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森林和草地地上生物量遥感反演
1
作者 崔立晗 郑盛 徐敏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215-2224,共10页
以MODIS、Landsat和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数据集等多源遥感数据为数据源,结合地上生物量样点数据,从反射率、植被指数、气候要素和土壤质地及养分含量4个方面提取21个特征变量,经特征变量优化后,对比5种机器学习方法,选择精度最高的模型,... 以MODIS、Landsat和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数据集等多源遥感数据为数据源,结合地上生物量样点数据,从反射率、植被指数、气候要素和土壤质地及养分含量4个方面提取21个特征变量,经特征变量优化后,对比5种机器学习方法,选择精度最高的模型,根据不同气候类型分区,反演各气候区2000-2020年内蒙古森林和草地生长季地上生物量,分析其时空特征。结果表明:(1)特征筛选后的变量数量为4~21个,其中反射率、植被指数和气候要素是所有生态系统和气候区地上生物量敏感的特征变量;(2)随机森林是反演精度最高的模型,而且分区能够明显提高模型精度;(3)年均森林生长季地上生物量围绕平均值(3.68 kg/m^(2))上下小幅度波动,21 a间略有上升,而草地呈现先下降再上升的趋势,整体上升,年均值从2000年的46.36 g/m^(2)上升到2020年的56.19 g/m^(2);(4)森林生长季地上生物量由北到南呈现“低-高-低-高”的空间分布态势,而草地则自西向东逐渐增高,21 a间低生物量面积减少,高生物量面积增大。本研究有助于了解当地自然资源动态,为大尺度多生态系统生物量反演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上生物量 遥感反演 多源遥感数据 内蒙古
下载PDF
体检人群血尿酸水平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郑盛 尤丽英 +2 位作者 唐映梅 刘海 杨晋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44-847,共4页
目的观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在不同血尿酸水平人群中的分布,探讨血尿酸水平与NAFLD的相关性。方法以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体检中心10 460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测量其身高、体质量、血压,空腹采血检测肝肾功能、血脂、血糖、肝... 目的观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在不同血尿酸水平人群中的分布,探讨血尿酸水平与NAFLD的相关性。方法以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体检中心10 460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测量其身高、体质量、血压,空腹采血检测肝肾功能、血脂、血糖、肝炎病毒学相关指标,同时行心电图、腹部超声、胸部X线等检查。NAFLD诊断依据2010年中华肝脏病学会和酒精性肝病学组规定的NAFLD诊断标准。结果除高血糖人群外,随血尿酸水平增高,男性和女性超重或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以及代谢综合征(MS)检出率均逐步升高(P<0.05)。除男性MS人群外,无论有无超重或肥胖、高血糖、高血压、血脂紊乱,NAFLD检出率均随血尿酸水平增高而明显升高,尤其当血尿酸水平>333μmol/L(男)或>233μmol/L(女)时(P<0.05),且女性高血糖和血脂紊乱人群、最低尿酸水平组人群NAFLD的检出率较高(P<0.05)。对无任何MS相关组分的人群研究发现,在相同血尿酸水平下,男性NAFLD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P<0.01),女性NAFLD检出率在血尿酸>233μmol/L时迅速升高(P<0.01);无论男女NAFLD检出率均随血尿酸水平增高而增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体质指数、血糖、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分级是NAFLD的高危因素,OR值分别为2.600、1.354、1.282、1.276、1.214和1.236。结论高尿酸血症是NAFLD的高危因素,与NAFLD的发病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非酒精性 高尿酸血症 横断面研究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重叠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诊疗分析 被引量:16
3
作者 郑盛 杨晋辉 +1 位作者 尤丽英 唐映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2期3710-3713,共4页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重叠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从我院2005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287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中筛选出AIH-PBC患者42例,30例患者接受熊去氧胆酸(UDCA)联合泼尼松治疗;1...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重叠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从我院2005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287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中筛选出AIH-PBC患者42例,30例患者接受熊去氧胆酸(UDCA)联合泼尼松治疗;12例患者接受UDCA、泼尼松和硫唑嘌呤联合治疗。