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OXC6通过激活SFRP1/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前列腺癌进展的机制研究
1
作者 勇军 李文敏 +5 位作者 郑立传 周燕峰 王健 夏维木 叶惟靖 俞家顺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7期579-587,共9页
目的:探讨同源盒家族中的人类同源盒C6(HOXC6)基因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应用基于基因表达水平值的交互式分析平台(GEPIA)数据库中关于HOXC6研究的数据,对其在前列腺癌中的... 目的:探讨同源盒家族中的人类同源盒C6(HOXC6)基因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应用基于基因表达水平值的交互式分析平台(GEPIA)数据库中关于HOXC6研究的数据,对其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水平变化进行分析。采用GEPIA数据库分析HOXC6表达水平与前列腺癌患者生存预后之间的关系。通过Western印迹检测HOXC6蛋白在前列腺癌组织、正常前列腺组织及不同前列腺癌细胞株DU-145、PC-3以及正常人前列腺上皮细胞RWPE-1中的表达情况。在人前列腺癌细胞DU145、PC-3和正常人前列腺上皮细胞RWPE-1中,利用siRNA质粒稳定干扰HOXC6基因表达,采用CCK8、平板克隆、划痕、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HOXC6基因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通过GEPIA数据库分析Wnt抑癌因子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1(SFRP1)基因与HOXC6的相关性,采用Western印迹检测HOXC6-siRNA转染后PC-3细胞中HOXC6、SFRP1、Wnt及β-catenin蛋白表达。结果:HOXC6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前列腺组织(P<0.01),在前列腺癌细胞中的表达高于正常前列腺上皮细胞(P<0.01)。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HOXC6高表达的PCa患者比低表达的生存率低(P=0.011)。siRNA组HOXC6蛋白相对表达量、吸光度值、克隆形成数、侵袭细胞数低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GEPIA数据库发现SFRP1高表达的前列腺癌患者预后较好,在体外实验中,前列腺癌PC-3细胞系中,Western印迹分析Wnt及β-catenin蛋白的表达均上升,SFRP1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与siRNA-NC、前列腺癌PC-3相比,siRNA-HOXC6转染组中的Wnt及β-catenin蛋白的表达均明显下降,SFRP1蛋白表达上升(P<0.05)。结论:HOXC6在前列腺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与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有关;HOXC6通过抑制SFRP1/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从而促进前列腺癌DU145、PC-3细胞的生长,HOXC6有可能是临床治疗前列腺癌的潜在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HOXC6 SFRP1/Wnt通路 增殖 迁移 侵袭
下载PDF
晚期膀胱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郑立传 +1 位作者 张英豪 徐文博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0年第10期161-164,共4页
膀胱癌是泌尿男性生殖系统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在中国膀胱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步上升趋势。近年来,晚期膀胱癌免疫治疗取得了重大进展,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程序性死亡分子配体1(PD-L1)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的免疫检... 膀胱癌是泌尿男性生殖系统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在中国膀胱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步上升趋势。近年来,晚期膀胱癌免疫治疗取得了重大进展,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程序性死亡分子配体1(PD-L1)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的免疫检查点已被证实不仅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而且能显著改善晚期膀胱癌患者的预后。PD-1、PD-L1和CTLA-4抑制剂主要通过阻断负向调控信号,进而恢复T细胞活性,从而增强T细胞的抗肿瘤免疫作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免疫治疗为泌尿肿瘤的治疗开创了新篇章,特别是在晚期膀胱癌领域,取得了快速发展。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经在晚期泌尿肿瘤中取得成功,并且在晚期膀胱癌的治疗中获批应用于临床治疗。本文就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免疫治疗进展,在晚期膀胱癌中的应用及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免疫检查点 PD-L1 CTLA-4
下载PDF
膀胱癌中Wnt信号通路异常对组蛋白乙酰化表达水平的影响
3
作者 郑立传 +1 位作者 张英豪 徐文博 《当代医学》 2020年第2期27-30,共4页
