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成分五味子甲素及其金属离子复合物与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郑茂东 杨锦艳 +2 位作者 郝娟 黄茜 张爱平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00-404,共5页
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采用紫外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和同步荧光光谱法研究五味子甲素及其金属离子复合物与血清白蛋白(SA)的结合作用。结果表明:五味子甲素与金属离子形成1∶1复合物;五味子甲素对SA的荧光猝灭机制为静态猝灭和非辐射能... 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采用紫外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和同步荧光光谱法研究五味子甲素及其金属离子复合物与血清白蛋白(SA)的结合作用。结果表明:五味子甲素与金属离子形成1∶1复合物;五味子甲素对SA的荧光猝灭机制为静态猝灭和非辐射能量转移;五味子甲素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结合常数K、结合位点数n、结合距离r分别为3.58×104L·mol-1和6.42×103L·mol-1、0.944和0.993、2.18nm和1.63nm,其作用力以氢键和范德华力为主。同步荧光光谱法的结果表明:结合位点靠近色氨酸,并使色氨酸的疏水性减弱。共存金属离子对五味子甲素与SA的相互作用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甲素 血清白蛋白 紫外光谱法 荧光光谱法 同步荧光光谱法
下载PDF
光谱法研究奥沙利铂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4
2
作者 郑茂东 颜娟 +4 位作者 庞茜茜 王爱萍 赵秀花 汤建华 张鹤鸣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9-102,共4页
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运用荧光光谱法和同步荧光光谱法研究奥沙利铂铂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奥沙利铂与BSA形成1∶1的复合物引起BSA的荧光猝灭,其猝灭类型为静态猝灭。奥沙利铂与BSA结合常数为2.67×104L&#... 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运用荧光光谱法和同步荧光光谱法研究奥沙利铂铂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奥沙利铂与BSA形成1∶1的复合物引起BSA的荧光猝灭,其猝灭类型为静态猝灭。奥沙利铂与BSA结合常数为2.67×104L·mol^(-1),两者以氢键和范德华力为主。同步荧光光谱表明两者相互作用使色氨酸残基所处的微环境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沙利铂 牛血清白蛋白 荧光光谱法
下载PDF
荧光光谱法研究顺铂与牛血清白蛋白的键合 被引量:3
3
作者 郑茂东 颜娟 +3 位作者 庞茜茜 梁江 赵秀花 张鹤鸣 《中国药师》 CAS 2017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探讨在人体生理条件下顺铂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结合作用。方法: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顺铂与BSA的作用机制;考察其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和作用力类型;考察顺铂对BSA构象的影响。结果:顺铂对BSA的猝灭过程是形成基态复合物的静态猝灭... 目的:探讨在人体生理条件下顺铂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结合作用。方法: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顺铂与BSA的作用机制;考察其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和作用力类型;考察顺铂对BSA构象的影响。结果:顺铂对BSA的猝灭过程是形成基态复合物的静态猝灭,顺铂与BSA结合位点数和结合常数分别为1.36×10~4L·mol^(-1)和0.991,两者以氢键和范德华力为主。同步荧光表明两者结合作用影响色氨酸残基所处的微环境。结论:顺铂能与BSA结合并改变BSA的构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铂 牛血清白蛋白 荧光光谱法 同步荧光光谱法
下载PDF
三价铁对灯盏花素与溶菌酶相互作用的影响
4
作者 郑茂东 颜娟 +2 位作者 王爱萍 赵秀花 张鹤鸣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9-81,共3页
目的探讨三价铁(Fe^(3+))在模拟人体正常生理环境下对溶菌酶与灯盏花素相互作用的影响。方法运用同步荧光光谱法观察有无Fe^(3+)参与时灯盏花素与溶菌酶的相互作用。结果有、无Fe^(3+)存在,灯盏花素与溶菌酶均可形成基态复合物从而猝灭... 目的探讨三价铁(Fe^(3+))在模拟人体正常生理环境下对溶菌酶与灯盏花素相互作用的影响。方法运用同步荧光光谱法观察有无Fe^(3+)参与时灯盏花素与溶菌酶的相互作用。结果有、无Fe^(3+)存在,灯盏花素与溶菌酶均可形成基态复合物从而猝灭溶菌酶的内源性荧光,猝灭原因均为静态猝灭。有、无Fe^(3+)存在,热力学温度为308 K时灯盏花素与溶菌酶的结合常数分别为1.15×10~6、1.08×10~6L/mol,结合位点数分别为0.993、1.19。在Fe^(3+)存在时,灯盏花素与溶菌酶作用力由疏水作用改变为范德华力和氢键,结合位点靠近色氨酸,并使色氨酸的疏水性增强。结论 Fe^(3+)不改变灯盏花素与溶菌酶的猝灭作用机制,但使得两者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和作用力类型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 灯盏花素 溶菌酶 荧光光谱法 同步荧光法
下载PDF
锌离子对灯盏花素与溶菌酶相互作用的影响
5
作者 郑茂东 颜娟 +2 位作者 王爱萍 赵秀花 徐今宁 《中国药业》 CAS 2016年第4期24-26,共3页
