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lpha Beta Omega的性别政治——网络粉丝耽美写作中女性的自我探索与反思 被引量:7
1
作者 郑熙青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2015年第11期18-27,共10页
ABO是中文地区对“Alpha Beta Omega Dynamic”这一短语的缩写。它是同人写作中的一种特殊设定,如今影响颇大。“同人”指粉丝基于流行文本的二次创作。“耽美”可以粗略定义为“女性想象女性写作女性为受众的男性同性恋爱情故事”。... ABO是中文地区对“Alpha Beta Omega Dynamic”这一短语的缩写。它是同人写作中的一种特殊设定,如今影响颇大。“同人”指粉丝基于流行文本的二次创作。“耽美”可以粗略定义为“女性想象女性写作女性为受众的男性同性恋爱情故事”。在东亚,耽美写作可能是同人,也可能是原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写作 ALPHA 自我探索 性别政治 粉丝 反思 网络 二次创作
下载PDF
何谓融合文化工业——粉丝、同人与媒体资本 被引量:12
2
作者 郑熙青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2021年第10期13-24,共12页
当代互联网上的媒体工业为粉丝提供了从未有过的参与机会和可见度,但是在当下的经济文化环境中,这样的参与一定会受到制作方利益的限制和修剪,"融合文化工业"概念提供了一种观看这种新型网络参与的视角和方法。
关键词 融合文化工业 粉丝文化 流量经济
下载PDF
网络粉丝社群和网络社交平台的同构性与亲密性 被引量:2
3
作者 郑熙青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5期70-80,共11页
网络粉丝社群和互联网社交平台从亲密性的角度看存在明显同构关系,特别是两者都有明显的公开性和亲密性的双面表达。互联网常常被视作私人领域的延拓,但同时又是极度公开的空间。粉丝社群在互联网时代之前是一个具有准入门槛和一定隐蔽... 网络粉丝社群和互联网社交平台从亲密性的角度看存在明显同构关系,特别是两者都有明显的公开性和亲密性的双面表达。互联网常常被视作私人领域的延拓,但同时又是极度公开的空间。粉丝社群在互联网时代之前是一个具有准入门槛和一定隐蔽性的社群,但是在互联网上,这种社群门槛和边界却又非常模糊暧昧。在这种场合下,粉丝社群内部的行为规范和模式明显受到网络平台的塑形,但粉丝社群天生的社群性和私密性又反过来以最大限度的可能性开发了网络平台的功能。同人创作,在网络粉丝社群中不仅构成了社群日常交谈和互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网络空间社群存在的具体佐证,乃至社群最实在的可见痕迹。同人创作中的强烈互动性、对话性、语境性,以及坦诚的亲密性构成了同人社群生态的基本底色,同时也在文本内部通过细节反映了平台和社群的这些特征,尤其是同人创作的私人性和公开性在整个社群中成为虚拟社群中亲密关系的具体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私人领域 亲密关系 同人创作 粉丝文化
下载PDF
学术粉丝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来自粉丝文化研究的启发和挑战 被引量:3
4
作者 郑熙青 《百色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24-30,共7页
当今英文学术圈中的粉丝文化研究与人类学的民族志研究方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粉丝文化研究自下而上关注民众如何接受和使用文化工业产品,研究者的"学术粉丝"(aca-fan)身份指出了一种新的文学和文化研究方式和样态,它承认... 当今英文学术圈中的粉丝文化研究与人类学的民族志研究方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粉丝文化研究自下而上关注民众如何接受和使用文化工业产品,研究者的"学术粉丝"(aca-fan)身份指出了一种新的文学和文化研究方式和样态,它承认研究者可以既是粉丝社群中全情投入的爱好者,也同时能是熟悉文学和文化理论,可以对粉丝社群的现象和文本进行有效分析的学者。由此,有关粉丝文化的研究就成为一种研究者对自己所处的人群的自我民族志,就必然会带来一系列身份代表和伦理的争论。文章总结梳理英语粉丝文化研究中关于"学术粉丝"的相关讨论,并指出这种混杂身份在中国文化研究中的可能使用方式和场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粉丝 民族志 研究伦理