回顾分析其一般资料、血清生化及免疫指标、影像学检查及肝组织学病理检查。结果 (1)42例AIH-PBC重叠综合征患者中,女36例,男6例;平均发病年龄为(58.1±6.9)岁。患者均出现食欲不振、关节肌肉酸痛、腹胀等临床症状,28.57%(12/42)的患者出现乏力,19.05%(8/42)出现皮肤瘙痒,7.14%(3/42)出现消化道出血;均出现双下肢水肿、腹腔积液、肝脾肿大等临床体征,45.24%(19/42)的患者出现黄疸。(2)所有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高于参考值,83.33%(35/42)的患者球蛋白(GLO)或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升高,38.10%(16/42)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升高,97.62%(41/42)抗核抗体(ANA)阳性,92.86%(39/42)抗线粒体抗体(AMA)和(或)AMA-M2阳性,7.14%(3/42)抗平滑肌抗体(SMA)阳性。(3)52.38%(22/42)的患者合并干燥综合征,4.76%(2/42)合并肺纤维化,14.29%(6/42)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大,11.90%(6/42)合并腰椎和(或)肋骨骨折。42.86%(18/42)的患者出现汇管区浆细胞浸润,14.29%(6/42)出现玫瑰花结样改变,9.52%(4/42)出现胆管炎或肉芽肿,11.90%(5/42)出现小胆管增生、小叶间胆管消失,40.48%(17/42)出现肝细胞胆汁淤积,35.71%(15/42)出现汇管区纤维组织增生、假小叶形成。(4)所有患者病情缓解率为61.90%(26/42),病情进展率为28.57%(12/42),不完全应答率为28.57%(12/42),复发率为11.90(5/42),治疗失败率为9.52%(4/42)。结论 AIH-PBC重叠综合征表现出AIH和PBC的双重特征,但又不完全是二者的重叠。UDCA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AIH-PBC生化指标,延缓患者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生存率,缓解率也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自身免疫性 肝硬化 胆汁性 治疗结果 预后
下载PDF
体检人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代谢综合征相关指标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郑盛 杨晋辉 +1 位作者 尤丽英 唐映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05-607,共3页
目的探讨体检人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与代谢综合征(MS)相关指标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和2011年连续在我院体检中心参加年度体检的昆明铁路局职工共1 36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两次体检的腹部B超结果判断有无NAFLD,将体检者分为阴... 目的探讨体检人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与代谢综合征(MS)相关指标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和2011年连续在我院体检中心参加年度体检的昆明铁路局职工共1 36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两次体检的腹部B超结果判断有无NAFLD,将体检者分为阴性组890例(无→无)、新增组145例(无→有)、阳性组257例(有→有)、减少组75例(有→无)。记录NAFLD总检出率并分析NAFLD与MS相关指标的关系。结果 2010年NAFLD总检出率为24.3%(332/1 367),2011年为29.4%(402/1 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514,P<0.05)。除2011年各组总胆固醇(T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各组2010年、2011年MS相关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体质指数(BMI)升高〔OR=1.48,95%CI(1.06,1.74)〕对NAFLD新增模型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酰甘油(TG)降低〔OR=1.65,95%CI(1.12,1.98)〕和BMI降低〔OR=0.63,95%CI(0.36,0.81)〕对NAFLD减少模型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MI升高是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降低BMI与TG则是减少NAFLD发生的保护性因素,NAFLD患者应平衡膳食,减轻体质量,降低血脂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代谢综合征X 相关性研究
下载PDF
终末期肝病模型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9
5
作者 郑盛 朱为梅 +1 位作者 刘海 王玉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11期938-939,共2页
