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数学课堂“意外”生成的思考 被引量:1
1
作者 郑秀铭 《辽宁教育》 2015年第12期15-17,共3页
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是面对着不同个性的生命体,它又是充满活力的生成的过程。课堂教学充分预设是必要的,它能保证教学活动的计划性和效率性。教学预设是教师对课程资源的创新和开发过程,它需要教师的再加工,既要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又要有... 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是面对着不同个性的生命体,它又是充满活力的生成的过程。课堂教学充分预设是必要的,它能保证教学活动的计划性和效率性。教学预设是教师对课程资源的创新和开发过程,它需要教师的再加工,既要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又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不同方面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活动 课堂教学 教学预设 开发过程 新课程 阴影部分 面积计算 负迁移 学习过程 邻边
下载PDF
激趣而生 相机导学——小学数学导学策略探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郑秀铭 《新教师》 2021年第6期81-82,共2页
小学数学具有抽象性强、逻辑性严密等特点,这让很多小学生对数学产生畏难情绪。久而久之,造成部分学生不愿意动脑筋思考问题,缺乏学习的兴趣。应该怎样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广大教师亟待解决的难题。笔者认为,教师需要从课程标准出... 小学数学具有抽象性强、逻辑性严密等特点,这让很多小学生对数学产生畏难情绪。久而久之,造成部分学生不愿意动脑筋思考问题,缺乏学习的兴趣。应该怎样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广大教师亟待解决的难题。笔者认为,教师需要从课程标准出发,深入解读教材,将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数学教学情境,并充分利用导学案,牵线搭桥引导学生有效完成数学学习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学生日常生活 导学案 解读教材 激趣 导学策略 课程标准 数学教学情境
下载PDF
课堂“让位”于学生的有效策略探究
3
作者 郑秀铭 《福建教育》 2016年第27期105-107,共3页
在倡导"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理念下,教师要把课堂"让位"给学生,为学生留足探究空间、操作时间与释疑机会,让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充分且有效的思考。这样有利于学生提升见识,发展核心素养。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实践思考。一、简化... 在倡导"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理念下,教师要把课堂"让位"给学生,为学生留足探究空间、操作时间与释疑机会,让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充分且有效的思考。这样有利于学生提升见识,发展核心素养。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实践思考。一、简化教学设计,留足探究空间教学设计是一节课能否顺利完成的关键环节之一,而简约化的教学设计是教师实现课堂"让位"的有效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问题 操作时间 简约化 兴趣小组 条形统计图 以学定教 异分母分数 合作探究 时间学 活动经验
下载PDF
有效操作,直抵概念本质
4
作者 郑秀铭 《新教师》 2014年第12期34-35,共2页
"倍的认识"在人教版实验教材中是安排在二年级上册"7的乘法口诀"之后的,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逐步形成"倍"的概念,并利用以前所学习的知识,让学生理解"求几个几就是求一个数... "倍的认识"在人教版实验教材中是安排在二年级上册"7的乘法口诀"之后的,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逐步形成"倍"的概念,并利用以前所学习的知识,让学生理解"求几个几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新教材把这部分知识向后推移至三年级上册,这是考虑到等除法知识学习之后再教这部分内容,让学生对"倍"的知识学习会更完整。新教材中,例1保留原有的内容,但更注重通过有效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圈、摆等活动,帮助他们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逐步建立"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过程 概念本质 胡萝卜根 人教版 数学信息 概念教学 合作探究 白萝卜 数形结合 圆片
下载PDF
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5
作者 郑秀铭 《新教师》 2020年第6期52-53,共2页
思维导图是一种放射状的辐射性的思维表达方式,而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都很强,每个课时或每个单元的内容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和教学内容,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培... 思维导图是一种放射状的辐射性的思维表达方式,而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都很强,每个课时或每个单元的内容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和教学内容,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思维导图 思维表达 辐射性 教材特点 教学内容 逻辑思维能力 应用探析
下载PDF
