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站在气候转折点
1
作者 艾尔萨·哈维 郑洁非() 《环球科学》 2024年第10期32-33,共2页
地球只能容纳有限的温室气体,否则全球气候就会剧烈变化。一旦突破极限,就无法再逆转,这个极限就叫做“临界点”。从冰川消融到珊瑚礁消亡,气候变化带来的各种影响都有一个再无法恢复如初的临界点。这就好比一个人坐滑梯,一旦开始向下滑... 地球只能容纳有限的温室气体,否则全球气候就会剧烈变化。一旦突破极限,就无法再逆转,这个极限就叫做“临界点”。从冰川消融到珊瑚礁消亡,气候变化带来的各种影响都有一个再无法恢复如初的临界点。这就好比一个人坐滑梯,一旦开始向下滑,就不能再回到上面去了,而是会直接从顶端一路滑到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点 极限 冰川消融 全球气候 温室气体 气候变化 珊瑚礁 转折点
原文传递
动物时装秀
2
作者 斯科特·达特菲尔德 郑洁非() 《环球科学》 2024年第2期28-33,共6页
动物界的许多成员都会经历换毛和蜕皮的生理变化过程。无论是蜕下可怕的蛇皮,还是仅仅脱掉了一团团毛发,都是动物生命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换毛或蜕皮有时是季节性的。例如南象海豹(Mirounga leonina)在夏季末会经历一场“灾难性蜕皮... 动物界的许多成员都会经历换毛和蜕皮的生理变化过程。无论是蜕下可怕的蛇皮,还是仅仅脱掉了一团团毛发,都是动物生命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换毛或蜕皮有时是季节性的。例如南象海豹(Mirounga leonina)在夏季末会经历一场“灾难性蜕皮”。虽然听起来很夸张,但其实就是大面积皮肤脱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毛 象海豹 时装秀 蜕皮 生理变化 生命历程 动物 季节性
原文传递
浮游生物 奇幻之旅
3
作者 斯科特·达特菲尔德 郑洁非() 《环球科学》 2024年第10期34-37,共4页
在全球各处的海洋中,有大量随波逐流的微小生物,它们被统称为浮游生物。浮游生物不仅对维持海洋生态系统平衡至关重要,也是调节全球气候的重要因素。浮游生物可以分为两类: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浮游植物通常是指微藻,这是一种富含叶绿... 在全球各处的海洋中,有大量随波逐流的微小生物,它们被统称为浮游生物。浮游生物不仅对维持海洋生态系统平衡至关重要,也是调节全球气候的重要因素。浮游生物可以分为两类: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浮游植物通常是指微藻,这是一种富含叶绿素的生物,它们在海洋中的生存方式与陆地上的植物相似。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获取能量,这些微小的生物利用阳光把溶解在水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生物 浮游植物 浮游动物 生态系统平衡 全球气候 光合作用 叶绿素 微小生物
原文传递
动物大迁徙
4
作者 艾尔萨·哈维 郑洁非() 《环球科学》 2024年第4期26-31,共6页
动物王国的疆域总是在不断变动。野外条件变幻莫测,环境灾难和不断变化的生态系统常会迫使动物离开原来的栖息地。不过,也有许多动物是按计划移动的,它们已经适应了在一年中的特定时间去寻找最适合它们生存的地方。这种行为叫做迁徙,既... 动物王国的疆域总是在不断变动。野外条件变幻莫测,环境灾难和不断变化的生态系统常会迫使动物离开原来的栖息地。不过,也有许多动物是按计划移动的,它们已经适应了在一年中的特定时间去寻找最适合它们生存的地方。这种行为叫做迁徙,既可能每日进行,也可能是季节性的,有些动物最后会返回原栖息地,是一趟往返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外条件 环境灾难 生态系统 动物王国 大迁徙 栖息地 季节性
原文传递
以毒攻毒
5
作者 丹·科辛斯 郑洁非() 《环球科学》 2024年第4期34-35,共2页
蛇、蜘蛛和蝎子的致命毒液,看起来并不像是止痛治病的良药。毕竟,这些毒液是用来杀死对手或使其丧失行动能力的。然而,毒液中的某些分子已被证实是强效的新药,可以治疗慢性疼痛、多发性硬化症和癌症等各种疾病。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症 以毒攻毒 慢性疼痛 毒液
