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道周逸诗文辑佚 被引量:3
1
作者 郑礼炬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6-43,共8页
黄道周是晚明重要的馆阁作家、学者和政治人物,其文集《明漳浦黄忠端公全集》(简称《黄忠端公全集》、《黄漳浦集》)系清代道光年间闽人陈寿祺所刻,是最通行的黄道周诗文集。陈寿祺称收集黄道周的文集费数十年苦心,"搜罗已极完备&q... 黄道周是晚明重要的馆阁作家、学者和政治人物,其文集《明漳浦黄忠端公全集》(简称《黄忠端公全集》、《黄漳浦集》)系清代道光年间闽人陈寿祺所刻,是最通行的黄道周诗文集。陈寿祺称收集黄道周的文集费数十年苦心,"搜罗已极完备",但是《黄漳浦集》还存在很多遗漏,现据《黄石斋未刻稿》、增订本《徐霞客游记》、郑鄤《峚阳草堂文集》、《峚阳草堂诗集》和钱谦益《牧斋初学集》辑佚黄道周诗文,并根据文献,探知黄道周在1629-1632年间惊人的诗歌创作数量,收集黄道周所作诗歌部分残句、原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道周 《黄漳浦集》 诗文辑佚 陈寿祺 郑郧
下载PDF
闽中诗派对明代翰林诗歌创作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郑礼炬 《闽江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7-10,共4页
闽中诗派是明初诗歌创作的重要力量,其成员高棅在翰林二十余年,编选《唐诗品汇》,为明代的翰林院诗歌创作确立了宗师对象,影响深远。闽中诗派因其科举繁荣而作家成员众多,在正统以前,深刻地影响了翰林院的诗歌创作。
关键词 闽中诗派 翰林院 王褒 高棅 诗歌创作
下载PDF
明代正德至嘉靖间湖州岘山社考论--以刘麟为中心 被引量:1
3
作者 郑礼炬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0-106,共7页
明代浙江湖州府岘山结文学社团的现象颇多,前后继踵。在几乎长达百年的时间里,从正德年间的"苕溪五隐"社到万历年间的"岘山逸老社",文学活动绵延不绝。从正德到嘉靖末年(1508-1566),以刘麟为中心,形成了从"苕... 明代浙江湖州府岘山结文学社团的现象颇多,前后继踵。在几乎长达百年的时间里,从正德年间的"苕溪五隐"社到万历年间的"岘山逸老社",文学活动绵延不绝。从正德到嘉靖末年(1508-1566),以刘麟为中心,形成了从"苕溪五隐"社到"岘山逸老社"的演进过程。刘麟等人去世以后,岘山社或有中断,但在万历三十二年(1604)以后,许孚远薪火相传,复举岘山社集。他们有着基本相同的理学思想和丰富的风格,与前后七子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麟 岘山社 许孚远 理学
下载PDF
论明中期闽中诗文的转变——从茶陵派到前七子 被引量:2
4
作者 郑礼炬 《中国韵文学刊》 2012年第4期85-91,97,共8页
茶陵派是明代中期重要的文学流派,其宗师李东阳举进士后不到十年的时间即主盟文坛,前后达40年左右。从茶陵派到前七子的文学复古运动,文学创作的状况复杂交错。这一阶段闽中文坛文学风气的转变,与明代中期文坛所发生的演变如影随形。茶... 茶陵派是明代中期重要的文学流派,其宗师李东阳举进士后不到十年的时间即主盟文坛,前后达40年左右。从茶陵派到前七子的文学复古运动,文学创作的状况复杂交错。这一阶段闽中文坛文学风气的转变,与明代中期文坛所发生的演变如影随形。茶陵派内部有多位闽中作家,其中李东阳的门人林俊尤为闽中作家风气转变的典型,是从茶陵派演进到前七子文学创作的关键性人物。到林俊的好友郑善夫之时,闽中文坛基本演变为前七子的风气。考察闽中作家与茶陵派的关系以及文风的转变,观察到明代中期文坛自然的、非断裂式的转变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陵派 林俊 郑善夫 前七子 转变
下载PDF
