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开放与通道下二种不同手术方式对腰椎管狭窄的治疗效果比较
1
作者 潘小峰 郑能方 +3 位作者 吴广 孙琦 舒荣兵 吕仁发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621-626,共6页
目的:比较开放与通道下二种不同手术方式对腰椎管狭窄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21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腰椎管狭窄患者95例,依据手术方法分为开放组46例与通道组49例。开放组采用传统椎板切除减压内固定术,通道组采用固定通... 目的:比较开放与通道下二种不同手术方式对腰椎管狭窄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21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腰椎管狭窄患者95例,依据手术方法分为开放组46例与通道组49例。开放组采用传统椎板切除减压内固定术,通道组采用固定通道技术治疗。两组患者均完成6个月随访。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前和术后3 d患者疼痛介质和应激反应指标变化;术前、术后1个月和术后6个月腰痛和腿痛及腰椎功能变化。结果:通道组腰椎管狭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开放组,手术时间长于开放组,住院时间短于开放组(P<0.05)。通道组腰椎管狭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开放组(P<0.05)。两组术后3 d腰椎管狭窄患者皮质醇(Cor)和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高于术前(P<0.05);而通道组术后3 d Cor和NE水平低于开放组(P<0.05)。两组术后3 d神经肽Y(NPY)和P物质(SP)水平高于术前,而β-内啡肽(β-EP)水平低于术前(P<0.05);而通道组术后3 d NPY和SP水平低于开放组,而β-EP水平高于开放组(P<0.05)。两组术后1个月和术后6个月腰痛和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低于术前(P<0.05);通道组术后1个月和术后6个月腰痛和腿痛VAS评分低于开放组(P<0.05)。两组术后1个月和术后6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低于术前(P<0.05);通道组术后1个月和术后6个月ODI低于开放组(P<0.05)。结论:相比于开放手术,固定通道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患者效果好,并发症少,且可显著抑制疼痛介质释放,对应激反应影响小,显著减轻疼痛及显著改善腰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手术 固定通道技术 腰椎管狭窄
下载PDF
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58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吴晓荣 施明宏 +4 位作者 郑能方 程建和 郭金星 瞿年兵 甘坤平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8年第4期429-431,436,共4页
目的总结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术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分析2007年1月-2016年10月开展的580例583块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手术的病例资料,对皮瓣切取的手术操作步骤,血管蒂及其血管变异类型,主干血管桥接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的应用,双叶穿支皮瓣及串... 目的总结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术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分析2007年1月-2016年10月开展的580例583块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手术的病例资料,对皮瓣切取的手术操作步骤,血管蒂及其血管变异类型,主干血管桥接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的应用,双叶穿支皮瓣及串联皮瓣的应用,修薄股前外侧皮瓣的应用,失败病例等方面进行总结。结果本组共移植皮瓣580例583块,完全成活566例。术后发生血管危象12例,经探查及相应处理后完全成活7例,部分坏死2例,完全坏死3例;因穿支细小皮瓣部分坏死4例;术中因无供血皮支或手术误伤皮支放弃移植5例。皮瓣成活率97.6%。随访3~24个月,皮瓣外形满意,皮瓣质地柔软,厚度适中,有弹性,有排汗功能,皮瓣恢复部分浅感觉。结论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成功率高、血管变异少,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 股前外侧皮瓣 移植 显微外科手术
下载PDF
基于LABWINDOWS/CVI的直流电机控制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郑能方 郑宾 《电子世界》 2014年第18期159-160,共2页