目的评价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Child-Pugh分级及包含血肌酐值的Child-Pugh(CrCTP)分级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预后预测的意义。方法分别计算14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死亡患者(死亡组)和79例失代偿期肝硬化好转患者(对照组)的MELD、Child-... 目的评价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Child-Pugh分级及包含血肌酐值的Child-Pugh(CrCTP)分级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预后预测的意义。方法分别计算14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死亡患者(死亡组)和79例失代偿期肝硬化好转患者(对照组)的MELD、Child-Pugh及CrCTP分,并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AUC)比较MELD评分、Child-Pugh分级及CrCTP分级判断肝硬化患者预后的准确性。结果两组患者MELD、Child-Pugh及CrCTP分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判断患者预后的ROC的AUC比较中,MELD评分(0.849)>CrCTP分级(0.815)>Child-Pugh分级(0.756)(P<0.05)。结论MELD评分在判断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预后方面优于Child-Pugh分级及CrCTP分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 CHILD-PUGH分级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在炎症免疫调节中的作用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郑盛 杨涓 唐映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5期7362-7368,共7页
背景: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的主要功能有直接参与损伤修复,分泌生长因子,调节免疫和炎症,抗氧化应激等,可用于治疗多种急、慢性疾病。目的:综述间充质干细胞在炎症免疫调节中的研究进展。方法:以"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节,炎... 背景: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的主要功能有直接参与损伤修复,分泌生长因子,调节免疫和炎症,抗氧化应激等,可用于治疗多种急、慢性疾病。目的:综述间充质干细胞在炎症免疫调节中的研究进展。方法:以"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节,炎症,免疫细胞,炎症因子,治疗"为中文检索词,以"stem cells,mesenchymal stem cells,immune regulation,inflammation,immune cells,inflammatory factors,treatment"为英文检索词,在万方、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和Pub Med数据库检索2005年1月至2015年8月有关干细胞参与炎症免疫调节的文献。排除陈旧性和重复性研究,最终纳入40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间充质干细胞因其具有免疫调节及多向分化的特性,越来越受到临床的重视,同时间充质干细胞易于从不同组织中获取并且具有良好的体外扩增能力,使得其在组织损伤炎症与修复的临床运用中具有广阔的前景。作为最有希望进入临床应用阶段的种子细胞,间充质干细胞在许多疾病的治疗中表现出了它的优越性,特别是对于免疫调节失衡导致的炎症性相关疾病的治疗中表现出良好的效果。相信在未来的细胞生物治疗领域,间充质干细胞将占有重要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干细胞移植 免疫调节 炎症 组织工程 干细胞 移植 间充质干细胞 免疫细胞 炎症因子 治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治进展 被引量:22
7
作者 郑盛 唐映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7-119,共3页
近年来研究表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病率逐年升高,肝脏脂肪沉积在胰岛素抵抗和糖脂代谢紊乱中发挥重要作用,NAFLD的治疗备受国内外内分泌代谢和消化领域专家关注,相关的研究也不断深入拓展。本文结合国内外有关NAFLD的最新研... 近年来研究表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病率逐年升高,肝脏脂肪沉积在胰岛素抵抗和糖脂代谢紊乱中发挥重要作用,NAFLD的治疗备受国内外内分泌代谢和消化领域专家关注,相关的研究也不断深入拓展。本文结合国内外有关NAFLD的最新研究进展,从代谢的角度阐述NAFLD的新概念,介绍其诊断和治疗方面取得的最新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诊断 治疗 综述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一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8
作者 郑盛 尤丽英 +2 位作者 唐映梅 刘海 杨晋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288-1289,共2页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概念于1995年被提出,作为慢性胰腺炎的一种,逐渐受到重视,具有自身免疫性的特点。尽管近年来国外报道较多,但其诊断标准并不统一,不易与胰腺癌鉴别,激素治疗效果显著。
关键词 胰腺炎 慢性 黄疸 梗阻性 胰腺肿瘤
下载PDF
肝细胞癌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9
作者 郑盛 刘海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234-237,共4页
