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放血疗法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的Meta分析
被引量:
3
1
作者
李佩泽
梁家彬
+2 位作者
郑焕驰
陆彦青
刘悦
《中医药导报》
2020年第11期138-143,149,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放血疗法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的有效性。方法:系统检索CNKI、CBM、VIP、万方、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有关放血疗法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的文献,检索时限均设定为从建库至2019年12月5日,由2名研究者按照拟定标...
目的:系统评价放血疗法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的有效性。方法:系统检索CNKI、CBM、VIP、万方、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有关放血疗法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的文献,检索时限均设定为从建库至2019年12月5日,由2名研究者按照拟定标准独立进行原始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并采用Cochrane偏倚评估手册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veMan5.2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Excel软件导出穴位频数分布图并分析选穴规律。结果:共纳入18个随机对照试验,共计1306个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1)在临床有效率[OR=5.51,95%CI(3.65,8.31),P<0.000,01]、退热时间[WMD=-1.00,95%CI(-1.40,-0.60),P<0.000,01]、咽痛缓解时间[WMD=-1.68,95%CI(-2.39,-0.96),P<0.000,01]、提高免疫功能、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方面,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2)治疗后的白细胞总数(WBC)[WMD=0.40,95%CI(-0.72,1.52),P=0.49]和C反应蛋白(CRP)方面[WMD=-2.20,95%CI(-5.90,1.50),P=0.24]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3)穴位使用频数排名前3的分别是少商、商阳和耳尖。结论:放血疗法治疗急性扁桃体炎在临床有效率、退热时间、咽痛缓解时间、提高免疫功能、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方面均优于常规抗生素治疗,但由于纳入的临床研究普遍质量不高,故仍需更多大样本、高质量、严格方法学设计和质量控制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实施,以期能够为验证放血疗法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的临床有效性提供更可靠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血疗法
急性扁桃体炎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电针联合高压氧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
10
2
作者
郑焕驰
李佩泽
+1 位作者
梁峻铨
王俊华
《上海针灸杂志》
2021年第3期288-293,共6页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高压氧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确诊为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电针组、高压氧组和联合组,每组30例。3组均进行常规治疗(西药加康复训练),电针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电针治疗,高压...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高压氧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确诊为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电针组、高压氧组和联合组,每组30例。3组均进行常规治疗(西药加康复训练),电针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电针治疗,高压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联合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电针和高压氧治疗。观察3组治疗前后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SIA)运动及感觉功能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外周血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水平,并比较3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高压氧组及电针组(P<0.05)。3组治疗后ASIA运动及感觉功能评分、MBI评分、BDNF水平均高于同组治疗前(P<0.01),且联合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均高于同期高压氧组及电针组(P<0.01)。联合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高压氧组和电针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联合高压氧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针药并用
高压氧
脊髓损伤
截瘫
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焦氏头针胃区针刺配合橘皮竹茹汤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
8
3
作者
傅文康
郑焕驰
王俊华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2期2854-2858,共5页
【目的】观察焦氏头针胃区针刺配合橘皮竹茹汤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在中风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巴氯芬片口服或鼻饲治疗,治疗组给予...
【目的】观察焦氏头针胃区针刺配合橘皮竹茹汤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在中风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巴氯芬片口服或鼻饲治疗,治疗组给予焦氏头针胃区针刺配合橘皮竹茹汤治疗,疗程为7 d。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呃逆频率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研究过程中,2组患者均无脱落病例,治疗组剔除1例患者,对照组无剔除病例,最终共纳入59例患者,其中,治疗组29例,对照组30例。(2)治疗7 d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9.7%(26/29),对照组为60.0%(18/30),组间比较,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呃逆频率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的下降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2组患者的睡眠、精神状态、胃纳等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的升高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焦氏头针胃区针刺配合橘皮竹茹汤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疗效确切,能有效降低呃逆频率评分,改善患者呃逆症状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顽固性呃逆
焦氏头针
橘皮竹茹汤
呃逆频率评分
生活质量评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靳三针联合站立数字OT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
7
4
作者
陈宣芳
王程灵
+3 位作者
郑焕驰
傅文康
麦韵怡
王俊华
《康复学报》
CSCD
2022年第6期496-501,共6页
目的:观察靳三针疗法结合站立数字OT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6月在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针灸康复科住院部治疗的卒中后上肢偏瘫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2组均接受常...