明初翰林院江西籍作家传承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郑礼炬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88-91,共4页
明代初年,江西刘崧为代表的西江派影响了明代的翰林院作家。江西籍作家成为有明一代翰林文学创作的重要力量。西江派成为庙堂文学的机缘,在于杨士奇成为内阁重臣,长期主持文坛,影响一时的创作风尚,培养大批作家,在文学上形成多条衣钵传... 明代初年,江西刘崧为代表的西江派影响了明代的翰林院作家。江西籍作家成为有明一代翰林文学创作的重要力量。西江派成为庙堂文学的机缘,在于杨士奇成为内阁重臣,长期主持文坛,影响一时的创作风尚,培养大批作家,在文学上形成多条衣钵传承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江派 刘崧 杨士奇 传承 翰林院作家
下载PDF
晚明福建的竟陵诗歌创作 被引量:2
6
作者 郑礼炬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64-69,共6页
晚明竟陵派文学运动历来饱受非议,但仍不失为一次影响巨大的文学创作活动。通过考订文献,对明末清初福建诗人创作进行研究,揭示竟陵派文学运动与闽人诗歌创作之间复杂的关系,展现出数量可观的、遍及全省的福建诗人受到竟陵诗风的影响,... 晚明竟陵派文学运动历来饱受非议,但仍不失为一次影响巨大的文学创作活动。通过考订文献,对明末清初福建诗人创作进行研究,揭示竟陵派文学运动与闽人诗歌创作之间复杂的关系,展现出数量可观的、遍及全省的福建诗人受到竟陵诗风的影响,见微知著,反映出竟陵诗风对全国诗歌创作的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明 诗歌 竟陵派 影响 福建
下载PDF
论叶向高的文学活动在晚明文坛的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郑礼炬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72-79,共8页
明代文学自弘治、正德以来,馆阁创作对文坛的领导地位为前后七子文学复古阵营所取代,《四库全书总目》以为"两派互相胜负",晚明馆阁文学对七子文学复古运动的胜利的时间需要加以考定。晚明福建大学士叶向高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 明代文学自弘治、正德以来,馆阁创作对文坛的领导地位为前后七子文学复古阵营所取代,《四库全书总目》以为"两派互相胜负",晚明馆阁文学对七子文学复古运动的胜利的时间需要加以考定。晚明福建大学士叶向高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对于他的文学成就著论甚少,评价不甚妥当。叶向高的文学观念来自其庭训、师训和嘉靖初中叶闽中提倡唐宋散文创作的传统,与明代馆阁文学传统契合,以复振馆阁文风为己任,融通明代馆阁文学传统和前后七子文学创作的长处,最终完成馆阁文学在文坛的复归,时间上限为万历二十七至二十九年(1599-16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向高 馆阁文学 后七子 晚明 郭正域
下载PDF
浙东杨守陈家族的文学创作 被引量:1
8
作者 郑礼炬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8年第3期14-18,37,共6页
浙东鄞县杨守陈家族文学的形成自其祖父杨范传陆九渊理学始,而家族性文学创作绵延到杨守阯曾孙辈杨德周。在成化、弘治年间,杨守陈、守阯两兄弟在翰林院中代表了与陈献章对抗的传统理学,在文学创作上则反映了翰林院宗宋的大趋势。他们... 浙东鄞县杨守陈家族文学的形成自其祖父杨范传陆九渊理学始,而家族性文学创作绵延到杨守阯曾孙辈杨德周。在成化、弘治年间,杨守陈、守阯两兄弟在翰林院中代表了与陈献章对抗的传统理学,在文学创作上则反映了翰林院宗宋的大趋势。他们的文学主张大同小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东 杨守陈 杨守阯 宗宋 杨氏家族