肝细胞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具体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研究表明,乙、丙型肝炎病毒感染、黄曲霉毒素污染、饮酒、电离辐射以及具有遗传毒性的人体代谢产物等能够诱导肝细胞癌的发生。本文就目前研究证... 肝细胞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具体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研究表明,乙、丙型肝炎病毒感染、黄曲霉毒素污染、饮酒、电离辐射以及具有遗传毒性的人体代谢产物等能够诱导肝细胞癌的发生。本文就目前研究证实与肝细胞癌发生相关的一些因素作一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乙型肝炎病毒 发生机制 甲基化
下载PDF
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郑盛 杨涓 +1 位作者 张帆 王玉波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6年第11期1639-1648,共10页
目的:观察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移植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epatic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HIRI)的修复作用并对其可能的治疗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将健康雌性清洁级SD大... 目的:观察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移植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epatic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HIRI)的修复作用并对其可能的治疗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将健康雌性清洁级SD大鼠的股骨骨髓进行分离、培养、鉴定获得BMSCs;选取60只SD大鼠建立大鼠HIRI模型.动物模型建立后,将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BMSCs移植组(n=30,予以尾静脉注射BMSC悬液1 mL,1.0×10~7/mL),HIRI组(n=30,予以尾静脉注射L-DMEM 1 mL),另设空白对照组(n=30,予以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 mL).分别于移植后的1、2、3 wk于各组随机选取5只大鼠取血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transanminase,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水平;移植后2 wk对肝组织行HE染色,观察移植后肝组织的形态学变化;利用RT-PCR法及Western b l o t法检测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及α-平滑肌蛋白(alphasooth muscle actin,α-SMA)在肝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移植后1 wk,BMSCs移植组、HIRI组的血清ALT、AST、MDA、TNF-α和IL-1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SOD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移植后2、3 wk,BMSCs移植组ALT、AST、MDA、TNF-α和IL-18水平与HIRI组比较明显下调,SOD活性明显升高(均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SOD活性仍偏低(P〈0.05).HE染色后发现,BMSCs移植组大鼠肝细胞变性、坏死及纤维化程度较HIRI组均有明显减轻(P〈0.05).RT-PCR法检测得知,与HIRI组比较,BMSCs移植组中HGF基因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而α-SMA的基因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均P〈0.05).Western blot法检测得知,与HIRI组比较,BMSCs移植组中HGF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而α-SMA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均P〈0.05).结论:同种异体BMSCs移植能有效减轻大鼠HIRI,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清TNF-α、IL-18水平和调节肝脏中HGF及α-SMA的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免疫调节 白介素-18 移植 缺血-再灌注 氧化损伤
下载PDF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通过IL-6/STAT3信号通路促进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 被引量:3
11
作者 郑盛 杨涓 +3 位作者 陈文钦 刘晶 张帆 王玉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0期7460-7468,共9页
