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供给侧结构改革视域下福建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郑海婷 刘小新 《福建艺术》 2017年第3期4-14,共11页
近年来,在整体经济走势疲软的大背景下,福建省文化及相关产业逆势而上,总量持续快速增长,比重日益上升,2015年全省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1070.94亿元,比上年增长14%,占GDP的比重为4.1%,已经初步具备支柱产业形态。
关键词 文化产业发展 福建省 结构改革 视域 供给 经济走势 相关产业 产业形态
下载PDF
论雅克·朗西埃的文学介入观 被引量:7
2
作者 郑海婷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52-158,共7页
在考察了过往的文学政治理论之后,朗西埃为"政治"作出了全新阐释,继而提出了他作为感性分配的文学介入观,认为在艺术的美学体制内,通过实现感性的再分配,文学得以介入,做文学就是做政治。
关键词 雅克·朗西埃 介入 感性分配
下载PDF
艺术的美学体制及其政治维度的构建——雅克·朗西埃美学思想考察 被引量:1
3
作者 郑海婷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82-186,共5页
朗西埃不满意将艺术变成纯生活和将艺术变成纯艺术的两种现代主义模式,他力图去发现隐藏在这种二元对立中的内在张力,主张艺术应该在这两极的张力空间中自由游戏,把这个张力空间打造成为"无分之分"的歧义剧场。现代主义美学... 朗西埃不满意将艺术变成纯生活和将艺术变成纯艺术的两种现代主义模式,他力图去发现隐藏在这种二元对立中的内在张力,主张艺术应该在这两极的张力空间中自由游戏,把这个张力空间打造成为"无分之分"的歧义剧场。现代主义美学革命的要义就在于使原先被排除在外的部分也进入文学,诸如不为整体故事服务的细节、不听作者安排的人物,这些不服从的部分以自身的坚硬存在打破了既定的感受性体制,文学的政治于焉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克·朗西埃 美学体制 歧义 感性分配 文学的政治
下载PDF
美学体制与政治艺术的问题——朗西埃重读现代主义 被引量:1
4
作者 郑海婷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1-119,共9页
从艺术体制的分析入手,朗西埃更新了现代主义对艺术“再现”(模仿)和艺术“自律”的认识。继而考察了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多种艺术政治化的实践,他明确指出过去将艺术和政治联系起来的许多尝试都走进了死胡同,需要在美学体制的框架... 从艺术体制的分析入手,朗西埃更新了现代主义对艺术“再现”(模仿)和艺术“自律”的认识。继而考察了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多种艺术政治化的实践,他明确指出过去将艺术和政治联系起来的许多尝试都走进了死胡同,需要在美学体制的框架内回返现代主义文学的高光时刻来重新激活艺术的政治潜能。在这个层面上,朗西埃的艺术政治理论不仅是当代美学复兴的重要资源,也是再次激活现代主义的重要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现 自主 现代主义 美学体制
下载PDF
1949年以前台湾传统戏剧中的福建角色 被引量:2
5
作者 郑海婷 《学术评论》 2016年第4期97-102,共6页
从历史视角来看,明清时期,台湾的戏剧属于原乡文化的横向移植;这种单方面的影响持续到日据时期,其间福建戏班密集赴台献艺,对在地化发展的台湾戏剧具有指标性的引领作用。历经数百年的时间,福建的传统戏剧扎根在台湾这一片土地上,继而... 从历史视角来看,明清时期,台湾的戏剧属于原乡文化的横向移植;这种单方面的影响持续到日据时期,其间福建戏班密集赴台献艺,对在地化发展的台湾戏剧具有指标性的引领作用。历经数百年的时间,福建的传统戏剧扎根在台湾这一片土地上,继而在这里衍生出丰富的表演文化。考察福建原乡剧种在台传承发展的情况,日据以前、日据时期和光复初期是主要阶段,分别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 戏剧 台湾地区 传统 明清时期 传承发展 文化
下载PDF
从审美形式角度重读萨特的“介入文学”理论 被引量:1
6
作者 郑海婷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5期76-81,共6页
萨特的"介入文学"理论并非只有政治的维度,介入文学并不排除审美形式上的精雕细琢。萨特用"存在的密度"作为介入文学的评判标准,超越了纠葛不清的"形式"和"内容"的二分法。他认为介入文学的最... 萨特的"介入文学"理论并非只有政治的维度,介入文学并不排除审美形式上的精雕细琢。萨特用"存在的密度"作为介入文学的评判标准,超越了纠葛不清的"形式"和"内容"的二分法。他认为介入文学的最高理想是对整体性的追求,介入就处在永恒的整体化进程之中。这些都是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为"介入文学"带来的独特洞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 《什么是文学?》 整体化 存在的密度