目的:观察靳三针疗法结合站立数字OT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6月在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针灸康复科住院部治疗的卒中后上肢偏瘫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2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靳三针治疗,选择患肢对侧颞三针、患肢肩三针、手三针(曲池、外关、合谷)、百会、水沟穴进行针刺,以平补平泻手法施针,以患者得气为度,留针30 min,1次/d,6次/周,持续治疗8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站立数字OT训练,20 min/次,1次/d,6次/周,持续治疗8周。在干预前、干预8周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表上肢部分(FMA-UE)评定上肢运动功能;采用Wolf上肢运动功能评价量表(WMFT)评定上肢运动完成量;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FMA-UE、WMFT、MBI评分均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FMA-UE、WMFT、MBI评分均明显更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靳三针联合站立数字OT训练能有效地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靳三针
站立数字OT
上肢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梅花针叩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足内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
6
5
作者
王程灵
郑焕驰
+2 位作者
郭婷
欧志文
王俊华
《上海针灸杂志》
2021年第4期431-435,共5页
目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观察梅花针叩刺阴跷脉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足内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卒中后足内翻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及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梅花针叩刺阴...
目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观察梅花针叩刺阴跷脉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足内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卒中后足内翻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及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梅花针叩刺阴跷脉。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下肢临床痉挛指数(CSI)、下肢运动功能(FMA)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过程中,治疗组共脱落4例,对照组共脱落3例。治疗组共31例纳入统计分析,对照组共32例纳入统计分析。两组治疗前CSI、FMA及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CSI、FMA及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药物治疗基础上,梅花针叩刺阴跷脉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足内翻的临床疗效优于单一康复训练,可改善下肢痉挛和运动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梅花针疗法
康复训练
卒中
足内翻
中风后遗症
阴跷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步行康复机器人综述
被引量:
4
6
作者
郑焕驰
王俊华
王程灵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9年第20期1-5,共5页
步行康复机器人可分为外骨骼式和末端式两种。外骨骼式步行康复机器人又可以分为基于平板运动的外骨骼式步行康复机器人及平地行走康复训练机器人。本文重点介绍世界范围内比较有代表性的几款步行康复机器人,并对其各自优缺点进行分析,...
步行康复机器人可分为外骨骼式和末端式两种。外骨骼式步行康复机器人又可以分为基于平板运动的外骨骼式步行康复机器人及平地行走康复训练机器人。本文重点介绍世界范围内比较有代表性的几款步行康复机器人,并对其各自优缺点进行分析,最后对步行康复机器人的发展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行康复机器人
外骨骼式
末端式
智能康复
综述
原文传递
虚拟现实技术在脑卒中患者上肢康复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2
7
作者
王程灵
王俊华
郑焕驰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9年第23期14-16,共3页
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康复治疗技术逐渐进入到脑卒中患者的康复当中,本文主要阐述现阶段国内外虚拟现实技术在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脑卒中
虚拟现实技术
上肢
康复
综述
原文传递
题名
放血疗法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的Meta分析
被引量:
3
1
作者
李佩泽
梁家彬
郑焕驰
陆彦青
刘悦
机构
广州中医药大学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
出处
《中医药导报》
2020年第11期138-143,149,共7页
基金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粤二中医院[2017]46号)。
文摘
目的:系统评价放血疗法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的有效性。方法:系统检索CNKI、CBM、VIP、万方、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有关放血疗法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的文献,检索时限均设定为从建库至2019年12月5日,由2名研究者按照拟定标准独立进行原始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并采用Cochrane偏倚评估手册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veMan5.2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Excel软件导出穴位频数分布图并分析选穴规律。结果:共纳入18个随机对照试验,共计1306个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1)在临床有效率[OR=5.51,95%CI(3.65,8.31),P<0.000,01]、退热时间[WMD=-1.00,95%CI(-1.40,-0.60),P<0.000,01]、咽痛缓解时间[WMD=-1.68,95%CI(-2.39,-0.96),P<0.000,01]、提高免疫功能、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方面,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2)治疗后的白细胞总数(WBC)[WMD=0.40,95%CI(-0.72,1.52),P=0.49]和C反应蛋白(CRP)方面[WMD=-2.20,95%CI(-5.90,1.50),P=0.24]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3)穴位使用频数排名前3的分别是少商、商阳和耳尖。结论:放血疗法治疗急性扁桃体炎在临床有效率、退热时间、咽痛缓解时间、提高免疫功能、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方面均优于常规抗生素治疗,但由于纳入的临床研究普遍质量不高,故仍需更多大样本、高质量、严格方法学设计和质量控制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实施,以期能够为验证放血疗法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的临床有效性提供更可靠的证据。
