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煤系地层(酸性水介质)的砂岩储层特征及成岩模式 |
郑浚茂
应凤祥
|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7 |
104
|
|
2
|
黄骅坳陷砂岩储层的成岩作用与孔隙分带性 |
郑浚茂
吴仁龙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6 |
40
|
|
3
|
渤海湾盆地与鄂尔多斯盆地陆相优质储层形成条件对比分析 |
郑浚茂
游俊
何东博
|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2
|
|
4
|
碎屑岩储层的两种不同成岩序列 |
郑浚茂
赵省民
陈纯芳
|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20
|
|
5
|
火山岩岩性的测井识别 |
陈建文
魏斌
李长山
郑浚茂
王德发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
2000 |
47
|
|
6
|
碎屑岩成岩作用数值模拟及其应用 |
何东博
应凤祥
郑浚茂
郭宏莉
朱如凯
|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25
|
|
7
|
塔中卡塔克区块古岩溶储层地震预测技术 |
张宏
郑浚茂
杨道庆
杨春峰
常炳章
张驰
|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29
|
|
8
|
应用储层流动单元研究高含水油田剩余油分布 |
魏斌
陈建文
郑浚茂
李胜军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
2000 |
35
|
|
9
|
徐家围子断陷火山岩岩性的测井识别技术 |
魏斌
陈建文
李长山
郑浚茂
王德发
|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
2003 |
30
|
|
10
|
火山岩储层建模初探 |
李长山
陈建文
游俊
王德发
郑浚茂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
2000 |
34
|
|
11
|
挠曲坡折带特征与油气勘探——以松辽盆地南部为例 |
王建功
卫平生
郑浚茂
赵占银
潘树新
|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22
|
|
12
|
板桥凹陷沙三段沉积体系与物源分析 |
陈纯芳
郑浚茂
王德发
|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
2001 |
63
|
|
13
|
辫状河三角洲砂体特征及砂体展布模型─—内蒙古岱海湖现代三角洲沉积考察 |
于兴河
王德发
郑浚茂
孙志华
|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4 |
61
|
|
14
|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奥陶系古沟槽三维地震识别方法 |
张宏
董宁
郑浚茂
宁俊瑞
武丽
张永贵
国庆鹏
|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2
|
|
15
|
泌阳凹陷安棚鼻状构造的沉积成因及裂缝分布 |
王国鹏
郑浚茂
樊中海
杨道庆
邵先杰
|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2
|
|
16
|
构造、沉积与成岩综合一体化模式的建立——以松南梨树地区后五家户气田为例 |
于兴河
郑浚茂
宋立衡
肖海燕
张玉明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7 |
16
|
|
17
|
基于Ricker子波匹配追踪算法在薄互层砂体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
宋新武
郑浚茂
范兴燕
肖高杰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4
|
|
18
|
地震波频谱衰减检测天然气技术应用研究 |
边树涛
董艳蕾
郑浚茂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46
|
|
19
|
泌阳凹陷北部斜坡带三角洲沉积特征与油气成藏研究 |
钟俊义
郑浚茂
王振付
陶宗普
李倩
|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
2006 |
14
|
|
20
|
深盆气资源量—储量评价方法 |
张金川
金之钧
石油大学
北京
郑浚茂
|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