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r^(3+)对土壤脲酶活性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和文祥 王娟 +1 位作者 田海霞 郑粉丽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343-2347,共5页
采用模拟方法对Cr3+的土壤脲酶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pH对Cr3+的生态毒性有重要影响;酸性土壤脲酶受到显著抑制,活性及动力学特征参数与Cr3+浓度间达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而且模型U=β0(/β1×C+1)揭示其间机理为完全抑制,动... 采用模拟方法对Cr3+的土壤脲酶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pH对Cr3+的生态毒性有重要影响;酸性土壤脲酶受到显著抑制,活性及动力学特征参数与Cr3+浓度间达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而且模型U=β0(/β1×C+1)揭示其间机理为完全抑制,动力学则进一步细化为非竞争性抑制;获得土壤轻微和中度污染时的生态剂量ED10和ED50分别为50.59和865.7 mg.kg-1;酸性土壤中脲酶活性、Vmax、k可作为土壤Cr3+污染的监测指标之一,而碱性土壤则反应不敏感,其随铬浓度增加,脲酶活性及动力学参数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规律性变化,总体变幅较小;两类土壤的差别可能主要是由于土壤环境引起了不同价态铬转变的缘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3+ 土壤脲酶 动力学 生态剂量 PH
下载PDF
皇甫川流域泥沙来源及其数量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平仓 唐克丽 +1 位作者 郑粉丽 焦菊英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29-36,共8页
在详细分析了皇甫川流域各种产沙地层的产沙特征及饥械组成和利用河口悬移质泥沙的机械组成作分析对比的基础上、应用等量原理建立数学模式,得出流域内基岩、上新世红色粘土、第四纪黄土和风成沙等地层的相对产沙量分别为68.49%、1.02... 在详细分析了皇甫川流域各种产沙地层的产沙特征及饥械组成和利用河口悬移质泥沙的机械组成作分析对比的基础上、应用等量原理建立数学模式,得出流域内基岩、上新世红色粘土、第四纪黄土和风成沙等地层的相对产沙量分别为68.49%、1.02%、30.37%和0.12%,分析误差小于4%。指出了基岩产沙为流域泥沙的主要来源,认为目前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应是黄土分布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沙来源 数量分析 皇甫川流域
下载PDF
子午岭林区土壤侵蚀与生态环境观测站简介
3
作者 唐克丽 郑粉丽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1993年第1期112-112,共1页
本观测站位于子午岭天然次生林区的东坡,所在地为延安地区乔北林业局任家台林场。地理位置东经109°11’,北纬36°05’,距富县县城西北30km,宜兰公路贯穿境内。该观测站筹建于1988年,系根据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黄... 本观测站位于子午岭天然次生林区的东坡,所在地为延安地区乔北林业局任家台林场。地理位置东经109°11’,北纬36°05’,距富县县城西北30km,宜兰公路贯穿境内。该观测站筹建于1988年,系根据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黄河流域环境演变与水沙运行规律”而专设的试验场,重点研究黄土高原土壤侵蚀发生发展过程与生态环境演变的关系。人类社会出现后对自然生态平衡的破坏,是加速土壤侵蚀的主要原因,但迄今缺乏科学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子午岭林区 黄土高原土壤 延安地区 生态环境演变 天然次生林 黄河流域 加速侵蚀 自然生态平衡 浅沟侵蚀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