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及其在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领域中的应用,新的测试理论、方法、领域以及新的仪器结构的不断出现,电子测量仪器的功能和作用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在这种背景下,于是一个新型的仪器概念—虚拟仪... 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及其在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领域中的应用,新的测试理论、方法、领域以及新的仪器结构的不断出现,电子测量仪器的功能和作用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在这种背景下,于是一个新型的仪器概念—虚拟仪器出现。虚拟仪器是在计算机基础上通过相关硬件和软件构建而成的、具有可视化界面的仪器。虚拟仪器技术就是利用高性能的模块化硬件,结合高效灵活的软件来完成各种测试、测量和自动化的应用。本文以步进电机控制为例,开发了基于LABWINDOWS/CVI的计算机虚拟仪器控制系统,介绍了其在虚拟仪器开发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仪器 虚拟仪器 LABWINDOWS/CVI
下载PDF
基于LabView的数字温度变换器检定模块的设计
4
作者 郑能方 郑宾 《电子世界》 2014年第19期148-148,共1页
本文是针对YA8-98-5型数字温度变换器设计的检定系统。根据数字温度变换器的工作原理,本检定系统用0.01级的ZX92A电阻发生器模拟了8路PT100在不同温度下的阻值,用C8051F单片机自带的两路DAC模拟了热电偶在不同温度下的输出电压。为控... 本文是针对YA8-98-5型数字温度变换器设计的检定系统。根据数字温度变换器的工作原理,本检定系统用0.01级的ZX92A电阻发生器模拟了8路PT100在不同温度下的阻值,用C8051F单片机自带的两路DAC模拟了热电偶在不同温度下的输出电压。为控制单片机的两路DAC输出电流值和32路继电器的选通,本文用C51语言设计编写了下位机程序,实现上位机与下位机的通讯;并设计了基于LabVIEW设计了数字温度变换器的检定操作界面以及接口程序,使YA8-98-5型数字温度变换器的检定数据传入上位机,易于操作和检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变换器 PT100
下载PDF
外固定架结合显微外科修复伴血管损伤的严重下肢开放性骨折探讨 被引量:3
5
作者 施明宏 郑能方 《当代医学》 2016年第14期66-67,共2页
目的针对外固定架结合显微外科修复伴血管损伤的严重下肢开放性骨折的具体措施与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60例伴血管损伤的严重下肢开放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本病症的具体治疗措施。结果 60例患者均进行随访... 目的针对外固定架结合显微外科修复伴血管损伤的严重下肢开放性骨折的具体措施与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60例伴血管损伤的严重下肢开放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本病症的具体治疗措施。结果 60例患者均进行随访,随访时间12个月,随访率100%。治疗总优良率为88.33%(53/60)。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为4-10个月。术后有5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结论采取外固定架结合显微外科修复治疗伴血管损伤的严重下肢开放性骨折,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损伤 显微外科 外固定架 下肢开放性骨折
下载PDF
自体大隐静脉移植修复四肢主干动脉损伤 被引量:2
6
作者 吴晓荣 郑能方 +4 位作者 施明宏 程建和 郭金星 瞿年兵 甘坤平 《临床骨科杂志》 2019年第3期314-316,共3页
目的总结自体大隐静脉移植修复四肢主干动脉损伤经验。方法采用自体大隐静脉移植修复96例四肢主干动脉损伤患者。结果大隐静脉移植2~18 cm。96例肢体主干动脉损伤患者中,3例因合并其他重要脏器损害死亡,2例截肢,91例肢体保留。91例随访... 目的总结自体大隐静脉移植修复四肢主干动脉损伤经验。方法采用自体大隐静脉移植修复96例四肢主干动脉损伤患者。结果大隐静脉移植2~18 cm。96例肢体主干动脉损伤患者中,3例因合并其他重要脏器损害死亡,2例截肢,91例肢体保留。91例随访时间6个月~3年。91例肢体血液循环正常,84例功能恢复正常,5例遗留下肢跛行及髋部活动度下降等功能障碍,2例肘关节活动受限。结论早期诊断、及时手术对保存肢体至关重要。采用自体大隐静脉移植修复四肢主干动脉损伤手术方便,成本低,血管吻合通畅率高,治疗效果好,有助于降低截肢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动脉损伤 大隐静脉移植 显微外科技术
下载PDF
小腿难治性骨折的显微外科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施明宏 郑能方 《当代医学》 2016年第13期69-70,共2页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治疗应用于小腿难治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小腿难治性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实验组采取显微外科治疗。结果通过对患者的治疗,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治疗应用于小腿难治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小腿难治性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实验组采取显微外科治疗。结果通过对患者的治疗,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显微外科治疗小腿难治性骨折效果显著,能够促进骨折处愈合,手术创伤小,伤处能够较快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腿难治性骨折 显微外科治疗 效果分析
