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额颞叶颅脑损伤患者智能损害及执行功能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韩丽娟 贾刚 +2 位作者 张晓莉 罗湖萍 郑立谦 《中国司法鉴定》 2018年第6期55-57,共3页
目的探讨额颞叶颅脑损伤与智能及执行功能损害的关系,为法医精神病精神伤残评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在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司法鉴定科进行精神、智能障碍鉴定的被鉴定人共70例,为各类事故(主要为交通事故)所致颅... 目的探讨额颞叶颅脑损伤与智能及执行功能损害的关系,为法医精神病精神伤残评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在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司法鉴定科进行精神、智能障碍鉴定的被鉴定人共70例,为各类事故(主要为交通事故)所致颅脑外伤患者;年龄16~65周岁,平均年龄为40.66±12.8岁,其中男46例,女24例;左侧31例、右侧39例;额叶32例、颞叶30例,其余8例为额颞叶联合伤,未列入额叶和颞叶的统计分析。应用SPSS 16.0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组间韦氏成人智力量表及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的差异。结果额颞叶颅脑损伤患者智力及执行功能普遍受损,其中左侧智力及执行功能受损大于右侧,在操作智商及执行功能上差异显著;颞叶损伤对智力及执行功能影响大于额叶,并在言语智商、总智商、部分执行功能上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结论额颞叶颅脑损伤患者智力及执行功能的损害与损伤部位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颞叶颅脑损伤 智力损害 执行功能
下载PDF
男性精神分裂症病人暴力犯罪行为相关社会心理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2
作者 袁愫 韩丽娟 +3 位作者 郑立谦 王金亮 张晓莉 罗湖萍 《安徽医药》 CAS 2020年第6期1184-1186,共3页
目的探讨男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出现暴力犯罪行为的相关社会心理因素。方法将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29例有暴力犯罪行为的男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列为暴力组,同期31例无暴力冲动行为的男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列为非暴力组;对两... 目的探讨男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出现暴力犯罪行为的相关社会心理因素。方法将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29例有暴力犯罪行为的男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列为暴力组,同期31例无暴力冲动行为的男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列为非暴力组;对两组的一般人口学资料、治疗情况、监护情况、童年创伤问卷(CTQ-SF)及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暴力组中的间断治疗、监管不到位比率明显高于非暴力组(P<0.05,P<0.001);CTQ-SF中的情感虐待、躯体虐待因子分明显高于非暴力组[(10.34±4.49)分比(7.32±2.84)分,(6.72±3.36)分比(5.19±2.15)分](t=-3.13,-2.11;均P<0.05);SCSQ中消极应对评分明显高于非暴力组[(2.13±0.51)分比(0.58±0.39)分],(t=-13.13,P<0.001);文化水平对CTQ-SF中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性虐待、情感忽视及躯体忽视的得分均有影响;监护情况及婚姻状况分别对SCSQ中的积极应对得分及消极应对得分有影响。结论有暴力犯罪行为的男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往往监管不到位,治疗不规律,存在情感虐待及躯体虐待等童年创伤,更多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暴力 男(雄)性 问卷调查 童年创伤 应对方式
下载PDF
青少年抑郁症家庭环境和应对方式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6
3
作者 张勤 郑立谦 +1 位作者 周晓琴 穆菁菁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4年第9期1315-1317,共3页
目的了解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家庭环境和应对方式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36名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33名正常青少年作为对照,采用家庭环境量表及应对方式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家庭环境的亲密度、知识性、娱乐... 目的了解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家庭环境和应对方式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36名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33名正常青少年作为对照,采用家庭环境量表及应对方式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家庭环境的亲密度、知识性、娱乐性得分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t=-3.907,-4.088,-3.037,P<0.01),而矛盾性得分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t=3.415,P<0.01);应对方式的自责因子得分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t=2.966,P<0.01),而求助因子得分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t=-3.711,P<0.01)。家庭环境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娱乐性等与应对方式多个因子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青少年抑郁症与不良的家庭环境及不成熟的应对方式有关,两者间存在互相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抑郁症 家庭环境 应对方式
下载PDF
冲动性与预谋性男性服刑人员延迟折扣与人格特征的比较 被引量:1
4
作者 韩丽娟 张许来 +6 位作者 贾刚 袁愫 陈娜妮 罗湖萍 郑立谦 朱春燕 汪凯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09-1113,共5页
目的探讨冲动性与预谋性男性服刑人员的延迟折扣、人格特征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中文版冲动性-预谋性攻击量表、大五人格简式量表、延迟折扣任务等对120名伴攻击行为的男性服刑人员进行测试,有效被试90名,分为冲动... 目的探讨冲动性与预谋性男性服刑人员的延迟折扣、人格特征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中文版冲动性-预谋性攻击量表、大五人格简式量表、延迟折扣任务等对120名伴攻击行为的男性服刑人员进行测试,有效被试90名,分为冲动组和预谋组,其中冲动组51名,预谋组39名。比较分析两组人员延迟折扣、人格特征差异。结果(1)在延迟折扣任务中,冲动组K值(0.0278±0.0555)显著大于预谋组(0.0042±0.00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004,P=0.004)。(2)冲动组的宜人性[(35.84±4.08)分]、尽责性[(37.04±4.83)分]低于预谋组[(38.46±5.53)分,(42.31±5.9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587,P=0.011;t=-4.634,P<0.01)。(3)相关性分析显示,延迟折扣率K与大五人格各维度均无显著相关性(P >0.05)。结论同男性预谋性服刑人员相比,男性冲动性服刑人员有更快的延迟折扣倾向。宜人性和尽责性偏低是冲动性男性服刑人员的人格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动性 预谋性 延迟折扣 人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