下载PDF
明代初中期吴中翰林文学发展论略 被引量:1
9
作者 郑礼炬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50-56,共7页
相对于其他地区,明初吴中文学对明朝翰林院文学创作的影响甚微。以陈继为首,吴中文学也呈现出它的师弟渊源,而且影响越来越大,成员亦夥。到了成化、弘治年间,吴地作家成为茶陵派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创作表现出明显的地域特色。
关键词 吴中作家 陈继 地域特征 茶陵派 唱和
下载PDF
明代嘉靖士人陈良谟的别号
10
作者 郑礼炬 程妹芳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20-121,共2页
关键词 士人 嘉靖 明代 上海古籍出版社 别号 杨廷福 天目山 墓志铭
下载PDF
李东阳诗歌创作的转变倾向
11
作者 郑礼炬 程妹芳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1期80-83,共4页
李东阳的诗歌创作既沿袭台阁体的面貌,也展现出一定的转向,宗杜是他重要的诗歌主张,与七子派的文学主张相一致。其诗歌创作中别有一种倾向,即欣赏、学习宋代、元代诗人。作于不同年代的两批集句诗则印证了李东阳宗宋的诗学观念,说明其... 李东阳的诗歌创作既沿袭台阁体的面貌,也展现出一定的转向,宗杜是他重要的诗歌主张,与七子派的文学主张相一致。其诗歌创作中别有一种倾向,即欣赏、学习宋代、元代诗人。作于不同年代的两批集句诗则印证了李东阳宗宋的诗学观念,说明其诗歌创作由唐宋元兼顾转向以唐为主,同时宗宋的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东阳 馆阁体 转向 杜甫 宋诗
下载PDF
明代成弘年间馆阁诗歌创作的新变
12
作者 郑礼炬 程妹芳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43-47,共5页
明代的成化、弘治年间,馆阁诗歌创作出现了宗宋的现象。在翻写宋代著名作家诗文、追随宋诗创作的体裁等多方面,都表现出强烈的追摩宋代馆阁作家的意识。李东阳所作的集句诗,体现出其晚年宗宋的创作转向。
关键词 诗歌 翰林院 新变 李东阳 集句诗
下载PDF
对胡应麟诗话中用事主张的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郑礼炬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2年第5期39-40,共2页
明代胡应麟在其诗学理论框架中 ,对用事的探讨构成了一个系统 :探讨了情、事、景三者在同一目标下的协调一致的理论 ;分析了主要是宋、明两代用事“太工”、“太切”的失败 ;
关键词 胡应麟 用事 工切 化境 诗学 明朝
下载PDF
明代洪武年间翰林院作家的文风研究
14
作者 郑礼炬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00-104,共5页
明代从太祖开始,大力强调儒家理学,使之在国家政治、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作用得以强化。儒学对明初翰林院作家的文风起到规约作用。洪武初,翰林院的作家基本上是征召来的前元儒士;中后期才开始通过科举逐渐培养了一批翰林作家。明代初期... 明代从太祖开始,大力强调儒家理学,使之在国家政治、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作用得以强化。儒学对明初翰林院作家的文风起到规约作用。洪武初,翰林院的作家基本上是征召来的前元儒士;中后期才开始通过科举逐渐培养了一批翰林作家。明代初期的翰林院的组建和作家的创作为明代台阁体的形成准备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臣 德行 文学 台阁体 明代洪武年间 文风 翰林院作家