目的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研究Zn^(2+)对灯盏花素与溶菌酶相互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紫外光谱法、荧光光谱法研究Zn^(2+)对灯盏花素与溶菌酶相互作用机制、作用力类型的影响。结果有无Zn^(2+)存在,灯盏花素与溶菌酶的荧光猝灭机制均为... 目的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研究Zn^(2+)对灯盏花素与溶菌酶相互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紫外光谱法、荧光光谱法研究Zn^(2+)对灯盏花素与溶菌酶相互作用机制、作用力类型的影响。结果有无Zn^(2+)存在,灯盏花素与溶菌酶的荧光猝灭机制均为静态猝灭和非辐射能量转移;灯盏花素与溶菌酶的结合常数(K)分别为1.24×10~6 L/mol和1.08×10~6 L/mol,结合位点数(n)分别为1.05和1.19,结合距离(r)分别为1.96 nm和2.05 nm,其作用力均以疏水作用为主。结论Zn^(2+)不改变灯盏花素与溶菌酶的作用机制,但能使两者结合的结合常数、结合距离、结合位点数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离子 灯盏花素 溶菌酶 荧光光谱法
下载PDF
光谱法研究欧前胡素及同分异构体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8
6
作者 郝娟 张爱平 +3 位作者 黄茜 杨锦艳 郑茂东 毛红胜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173-1179,共7页
采用紫外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和同步荧光光谱法研究了欧前胡素及其同分异构体异欧前胡素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荧光光谱表明,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对BSA的内源荧光均有显著的猝灭作用,且猝灭机制主要为静态猝灭和非辐射能量转... 采用紫外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和同步荧光光谱法研究了欧前胡素及其同分异构体异欧前胡素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荧光光谱表明,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对BSA的内源荧光均有显著的猝灭作用,且猝灭机制主要为静态猝灭和非辐射能量转移。308K下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与BSA的结合常数K分别为1.48×104、1.04×104L·mol-1,结合位点数n分别为0.915、0.742。由热力学数据确定其作用力主要为氢键和范德华力。同步荧光光谱表明,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与BSA的结合位点更靠近BSA中的色氨酸,引起色氨酸残基附近的疏水性环境减弱,从而使得BSA的构象发生改变。研究表明,香豆素母核上3-甲基-2-丁烯氧基的位置对它们的结合有重要影响,欧前胡素与BSA的作用强于异欧前胡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前胡素 异欧前胡素 牛血清白蛋白 紫外光谱法 荧光光谱法 同步荧光光谱法
下载PDF
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9
7
作者 魏玉磊 刘腾飞 +5 位作者 韩媛媛 袁伟 王宇琛 郑茂东 董跃华 张振明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21期61-64,共4页
目的观察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7例,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37例。观察组接受2个疗程新辅助化疗后,进行化疗效果评估,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SD)、... 目的观察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7例,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37例。观察组接受2个疗程新辅助化疗后,进行化疗效果评估,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SD)、疾病进展(PD),计算客观缓解率(ORR);观察并记录观察组患者新辅助化疗的不良反应。若病情无明显进展或转移,行手术治疗。新辅助化疗前确定临床T分期、N分期,术后确定病理T分期、N分期,对比临床分期和病理分期变化情况,计算T降期率、N降期率。对照组直接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R0切除率(切除后显微镜下无残留)等手术指标和并发症情况,比较两组术后清扫淋巴结总数量、转移淋巴结数量、病人转移率、淋巴结转移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测算两组术后病理标本中Ki-67阳性表达率,采用Kaplan-Meier法对两组患者进行生存分析。结果观察组新辅助化疗后,CR 3例,PR 18例,SD 17例,PD 2例,ORR为52.5%,T降期率为35%,N降期率为42.5%,8例出现Ⅲ级不良反应,经过治疗后基本恢复。观察组中38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观察组R0切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手术指标和术后并发症例数无显著差异(P均>0.05)。观察组转移淋巴结数量、淋巴结转移率、病人转移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术后病理标本中Ki-67阳性表达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2、3年的总生存率和中位OS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术后1、2、3年的无进展生存率和中位PFS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是安全有效的,有助于降低术前临床分期、抑制肿瘤增殖、提高R0切除率、减少淋巴结转移,进而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辅助化疗 手术治疗 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 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
下载PDF
牡荆苷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脑组织能量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颜娟 郑茂东 +3 位作者 崔玉环 赵秀花 班旭霞 赵虹琇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6-29,共4页
