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西藏那曲地区中晚侏罗世拉贡塘组深水碎屑流沉积特征和沉积模式 |
李奋其
郑荣才
张士贞
李俊
刘函
秦雅东
|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川东北地区长兴组白云岩储层的成因研究 |
郑荣才
胡忠贵
冯青平
郑超
罗平
陈守春
|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03
|
|
3
|
鄂尔多斯盆地白豹地区长6油层组湖底滑塌浊积扇沉积特征及其研究意义 |
郑荣才
文华国
韩永林
王海红
郑超
蔡家兰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11
|
|
4
|
四川类前陆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沉积体系 |
郑荣才
戴朝成
罗清林
汪小平
雷光明
蒋昊
陈虎
|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69
|
|
5
|
川东北地区飞仙关组优质白云岩储层的成因 |
郑荣才
耿威
郑超
李爽
李瑰丽
罗平
文华国
|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50
|
|
6
|
川东北普光气田下三叠统飞仙关组白云岩成因——来自岩石结构与Sr同位素和Sr含量的证据 |
郑荣才
文华国
郑超
罗平
李国军
陈守春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25
|
|
7
|
川西类前陆盆地晚三叠世须家河期构造演化及层序充填样式 |
郑荣才
朱如凯
翟文亮
高红灿
戴朝成
耿威
|
《中国地质》
CAS
CSCD
|
2008 |
101
|
|
8
|
川东北类前陆盆地须家河组盆-山耦合过程的沉积-层序特征 |
郑荣才
朱如凯
戴朝成
高红灿
翟文亮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47
|
|
9
|
四川盆地须家河组层序分析与地层对比 |
郑荣才
李国晖
雷光明
李楠
罗清林
陈虎
|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49
|
|
10
|
四川类前陆盆地须家河组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 |
郑荣才
戴朝成
朱如凯
翟文亮
高红灿
耿威
|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06
|
|
11
|
川东—渝北黄龙组碳酸盐岩储层的成岩系统 |
郑荣才
党录瑞
郑超
文华国
周刚
徐发波
|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33
|
|
12
|
川东北地区白云岩储层地球化学特征对比研究 |
郑荣才
史建南
罗爱君
李爽
李瑰丽
|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38
|
|
13
|
四川类前陆盆地盆-山耦合系统和沉积学响应 |
郑荣才
李国晖
戴朝成
李楠
王昌勇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48
|
|
14
|
陆相盆地基准面旋回的级次划分和研究意义 |
郑荣才
彭军
吴朝容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446
|
|
15
|
鄂尔多斯盆地白豹地区长6砂岩成岩作用与成岩相研究 |
郑荣才
耿威
周刚
韩永林
王海红
文华国
|
《岩性油气藏》
CSCD
|
2007 |
138
|
|
16
|
渝北-川东地区黄龙组古岩溶储层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郑荣才
胡忠贵
郑超
陈守春
戴荔果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30
|
|
17
|
酒西盆地下沟组湖相白烟型喷流岩岩石学特征 |
郑荣才
文华国
范铭涛
汪满福
吴国瑄
夏佩芬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73
|
|
18
|
川东北地区飞仙关组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和鲕滩预测 |
郑荣才
罗平
文其兵
徐发波
李瑜
耿威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44
|
|
19
|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油田延长组原油性质与来源分析 |
郑荣才
牛小兵
梁晓伟
王成玉
辛红刚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
2011 |
32
|
|
20
|
酒西盆地首例湖相“白烟型”喷流岩──热水沉积白云岩的发现及其意义 |
郑荣才
王成善
朱利东
刘红军
方国玉
杜文博
王崇孝
汪满福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53
|
|