下载PDF
唯有繁花落尽,方显万象至真——评Mockmockmock《别日何易》
5
作者 郑熙青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2019年第2期140-141,共2页
Mockmockmock,是网络作者脉脉在'楼诚同人圈'(1)写作时的马甲。脉脉曾留学英国,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现在国内某学术机构工作。自2005年起开始在晋江文学网上发表原创言情小说,后多次更换写作平台,未加入任何商业网络文学网站专职... Mockmockmock,是网络作者脉脉在'楼诚同人圈'(1)写作时的马甲。脉脉曾留学英国,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现在国内某学术机构工作。自2005年起开始在晋江文学网上发表原创言情小说,后多次更换写作平台,未加入任何商业网络文学网站专职写作,现主要在微信公众号上更新小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人小说 Mockmockmock 《别日何易》
下载PDF
美剧的跨文化传播与消费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洪喆 张成 +5 位作者 郑熙青 陶庆梅 孙佳山 盖琪 江棘 李劲松 《文艺理论与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3-31,共9页
今天当我们谈论美剧这两个字的时候,指称的到底是什么?当然肯定不仅仅是一个国别意义上的电视剧产品,比如英剧等实际也涵盖在内,所以它其实指称的恰恰是一种特定的文化工业形态下面所生产出来的大众文化产品。而这个文化工业形态,... 今天当我们谈论美剧这两个字的时候,指称的到底是什么?当然肯定不仅仅是一个国别意义上的电视剧产品,比如英剧等实际也涵盖在内,所以它其实指称的恰恰是一种特定的文化工业形态下面所生产出来的大众文化产品。而这个文化工业形态,通常来说要满足一些标准,它有一些基本的和具体的视听工业指标,使其区别于其他电视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传播 美剧 消费 文化产品 文化工业 工业指标 电视剧 指称
原文传递
认同与表演:互联网时代的粉丝文化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郑熙青 谭佳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 CSSCI 2022年第1期128-137,160,共11页
中国的粉丝经济随着娱乐业的深化发展,正成为大众文化和娱乐经济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当下中国以流量为主导的粉丝经济和娱乐市场现象,粉丝生态对互联网资本以及互联网大数据算法的依赖,形成世界上极为特殊的粉丝文化现象。研究具有强语... 中国的粉丝经济随着娱乐业的深化发展,正成为大众文化和娱乐经济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当下中国以流量为主导的粉丝经济和娱乐市场现象,粉丝生态对互联网资本以及互联网大数据算法的依赖,形成世界上极为特殊的粉丝文化现象。研究具有强语境性质的粉丝文化,应当扩大已有研究维度,将技术和经济因素纳入研究,从流行文化和互联网平台上真实存在并活跃的社群角度来推进研究,从而深刻透视粉丝文化的形态演变和社会关联,使粉丝文化研究更切合当下中国社会实际和文化语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丝文化 互联网思维 身份认同 身份表演
原文传递
作为转化型写作的网络同人小说及其文本间性 被引量:12
8
作者 郑熙青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93-101,共9页
2020年2月27日,服务器和注册地均在美国的大型同人写作网站Archive of Our Own(中文直译为"我们自己的档案馆",简称AO3)突然在中国大陆无法使用。这件事情的直接原因无法核实,但是有大量信息证明,当红艺人肖战的粉丝因为对一... 2020年2月27日,服务器和注册地均在美国的大型同人写作网站Archive of Our Own(中文直译为"我们自己的档案馆",简称AO3)突然在中国大陆无法使用。这件事情的直接原因无法核实,但是有大量信息证明,当红艺人肖战的粉丝因为对一篇发表在AO3网站上的同人小说感到不满,所以蜂拥而起将网站向网信办举报,这件事情和AO3被屏蔽有直接的关联。事情的后续酿成了2020年上半年最大的文化界风波之一,各方人士借此讨论文学创作的边界、写作自由、侵权的范围和公众人物对粉丝的影响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间性 公众人物 转化型 档案馆 粉丝 同人小说 服务器 网站