目的探讨牡荆苷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将雄性昆明种小鼠60只随机均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10、20、40 mg/kg)牡荆苷组、尼莫地平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模型制备24 h,处死小鼠... 目的探讨牡荆苷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将雄性昆明种小鼠60只随机均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10、20、40 mg/kg)牡荆苷组、尼莫地平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模型制备24 h,处死小鼠,取脑组织。用HPLC法检测脑组织三磷酸腺苷(ATP)、二磷酸腺苷(ADP)、一磷酸腺苷(AMP),计算能荷(EC)值;用相应试剂盒检测乳酸(LD)、乙酰胆碱酯酶(Tch E)、乳酸脱氢酶(LDH)、ATP酶活力。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尼莫地平组及10、20、40 mg/kg牡荆苷组ATP、ADP、AMP水平及EC值升高(P均<0.05),Tch E、LDH及Na+-K+-ATP、Ca2+-Mg2+-ATP、Ca2+-ATP活力增加(P均<0.05),LD活力降低(P<0.05);10、20 mg/kg牡荆苷组以上指标与40 mg/kg牡荆苷组、尼莫地平组比较,P均<0.05,40 mg/kg牡荆苷组与尼莫地平组比较,P均>0.05;牡荆苷三个剂量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牡荆苷能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脑组织的能量代谢,且该作用呈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牡荆苷 能量代谢 小鼠
下载PDF
丁咯地尔与人血清白蛋白结合的光谱学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杨锦艳 王丽 +1 位作者 郑茂东 张爱平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4-198,共5页
用紫外吸收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探讨了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丁咯地尔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结合模式。结果表明:丁咯地尔对HSA的内源荧光有显著的猝灭作用,且猝灭机理主要为静态猝灭。丁咯地尔与HSA形成了1∶1的... 用紫外吸收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探讨了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丁咯地尔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结合模式。结果表明:丁咯地尔对HSA的内源荧光有显著的猝灭作用,且猝灭机理主要为静态猝灭。丁咯地尔与HSA形成了1∶1的复合物,结合常数K=7.43×102L.mol-1(308 K)。根据F ster偶极-偶极非辐射能量转移机理,求得丁咯地尔与HSA间的结合距离r=2.64 nm。由热力学参数确定其作用力以氢键和范德华力为主。同步荧光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表明丁咯地尔对HSA二级结构的含量产生影响,使HSA的α-螺旋结构的含量明显降低,β-折叠和β-转角结构的含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咯地尔 人血清白蛋白 紫外光谱 荧光光谱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下载PDF
大黄酚脂质体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体内抗氧化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5
10
作者 颜娟 郑茂东 +1 位作者 崔玉环 魏玉磊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03-704,共2页
目的探讨大黄酚(Chry)脂质体(Chr-lip)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抗氧化作用的相关机制。方法应用线栓法建立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Chr-lip 3个剂量组。Chr-lip组腹腔给予Chr-lip(10.0,5.0,0.5 mg/k... 目的探讨大黄酚(Chry)脂质体(Chr-lip)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抗氧化作用的相关机制。方法应用线栓法建立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Chr-lip 3个剂量组。Chr-lip组腹腔给予Chr-lip(10.0,5.0,0.5 mg/kg)1 w,1次/d,采用试剂盒法检测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水平。结果 Chr-lip血清中T-AOC、SOD、GSH-Px、CAT活性均显著高于模型组,MDA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均P<0.05)。结论 Chr-lip具有提高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抗氧化能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酚脂质体 脑缺血再灌注 抗氧化
下载PDF
牡荆苷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1
作者 颜娟 郑茂东 崔玉环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110-112,共3页