下载PDF
在地书写与当代叙事:林那北的现实主义美学
7
作者 郑海婷 徐静霞(图) 《学术评论》 2015年第3期4-7,共4页
4月29日下午,由福建省作家协会和福建社科院文学研究所联合主办的"世界读书日"耕读文化周——林那北新书《锦衣玉食》《今天有鱼》品读会在福州三坊七巷郎官巷耕读书院举办。福建省文史馆原馆长卢美松编审主持了本次品读会,福建师大... 4月29日下午,由福建省作家协会和福建社科院文学研究所联合主办的"世界读书日"耕读文化周——林那北新书《锦衣玉食》《今天有鱼》品读会在福州三坊七巷郎官巷耕读书院举办。福建省文史馆原馆长卢美松编审主持了本次品读会,福建师大文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孙绍振,福建社科院刘登翰研究员,耕读书院院长陈章汉,福建省出版物监测与研究中心主任何强,福建省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会会长杨际岚,福建省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林那北,福建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刘小新研究员,福建省作协秘书长林秀美等出席了品读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华文文学 福建省作家协会 文学院教授 北新 孙绍振 刘登翰 耕读文化 三坊七巷 作协副主席 何强
下载PDF
生机论美学:从德勒兹到朗西埃
8
作者 郑海婷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3-192,共10页
德勒兹和朗西埃的再现批判项目在生机论脉络上重新定义艺术自律,反思流行的艺术自律论与再现的勾连,用生命诗学取代有机诗学。德勒兹引入生命和生成的观念,认为自律的作品就是纯粹感觉的团块,文艺创造把潜在从现实中解放出来并假定其有... 德勒兹和朗西埃的再现批判项目在生机论脉络上重新定义艺术自律,反思流行的艺术自律论与再现的勾连,用生命诗学取代有机诗学。德勒兹引入生命和生成的观念,认为自律的作品就是纯粹感觉的团块,文艺创造把潜在从现实中解放出来并假定其有效性,由此带来全新的叙事方式。朗西埃延续了德勒兹生机论的思考,但质疑德勒兹以文学形而上学来反对再现诗学的进路,在美学体制内将艺术作品的自律移转为生命形式的自律,指出现代小说结构是不同感觉团块叠加碰撞的异识体,现代主义生命诗学是感性共存的矛盾诗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自律 再现/反再现 纯粹感觉 美学体制 异识体
下载PDF
雅克·朗西埃论“文学性”
9
作者 郑海婷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61-167,共7页
朗西埃用感性分配理论改造"文学性"这一术语,把"文学性"置于政治和文学联系的中心,将其定义为沉默文字的可用性或词语的过度。沉默文字不受控制的四处游历扩展了文学的表现空间,也扰乱了文学的边界,这是文学性的民... 朗西埃用感性分配理论改造"文学性"这一术语,把"文学性"置于政治和文学联系的中心,将其定义为沉默文字的可用性或词语的过度。沉默文字不受控制的四处游历扩展了文学的表现空间,也扰乱了文学的边界,这是文学性的民主政治,也是民主文学性的悖论。文学采取各种自我取消的方式对文学性的民主予以压制,这种博弈使得民主文学性的悖论成为文学的生产性矛盾,同时也使美学体制下的文学呈现为书写的不规则形态。文学向无限的可能性敞开,实现了再现诗学的规范言语与不合规的沉默言语之间不可能的调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性 感性分配 词语的过度 沉默的言语
下载PDF
解构主义的萨特:介入式的文学批评及其反思
10
作者 郑海婷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10-215,共6页
萨特在文学批评中引进对自我与他者关系的哲学思考,把文学评论当成战场,力图使自己的声音盖过批评对象的声音,形成了"介入式的文学批评"。他的《辩证理性批判》试图引进外在的第三项来打破这种二元对立的模式。布朗肖则更进一... 萨特在文学批评中引进对自我与他者关系的哲学思考,把文学评论当成战场,力图使自己的声音盖过批评对象的声音,形成了"介入式的文学批评"。他的《辩证理性批判》试图引进外在的第三项来打破这种二元对立的模式。布朗肖则更进一步,主张通过越界的行动不断反观自身。他们都主张生成困难化和复杂化的机制,打破结构的静态循环,赋予其动态性:这在不同程度上呼应了解构主义对结构主义的批判性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特 介入式的文学批评 第三项 越界
下载PDF
论阿多诺美学理论中形式与介入的关系
11
作者 郑海婷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1-117,170,共8页