下载PDF
组织工程化表皮膜片的构建及其在增殖性瘢痕治疗中对愈合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燕 吴晓荣 +2 位作者 林美珍 郑能方 甘坤平 《基层医学论坛》 2021年第13期1851-1852,共2页
目的探究组织工程化表皮膜片的构建及其在增殖性瘢痕治疗中对愈合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增殖性瘢痕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100例、对照组100例,分别采取组织工程化表皮膜片治疗和常... 目的探究组织工程化表皮膜片的构建及其在增殖性瘢痕治疗中对愈合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增殖性瘢痕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100例、对照组100例,分别采取组织工程化表皮膜片治疗和常规治疗,对比分析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瘢痕厚度(6.21±1.02)mm;小于对照组的(7.65±1.98)mm(P<0.05);观察组患者愈合时间(21.32±1.02)d,短于对照组的(35.64±1.98)d(P<0.05)。结论组织工程化表皮膜片治疗增殖性瘢痕,能够缩短愈合时间,提高疗效,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化表皮膜片 构建 增殖性瘢痕 治疗 愈合时间 影响
下载PDF
吻合膝上内侧动脉和大隐静脉的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膝前及胫前大面积皮肤缺损 被引量:9
9
作者 吴晓荣 曾伟 +4 位作者 施明宏 王颖 郭金星 郑能方 吕仁发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97-399,共3页
目的 探讨膝前及胫前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受区胫前或胫后动、静脉无法吻合的情况下应用吻合膝上内侧动脉和大隐静脉的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08年2月至2014年1 1月,应用吻合膝上内侧动脉和大隐静脉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1... 目的 探讨膝前及胫前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受区胫前或胫后动、静脉无法吻合的情况下应用吻合膝上内侧动脉和大隐静脉的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08年2月至2014年1 1月,应用吻合膝上内侧动脉和大隐静脉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17例膝前及胫前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皮瓣面积最大为41 cm× 12 cm,最小为30 cm×8 cm. 结果 随访3-24个月,本组17例创面经修复后皮瓣完全成活,皮瓣外形满意、质地柔软,有弹性,有排汗功能,恢复部分浅感觉;12例皮瓣臃肿需行整形手术.1例因膝上内侧动脉管径小,术后出现血管危象,及时探查,改行旋股前外侧动脉降支和腘动脉端侧吻合. 结论 胫前或胫后动、静脉吻合不可靠的情况下,应用吻合膝上内侧动脉和大隐静脉的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治疗膝前及胫前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前外侧皮瓣 膝上内侧动脉 大隐静脉 移植 @@
原文传递
以小腿主干动脉穿支为蒂的顺行推进皮瓣修复跟踝部小创面32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曾伟 吴晓荣 +5 位作者 施明宏 郑能方 郭金星 程建和 周江军 孟令军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89-291,共3页
目的探讨以小腿主干动脉穿支为蒂的顺行推进皮瓣修复跟踝小创面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对32例跟踝部较小皮肤缺损创面,采用以小腿主干动脉穿支为蒂的顺行推进皮瓣进行修复,皮瓣面积大小为6.0cm×3.0cm-18... 目的探讨以小腿主干动脉穿支为蒂的顺行推进皮瓣修复跟踝小创面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对32例跟踝部较小皮肤缺损创面,采用以小腿主干动脉穿支为蒂的顺行推进皮瓣进行修复,皮瓣面积大小为6.0cm×3.0cm-18.0cm×8.0cm。供区直接拉拢缝合.2例病例皮瓣供区少许创面行游离皮片。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创面一期愈合。30例患者获6~12个月随访,2例失访,皮瓣血运良好,外形无臃肿,皮瓣质地良好,与周围组织外观相近,皮瓣浅感觉部分恢复,踝关节活动无障碍。结论以小腿主干动脉穿支为蒂的顺行推进皮瓣具有手术操作简单,损伤小,皮瓣外观及感觉良好等优点,是临床上修复跟踝部较小创面的可推广的方法之一,不足之处在于仅适合修复推进距离不大于3cm的跟踝部狭长形皮肤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跟 踝关节 皮肤缺损 皮瓣 小腿 主干动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