原文传递
影视作品字幕翻译中的译者可见度与社群性 被引量:7
9
作者 郑熙青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9-121,共13页
近年来,院线电影"接地气"字幕翻译在影迷中和媒体上引发轩然大波。这个现象显然不能只从字面分析其翻译得失,而是应当放置回其文化生态场域之内,特别需要考虑互联网上粉丝字幕组的翻译风格对影院译制片翻译的直接影响和双方... 近年来,院线电影"接地气"字幕翻译在影迷中和媒体上引发轩然大波。这个现象显然不能只从字面分析其翻译得失,而是应当放置回其文化生态场域之内,特别需要考虑互联网上粉丝字幕组的翻译风格对影院译制片翻译的直接影响和双方互动。在此基础上再看"接地气"翻译的案例,便可发现这种翻译现象并不能简单地以"归化"和"异化"之分定位和评判,另一组对立概念"滥用型"和"腐败型"翻译及其相关讨论也并不能适用这类翻译现象。院线电影"接地气"风格的字幕翻译和很多网络字幕组的翻译,因为其打破隐形的常规,可以纳入"滥用型"翻译这一范畴,但是这个概念极易被滥用,而院线电影字幕翻译和网络字幕组的翻译的根本差异不在于风格,而在于其不同的接受语境和选择自由度。因此,归根结底,翻译是一种建立在观看社群上的行为,其优劣和可接受度是由不同的情境和观看期待塑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字幕翻译 翻译现象 可接受度 字幕组 接受语境 接地气 翻译风格 社群性
原文传递
当代网络同人写作中的革命叙事——以《伪装者》和《悲惨世界》同人为例 被引量:6
10
作者 郑熙青 《文艺理论与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8-30,共13页
同人写作,即在已经成型的文学或影视作品(通常指虚构文学和影视作品)的基础上,借用原文本已有的人物形象、人物关系、基本故事情节和世界观设定所作的二次创作,是当今网络写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这些写作较多以人物为中心出发点,呈现... 同人写作,即在已经成型的文学或影视作品(通常指虚构文学和影视作品)的基础上,借用原文本已有的人物形象、人物关系、基本故事情节和世界观设定所作的二次创作,是当今网络写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这些写作较多以人物为中心出发点,呈现为一种关于亲密关系和爱情的想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创作 《悲惨世界》 革命叙事 网络写作 影视作品 亲密关系 人物形象
原文传递
中国网络文学创作中的原创性和著作权问题 被引量:2
11
作者 郑熙青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1-84,共14页
中国网络文学是全球互联网时代一个极为特殊的文化和文学现象。从知识产权制度的产生以及全球版权制度的现状角度,可以发现,迄今为止与网络文学相关的主流叙事,包括行业内部和学术界的,都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同人写作在网络文学中的重要... 中国网络文学是全球互联网时代一个极为特殊的文化和文学现象。从知识产权制度的产生以及全球版权制度的现状角度,可以发现,迄今为止与网络文学相关的主流叙事,包括行业内部和学术界的,都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同人写作在网络文学中的重要地位。通过梳理当下全球版权制度的法律和文化来源可见,在当下中国网络文学的观察、消费和改编中,原创性、有独立版权和具有文学审美特性,这几点性质被微妙地混淆了。在这样的话语系统下,对作品是否具有原创性的判断与其说是一种文化上的判断,不如说是一种法律上的判断。而具有很强人为性和强制性的著作权法又反过来决定了我们可以在怎样的文化平台上看到怎样的文学创作,进一步影响社会对“创作”概念的理解。因而,讨论文学作品,必须警惕并审视这种具有偏见的“原创性”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文学 文学作品 著作权问题 版权制度 主流叙事 文学创作 知识产权 人为性
原文传递
想象“耽美”:无法破壁的亚文化资本和耽美亚文化的合法性悖论 被引量:2
12
作者 郑熙青 《跨文化对话》 CSSCI 2018年第2期390-411,共22页