阿多诺坚持艺术自律性和社会性的双重特征,认为艺术对社会的强烈否定构建起了二者的联系,自律的艺术通过形式的精心塑造来介入。他提出了全新的艺术模仿和形式理论,指出形式是所有细节的社会连结,在艺术作品内部模仿并再现了社会关系。... 阿多诺坚持艺术自律性和社会性的双重特征,认为艺术对社会的强烈否定构建起了二者的联系,自律的艺术通过形式的精心塑造来介入。他提出了全新的艺术模仿和形式理论,指出形式是所有细节的社会连结,在艺术作品内部模仿并再现了社会关系。形式通过对艺术内部诸要素的非暴力综合不断寻找超越现状的契机,形式本身的解放能够成为社会解放的暗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式 介入 模仿 非暴力综合
下载PDF
网络耽美小说的美学语法——兼与毛尖教授商榷
12
作者 郑海婷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15-120,共6页
耽美文学已经成为我国网络文学的重要类型。毛尖教授指控其为资产阶级二代的美学语法,这种指责把美学趣味和阶级身份处理成简单机械的二元对应,单向的精英化的批判思维把复杂多元的网络文艺简单化了,既缺乏社会学的实证,也缺乏美学的细... 耽美文学已经成为我国网络文学的重要类型。毛尖教授指控其为资产阶级二代的美学语法,这种指责把美学趣味和阶级身份处理成简单机械的二元对应,单向的精英化的批判思维把复杂多元的网络文艺简单化了,既缺乏社会学的实证,也缺乏美学的细腻;既无视了网络文艺本身的复杂性,也无视了耽美小说读者的分化性。为批判而批判使她没能发现耽美写作真正的问题——太过平滑。网络耽美小说如果能够在写作中制造歧义,更加积极地回应现实,换一种方式参与历史,就完全有可能呈现出与毛尖教授的判断截然不同的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耽美文学 美学语法 资产阶级二代 歧义
下载PDF
闽派批评的历史
13
作者 郑海婷 《学术评论》 2018年第6期52-56,共5页
“闽派批评”并非无根之木、无源之水,由地域文化的视角观之,古代文学批评史上早已形成“闽人善论”的评价。一现今对于“闽派”的定义,无非是两个标准:一、地域,也就是在福建发生的各类文学批评,参与者涵纳在福建生活工作的本省籍和外... “闽派批评”并非无根之木、无源之水,由地域文化的视角观之,古代文学批评史上早已形成“闽人善论”的评价。一现今对于“闽派”的定义,无非是两个标准:一、地域,也就是在福建发生的各类文学批评,参与者涵纳在福建生活工作的本省籍和外省籍的相关人士;二、人,也就是由福建人所作的文学批评,参与者包括所有福建籍的批评家,放宽一些,也可包括祖籍福建的批评家,而不限其所处地域。多数情况下,人们更倾向于取最大范围,“闽派”既包括闽地文论也包括闽人文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批评史 闽派 历史 福建人 地域文化 参与者 批评家 相关人
下载PDF
福建社科院“马克思主义文论读书会”第一、二期述评
14
作者 郑海婷 《学术评论》 2017年第3期31-33,共3页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作出了顶层设计,提出了战略目标和任务,指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具备继承性、民族性、原创...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作出了顶层设计,提出了战略目标和任务,指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具备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和专业性。这就要求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不能闭门造车,要具有和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话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马克思主义 哲学社会科学 读书 福建 述评 中国特色 科学工作 顶层设计
下载PDF
台湾民间美术的福建基因——以建筑彩绘为例
15
作者 郑海婷 《福建艺术》 2015年第1期42-45,共4页
一 民间美术因应于民间的实际需求而生发,多与建筑活动密切相关。明清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移民的日渐增多,台湾出现了兴建寺庙和宗祠建筑的热潮,清中后期,士绅阶层形成,私宅府邸也大量修建,
关键词 民间美术 建筑活动 台湾地区 彩绘 基因 福建 实际需求 宗祠建筑
下载PDF
俄国形式主义理论 视域内的“形式”概念
16
作者 郑海婷 《学术评论》 2014年第2期82-89,共8页