原文传递
拉巴斯缆车
6
作者 郑洁非() 《环球科学》 2023年第10期55-55,共1页
MiTeleferico(西班牙语意为“我的缆车”)是世界上最高的城际缆车,它高悬在玻利维亚的行政首都拉巴斯之上、海拔接近3700米的高空。城际缆车的第一条线路于2014年完工,它将拉巴斯市中心和平均海拔4150米的埃尔阿托城连接起来,是世界上... MiTeleferico(西班牙语意为“我的缆车”)是世界上最高的城际缆车,它高悬在玻利维亚的行政首都拉巴斯之上、海拔接近3700米的高空。城际缆车的第一条线路于2014年完工,它将拉巴斯市中心和平均海拔4150米的埃尔阿托城连接起来,是世界上最长的缆车系统。缆车采用循环式设计。各个车厢没有加速或刹车功能,而是紧紧扣住钢索。钢索连接在一个由电机驱动的大齿轮上,齿轮旋转带动钢索运动,让车厢在车站之间穿梭。缆车每12秒就会有一个车厢离开站台,运送同样数量乘客所消耗的能量仅有小巴的1/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巴斯 大齿轮 西班牙语 电机驱动 钢索 缆车 玻利维亚 循环式
原文传递
婴儿住进保温箱
7
作者 马克·史密斯 郑洁非() 《环球科学》 2023年第4期44-45,共2页
早产保温箱换救了无数婴儿的生命,是一个真正的医学奇迹。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项技术的起源可以从布鲁克林的游乐场一路追溯至法国的动物园。早产保温箱的主要设计目的是为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和康复提供一个安全可控的环境。箱内环境可以... 早产保温箱换救了无数婴儿的生命,是一个真正的医学奇迹。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项技术的起源可以从布鲁克林的游乐场一路追溯至法国的动物园。早产保温箱的主要设计目的是为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和康复提供一个安全可控的环境。箱内环境可以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调整,为新生儿提供理想的温度,以及适量的氧气、光线和水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温箱 新生儿 安全可控 布鲁克林 早产 婴儿 游乐场 生长发育
原文传递
千面霉菌
8
作者 斯科特·达特菲尔德 郑洁非() 《环球科学》 2023年第22期34-37,共4页
霉菌与那些生长在林中草地上的钟形蘑菇一样,都是真菌界的成员。有些真菌是单细胞生物,有些则是多细胞生物,比如霉菌。和其他真菌一样,霉菌是异养生物,不能产生自己的食物,需要从其他有机碳源获取营养,比如腐烂物质、纸张、木材甚至油... 霉菌与那些生长在林中草地上的钟形蘑菇一样,都是真菌界的成员。有些真菌是单细胞生物,有些则是多细胞生物,比如霉菌。和其他真菌一样,霉菌是异养生物,不能产生自己的食物,需要从其他有机碳源获取营养,比如腐烂物质、纸张、木材甚至油漆。霉菌可以分解复杂的生物聚合物,例如淀粉、纤维素和木质素,并将其转化为更简单的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聚合物 有机碳源 真菌界 霉菌 异养生物 纤维素 木质素 林中草
原文传递
营养补充剂有用吗?
9
作者 艾尔萨·哈维 郑洁非() 《环球科学》 2023年第24期54-55,共2页
随着对人体所需的微量和宏量营养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一些人不禁产生疑问:仅靠日常饮食就足以获得人体所需的营养吗?许多人每天都要吃维生素片来补充营养。的确,如果身体缺乏某些维生素,我们可以服用特定的维生素片剂。
关键词 日常饮食 宏量营养素 营养补充剂 补充营养 维生素片 人体 缺乏
原文传递
入侵物种反客为主
10
作者 亚历克斯·戴尔 郑洁非() 《环球科学》 2023年第24期34-37,共4页
蒂布尔斯是一只“满爪血”的虎斑猫。传说,它是新西兰一位灯塔看守人的宠物。1894年,蒂布尔斯随着主人登上了偏远的斯蒂芬斯岛,不久后,它就开始给主人“送礼物”——一些还尚未被科学界所知的小鸟的尸体。
关键词 斯蒂芬斯 入侵物种 反客为主 新西兰 主人 科学界
原文传递
什么是散光?
