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阅读单指引下的整本书阅读实践
1
作者 郑良仙 《语文教学通讯》 2024年第22期52-54,共3页
结合实例阐述如何运用阅读单开展有效的整本书阅读实践,指出阅读单在阅读的导入、发展、提升阶段,分别发挥引擎、触发器、推进器的作用,将方法指导、思维进阶、读写融合隐含其中,旨在解决整本书阅读实践中教师面临着的阅读指导时间不足... 结合实例阐述如何运用阅读单开展有效的整本书阅读实践,指出阅读单在阅读的导入、发展、提升阶段,分别发挥引擎、触发器、推进器的作用,将方法指导、思维进阶、读写融合隐含其中,旨在解决整本书阅读实践中教师面临着的阅读指导时间不足、指导方法不多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单 整本书阅读 《水浒传》 《长征》 《世说新语》
下载PDF
走近温总理——一堂特殊的诗歌欣赏课及评点 被引量:3
2
作者 郑良仙 汪双琴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6-19,共4页
关键词 “走近温总理” 诗歌欣赏课 初三 语文教学 教学设计 评析
下载PDF
整本书阅读中的创意写作驱动教学 被引量:2
3
作者 郑良仙 《语文教学通讯》 2022年第18期69-71,共3页
以创意写作任务驱动整本书阅读,要紧扣文本特质,将写作知识灵活渗透其中,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切入点,设置贴近学生生活及能够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写作任务。以创意写作任务驱动整本书阅读,可以实现分析阅读、主题阅读等高层次阅读,实现阅读... 以创意写作任务驱动整本书阅读,要紧扣文本特质,将写作知识灵活渗透其中,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切入点,设置贴近学生生活及能够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写作任务。以创意写作任务驱动整本书阅读,可以实现分析阅读、主题阅读等高层次阅读,实现阅读与写作的双向循环与同向共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意写作 整本书阅读 高阶思维 写作知识
下载PDF
找到“读者”——关于“读者意识”的作文教学课堂实录 被引量:1
4
作者 郑良仙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 2014年第10期61-64,共4页
【课堂实录】师:同学们好!生:老师,您好!师:请同学们一起来看这样一段文字,请一位同学帮我读一下。
关键词 课堂实录 读者意识 作文教学 同学 老师
下载PDF
选择教学内容 搭建学习支架——文化传承在文言文教学中的落实 被引量:1
5
作者 郑良仙 《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 2019年第11期23-25,共3页
传统文化纷繁浩瀚,不是文本中蕴含的所有文化元素都适合作为教学内容.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挖掘文本中蕴含的文化要素,并结合学情确定恰切的教学内容,同时要巧妙搭建学习支架,使学生拾级而上,在理解的基础上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 文言文教学 文化传承与理解 学习支架
下载PDF
当“城市”遭遇“农村”
6
作者 郑良仙 《基础教育》 2007年第11期25-26,共2页
初一新生入学的第一天,我在寝室里听到了一番耐人寻味的对话。 一位家长说:“寝室怎么没装空调啊?这怎么睡!不如我们自己买个空调吧?现在空调便宜得很。”另一位家长接过话:“可以啊.大家凑一下,以后电费平摊就是了。”而另外... 初一新生入学的第一天,我在寝室里听到了一番耐人寻味的对话。 一位家长说:“寝室怎么没装空调啊?这怎么睡!不如我们自己买个空调吧?现在空调便宜得很。”另一位家长接过话:“可以啊.大家凑一下,以后电费平摊就是了。”而另外几位家长则默默地继续整理床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城市 新生入学 耐人寻味 空调 家长 寝室 初一
下载PDF
不要问我“还有吗”
7
作者 郑良仙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4-27,共4页
不久前,我观摩了一场初中语文优质课评选活动。其中一节课上,我听到授课教师问得最多的话是“还有吗”,细数了—下,这节课教师竟问了二十多个“还有吗”。这位教师教的是《孔乙己》,请看片段:
关键词 授课教师 语文优质课 《孔乙己》 评选活动 初中 观摩
下载PDF
“看见”的力量——“学生为老师撑伞”时评写作指导
8
作者 郑良仙 《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 2016年第12期63-65,共3页
“眼见为实”,道出了人们惯常的思维.在信息铺天盖地的网络时代,人们在遭遇了诸多“善良被欺骗”“正义被愚弄”的尴尬、愤怒之后,更多地会谨慎地选择相信亲眼所见,而不再相信那些迷人眼的文字.“有图有真相”,成了媒体提高信息真实度... “眼见为实”,道出了人们惯常的思维.在信息铺天盖地的网络时代,人们在遭遇了诸多“善良被欺骗”“正义被愚弄”的尴尬、愤怒之后,更多地会谨慎地选择相信亲眼所见,而不再相信那些迷人眼的文字.“有图有真相”,成了媒体提高信息真实度的最佳选择.然而,“有图”一定有“真相”吗?“看见”的一定是事实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指导 老师 学生 网络时代 真实度 信息 欺骗 文字
下载PDF
十个“里尔克”留下的思考
9
作者 郑良仙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 2015年第10期34-36,共3页
不久前,笔者观摩了一场初中语文优质课赛课活动,参赛者统一执教指定篇目:奥地利诗人里尔克的《秋日》。原诗如下:
关键词 里尔克 语文优质课 《秋日》 奥地利 参赛者 初中 观摩 执教
下载PDF
“闲人”是“清闲的人”吗
10