目的观察Wnt1、β-catenin、H3K9ac在膀胱肿瘤组织与正常癌旁组织的表达,并分析组蛋白乙酰化表达量的高低与Wnt、β-catenin表达的相关性,探讨Wnt信号通路异常对组蛋白乙酰化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来自本院膀胱肿瘤全切标本,分别取... 目的观察Wnt1、β-catenin、H3K9ac在膀胱肿瘤组织与正常癌旁组织的表达,并分析组蛋白乙酰化表达量的高低与Wnt、β-catenin表达的相关性,探讨Wnt信号通路异常对组蛋白乙酰化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来自本院膀胱肿瘤全切标本,分别取肿瘤组织与正常癌旁组织各32例,然后通过Western blot检测Wnt1、β-catenin、H3K9ac相对蛋白量的表达;RT-qPCR检测Wnt1、β-catenin、H3K9ac mRNA的表达量。统计学分析肿瘤组织与正常癌旁组织之间的差异;组蛋白乙酰化与Wnt、β-catenin表达量的相关性。结果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癌旁组织相比,Wnt1、β-catenin在膀胱肿瘤组织中高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3K9ac在膀胱肿瘤组织中低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蛋白乙酰化与Wnt、β-catenin表达量呈正相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膀胱癌肿瘤组织中Wnt1、β-catenin呈高表达,H3K9ac呈低表达;组蛋白乙酰化与Wnt、β-catenin的表达量无相关性,组蛋白乙酰化修饰水平降低可能与膀胱癌的发生发展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WNT信号通路 组蛋白乙酰化
下载PDF
BRCA1和BRCA2基因在前列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郑立传 +1 位作者 张英豪 徐文博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第30期186-188,共3页
家族史是前列腺癌的危险因素之一,乳腺癌易感基因2(BRCA2)为已证实的前列腺癌高危遗传因素。虽然BRCA2和BRCA1在前列腺癌发病中的作用机制尚未明确,但两者均为有害突变基因,与肿瘤的侵袭性和疾病的不良临床预后相关。前列腺癌的发病率... 家族史是前列腺癌的危险因素之一,乳腺癌易感基因2(BRCA2)为已证实的前列腺癌高危遗传因素。虽然BRCA2和BRCA1在前列腺癌发病中的作用机制尚未明确,但两者均为有害突变基因,与肿瘤的侵袭性和疾病的不良临床预后相关。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在全球呈不断上升趋势,因此迫切需要新的方法来预测前列腺癌的发病。笔者认为,BRCA突变中BRCA2突变是主要预测因子之一,本文主要对BRCA1和BRCA2突变在前列腺癌中的相关研究进行讨论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CA1 BRCA2 前列腺癌
下载PDF
唇黏膜耦合包皮岛状瓣治疗尿道下裂术后再发阴茎下弯的疗效分析
5
作者 曹华林 姜心诚 +3 位作者 叶惟靖 王媛媛 郑立传 汪浩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48,共5页
目的探讨唇黏膜耦合包皮岛状瓣治疗尿道下裂术后再发阴茎下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个医疗中心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采用唇黏膜耦合包皮岛状瓣治疗35例尿道下裂术后再发阴茎下弯患者的临床资料。中位年龄15(13,18)岁,5例伴阴茎头... 目的探讨唇黏膜耦合包皮岛状瓣治疗尿道下裂术后再发阴茎下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个医疗中心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采用唇黏膜耦合包皮岛状瓣治疗35例尿道下裂术后再发阴茎下弯患者的临床资料。中位年龄15(13,18)岁,5例伴阴茎头裂开,4例伴尿道皮肤瘘。所有患者均采用唇黏膜耦合包皮岛状瓣行尿道成形术,人工勃起试验证实存在阴茎下弯,在阴茎干弯曲最明显处斜形离断尿道,去除阴茎腹侧的纤维化瘢痕组织,测量尿道缺损长度,取相应长度唇黏膜铺板重建尿道板,相邻包皮岛状瓣翻转覆盖于重建的尿道板形成新的尿道管腔。术后3d拔除尿道内支架管,术后3周拔除尿道外支架管,术后5周行诊断性尿道探查,术后7周行尿流率检查,分析患者围手术期及术后随访资料。结果35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114.7±20.1)min,术后随访(15.5±5.9)个月,无阴茎下弯发生。32例患者修复成功,其中21例术后7周复查尿流率,最大尿流率为(18.4±3.7)ml/s;3例(8.6%,3/35)出现尿道皮肤瘘,术后6个月予尿瘘修补后正常排尿。结论唇黏膜耦合包皮岛状瓣治疗尿道下裂术后再发阴茎下弯患者手术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下裂 房尿道成形 唇黏膜 阴茎下弯 疗效
原文传递
微创经皮肾造瘘与输尿管镜下置管治疗孤立肾结石积脓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
6
作者 张英豪 +2 位作者 郑立传 徐文博 于洋 《中国实用医刊》 2018年第21期19-22,共4页
目的 比较微创经皮肾造瘘与输尿管镜下置管治疗孤立肾结石积脓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5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38例孤立肾结石积脓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A组(微创经皮肾穿刺造瘘,20例)和B... 目的 比较微创经皮肾造瘘与输尿管镜下置管治疗孤立肾结石积脓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5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38例孤立肾结石积脓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A组(微创经皮肾穿刺造瘘,20例)和B组(输尿管镜下逆行置管引流,18例),对两种治疗方法的优劣性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发病时间、病史情况、术前感染情况、肾盂积水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感染控制情况、肾功能改善及手术疗效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用时少于B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经皮肾造瘘治疗孤立肾结石合并肾盂感染效果优于输尿管镜下置管引流,但孤立肾患者的病情较为特殊,应根据其临床情况行个体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肾 急性梗阻 积脓 肾造瘘 输尿管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