一、俄国形式主义的“形式”概念:线索的清理20世纪初期,象征派统治着俄国文坛,传统学院派的文艺学更是一路奉行着折衷主义,方法驳杂,没有一块专属于诗学本身的净土;文学看起来什么都是,可以是文化史,可以是社会学,可以是历史... 一、俄国形式主义的“形式”概念:线索的清理20世纪初期,象征派统治着俄国文坛,传统学院派的文艺学更是一路奉行着折衷主义,方法驳杂,没有一块专属于诗学本身的净土;文学看起来什么都是,可以是文化史,可以是社会学,可以是历史学,却独独不是“文学”。巴赫金描述了这种不着调的状况:“多少年来,无论什么东西都可归之于文学史,从最深邃的哲学家,直到研究普希金是否吸烟,用什么工厂的烟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式主义 俄国 视域 折衷主义 普希金 文艺学 学院派 文学
下载PDF
从“感觉共同体”理解雅克·朗西埃的当代意义--评《感觉共同体:重新思考美学与政治》
17
作者 郑海婷 《学术评论》 2022年第6期81-85,共5页
法国理论家雅克·朗西埃是近年来马克思主义思想中“美学转向”的主要代表之一。他提出用“感觉共同体”(communities of sense)来重新思考美学与政治的关系,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2003年4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举办了... 法国理论家雅克·朗西埃是近年来马克思主义思想中“美学转向”的主要代表之一。他提出用“感觉共同体”(communities of sense)来重新思考美学与政治的关系,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2003年4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举办了“感觉共同体:重新思考美学与政治”的朗西埃学术思想专场研讨会,同名论文集2009年由杜克大学出版社出版(1)。该书的编者在开篇提供了一个精彩的导论,阐述了他们使用“感觉共同体”这一术语的论争语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克·朗西埃 杜克大学 美学转向 重新思考 马克思主义思想 共同体
下载PDF
压风机恒压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6
18
作者 胡志强 郑海婷 陈寇忠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41-243,共3页
针对煤矿压风机房管网(井上往井下输送压缩空气的管路)压力波动大并且调节方式落后的问题,设计了一套压风机恒压自动控制系统。以PLC为控制核心,设计并给出了系统的硬件结构。详细介绍了恒压调度模型的建立和求解,并给出了恒压决策的程... 针对煤矿压风机房管网(井上往井下输送压缩空气的管路)压力波动大并且调节方式落后的问题,设计了一套压风机恒压自动控制系统。以PLC为控制核心,设计并给出了系统的硬件结构。详细介绍了恒压调度模型的建立和求解,并给出了恒压决策的程序流程。目前该系统运行良好,实现了管网气体的持续恒压输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C 恒压 压风机 管网压力 调度模型
下载PDF
比例电磁阀PWM驱动器中阀线圈电流检测技术 被引量:3
19
作者 邓世建 杨培培 +3 位作者 郑海婷 刘钊 朱伟 王庆亮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110-112,共3页
给出一种比例电磁阀PWM驱动器中检测阀线圈电流的方法及理论分析。该方法使用电阻将电流变换为电压信号,使用线性光电耦合器和运算放大器对电压信号进行电气隔离与放大,在PWM脉冲控制下从主电源获得检测电路需要的小功率直流电源。既完... 给出一种比例电磁阀PWM驱动器中检测阀线圈电流的方法及理论分析。该方法使用电阻将电流变换为电压信号,使用线性光电耦合器和运算放大器对电压信号进行电气隔离与放大,在PWM脉冲控制下从主电源获得检测电路需要的小功率直流电源。既完成了线圈电流的检测、放大与电平移位,又实现了驱动器主电路与控制电路的电气隔离。在某液压绞车调速系统中的应用表明:该方法简单实用、电路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例电磁阀 PWM 电流检测 直流电源 光电隔离
下载PDF
文学为自己的时代提供了什么——南帆教授访谈
20
作者 南帆 郑海婷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0-25,共6页
郑海婷:从2002年《文学理论新读本》、2008年北大版《文学理论》、2011年《文学批评手册》,到2018年的《文学理论十讲》,您始终关注文学和文学理论在这个时代的处境,另一方面,您的这种关注逐渐从大的框架和理论设计落实到对文学理论基... 郑海婷:从2002年《文学理论新读本》、2008年北大版《文学理论》、2011年《文学批评手册》,到2018年的《文学理论十讲》,您始终关注文学和文学理论在这个时代的处境,另一方面,您的这种关注逐渐从大的框架和理论设计落实到对文学理论基本问题的再阐释,比如《十讲》就是围绕着文学性、文学形式、文学类型、虚构与真实、人物性格这些经典命题来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理论新读本》 南帆 《文学理论》 文学批评 文学形式 文学类型 人物性格 北大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