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造成北京连续高温的河套高压结构分析 被引量:32
1
作者 钱婷婷 王迎春 +1 位作者 郑祉芳 郑永光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7-173,共7页
就2000年7月11~14日北京连续4天≥35℃的高温天气,分析了与之相关的700hPa河套高压的水平和垂直结构,指出它是与我国西部干旱区大范围暖空气东移相关联的一个深厚的负涡度系统。由于河套高压是一个水平尺度较小的移动性系统,所以高温... 就2000年7月11~14日北京连续4天≥35℃的高温天气,分析了与之相关的700hPa河套高压的水平和垂直结构,指出它是与我国西部干旱区大范围暖空气东移相关联的一个深厚的负涡度系统。由于河套高压是一个水平尺度较小的移动性系统,所以高温持续天数较短。作为一个暖性高压,河套高压所对应的负涡度系统在垂直方向可达到对流层上层。极锋急流出口区和副热带急流入口区的高空辐合机制使位于南北两条急流之间的河套高压为下沉运动控制,它所伴随的晴空区辐射增温和绝热增温有利于高温天气的形成。文章最后提出了河套高压的形成还可能和高空急流的动力加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 结构分析 北京 2000年7月 高温天气 西部干旱区 副热带急流 垂直结构 垂直方向 运动控制 高空急流 系统 相关联 暖空气 大范围 移动性 水平尺 对流层 涡度 增温 上层 辐合 极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