本文通过耽美亚文化圈中的一些常见说法和现象,讨论了中国耽美亚文化社群的合法性怪圈,表现在:出于自证合法性的目的,主流文化中的文化资本可以毫发无伤地转化为耽美亚文化中的亚文化资本,而在耽美亚文化中的文本反向穿越壁垒进入主流... 本文通过耽美亚文化圈中的一些常见说法和现象,讨论了中国耽美亚文化社群的合法性怪圈,表现在:出于自证合法性的目的,主流文化中的文化资本可以毫发无伤地转化为耽美亚文化中的亚文化资本,而在耽美亚文化中的文本反向穿越壁垒进入主流文化时,则有不少亚文化资本失效,必须用主流价值加以衡量,导致价值错认的现象.在讨论中,本文还指出了现有学术界对耽美文化的研究误区,梳理了“耽美”一词从日语到中文的词义变化和常见的混淆情况,“话语真言”在耽美亚文化中的体现及其对研究造成的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耽美 主流 亚文化 资本 话语真言
原文传递
“女性向·耽美”文化 被引量:15
13
作者 郑熙青 肖映萱 林品 《天涯》 2016年第3期174-189,共16页
【女性向/男性向/女频/男频】 男生一般不看女性向小说,但是很多女生爱看男性向小说呢!天呐,男朋友昨天看了我手机里的女频小说,居然很感兴趣的样子……现在问题来了,他让我给他推荐看文的网站,我应该推起点还是晋江?《全职高手》完... 【女性向/男性向/女频/男频】 男生一般不看女性向小说,但是很多女生爱看男性向小说呢!天呐,男朋友昨天看了我手机里的女频小说,居然很感兴趣的样子……现在问题来了,他让我给他推荐看文的网站,我应该推起点还是晋江?《全职高手》完全可以算作是女性向嘛,不管蝴蝶蓝(作者)承认不承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女 人圈 基友 ABO 玛丽 二次元 异性恋 女同性恋 OMEGA 女性角色
原文传递
中国的“二次元宅”如何解读东浩纪? 被引量:6
14
作者 高寒凝 肖映萱 +6 位作者 郑熙青 王玉玊 林品 李强 傅善超 叶栩乔 邵燕君 《花城》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98-208,共11页
【主持人邵燕君(以下简称邵)】:这一次让我们来谈谈东浩纪。进入网络文学乃至网络文化研究以来,理论的贫乏一直是我们的瓶颈。面对一种新的文明,我们以往的理论都是旧的。在研究过程中,启发最大的理论主要有这样几个,一个是麦克... 【主持人邵燕君(以下简称邵)】:这一次让我们来谈谈东浩纪。进入网络文学乃至网络文化研究以来,理论的贫乏一直是我们的瓶颈。面对一种新的文明,我们以往的理论都是旧的。在研究过程中,启发最大的理论主要有这样几个,一个是麦克卢汉的新媒介理论(《理解媒介》),一个是詹金斯的粉丝文化理论(《文本盗猎者》《融合文化》),一个是翟振明针对虚拟现实进行的哲学思辨(《有无之间》),一个是东浩纪关于御宅族文化的后现代理论。其中,东浩纪的理论最具有针对性和阐释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读 中国 文化研究 网络文学 媒介理论 后现代理论 麦克卢汉 融合文化
原文传递
唯有“羁绊”让你我拥有“共享时间”——关于新海诚《你的名字。》及“二次元”文化的讨论 被引量:3
15
作者 高寒凝 林品 +4 位作者 王玉玊 郑熙青 邵燕君 彭笑笑(整理) 王鑫(整理) 《花城》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3-208,共6页
新海诚(1973-),日本著名独立动画制作人。1996年毕业于日本中央大学文学系,之后进入游戏公司Falcom,主要负责美工与宣传片制作,2001年辞职,开始创作独立动画,画面以景色细致优美为特色,情节通常围绕少年少女的羁绊展开,代表... 新海诚(1973-),日本著名独立动画制作人。1996年毕业于日本中央大学文学系,之后进入游戏公司Falcom,主要负责美工与宣传片制作,2001年辞职,开始创作独立动画,画面以景色细致优美为特色,情节通常围绕少年少女的羁绊展开,代表作有《星之声》(2002)《云之彼端,约定的地方》(2004)《秒速五厘米》(2007)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 共享 文化 2001年 游戏公司 制作人 宣传片 代表作
原文传递
《“东方主义”与现代主义:庞德和威廉斯诗歌中的华夏遗产》
16
作者 郑熙青 《中国文学年鉴》 2017年第1期1061-1062,共2页
该书提出了东方文化为西方现代主义构成元素之一的理论,论证了美国诗人如何从英译屈原、李白、王维、白居易的诗作中汲取营养,实现现代派诗歌的新突破,美国现代主义诗歌因此得以从中西比较文化的视域阐释。该书只在前言中特别明确地提... 该书提出了东方文化为西方现代主义构成元素之一的理论,论证了美国诗人如何从英译屈原、李白、王维、白居易的诗作中汲取营养,实现现代派诗歌的新突破,美国现代主义诗歌因此得以从中西比较文化的视域阐释。该书只在前言中特别明确地提到了萨义德“东方主义”一词,并就“东方”(0-rient)提出一种不同于萨义德的意义和用法,认为和萨义德著作中为主要案例的阿拉伯世界近东相比,东亚的远东中国在现代文明,尤其是西方文学现代派中所起的作用完全不同:在与中国等东方国家文学的接触过程中,诸如庞德和威廉斯这样的诗人并没有秉持西方文化更高级的优越论,而是热忱地接受东方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现代主义 现代派诗歌 东方主义 威廉斯 庞德 遗产 华夏 现代主义诗歌