关键词
放血疗法
急性扁桃体炎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Keywords
bloodletting therapy
acute tonsillitis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meta-analysis
分类号
R246.83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电针联合高压氧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
10
2
作者
郑焕驰
李佩泽
梁峻铨
王俊华
机构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
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
出处
《上海针灸杂志》
2021年第3期288-293,共6页
基金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704020110)。
文摘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高压氧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确诊为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电针组、高压氧组和联合组,每组30例。3组均进行常规治疗(西药加康复训练),电针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电针治疗,高压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联合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电针和高压氧治疗。观察3组治疗前后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SIA)运动及感觉功能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外周血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水平,并比较3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高压氧组及电针组(P<0.05)。3组治疗后ASIA运动及感觉功能评分、MBI评分、BDNF水平均高于同组治疗前(P<0.01),且联合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均高于同期高压氧组及电针组(P<0.01)。联合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高压氧组和电针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联合高压氧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疗效显著。
关键词
电针
针药并用
高压氧
脊髓损伤
截瘫
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Keywords
Electroacupuncture
Acupuncture medication combined
Hyperbaric oxygen
Spinal cord injuries
Paraplegia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分类号
R246.6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焦氏头针胃区针刺配合橘皮竹茹汤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
8
3
作者
傅文康
郑焕驰
王俊华
机构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针灸康复科
出处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2期2854-2858,共5页
基金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704020110)。
文摘
【目的】观察焦氏头针胃区针刺配合橘皮竹茹汤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在中风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巴氯芬片口服或鼻饲治疗,治疗组给予焦氏头针胃区针刺配合橘皮竹茹汤治疗,疗程为7 d。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呃逆频率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研究过程中,2组患者均无脱落病例,治疗组剔除1例患者,对照组无剔除病例,最终共纳入59例患者,其中,治疗组29例,对照组30例。(2)治疗7 d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9.7%(26/29),对照组为60.0%(18/30),组间比较,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呃逆频率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的下降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2组患者的睡眠、精神状态、胃纳等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的升高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焦氏头针胃区针刺配合橘皮竹茹汤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疗效确切,能有效降低呃逆频率评分,改善患者呃逆症状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
脑卒中
顽固性呃逆
焦氏头针
橘皮竹茹汤
呃逆频率评分
生活质量评分
Keywords
stroke
intractable hiccups
JIAO’s scalp acupuncture
Jupi Zhuru Decoction
hiccup frequency scores
quality of life(QOL)scores
分类号
R246.6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靳三针联合站立数字OT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
7
4
作者
陈宣芳
王程灵
郑焕驰
傅文康
麦韵怡
王俊华
机构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
广州新华学院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
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
出处
《康复学报》
CSCD
2022年第6期496-501,共6页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7B020210009)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704020110)。
文摘
目的:观察靳三针疗法结合站立数字OT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6月在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针灸康复科住院部治疗的卒中后上肢偏瘫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2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靳三针治疗,选择患肢对侧颞三针、患肢肩三针、手三针(曲池、外关、合谷)、百会、水沟穴进行针刺,以平补平泻手法施针,以患者得气为度,留针30 min,1次/d,6次/周,持续治疗8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站立数字OT训练,20 min/次,1次/d,6次/周,持续治疗8周。在干预前、干预8周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表上肢部分(FMA-UE)评定上肢运动功能;采用Wolf上肢运动功能评价量表(WMFT)评定上肢运动完成量;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FMA-UE、WMFT、MBI评分均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FMA-UE、WMFT、MBI评分均明显更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靳三针联合站立数字OT训练能有效地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靳三针
