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造成北京连续高温的河套高压结构分析
被引量:
32
1
作者
钱婷婷
王迎春
+1 位作者
郑祉芳
郑永光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7-173,共7页
就2000年7月11~14日北京连续4天≥35℃的高温天气,分析了与之相关的700hPa河套高压的水平和垂直结构,指出它是与我国西部干旱区大范围暖空气东移相关联的一个深厚的负涡度系统。由于河套高压是一个水平尺度较小的移动性系统,所以高温...
就2000年7月11~14日北京连续4天≥35℃的高温天气,分析了与之相关的700hPa河套高压的水平和垂直结构,指出它是与我国西部干旱区大范围暖空气东移相关联的一个深厚的负涡度系统。由于河套高压是一个水平尺度较小的移动性系统,所以高温持续天数较短。作为一个暖性高压,河套高压所对应的负涡度系统在垂直方向可达到对流层上层。极锋急流出口区和副热带急流入口区的高空辐合机制使位于南北两条急流之间的河套高压为下沉运动控制,它所伴随的晴空区辐射增温和绝热增温有利于高温天气的形成。文章最后提出了河套高压的形成还可能和高空急流的动力加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
结构分析
北京
2000年7月
高温天气
西部干旱区
副热带急流
垂直结构
垂直方向
运动控制
高空急流
系统
相关联
暖空气
大范围
移动性
水平尺
对流层
涡度
增温
上层
辐合
极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造成北京连续高温的河套高压结构分析
被引量:
32
1
作者
钱婷婷
王迎春
郑祉芳
郑永光
机构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
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
出处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7-173,共7页
基金
北京市科委项目H020620190091
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233036
40305004973项目2004CB418300资助。
文摘
就2000年7月11~14日北京连续4天≥35℃的高温天气,分析了与之相关的700hPa河套高压的水平和垂直结构,指出它是与我国西部干旱区大范围暖空气东移相关联的一个深厚的负涡度系统。由于河套高压是一个水平尺度较小的移动性系统,所以高温持续天数较短。作为一个暖性高压,河套高压所对应的负涡度系统在垂直方向可达到对流层上层。极锋急流出口区和副热带急流入口区的高空辐合机制使位于南北两条急流之间的河套高压为下沉运动控制,它所伴随的晴空区辐射增温和绝热增温有利于高温天气的形成。文章最后提出了河套高压的形成还可能和高空急流的动力加压有关。
关键词
高压
结构分析
北京
2000年7月
高温天气
西部干旱区
副热带急流
垂直结构
垂直方向
运动控制
高空急流
系统
相关联
暖空气
大范围
移动性
水平尺
对流层
涡度
增温
上层
辐合
极锋
Keywords
Hot weather High Structure Diagnose
分类号
P468.2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造成北京连续高温的河套高压结构分析
钱婷婷
王迎春
郑祉芳
郑永光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
3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