问题驱动思考 体验助力建模——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几分之一》的教学为例
6
作者 郑秀铭 陈增兴 沈庆灿 《福建教育(小学版)(A版)》 2015年第7期85-87,共3页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看到很多教师人为地把教学环节变复杂,问题情境变花哨,操作活动变频繁,一味地追求探究的热闹,认为这就是丰富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性体验。可是,在这样“热闹”的课堂中,学生常常缺乏对核心问题深入的探究...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看到很多教师人为地把教学环节变复杂,问题情境变花哨,操作活动变频繁,一味地追求探究的热闹,认为这就是丰富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性体验。可是,在这样“热闹”的课堂中,学生常常缺乏对核心问题深入的探究与思考,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也是浮于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际教学 问题驱动 人教版 上册 建模 数学知识 教学环节 问题情境
下载PDF
小学数学教学中“二次操作”的策略探究
7
作者 郑秀铭 《辽宁教育》 2014年第1期61-62,共2页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直观教学,要增加学生的动手操作的机会。为此,操作活动成了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面对开放式的课堂,许多教师把操作活动看作走过场,在操作活动中,没有好好研究操作活动的意义,放任自流。...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直观教学,要增加学生的动手操作的机会。为此,操作活动成了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面对开放式的课堂,许多教师把操作活动看作走过场,在操作活动中,没有好好研究操作活动的意义,放任自流。现就如何在数学操作活动的最佳时机引入二次操作,以促进学生思维向深层发展,扎实、有效地培养学生各种综合能力,谈谈个人的认识与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动手操作 课堂教学过程 操作活动 学生思维 直观教学 综合能力 开放式
下载PDF
二次操作促使学生思维走向深刻
8
作者 郑秀铭 《福建教育(小学版)(A版)》 2014年第7期114-115,共2页
操作活动能有效地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促使学生将感性认识提炼成数学知识,促使学生的认识和思维不断深化。但是,在开放的课堂活动中,学生第一次... 操作活动能有效地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促使学生将感性认识提炼成数学知识,促使学生的认识和思维不断深化。但是,在开放的课堂活动中,学生第一次操作往往考虑不周,或出现操作失误,使操作对学生学习的价值无法有效发挥。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引导学生进行二次操作,充分发挥操作在学生认识、理解数学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促使数学思维走向深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操作失误 学生 数学知识 感性认识 数学思维 形象性 抽象性 学习
下载PDF
开发错误资源 生成“非良构问题” 被引量:1
9
作者 余光明 郑秀铭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 2011年第2期62-62,共1页
"错误"是一种发生在学生身边、学生自己创造出来的宝贵的教学资源。教师不仅要注重、开发错误,更要善于利用错误,生成非良构问题,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关键词 错误资源 开发 良构 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资源 学生 教师
下载PDF
关注二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10
作者 沈庆典 郑秀铭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 2010年第6期18-18,共1页
教学实践证明,一个真实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间动态的推进过程,它不可能百分之百的按预定轨道行进,会生成一些"意外"。因此,我们要充分重视已有教学设计之外的教学设计,即"二度设计"。关注二度设计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
关键词 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 实效性 教学实践 教学过程 师生
下载PDF
微视频在数学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11
作者 郑秀铭 谢秀芳 《小学数学教育》 2022年第13期46-47,共2页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人总是要借助直观的、动态的表象去理解和认识抽象的、静止的事物,这种认知方式与生俱来,且要伴随一生。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重要时期,因此借助直观形象思维发展抽象逻辑思维是一种...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人总是要借助直观的、动态的表象去理解和认识抽象的、静止的事物,这种认知方式与生俱来,且要伴随一生。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重要时期,因此借助直观形象思维发展抽象逻辑思维是一种必然选择,微视频就是契合学生认知规律而产生的一种教学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技术手段 微视频 抽象逻辑思维 建构主义理论 学生认知规律 巧妙运用 直观形象思维 小学阶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