站立数字OT
上肢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Keywords
stroke
hemiplegia
Jin’s three-needle therapy
standing digital OT
upper extremity motor function
ability of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分类号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496 [医药卫生—康复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梅花针叩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足内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
6
5
作者
王程灵
郑焕驰
郭婷
欧志文
王俊华
机构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
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
出处
《上海针灸杂志》
2021年第4期431-435,共5页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7B020210009)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704020110)。
文摘
目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观察梅花针叩刺阴跷脉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足内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卒中后足内翻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及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梅花针叩刺阴跷脉。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下肢临床痉挛指数(CSI)、下肢运动功能(FMA)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过程中,治疗组共脱落4例,对照组共脱落3例。治疗组共31例纳入统计分析,对照组共32例纳入统计分析。两组治疗前CSI、FMA及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CSI、FMA及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药物治疗基础上,梅花针叩刺阴跷脉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足内翻的临床疗效优于单一康复训练,可改善下肢痉挛和运动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关键词
针刺疗法
梅花针疗法
康复训练
卒中
足内翻
中风后遗症
阴跷脉
Keywords
Acupuncture therapy
Plum-blossom needle therapy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Stroke
Strephenopodia
Post-stroke sequelae
Yin Heel Vessel
分类号
R246.6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步行康复机器人综述
被引量:
4
6
作者
郑焕驰
王俊华
王程灵
机构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
出处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9年第20期1-5,共5页
基金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编号:No.201704020110
文摘
步行康复机器人可分为外骨骼式和末端式两种。外骨骼式步行康复机器人又可以分为基于平板运动的外骨骼式步行康复机器人及平地行走康复训练机器人。本文重点介绍世界范围内比较有代表性的几款步行康复机器人,并对其各自优缺点进行分析,最后对步行康复机器人的发展进行展望。
关键词
步行康复机器人
外骨骼式
末端式
智能康复
综述
Keywords
walking rehabilitation robot
exoskeleton type
end type
intelligent rehabilitation
review
分类号
R496 [医药卫生—康复医学]
TP242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原文传递
题名
虚拟现实技术在脑卒中患者上肢康复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2
7
作者
王程灵
王俊华
郑焕驰
机构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
出处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9年第23期14-16,共3页
基金
广东省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编号:No.2017B020210009
文摘
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康复治疗技术逐渐进入到脑卒中患者的康复当中,本文主要阐述现阶段国内外虚拟现实技术在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脑卒中
虚拟现实技术
上肢
康复
综述
Keywords
stroke
virtual reality
upper extremity
rehabilitation
review
分类号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放血疗法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的Meta分析
李佩泽
梁家彬
郑焕驰
陆彦青
刘悦
《中医药导报》
2020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电针联合高压氧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的疗效观察
郑焕驰
李佩泽
梁峻铨
王俊华
《上海针灸杂志》
2021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焦氏头针胃区针刺配合橘皮竹茹汤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疗效观察
傅文康
郑焕驰
王俊华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靳三针联合站立数字OT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陈宣芳
王程灵
郑焕驰
傅文康
麦韵怡
王俊华
《康复学报》
CSCD
2022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梅花针叩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足内翻的临床观察
王程灵
郑焕驰
郭婷
欧志文
王俊华
《上海针灸杂志》
2021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步行康复机器人综述
郑焕驰
王俊华
王程灵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9
4
原文传递
7
虚拟现实技术在脑卒中患者上肢康复中的研究进展
王程灵
王俊华
郑焕驰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9
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