牡荆苷是众多中药植物中存在的一种黄酮碳苷类化合物。牡荆苷能通过缓解神经元损伤程度、抑制Bax的过度表达、调控凋亡信号通路,实现对大脑缺血缺氧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能抑制心肌组织NF-κB p65和TNF-α蛋白的表达,降低磷酸化c-Jun水平... 牡荆苷是众多中药植物中存在的一种黄酮碳苷类化合物。牡荆苷能通过缓解神经元损伤程度、抑制Bax的过度表达、调控凋亡信号通路,实现对大脑缺血缺氧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能抑制心肌组织NF-κB p65和TNF-α蛋白的表达,降低磷酸化c-Jun水平,降低心肌细胞凋亡程度,从而改善心肌舒缩能力;能增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功能发挥骨保护作用。此外还具有降血糖、抗肿瘤、抗病毒、抗炎、抗菌等多种药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荆苷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肌损伤 骨质疏松 细胞凋亡
下载PDF
金银花中绿原酸的提取工艺及制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爱萍 郑茂东 +1 位作者 徐今宁 闪云 《中国药业》 CAS 2013年第14期9-12,共4页
介绍近年来金银花有效成分绿原酸的各种提取工艺及有关制剂的研究进展,并进行评价及展望。绿原酸是传统中草药金银花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和巨大开发价值。今后有望应用现代提取分离技术,对金银花的现有工艺及制剂进行改良,... 介绍近年来金银花有效成分绿原酸的各种提取工艺及有关制剂的研究进展,并进行评价及展望。绿原酸是传统中草药金银花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和巨大开发价值。今后有望应用现代提取分离技术,对金银花的现有工艺及制剂进行改良,进一步加大研究和开发力度,研制新型的制剂,治疗各种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绿原酸 提取工艺 制剂 进展
下载PDF
柴胡皂苷d联合黄芩苷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中Th1/Th2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董利平 崔玉环 +5 位作者 赵宝民 连晶晶 魏玉磊 颜娟 郑茂东 刘占矿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3918-3920,共3页
目的探讨柴胡皂苷d联合黄芩苷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中Th1/Th2细胞平衡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将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柴胡皂苷d组、黄芩苷组、柴胡皂苷d+黄芩苷组,按再灌注... 目的探讨柴胡皂苷d联合黄芩苷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中Th1/Th2细胞平衡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将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柴胡皂苷d组、黄芩苷组、柴胡皂苷d+黄芩苷组,按再灌注不同时间点分为6、12、24、48、72 h五个亚组;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检测单、双链DNA断裂损伤率,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Th1/Th2比值。结果脑缺血/再灌注后存在细胞DNA断裂损伤,给予柴胡皂苷d+黄芩苷药物保护后其DNA损伤率降低(P<0.01)。缺血/再灌注后干扰素(INF)-γ/白介素(IL)-4比值增加(P<0.01),并随缺血/再灌注时间延长呈动态变化,于24 h达最高峰,给予药物干预后比值降低,并于24 h表达最低(P<0.01,P<0.05),且柴胡皂苷d+黄芩苷组效果最显著(P<0.01)。结论柴胡皂苷d联合黄芩苷可能是通过维持Th1/Th2细胞平衡实现其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皂苷D 黄芩苷 Th1/Th2比值
下载PDF
头孢克洛咀嚼片联合金莲花颗粒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14
作者 颜娟 郑茂东 +3 位作者 崔玉环 赵虹琇 班旭霞 赵秀花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CAS 2016年第3期131-133,共3页
目的观察头孢克洛咀嚼片联合金莲花颗粒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急性扁桃体炎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口服头孢克洛咀嚼片每次0.25 g,每日3次;治疗组口服头孢克洛咀嚼片每次0.25 g,金莲花颗粒每次8g,每日3次;疗... 目的观察头孢克洛咀嚼片联合金莲花颗粒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急性扁桃体炎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口服头孢克洛咀嚼片每次0.25 g,每日3次;治疗组口服头孢克洛咀嚼片每次0.25 g,金莲花颗粒每次8g,每日3次;疗程均为7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咽痛消失时间、退热时间、C反应蛋白水平、白细胞计数,以及治疗前后淋巴细胞免疫指标CD4+/CD3+、CD4+/CD8+、CD8+/CD3+比值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增高,咽痛消失时间、平均退热时间均显著缩短,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降低(P<0.05),CD4+/CD3+、CD4+/CD8+、CD8+/CD3+增加。结论在头孢克洛咀嚼片基础上加用金莲花颗粒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的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克洛咀嚼片 金莲花颗粒 急性扁桃体炎 炎症因子 免疫因子
下载PDF
光谱法研究盐酸麻黄碱及盐酸伪麻黄碱与人血清白蛋白的键合 被引量:3
15
作者 黄茜 张爱平 +3 位作者 郝娟 郑茂东 杨锦艳 毛红胜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47-450,共4页