作者 郑良仙 《湖南教育(语文教师)》 2007年第10期38-38,共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选用了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此文的末句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此处,“闲人”二字的注释是“清闲的人”。“清闲”意为“清静闲暇”,苏轼自称“闲人”是说自己和张怀...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选用了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此文的末句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此处,“闲人”二字的注释是“清闲的人”。“清闲”意为“清静闲暇”,苏轼自称“闲人”是说自己和张怀民都很清闲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承天寺夜游》 教材选用 八年级 人教版 苏轼 语文 注释
下载PDF
《武陵春》插图指瑕
11
作者 郑良仙 《语文教学之友》 2006年第10期29-29,共1页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有李清照《武陵春》一词,配有插图。该图有儿处值得商榷。
关键词 《武陵春》 插图 指瑕 《语文》 李清照 九年级 人教版
下载PDF
“闲人”是“清闲的人”吗
12
作者 郑良仙 《语文教学之友》 2007年第10期30-31,共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选用了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此文的末句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此处“闲人”二字的注释是“清闲的人”(第198页)。“清闲”意为“清静闲暇”。苏轼自称“闲人”是说自己和张...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选用了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此文的末句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此处“闲人”二字的注释是“清闲的人”(第198页)。“清闲”意为“清静闲暇”。苏轼自称“闲人”是说自己和张怀民都很清闲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承天寺夜游》 八年级 人教版 苏轼 注释
下载PDF
整本书阅读中的创意写作驱动教学
13
作者 郑良仙 《复印报刊资料(初中语文教与学)》 2022年第11期17-19,共3页
以创意写作任务驱动整本书阅读,要紧扣文本特质,将写作知识灵活渗透其中,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切入点,设置贴近学生生活及能够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写作任务。以创意写作任务驱动整本书阅读,可以实现分析阅读、主题阅读等高层次阅读,实现阅读... 以创意写作任务驱动整本书阅读,要紧扣文本特质,将写作知识灵活渗透其中,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切入点,设置贴近学生生活及能够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写作任务。以创意写作任务驱动整本书阅读,可以实现分析阅读、主题阅读等高层次阅读,实现阅读与写作的双向循环与同向共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意写作 整本书阅读 高阶思维 写作知识
下载PDF
“读者意识”来了,“读者”是谁?
14
作者 郑良仙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 2018年第5期65-67,共3页
读者意识是接受美学提出的概念,在写作教学中也越来越受到教师的关注.读者并不等同于文章真实的阅读者,其可以是暗隐的、假想的读者.读者应是对话者,而非简单的阅读者.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注意创设情境,搭建支架,指导学生利用读者意识... 读者意识是接受美学提出的概念,在写作教学中也越来越受到教师的关注.读者并不等同于文章真实的阅读者,其可以是暗隐的、假想的读者.读者应是对话者,而非简单的阅读者.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注意创设情境,搭建支架,指导学生利用读者意识完善自己的写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读者意识 读者 对话者 写作目的
下载PDF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学设计
15
作者 郑良仙 《中学语文教学》 2008年第9期53-54,共2页
【设计思想】 辛弃疾是南宋最伟大的爱国词人,有将相之才而未展其用,将一腔忠愤寄之于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就是他的一首传世名篇。
关键词 教学设计 设计思想 辛弃疾 名篇
下载PDF
“云课堂”背景下初中写作教学整合实践
16
作者 郑良仙 《语文教学通讯》 2020年第18期80-81,共2页
与线下教学相比,线上教学缺少互动的氛围,给写作教学带来诸多不便,但同时也带来丰富的不同于平常的写作素材。将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写作任务与疫情当下的现实生活进行整合,充分运用网络资源,是一个化“弊”为“利”,提高线上写作教学效... 与线下教学相比,线上教学缺少互动的氛围,给写作教学带来诸多不便,但同时也带来丰富的不同于平常的写作素材。将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写作任务与疫情当下的现实生活进行整合,充分运用网络资源,是一个化“弊”为“利”,提高线上写作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课堂 教材整合 疫情与写作
下载PDF
不要问我“还有吗”
17
作者 郑良仙 《语文月刊》 2010年第6期51-53,共3页
不久前,我观摩了一场初中语文优质课评选活动。其中一节课上,我听到授课教师问的最多的话是“还有吗”“还有吗”心生倦怠,索性细数了一下,这节课教师竞问了二十多个“还有吗”。
关键词 授课教师 语文优质课 评选活动 初中 观摩 倦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