11
作者 斯科特·达特菲尔德 郑洁非() 《环球科学》 2023年第4期54-55,共2页
光是最常见的眼部疾病之一,大概每三个人之中就会有一个人患有某种散光。散光大多是由于眼晴角膜弧度不均匀造成的。正常的角膜是一个作用像窗户一样的圆形透镜,光线可以透过角膜到达眼睛内部的其他组织,如晶状体和视网膜。散光患者的... 光是最常见的眼部疾病之一,大概每三个人之中就会有一个人患有某种散光。散光大多是由于眼晴角膜弧度不均匀造成的。正常的角膜是一个作用像窗户一样的圆形透镜,光线可以透过角膜到达眼睛内部的其他组织,如晶状体和视网膜。散光患者的角膜形状与正常的角膜稍有不同,或是更鼓、或是更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光 眼部疾病 晶状体 视网膜 角膜
原文传递
翻云覆雨看气压
12
作者 斯科特·达特菲尔德 郑洁非() 《环球科学》 2023年第22期52-53,共2页
地球大气层是地球最外部的气体圈层,厚度在1000千米以上,没有明确的上界,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空气中的物体时刻都在承受气体分子的撞击,每个气体分子单独施加的力微乎其微,但加在一起却能产生巨大的压力,这就是大气压力。作用在单位... 地球大气层是地球最外部的气体圈层,厚度在1000千米以上,没有明确的上界,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空气中的物体时刻都在承受气体分子的撞击,每个气体分子单独施加的力微乎其微,但加在一起却能产生巨大的压力,这就是大气压力。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大气压力叫作大气压强,通常简称为气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大气层 大气压力 大气压强 气体分子 气压
原文传递
扫雷先锋
13
作者 斯科特·达特菲尔德 郑洁非() 《环球科学》 2023年第24期48-49,共2页
地雷是一种危险且隐蔽的武器,通常被埋设在田地、森林或道路地面之下。地雷不但会出现在有战争冲突的国家或地区,也会在战争结束后长期遗留。有的在地下直接爆炸,有的则能射出在半空中爆炸的火球。
关键词 空中爆炸 地雷 战争冲突
原文传递
为什么开心也流泪
14
作者 艾尔萨·哈维 郑洁非() 《环球科学》 2023年第20期50-51,共2页
眼泪是一种清澈透明的液体,当你感受到巨大的痛苦、产生难以抑制的情绪或受到刺激时,泪水会盈满眼眶。但并不是所有泪水都会不受控制、源源不断地顺着脸颊流下来。如果你曾触碰到自己的眼球,你会发现它总是湿润的。这是因为眼晴其实一... 眼泪是一种清澈透明的液体,当你感受到巨大的痛苦、产生难以抑制的情绪或受到刺激时,泪水会盈满眼眶。但并不是所有泪水都会不受控制、源源不断地顺着脸颊流下来。如果你曾触碰到自己的眼球,你会发现它总是湿润的。这是因为眼晴其实一直在分泌泪水,通常分泌得很少,不会多到流出来,而是会通过上下眼脸的泪小管排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澈透明 盈满 泪小管
原文传递
绝美彩蛙
15
作者 斯科特·达特菲尔德 郑洁非() 《环球科学》 2022年第4期28-31,共4页
箭毒蛙是一种色彩缤纷的两栖动物,它们栖息于中美洲和南美洲的热带雨林里,因此也被称为雨林宝石。目前,已知的箭毒蛙科(Dendrobatidae)物种超过175个,它们的体形很小,通常只有几厘米长。箭毒蛙的名字得自它们皮肤分泌的毒素。数百年来,... 箭毒蛙是一种色彩缤纷的两栖动物,它们栖息于中美洲和南美洲的热带雨林里,因此也被称为雨林宝石。目前,已知的箭毒蛙科(Dendrobatidae)物种超过175个,它们的体形很小,通常只有几厘米长。箭毒蛙的名字得自它们皮肤分泌的毒素。数百年来,哥伦比亚西部的原住民部落恩贝拉(Embera)和诺阿纳马乔科(Noanama Choco)一直在用金色箭毒蛙(Phyllobates terribilis)的毒素涂抹吹箭的箭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栖动物 热带雨林 箭毒蛙 色彩缤纷 毒素 哥伦比亚 南美洲 中美洲
原文传递
雨林里的邻居
16
作者 郑洁非() 《环球科学》 2021年第2期50-53,共4页
