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水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5
1
作者 郑浣彤 邵玺文 +5 位作者 耿艳秋 金峰 孙琪 刘丽新 范洪霞 郭丽颖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9-36,共8页
【目的】明确秸秆还田条件下水稻生产合理的氮肥运筹模式,为实现水稻可持续生产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水稻品种吉粳88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秸秆还田(S)和秸秆不还田(S0);副区为氮肥运筹处理,在总施纯氮量为200 kg/hm^2... 【目的】明确秸秆还田条件下水稻生产合理的氮肥运筹模式,为实现水稻可持续生产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水稻品种吉粳88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秸秆还田(S)和秸秆不还田(S0);副区为氮肥运筹处理,在总施纯氮量为200 kg/hm^2下,设置基肥、分蘖肥、穗肥质量比分别为7∶2∶1(N1)、6∶3∶1(N2)、5∶3∶2(N3)、4∶3∶3(N4)4种氮肥运筹比例,以不施氮肥为对照(CK),研究了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群体干物质积累量、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秸秆还田结合适宜的氮肥运筹能够有效增加水稻产量。在秸秆还田条件下,随着基肥占总施氮量比例的降低,水稻产量呈现逐渐降低趋势,N1处理下水稻每穗粒数显著提高,增加有效穗数和结实率,提高水稻产量,且其产量最高比秸秆不还田条件下产量最高的N3处理高7.50%。在同一氮肥运筹模式下,秸秆还田处理水稻分蘖至拔节阶段的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均低于不还田处理,拔节至抽穗阶段的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均高于不还田处理,而在抽穗至成熟阶段,只有高基肥处理(N1、N2)的阶段干物质积累量高于不还田处理。在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氮肥运筹间表现为随基肥占总施氮质量比例的降低,拔节至抽穗、抽穗至成熟阶段的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呈逐渐降低趋势,N1处理水稻群体干物质积累量最高。秸秆还田处理的平均氮素积累总量高于秸秆不还田处理。在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氮肥运筹间表现为随着基肥所占总施氮量比例的降低,氮肥利用效率呈逐渐降低趋势,N1处理氮肥表观利用率、农学利用率和偏生产力最高。【结论】在秸秆还田为8.0 t/hm^2条件下,氮肥运筹以基肥、蘖肥、穗肥质量比为7∶2∶1时能够有效增加各时期的干物质积累量,提高氮肥利用率及水稻产量,为最佳氮肥运筹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秸秆还田 氮肥运筹 氮素利用率 产量 群体干物质量
下载PDF
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东北粳稻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刘月月 郑浣彤 +9 位作者 程兆伟 耿艳秋 邵玺文 郭丽颖 袁晴欣 朱立群 苏宇扬 徐佳睿 袁翊新 张琦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0-27,共8页
以水稻品种吉粳88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东北稻区水稻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秸秆不还田处理相比,秸秆还田降低了稻米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和直链淀粉含量,提高了... 以水稻品种吉粳88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东北稻区水稻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秸秆不还田处理相比,秸秆还田降低了稻米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和直链淀粉含量,提高了稻米蛋白质含量;与秸秆不还田条件下最佳氮肥运筹处理相比,秸秆还田条件下的最佳氮肥运筹处理产量分别提高7.50%(2018年)和11.63%(2019年);随基肥氮占比的下降,稻米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垩白粒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呈下降趋势,蛋白质含量呈上升趋势。综合来看,在秸秆还田条件下,配以基肥∶蘖肥∶穗肥为6∶3∶1的氮肥运筹模式可以保证水稻产量的同时改善稻米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秸秆还田 氮肥运筹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播期对直播水稻产量、花后各器官干物质和氮素积累及转运的影响 被引量:19
3
作者 孙琪 耿艳秋 +4 位作者 金峰 刘丽新 郑浣彤 郭丽颖 邵玺文 《作物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9-126,共8页
为探究播期对直播水稻产量、花后干物质和氮素积累与转运的影响,以水稻品种白粳1号、长白9号和龙粳31号为供试材料,设置3个播期(SD1、SD2和SD3),比较不同播期条件下3个品种的产量、抽穗期和成熟期各器官干物质及氮素积累与转运特点。3... 为探究播期对直播水稻产量、花后干物质和氮素积累与转运的影响,以水稻品种白粳1号、长白9号和龙粳31号为供试材料,设置3个播期(SD1、SD2和SD3),比较不同播期条件下3个品种的产量、抽穗期和成熟期各器官干物质及氮素积累与转运特点。3个品种抽穗期和成熟期各器官干物质及氮素积累量、抽穗至成熟期各器官干物质及氮素转运量和产量均表现为SD2>SD3>SD1。相关分析表明,产量与成熟期穗干物质及氮素积累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叶片干物质和氮素转运量呈显著正相关。在本试验条件下,播期的推迟提高了3个品种有效穗数及结实率,进而提高了产量,同时促进了各器官物质转运量与转运率的提高。各品种SD2处理的产量及花后干物质、氮素积累量最高,SD2为适宜播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播稻 播期 产量 干物质 氮素 积累与转运
原文传递
秸秆还田和地膜覆盖对稻区土壤理化性质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4
作者 党昆 陈伟 +9 位作者 张洪淇 王祥涵 艾佳鑫 王映凯 郑浣彤 王晓航 耿艳秋 金峰 郭丽颖 邵玺文 《东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4期11-16,共6页
为了探讨秸秆还田与地膜覆盖对东北稻区土壤改良及水稻增产的效果,选用吉粳88作为试验材料,在覆膜移栽(F)和不覆膜(F0)移栽2种栽培模式下设5组秸秆还田量梯度:0%、20%、40%、60%、100%(S_(0)、S_(1)、S_(2)、S_(3)、S_(4)),探究秸秆还... 为了探讨秸秆还田与地膜覆盖对东北稻区土壤改良及水稻增产的效果,选用吉粳88作为试验材料,在覆膜移栽(F)和不覆膜(F0)移栽2种栽培模式下设5组秸秆还田量梯度:0%、20%、40%、60%、100%(S_(0)、S_(1)、S_(2)、S_(3)、S_(4)),探究秸秆还田和地膜覆盖对稻区土壤理化性质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相同秸秆还田量下,覆膜处理土壤容重、p H值均低于不覆膜处理,覆膜处理土壤全氮、有机质(除S_(0)处理)、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均高于不覆膜处理;且无论覆膜与否,随着秸秆还田量的增加,土壤容重、p H值均呈先降低再增加的趋势,土壤全氮、有机质(除S_(0)处理)、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均呈先增加再降低的趋势。在相同秸秆还田量处理下,与不覆膜相比,地膜覆盖处理提高了籽粒产量;且随还田量的增加,籽粒产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综上,60%的秸秆还田量与地膜覆盖相结合更能有效地培肥土壤,提高水稻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秸秆还田 地膜覆盖 土壤理化性质 产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