背景: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能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参与调控肿瘤的增殖、转移及血管生成等生物学行为,其中白细胞介素6可能是最重要的炎性因子之一。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通过IL-6/STAT3信号通路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和迁移的作用。方... 背景: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能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参与调控肿瘤的增殖、转移及血管生成等生物学行为,其中白细胞介素6可能是最重要的炎性因子之一。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通过IL-6/STAT3信号通路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和迁移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和肝癌HepG-2细胞中白细胞介素6的表达量。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癌HepG-2细胞内STAT3以及p-STAT3蛋白质的表达水平。RT-PCR法检测PCNA、Cyclin D1、Survivin、STAT3基因的转录水平。细胞计数法和CCK-8法检测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能力。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肝癌HepG-2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与结论:(1)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白细胞介素6表达量明显高于肝癌HepG-2细胞(P<0.05);(2)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条件培养基和白细胞介素6均能激活STAT3,白细胞介素6中和抗体则明显削弱了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的激活作用;(3)用白细胞介素6中和抗体或AG490抑制STAT3的活性后,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相关基因PCNA、Cyclin D1、Survivin的m RNA表达水平明显下调,其增殖和迁移能力明显下降;(4)结果表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能分泌白细胞介素6激活STAT3信号通路促进肝癌HepG-2细胞的体外增殖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脐带脐血干细胞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HEPG-2细胞 肝癌 白细胞介素6 STAT3 增殖 迁移 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全文增补中
空间一致性视角下的城市紧凑发展与土地混合利用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被引量:11
12
作者 郑红玉 吴次芳 +2 位作者 郑盛 卓跃飞 张群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5-42,共8页
研究目的:直观呈现上海城市紧凑度及土地混合利用度空间发展特征,并进一步探索其空间一致性。研究方法:GIS空间分析技术、层次分析法。研究结果:(1)上海市整体紧凑度不高,形成以中心城区为核心、郊区新城为延展的"掌状"分布,&... 研究目的:直观呈现上海城市紧凑度及土地混合利用度空间发展特征,并进一步探索其空间一致性。研究方法:GIS空间分析技术、层次分析法。研究结果:(1)上海市整体紧凑度不高,形成以中心城区为核心、郊区新城为延展的"掌状"分布,"中心城区—外围"空间梯度差异显著;(2)上海市土地混合利用度较高,从中心城区向郊区缓慢递减,布局相对均衡;(3)空间一致性区域面积占比约43%,上海整体依据"紧凑度—混合度"可划分为高紧凑高混合的中心城区及郊区新城、低紧凑高混合的城市边缘区、低紧凑低混合的远郊区三大区域。研究结论:上海市已形成"中心城区—郊区新城"高紧凑高混合向心蔓延的空间格局,可通过整合城市空间形态及土地利用布局,实施多元互补的区域发展政策,推动城市空间优化和存量土地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紧凑发展 空间一致性 GIS 上海市
下载PDF
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发展
13
作者 郑盛 《国际学术动态》 2016年第5期34-36,共3页
第20届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5年10月23~25日在浙江大学举行。会议由中华建设管理研究会、浙江大学主办,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浙江大学土地与国家发展研究院、浙江大学土地科学与不动产研... 第20届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5年10月23~25日在浙江大学举行。会议由中华建设管理研究会、浙江大学主办,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浙江大学土地与国家发展研究院、浙江大学土地科学与不动产研究所、浙江大学土木工程管理研究所、浙江大学城乡规划理论与技术研究所共同承办。学术负责人为浙江大学吴宇哲教授、浙江大学郑盛博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管理 房地产 国际学术研讨会 浙江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 土地科学 研究所 管理学院
下载PDF
肝癌HepG-2细胞培养液上清诱导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向肿瘤相关间充质干细胞的转分化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涓 郑盛 +3 位作者 陈文钦 刘晶 张帆 王玉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5-31,共7页