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采用紫外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和同步荧光光谱法研究盐酸麻黄碱及盐酸伪麻黄碱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结合作用。实验表明: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对HSA的荧光猝灭机制均为静态猝灭,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与HSA... 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采用紫外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和同步荧光光谱法研究盐酸麻黄碱及盐酸伪麻黄碱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结合作用。实验表明: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对HSA的荧光猝灭机制均为静态猝灭,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与HSA均形成1∶1复合物,结合常数K分别为2.53×104 L.mol-1和2.02×104 L.mol-1,结合距离r分别为0.241nm和0.350nm,其作用力以氢键和范德华力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麻黄碱 盐酸伪麻黄碱 人血清白蛋白 紫外光谱法 荧光光谱法 同步荧光光谱法
下载PDF
ⅢA-N_(2)期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化疗后肿瘤降期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4
16
作者 崔玉环 魏玉磊 +6 位作者 刘腾飞 韩媛媛 袁伟 王宇琛 郑茂东 董跃华 张振明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16期73-76,共4页
目的探讨ⅢA-N_(2)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肿瘤降期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ⅢA-N_(2)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0例,先行2周期的新辅助化疗,再行手术治疗、化疗。术后根据病理结果确定病理T分期和N分期,观察肿瘤是否降期,比较是否降期... 目的探讨ⅢA-N_(2)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肿瘤降期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ⅢA-N_(2)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0例,先行2周期的新辅助化疗,再行手术治疗、化疗。术后根据病理结果确定病理T分期和N分期,观察肿瘤是否降期,比较是否降期ⅢA-N_(2)期NSCLC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比较不同临床病理参数与ⅢA-N_(2)期NSCLC患者2年PFS、OS的关系。采用COX多因素分析ⅢA-N_(2)期NSCLC患者PFS和OS。结果57例术后随访3~57个月,术后1、2、3年PFS率分别为63%、50%、21%,中位PFS为24.0个月;术后1、2、3年OS率分别为86%、67%、45%,中位OS为35.0个月。T、N降期者均较不降期者PFS和OS长(P均<0.01)。T、N降期者2年PFS和OS比例均高于不降期者(P均<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N降期是ⅢA-N_(2)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PFS(HR=3.314,95%CI:1.427~7.697,P=0.005)、OS(HR=6.963,95%CI:2.226~22.915,P=0.001)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ⅢA-N_(2)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N降期预示更好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肿瘤降期 新辅助化疗 预后
下载PDF
脑缺血/再灌注中柴胡皂苷d联合黄芩苷介导PARP-1对Th1/Th2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董利平 崔玉环 +5 位作者 赵宝民 连晶晶 魏玉磊 颜娟 郑茂东 刘占矿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6年第19期2066-2068,2105,共4页
目的探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给予柴胡皂苷d联合黄芩苷能否通过调控二磷酸腺苷核糖多聚酶-1(PARP-1)影响Th1/Th2细胞平衡进而发挥脑保护作用。方法将420只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PJ34组、柴胡皂苷d组、黄芩苷... 目的探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给予柴胡皂苷d联合黄芩苷能否通过调控二磷酸腺苷核糖多聚酶-1(PARP-1)影响Th1/Th2细胞平衡进而发挥脑保护作用。方法将420只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PJ34组、柴胡皂苷d组、黄芩苷组、柴胡皂苷d+黄芩苷组,每组60只。除正常组、假手术组外,其他组均采用改良Longa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术后2 h,PJ34组、柴胡皂苷d组、黄芩苷组、柴胡皂苷d+黄芩苷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腹腔注射,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均1次/d。于干预后24 h检测各组缺血脑组织体积,于干预后6 h、12 h、24 h、48 h、72 h分别检测各组缺血脑组织中PARP-1聚合体蛋白表达量及INF-γ、IL-4含量,计算INF-γ/IL-4比值。结果各药物干预组的缺血脑组织体积均明显小于模型组(P均<0.05),柴胡皂苷d+黄芩苷组缺血脑组织体积明显小于柴胡皂苷d组和黄芩苷组(P均<0.05);干预后各时间点模型组PARP-1蛋白表达量及INF-γ/IL-4比值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及正常组(P均<0.05),各药物干预组PARP-1蛋白表达量及INF-γ/IL-4比值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且各时间点柴胡皂苷d+黄芩苷组PARP-1蛋白表达量及INF-γ/IL-4比值均明显低于柴胡皂苷d组和黄芩苷组(P均<0.05),但柴胡皂苷d+黄芩苷组与PJ34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柴胡皂苷d联合黄芩苷可能通过抑制PARP-1表达,维持Th1/Th2细胞平衡,从而实现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P-1 INF-γ/IL-4比值 柴胡皂苷D 黄芩苷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下载PDF