下载PDF
中国历史散文中的叙异的文学观念——叙实与叙异结合的文学观
15
作者 郑礼炬 欧昶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56-58,共3页
中国的早期历史与散文往往不分家,在历史著作中经常夹杂着叙异的成分,这是一个相当令人惊奇的事,到了刘知几的《史通》当中才建议不要把异的成分带到历史撰述中,实际上叙异与历史分开已在干宝的著述中呈现分流的痕迹。
关键词 中国 历史散文 文学观念 叙实 叙异 文学创作 小说
下载PDF
明代成化、弘治年间翰林院作家追随宋代诗歌略论
16
作者 郑礼炬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2008年第4期159-163,共5页
在明代的成化、弘治年间,翰林院馆阁文学创作出现了宗宋的现象,在翻写宋人诗文、学习宋人诗歌创作的多种体裁等各方面,都表现出强烈的追摩宋代馆阁作家的意识,尤其在以在宋代流行的集句诗的创作上,翰林院作家都明显地体现出宗宋的倾向。
关键词 成化 弘治 宗宋 集句诗
下载PDF
明人林偕春的籍贯小考
17
作者 郑礼炬 程妹芳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20-20,共1页
关键词 籍贯 文化艺术 出版社
下载PDF
李东阳诗歌宗宋研究——在台阁体与前七子之间的转变
18
作者 郑礼炬 《中国韵文学刊》 2008年第4期74-78,共5页
李东阳的诗歌既有台阁体的面貌,也展现出其创作的转向,诗风渐趋沉郁、硬瘦,宗杜是他重要的诗歌主张。李东阳的诗歌创作中还有一种倾向,即欣赏、学习宋代诗人,李东阳的诗学主张兼顾宋诗,而他作于不同年代的两批集句诗则印证了其宗宋的诗... 李东阳的诗歌既有台阁体的面貌,也展现出其创作的转向,诗风渐趋沉郁、硬瘦,宗杜是他重要的诗歌主张。李东阳的诗歌创作中还有一种倾向,即欣赏、学习宋代诗人,李东阳的诗学主张兼顾宋诗,而他作于不同年代的两批集句诗则印证了其宗宋的诗学观念,说明其创作转向宗宋的必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东阳 台阁体 沉郁 杜甫 宋诗
下载PDF
黄道周篆书其父墓志及墓后碑铭释文
19
作者 郑礼炬 李云波 《闽台文化研究》 2013年第3期57-64,共8页
黄道周是晚明重要的馆阁作家、学者和政治人物,其文集《明漳浦黄忠端公全集》系清代道光年间闽人陈寿祺所刻,是最通行的黄道周诗文集。黄道周为其父所作《青原公墓志》为《黄漳浦集》收录,而卧碑铭文则未见收录。这两方篆书铭文仅215字... 黄道周是晚明重要的馆阁作家、学者和政治人物,其文集《明漳浦黄忠端公全集》系清代道光年间闽人陈寿祺所刻,是最通行的黄道周诗文集。黄道周为其父所作《青原公墓志》为《黄漳浦集》收录,而卧碑铭文则未见收录。这两方篆书铭文仅215字,清代学者郭柏苍已经释读大部分内容,某些铭文的解读不妥当。在郭氏释文的基础上,对这两方铭文再次释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道周 《黄漳浦集》 《青原公墓志》 郭柏苍 释读
下载PDF
李东阳诗歌创作的宗宋转向
20
作者 郑礼炬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66-69,共4页
李东阳诗歌创作既有台阁体面貌,也展现出其诗歌创作的转向,其诗风渐趋沉郁、硬瘦,宗杜是他重要的诗歌主张。李东阳诗歌创作中还有一种倾向,即欣赏、学习宋代诗人,其诗学主张兼顾宋诗,他作于不同年代的两批集句诗则印证了其宗宋的诗学观... 李东阳诗歌创作既有台阁体面貌,也展现出其诗歌创作的转向,其诗风渐趋沉郁、硬瘦,宗杜是他重要的诗歌主张。李东阳诗歌创作中还有一种倾向,即欣赏、学习宋代诗人,其诗学主张兼顾宋诗,他作于不同年代的两批集句诗则印证了其宗宋的诗学观念,说明其诗歌创作转向宗宋的必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东阳 台阁体 沉郁 宗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