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ISA 2025科学素养评估框架》的解读与启示——兼论我国科学教育发展趋势
1
作者 李刚 郑泽琳 刘欣悦 《中小学科学教育》 2024年第2期65-73,共9页
《PISA 2025科学素养评估框架》详细论述了其在科学教育中所期望实现的科学素养维度,一是科学能力,二是科学知识,三是科学身份,三个维度之间互为支撑、互为补充,共同融合于学习者的整体性科学素养。《PISA 2025科学素养评估框架》表现... 《PISA 2025科学素养评估框架》详细论述了其在科学教育中所期望实现的科学素养维度,一是科学能力,二是科学知识,三是科学身份,三个维度之间互为支撑、互为补充,共同融合于学习者的整体性科学素养。《PISA 2025科学素养评估框架》表现出基于认知需求理解评估框架、基于素养结构分配目标权重和基于报告量表呈现评估结果三大特点。通过对该文件的解读与梳理,展望我国科学教育发展的趋势,一是以大概念统摄科学素养框架,二是重视科学教育评估证据收集,三是为可预见的未来世界做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SA 科学素养 科学教育 评估框架
下载PDF
2003-2021年黄河流域逐月1 km分辨率VCI和TCI干旱指数数据集
2
作者 乔龙鑫 郑泽琳 +5 位作者 马晓岩 张兴旺 茹旭彤 彭洁 赵晓阳 夏浩铭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3年第2期218-228,共11页
黄河流域地跨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气候带,其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719.4亿立方米,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2.5%,是中国各大流域中受干旱影响最为严重的流域。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黄河流域的干旱变化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基于MODIS植被指数产品(... 黄河流域地跨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气候带,其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719.4亿立方米,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2.5%,是中国各大流域中受干旱影响最为严重的流域。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黄河流域的干旱变化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基于MODIS植被指数产品(MYD13A2,V6)和地表温度辐射产品(MYD11A2,V6),采用Kogan在1995年提出的VCI和TCI指数计算方法,分别生产了黄河流域2003–2021年逐月1 km分辨率VCI和TCI干旱指数数据集。数据经过去云处理、填补缺值和滤除背景噪声等数据质量控制操作,以确保数据集能够满足研究人员使用。通过数据共享,期望为全球变化背景下黄河流域的干旱监测及研究提供重要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干旱 植被状态指数 温度条件指数
下载PDF
面向未来的下一代评估设计——基于OECD《创新评估以测量与支持复杂能力》报告的思考
3
作者 李刚 赵佳琦 郑泽琳 《开放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4-41,共8页
评估是衡量和测评学生能力的重要方式,是确认学生发展水平的重要路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2023年4月发布的《创新评估以测量与支持复杂能力》政策文件,聚焦核心素养、深度体验、结构问题及决策发展来设计评估内容,并通过技术介入、革新... 评估是衡量和测评学生能力的重要方式,是确认学生发展水平的重要路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2023年4月发布的《创新评估以测量与支持复杂能力》政策文件,聚焦核心素养、深度体验、结构问题及决策发展来设计评估内容,并通过技术介入、革新概念框架、创新数据来源、促进自我调节学习、利用人工智能重构评估方式,最后通过强调跨文化的有效性与可比性、强化过程数据的科学性及可塑性、促进学习分析与教育评估双向融合三方面革新评估结果的使用。这一政策文件对于推进我国教育评估革新具有三方面启示:一是促进教育评估内容素养化,二是促进教育评估方式智能化,三是促进评估结果使用高质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一代评估 高质量评估 重视证据
下载PDF
关于新冠肺炎疫情中高校在线教学背景下教育技术发展的几点思考
4
作者 郑泽琳 《好日子》 2021年第1期00197-00197,共1页
简单回顾教育技术的演进,基于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高效在线教学的视角,通过对教育技术向教学领域延伸中存在的挑战进行分析,来探讨教育技术的应用价值,以加强对教育技术的研究,明晰教育技术的作用,从而推动我国现代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教育技术 在线教学 疫情 思考
下载PDF
2019–2021年河南省越冬作物分布数据集
5
作者 马晓岩 张兴旺 +5 位作者 乔龙鑫 郑泽琳 潘力 彭洁 杨涵璐 夏浩铭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2年第3期285-297,共13页
本数据集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云计算平台,融合多源遥感影像,构建了一种物候算法,生成了2019–2021年河南省越冬作物数据集。首先,融合Landsat 7/8和Sentinel-2 A/B影像构建了高时空分辨率时间序列数据集。其次,分析不同物候期... 本数据集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云计算平台,融合多源遥感影像,构建了一种物候算法,生成了2019–2021年河南省越冬作物数据集。首先,融合Landsat 7/8和Sentinel-2 A/B影像构建了高时空分辨率时间序列数据集。其次,分析不同物候期下越冬作物和其他作物的物候差异,提取用于分类的物候指标,包括生长季节始期(start of season,SOS)、生长高峰期(start date of peak,SDP)、生长季节末期(end of season,EOS)、绿化速度(green-up speed,GUS)和生长季节长度(growing-season length,GSL)。最后,基于这些物候指标构建决策树模型,在像元尺度上对越冬作物进行提取。本研究构建的物候算法能够准确提取越冬作物的种植面积,其用户精度、生产者精度、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分别为98.00%、98.36%、97.77%和0.94。本数据集可以为越冬作物生长监测和产量预测提供基础数据,帮助决策者和生产者制定合理的政策和风险管理策略,也可为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冬作物 河南省 Google Earth Engine LANDSAT Sentinel-2 物候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