药物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8
作者 王爱萍 郑茂东 徐今宁 《中国药业》 CAS 2012年第5期92-94,共3页
目的对药物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方法从西药、单味中药以及中药复方等方面综述。结果大量研究结果表明,诸多单味中药及其复方制剂已应用于过敏性紫癜的治疗,疗效优于西药治疗。结论目前中药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研究已广泛开... 目的对药物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方法从西药、单味中药以及中药复方等方面综述。结果大量研究结果表明,诸多单味中药及其复方制剂已应用于过敏性紫癜的治疗,疗效优于西药治疗。结论目前中药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研究已广泛开展,发展空间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治疗 过敏性紫癜 进展
下载PDF
川芎嗪与人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热力学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爱平 杨锦艳 +2 位作者 王丽 杨红 郑茂东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0年第8期965-968,共4页
目的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研究川芎嗪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紫外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和同步荧光光谱法,研究川芎嗪与HSA的相互作用。结果紫外光谱测定:川芎嗪与HSA结合常数K=1.57×104L/moL。荧光光谱测定:川芎嗪... 目的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研究川芎嗪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紫外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和同步荧光光谱法,研究川芎嗪与HSA的相互作用。结果紫外光谱测定:川芎嗪与HSA结合常数K=1.57×104L/moL。荧光光谱测定:川芎嗪对HSA的内源荧光有显著的猝灭作用,猝灭机制为静态猝灭。川芎嗪与HSA形成1∶1复合物,结合常数K=1.58×1 04L/moL。川芎嗪与HSA间的结合距离r=3.5 5 nm,其作用力以静电作用力为主。同步荧光光谱测定:结合位点靠近色氨酸,并使色氨酸的疏水性增强。共存金属离子(Co2+、Zn2+、Cu2+等)对川芎嗪与HSA的相互作用有一定的影响。结论通过测定川芎嗪与HSA结合的相关参数,建立川芎嗪与HSA的体外结合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人血清白蛋白 紫外光谱法 荧光光谱法 同步荧光光谱法
下载PDF
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同步放化疗对根治术后晚期直肠癌患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9
20
作者 梁江 赵虹琇 +2 位作者 郑茂东 颜娟 赵御森 《临床误诊误治》 2019年第4期34-38,共5页
目的探讨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同步放化疗对根治术后晚期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晚期直肠癌患者9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患者在直肠癌根... 目的探讨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同步放化疗对根治术后晚期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晚期直肠癌患者9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患者在直肠癌根治术后采用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化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同步放疗。治疗1年后比较两组近期临床疗效,随访3年比较两组患者3年生存率、复发率、远处转移率,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①治疗1年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0.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96%(χ~2=6.391,P=0.003);②观察组患者2、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χ~2=9.176,P=0.002;χ~2=8.256,P=0.013);③观察组患者3年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χ~2=6.203,P=0.015;χ~2=7.338,P=0.004);④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直肠癌患者在根治术后采用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同步放化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延长生存期,降低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而且并未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结直肠外科手术 卡培他滨 奥沙利铂 放化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