原文传递
2016年比较文学研究综述
17
作者 郑熙青 《中国文学年鉴》 2017年第1期788-804,共17页
由于比较文学学科本身涵盖范围广泛,且有跨学科特点,2016年比较文学学科研究仍以涉及范围广泛、涉及议题多样,跨界和跨学科议题多为主要特征,很多研究的归类方式并不明晰。因此,本研究综述只能以目之所见为主要概括依据,无法做到全面。... 由于比较文学学科本身涵盖范围广泛,且有跨学科特点,2016年比较文学学科研究仍以涉及范围广泛、涉及议题多样,跨界和跨学科议题多为主要特征,很多研究的归类方式并不明晰。因此,本研究综述只能以目之所见为主要概括依据,无法做到全面。总体而言,比起往年来,本年度的著述更偏向具体的问题讨论,提高到理论高度的泛而论之的概括性文章相对较少,研究者的问题意识转向了更为细节和具体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文学研究 综述 涵盖范围 涉及范围 问题讨论 问题意识 跨学科 概括性
原文传递
《文本的跨文化重生:葛浩文英译莫言小说研究》
18
作者 郑熙青 《中国文学年鉴》 2017年第1期1059-1061,共3页
该书是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研究书系.21世纪北美中国文学研究著译丛书中的一部专著,通过对照原作和译作研究美国著名汉学家、翻译家葛浩文的英译莫言小说,从政治话语、性话语、方言话语和戏曲话语四个方面,分析译作对原作的偏离和变异,以... 该书是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研究书系.21世纪北美中国文学研究著译丛书中的一部专著,通过对照原作和译作研究美国著名汉学家、翻译家葛浩文的英译莫言小说,从政治话语、性话语、方言话语和戏曲话语四个方面,分析译作对原作的偏离和变异,以及葛浩文对译文的处理手法和背后的影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言小说 小说研究 英译 跨文化 中国文学研究 政治话语 文本 21世纪
原文传递
《比较和比较的意义:叶维廉诗学研究》
19
作者 郑熙青 《中国文学年鉴》 2017年第1期1058-1059,共2页
该书是系列论文集结而成。海外华裔学者进行的诗学研究,观念既与中华文化血脉相连,又根植于现代西方文化的语境视域之中,具有多元文化色彩,与东西方学者各自在自己的文化传统语境视域中对中西文化遥想观照的比较镜框很不一样。该书以叶... 该书是系列论文集结而成。海外华裔学者进行的诗学研究,观念既与中华文化血脉相连,又根植于现代西方文化的语境视域之中,具有多元文化色彩,与东西方学者各自在自己的文化传统语境视域中对中西文化遥想观照的比较镜框很不一样。该书以叶维廉诗学为出发点,对叶氏“模子”理论、传释学说进行探究,论证了叶氏通过对中国传统模子的勾勒,形成对长期以来占据文艺批评领域话语权的西方中心主义长期而有效的批评与抗衡;叶维廉在时、空两个层面对中国古典诗歌秘响旁通之谜和物、言、意关系之谜进行了传释,并以此为触手,围绕中西山水田园诗中不同的山水美感意识而展开比较与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学研究 叶维廉 山水田园诗 意义 现代西方文化 西方中心主义 中国古典诗歌 中西文化
原文传递
无边暗夜里的心花——评mockmockmock《如此夜》
20
作者 郑熙青 《中国文学批评》 2018年第1期119-120,共2页
《伪装者》的同人圈算得上近年国产影视同人圈中相当特别的一个了。电视剧热播的2015年秋天,微博上常有“看了《伪装者》起了入党念头”的粉丝反馈。对比前些年粗制滥造的“抗日神剧”,制作相对用心的《伪装者》有效传达出真挚而悲壮的... 《伪装者》的同人圈算得上近年国产影视同人圈中相当特别的一个了。电视剧热播的2015年秋天,微博上常有“看了《伪装者》起了入党念头”的粉丝反馈。对比前些年粗制滥造的“抗日神剧”,制作相对用心的《伪装者》有效传达出真挚而悲壮的情感,盖过了剧本和制作上并不隐蔽的缺陷;而热爱电视剧和其中人物的观众,尤其是同人小说的作者,更在解读和重新写作的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剧 伪装 制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