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鹤秋季迁徙期行为观察 被引量:6
1
作者 崔茂欢 郑礼琼 《林业调查规划》 2006年第4期94-97,共4页
为阐明在沼泽湿地生态系统环境中白鹤(Grus leucogeranus)秋季的活动规律以及各种行为的时间分配,于2003年10月10日~15日,在内蒙古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该鸟类迁徙期行为的初步观察,其各种行为的时间分配依次为:觅食62... 为阐明在沼泽湿地生态系统环境中白鹤(Grus leucogeranus)秋季的活动规律以及各种行为的时间分配,于2003年10月10日~15日,在内蒙古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该鸟类迁徙期行为的初步观察,其各种行为的时间分配依次为:觅食62.74%,警戒14.04%,游走10.94%,静栖8.60%,理羽3.59%,其它0.08%;成体和亚成体白鹤在行为和时间分配上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规律 秋季迁徙期 白鹤 图牧吉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日本近代文学中“家”的话语与现代性主题——以《从那以后》、《行人》为中心
2
作者 郑礼琼 《韶关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67-71,共5页
自明治以来,日本逐步推行家族国家观的同一化策略,"家"是政治秩序的基础,也是重建现代认同最初的场域。故而,"家"与个体的问题是夏目漱石作品主题之一。《从那以后》与《行人》都聚焦了前近代大家族中的个体,前者... 自明治以来,日本逐步推行家族国家观的同一化策略,"家"是政治秩序的基础,也是重建现代认同最初的场域。故而,"家"与个体的问题是夏目漱石作品主题之一。《从那以后》与《行人》都聚焦了前近代大家族中的个体,前者讲述的"自然的爱",突显"子"对于"父"的反抗,批判了专制的"竖的伦理";后者的夫妇问题则反思了自我意识过剩以及"家"对于平等的"横的伦理"的抑制。现代性主题从单一自我与"家"的冲突进一步深入到"家"的制度中自我与他者的纠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制度 家国同构 竖的伦理 横的伦理
下载PDF
古井由吉《杳子》中“身体”的两面性与关联性
3
作者 贺菲 郑礼琼 《文存阅刊》 2023年第6期19-21,共3页
本文通过《杳子》解读古井由吉有关 “身体”的象征意义与主体思想。作为自我的载体,身体具有重要的生存论意义,蕴含着健康与疾病的两面性,也是个体之间交流的具体媒介,在建立个体同一性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功能。基于身体意义的把握,我... 本文通过《杳子》解读古井由吉有关 “身体”的象征意义与主体思想。作为自我的载体,身体具有重要的生存论意义,蕴含着健康与疾病的两面性,也是个体之间交流的具体媒介,在建立个体同一性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功能。基于身体意义的把握,我们可以理解内向的世代有关个体存在的深入思索与身体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井由吉 身体 自我 两面性
下载PDF
有关芥川文学中“母亲”的主题——以《弃儿》为中心
4
作者 邵金琪 郑礼琼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 2018年第11期373-374,共2页
芥川龙之介是日本近代的文豪之一。《弃儿》是其创作中期的作品,在描写母性和塑造母亲形象的方面,是一篇不可忽视的佳作。作品聚焦的母子关系并非基于传统的血缘关系,发人深思。其中,凸显作家的个人体验以及社会认识包括“良妻贤母”的... 芥川龙之介是日本近代的文豪之一。《弃儿》是其创作中期的作品,在描写母性和塑造母亲形象的方面,是一篇不可忽视的佳作。作品聚焦的母子关系并非基于传统的血缘关系,发人深思。其中,凸显作家的个人体验以及社会认识包括“良妻贤母”的时代思想,把握“胜似母亲的人”的深层含义对于解读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缘 母性 理想母亲
下载PDF
关于《罗生门》隐喻与二元论主题的思考
5
作者 聂累 郑礼琼 《美化生活》 2021年第2期72-74,共3页
下载PDF
从深层结构解读《破戒》的主题——以身份认同与国民国家为中心
6
作者 郑礼琼 《作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0-92,266,共4页
长篇小说《破戒》(1906)以明治时代残留的部落民歧视问题为主题,深入探讨了边缘化的身份问题,被誉为日本近代文学史上的纪念碑式的杰作。通过深入解读"戒"与"破戒"的二元对立可以知道,导致主人公濑川丑松产生"... 长篇小说《破戒》(1906)以明治时代残留的部落民歧视问题为主题,深入探讨了边缘化的身份问题,被誉为日本近代文学史上的纪念碑式的杰作。通过深入解读"戒"与"破戒"的二元对立可以知道,导致主人公濑川丑松产生"内面的苦恼"的深层原因是边缘化的部落民身份与立身出世主义等国民国家意识形态不可调和的矛盾。最后,丑松的身份告白象征着自我同一性的回归,批判了国民国家同一化策略排斥社会少数者的弊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结构 身份认同 国民国家 立身出世主义“父”之名 近代自我
原文传递
第一人称不可靠叙述表征的自我同一性危机——以三岛由纪夫的《金阁寺》为中心
7
作者 郑礼琼 《作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109-111,共3页
《金阁寺》以发生于1950年的"金阁纵火事件"为题材,以第一人称叙述者(沟口)回述了灰暗的童年以及自己从迷恋到焚毁金阁的异常过程。其中,不可靠叙述突显了主人公沟口无意识的压抑,固着于金阁这一理想意象。最终,沟口的纵火行... 《金阁寺》以发生于1950年的"金阁纵火事件"为题材,以第一人称叙述者(沟口)回述了灰暗的童年以及自己从迷恋到焚毁金阁的异常过程。其中,不可靠叙述突显了主人公沟口无意识的压抑,固着于金阁这一理想意象。最终,沟口的纵火行为带有强烈的侵凌倾向,揭示了日本战后青年个体处于精神真空而面临的自我同一性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可靠叙述 同一性危机 无意识 侵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