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的热带地区,气候终年炎热潮湿。得益于这种环境,其中的动植物非常繁盛。从南美洲的中心地带,到非洲和印度,再到澳大利亚的北海岸,分布于世界各地的热带雨林是生物演化的温床,也在自然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尽管... 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的热带地区,气候终年炎热潮湿。得益于这种环境,其中的动植物非常繁盛。从南美洲的中心地带,到非洲和印度,再到澳大利亚的北海岸,分布于世界各地的热带雨林是生物演化的温床,也在自然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尽管雨林对地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这里富含丰富的生物资源,也固定了大量的碳。但持续不断的森林砍伐对雨林造成了不可逆的破坏,雨林覆盖面积已不足地表面积的6%。这会导致许多物种灭绝,还会释放出大量二氧化碳,严重影响世界气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砍伐 物种灭绝 炎热潮湿 地表面积 生物演化 生物资源 自然循环 二氧化碳
原文传递
不可思议的冰
17
作者 郑洁非() 《环球科学》 2021年第22期52-53,共2页
我们地球表面的绝大部分是广阔的海洋,是名副其实的“蓝色星球”,此外,地表还有10%左右覆盖着冰,这些冰绝大多数位于极地地区。南极冰盖的面积相当于美国和墨西哥面积的总和。而北极沉重的格陵兰冰盖把陆地压成了凹下去的碗状。亮白色... 我们地球表面的绝大部分是广阔的海洋,是名副其实的“蓝色星球”,此外,地表还有10%左右覆盖着冰,这些冰绝大多数位于极地地区。南极冰盖的面积相当于美国和墨西哥面积的总和。而北极沉重的格陵兰冰盖把陆地压成了凹下去的碗状。亮白色的冰像巨大的镜子一样将阳光反射回大气层,对调节地球气候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表面 地球气候 南极冰盖 格陵兰冰盖 极地地区 蓝色星球 不可思议
原文传递
百变墨鱼
18
作者 郑洁非() 《环球科学》 2021年第10期42-42,共1页
墨鱼、鱿鱼和章鱼同属软体动物门的头足纲。墨鱼和鱿鱼都是十腕总目的成员,这些成员有时被泛称为“乌贼”。而章鱼则是八腕总目动物的泛称。全世界约有120种墨鱼,分布在中国的墨鱼种类有很多,例如金乌贼、虎斑乌贼和拟目乌贼等等。和章... 墨鱼、鱿鱼和章鱼同属软体动物门的头足纲。墨鱼和鱿鱼都是十腕总目的成员,这些成员有时被泛称为“乌贼”。而章鱼则是八腕总目动物的泛称。全世界约有120种墨鱼,分布在中国的墨鱼种类有很多,例如金乌贼、虎斑乌贼和拟目乌贼等等。和章鱼一样,墨鱼也是非常聪明的无脊椎动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体动物门 虎斑乌贼 鱿鱼 头足纲 章鱼 金乌贼 墨鱼 无脊椎动物
原文传递
智能机器人来啦!
19
作者 马克·史密斯 郑洁非() 《环球科学》 2020年第14期28-31,共4页
应急机器人不怕火的钢铁英雄面对消防员都无法靠近的大火,我们该如何应对?很简单,只要派出机器人消防员就能解决问题!日本三菱重工精心打造了一支机器人消防队,这些消防机器人能够代替人类消防员,互相配合扑灭工业火灾。
关键词 智能机器人 消防机器人 消防员 工业火灾 日本三菱重工 消防队 应急机器人 互相配合
原文传递
电视机发展缩影
20
作者 郑洁非() 《环球科学》 2020年第10期75-75,共1页
1926年1月26日,苏格兰发明家约翰 洛吉 贝尔德展示了第一套可以真正工作的电视系统。其核心是机械驱动的圆盘,上面嵌着多个透镜。拍摄时,物体反射的光通过旋转圆盘被分解,然后被转换成电信号,再以无线电波的形式发送给播放端。播放时,... 1926年1月26日,苏格兰发明家约翰 洛吉 贝尔德展示了第一套可以真正工作的电视系统。其核心是机械驱动的圆盘,上面嵌着多个透镜。拍摄时,物体反射的光通过旋转圆盘被分解,然后被转换成电信号,再以无线电波的形式发送给播放端。播放时,光经过另一个旋转圆盘后呈现出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圆盘 机械驱动 贝尔德 物体反射 无线电波 电视机 播放 电信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