背景:研究发现,肿瘤微环境可募集和吸引不同种类和分化程度的间充质干细胞至肿瘤生长部位,影响肿瘤进程。目的:分析肝癌HepG-2细胞培养液上清诱导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向肿瘤相关间充质干细胞的转分化,并探讨转分化后肿瘤相关间充质干细... 背景:研究发现,肿瘤微环境可募集和吸引不同种类和分化程度的间充质干细胞至肿瘤生长部位,影响肿瘤进程。目的:分析肝癌HepG-2细胞培养液上清诱导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向肿瘤相关间充质干细胞的转分化,并探讨转分化后肿瘤相关间充质干细胞影响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及迁移。方法:(1)实验1:收集肝癌HepG-2细胞培养液上清,混合等量的低糖DMEM作为培养基,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48 h后,检测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肿瘤相关间充质干细胞蛋白及miR-221的表达;(2)实验2:收集肝癌HepG-2细胞培养液上清诱导后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培养液上清,联合高糖DMEM培养肝癌HepG-2细胞,48 h后,检测细胞增殖与迁移能力;(3)实验3:实验组将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与肝癌HepG-2细胞共培养,对照组单纯培养肝癌HepG-2细胞,48 h后,检测细胞增殖与迁移能力。结果与结论:(1)实验1:肝癌HepG-2细胞培养液上清处理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中波形蛋白和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表达增强,miR-221表达上调;(2)实验2:经诱导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培养液上清处理后,肝癌HepG-2细胞增殖及迁移能力显著增强;(3)实验3: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后,肝癌HepG-2细胞增殖及迁移能力显著增强;(4)结果表明:肝癌HepG-2细胞培养液上清可诱导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获得肿瘤相关间充质干细胞样表型,并且转分化后的肿瘤相关间充质干细胞可促进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肿瘤干细胞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肝癌 转分化 细胞迁移 细胞增殖 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红细胞分布宽度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院内死亡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涓 郑盛 +1 位作者 刘汉屈 唐映梅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305-310,共6页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患者院内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择2013-01/2015-06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SAP患者114例纳入研究,按...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患者院内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择2013-01/2015-06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SAP患者114例纳入研究,按住院期间是否死亡分为死亡组和非死亡组.分析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通过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分析RDW对SAP患者院内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死亡组的血糖、血钙、血肌酐、氧合指数、白蛋白、乳酸脱氢酶、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RDW、APAPHEⅡ评分与Ranson评分等指标与非死亡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DW、APAPHEⅡ评分、Ranson评分、白蛋白、氧合指数、血肌酐等指标为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RDW曲线下面积为0.907(95%CI:0.928-0.968,P=0.000),APAPHEⅡ评分为0.864(95%CI:0.812-0.915,P=0.000),氧合指数为0.848(95%CI:0.785-0.833,P=0.001).结论:RDW是SAP患者预后的对立预测因子,对SAP患者院内死亡的预测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分布宽度 重症急性胰腺炎 ROC曲线 预后
下载PDF
定向越野运动员赛前训练过程中血氨的变化 被引量:1
16
作者 宋卫红 郑盛 戴江洪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47-49,共3页
为了寻找定向越野运动训练过程中与运动强度相适应的敏感指标,监测定向越野运动员运动训练过程中的身体机能变化,本文利用分光光度法对我院九名定向越野运动员进行了赛前五周血氨的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赛前五周运动员的血氨发生了显著... 为了寻找定向越野运动训练过程中与运动强度相适应的敏感指标,监测定向越野运动员运动训练过程中的身体机能变化,本文利用分光光度法对我院九名定向越野运动员进行了赛前五周血氨的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赛前五周运动员的血氨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出现了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结论:定向越野运动训练过程中,血氨能够精确地评价运动员的机体机能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前训练 定向越野运动 血氨
下载PDF
高校定向越野运动员赛前训练生理生化指标研究
17
