧制规程对低合金钢Q345E低温冲击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成分设计和-40℃冲击试验温度条件下,含碳量0.12%时获得的冲击韧性好于含碳量0.16%时获得的冲击韧性;A类夹杂物控制在1.0以下,冲击韧性得到明显改善;控轧控冷规程优化后,粗轧纵轧阶段单道次压下量32 mm,精轧阶段压下率≥10%,低温冲击韧性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冲击韧性 夹杂物 晶粒度 控轧控冷
下载PDF
耐海水腐蚀船板NHY EH36的开发与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强 臧淼 +2 位作者 郑治秀 尹绍江 杨小龙 《宽厚板》 2020年第2期1-5,共5页
通过合金系统优化设计、组织结构设计、窄成分冶炼、精细化生产工艺控制,系统性地研究了耐海水腐蚀用钢板焊接性,同时采用实验室盐雾腐蚀、周期浸润腐蚀、全浸腐蚀等试验方法,对成品板材及其焊接接头的耐腐蚀性能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 通过合金系统优化设计、组织结构设计、窄成分冶炼、精细化生产工艺控制,系统性地研究了耐海水腐蚀用钢板焊接性,同时采用实验室盐雾腐蚀、周期浸润腐蚀、全浸腐蚀等试验方法,对成品板材及其焊接接头的耐腐蚀性能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所开发的耐海水腐蚀试验钢板力学性能均能达到船体结构用钢EH36要求,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满足标准要求,耐腐蚀性能优异,腐蚀速率<1 m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海水腐蚀 组织性能 焊接接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