作者 宋卫红 戴江洪 +3 位作者 曹筋 戴艳鹏 郑盛 罗辉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118-121,共4页
为寻找和探索高校定向越野运动员赛前训练过程中机能评定指标体系,分别对9名参加湖南省定向越野锦标赛的运动员赛前训练过程中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和分析,可发现在定向越野运动训练过程中,血液中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的值... 为寻找和探索高校定向越野运动员赛前训练过程中机能评定指标体系,分别对9名参加湖南省定向越野锦标赛的运动员赛前训练过程中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和分析,可发现在定向越野运动训练过程中,血液中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的值变化不显著;血清中尿素氮变化趋势是先升后降;血氨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出现了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最大摄氧量明显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越野 赛前训练 机能评定
下载PDF
综合医院消化内科89例住院患者院内转科调查分析
18
作者 朱为梅 刘海 +2 位作者 张鑫 尹静 郑盛 《云南医药》 CAS 2010年第2期226-227,共2页
院内转科作为医疗业务的日常工作,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医院整体优势,使患者得到及时治疗;另一方面可以体现医院诊疗质量与管理水平的高低。在临床工作中,为了进一步采取有效治疗措施或利于专科治疗,部分患者在入院后经过完善相关检... 院内转科作为医疗业务的日常工作,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医院整体优势,使患者得到及时治疗;另一方面可以体现医院诊疗质量与管理水平的高低。在临床工作中,为了进一步采取有效治疗措施或利于专科治疗,部分患者在入院后经过完善相关检查及经由专科会诊后及时转入其他科室继续治疗。本研究对我院2006年3月~2008年8月期间所有经由消化内科转入其他科室的住院患者共89例进行调查分析,以期正确评估综合医院消化内科院内转科价值以及如何进一步提高消化内科的临床诊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内科 转科 调查
下载PDF
定向越野运动员赛前训练乙酰胆碱酯酶变化的实验研究
19
作者 王国基 郑盛 宋卫红 《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1期49-53,共5页
为了确定定向越野运动员在赛前训练过程中与运动强度相适应的敏感指标,对18名参加湖南省定向越野锦标赛的定向运动员赛前训练过程中运动员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和分析.方法于赛前训练四周对乙酰胆碱酯酶进行测试,每周末抽血,采用分光... 为了确定定向越野运动员在赛前训练过程中与运动强度相适应的敏感指标,对18名参加湖南省定向越野锦标赛的定向运动员赛前训练过程中运动员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和分析.方法于赛前训练四周对乙酰胆碱酯酶进行测试,每周末抽血,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赛前四周运动员的乙酰胆碱酯酶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呈现了先轻度上升随后急剧下降,再缓慢上升的变化曲线.结论定向越野运动员在赛前训练过程中,乙酰胆碱酯酶能够精确地反应运动员的机体机能状态,疲劳程度及恢复情况,可为运动员训练提供有针对性的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越野运动 赛前训练 乙酰胆碱酯酶
下载PDF
消化内科老年住院患者营养不良和营养风险评估分析 被引量:16
20
作者 肖琼怡 郭致平 +3 位作者 殷芳 杨兰艳 刘海 郑盛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2年第6期491-493,共3页
目的调查消化内科老年患者入院时的营养状况,为存在营养不良和有营养风险患者实施营养支持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体质量指数(BMI)、血清清蛋白(ALB)和前清蛋白(PA)水平等指标进行营养状态评估;采用营养风险筛查法(NRS 2002),选择入院48... 目的调查消化内科老年患者入院时的营养状况,为存在营养不良和有营养风险患者实施营养支持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体质量指数(BMI)、血清清蛋白(ALB)和前清蛋白(PA)水平等指标进行营养状态评估;采用营养风险筛查法(NRS 2002),选择入院48h内、符合NRS 2002标准、可获得BMI的患者264例,以BMI<18.5者计3分进行营养风险评分;对不完全符合NRS 2002标准,不能获得BMI的96例患者,以ALB替代,ALB<30g/L者计3分,进行营养风险评分。NRS 2002≥3分判定为有营养风险,统计营养不良和有营养风险的发生率。结果符合NRS 2002标准的264例患者中,营养风险发生率为37.9%。不完全符合NRS 2002标准的96例患者中,营养风险发生率为41.7%。总计360例患者中营养风险发生率为38.9%。BMI<18.5、ALB<30g/L的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分别为9.0%、2.8%。在BMI≥18.5患者中,NRS评分≥3分者28.8%。农村和城市老年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分别为48.5%和32.5%(P<0.05)。结论消化内科老年患者营养风险的发生率较高,应重视老年患者特别是农村老年患者营养风险的发生。NRS 2002方法能预测和及时发现营养不良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内科 营养不良 营养风险 营养风险筛查2002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